關鍵詞:裁員;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右缺口文化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G04【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 1002-2139 (2012)-16-0-01
1.中美企業裁員模式比較
1.1中國裁員模式特點
中國企業壹直實行“終身雇傭制”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就是普通人口中的“鐵飯碗”。中國的裁員模式是壹種被動的裁員形式。企業和員工的關系就像魚和水的關系。當企業的管理和經營受到影響和威脅時,企業試圖優化各種資源而不是裁員來降低成本。
1.2美國裁員模式的特點
與中國不同,美國公司不遺余力地裁員。政府鼓勵員工流動,對裁員保持中立,有時甚至促進員工的“社會流動”美國公司的員工也會考慮自身的發展,嘗試不同的工作,而不是局限於壹家公司。
2.中美裁員模式差異的文化原因。
壹般來說,壹個國家的裁員模式與其民族特色密切相關,與這個國家的傳統文化緊密結合。美國企業的裁員模式源於美國自由開放的文化;中國的裁員模式深受其“忠信”的民族文化影響。下面主要從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高權力差距文化和低權力差距文化兩個方面來分析文化因素對兩國企業裁員的影響。
2.1中國集體主義和美國個人主義
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體現和代表了東西方兩種對立的價值觀,直接導致了中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差異,這也是企業管理中最明顯的文化因素。美國人強調自由和個性,而中國人重視自我控制和社會秩序等概念。美國人信奉個人主義,主要體現在自我奮鬥、自我實現等進取的生活態度和精神狀態。
就裁員而言,美國公司崇尚效率第壹,企業實行嚴格的優勝劣汰制度。企業通常實施的裁員具有主觀性和可預見性,這就造成了美國員工能夠欣然接受裁員事實的心理,因為這是公平競爭的結果。相比較而言,在中國的企業中,員工是與企業壹起成長的,大部分員工基於依賴心理遵循“忠於自己內心”的宗旨,導致員工離開企業,生存能力會相應降低,員工不會選擇離開原企業;而企業出於控制權力的欲望,拒絕放棄原部門的員工,導致企業與員工的羈絆關系,裁員的阻力相應增加。
總之,中國文化屬於集體主義文化。中國文化的集體取向與儒家思想密切相關。“仁”是儒家思想的中心。“仁”是指人心,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兩個人,從人到兩個人。其目的是談論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從而達到和諧。只有把自己融入集體,才能做到“仁”。在集體取向文化的啟發下,中國企業中的員工和上級相互依賴,相互合作。美國文化屬於典型的個人主義文化,個人主義是美國文化的核心。所以從裁員的方式可以看出,每壹個股東甚至員工都是獨立自由的個體,都是著眼於是否有利於自己的利益。所以構成了美國公司在企業經濟出現危機時,為保證自身利益而進行大刀闊斧裁員的現象。
2.2高權力差距文化和低權力差距文化
中國文化是以倫理為基礎的,儒家思想對其影響很深,所以屬於權力落差很大的文化。這是由於教育、經驗和技能的差異而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縱向關系。相反,在美國,受平等觀念的影響,人際關系普遍處於水平狀態,所以美國文化屬於權利差距較低的文化。
我國企業裁員大多是政策驅動型裁員。企業裁員的政策來源來自上級指示和國家政策。這些因素對企業裁員的影響大於對經營效率的影響。“上級下達命令,企業領導執行,基層員工下崗”的錘形裁員結構是我國企業裁員模式的典型特征。相反,美國政府在不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的情況下,對裁員保持中立態度。在美國企業中,每個員工都與上級有著平等的合作關系。因為這種文化氛圍,員工改變現狀,尋求更好發展的意識比較高。
標簽
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去外企工作是很多同學的選擇。因為物質,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尤其是面對西方企業不遺余力裁員的典型模式,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識。學會了解外國的傳統文化,並與自己的文化進行比較,所以培養自己認知、了解、理解和尊重他國文化的能力,有助於在跨國企業中更好地成長。每個國家的文化都包含著自己的民族特色,因為存在就是合理的,只有學會接受,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參考資料:
【1】,賈雨欣。跨文化交際[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偉。裁員的理論分析與實踐探討。管理現代化,2002,(03) 33 ~ 38。
[3],連樹能。論中西思維方式[J].北京: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02)。
[4]劉程華。文化與人格[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3。
[5],舒,,廖建橋。中美裁員比較及其啟示。管理現代化,2002 (03) 57 ~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