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從企業轉型角度分析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實現

從企業轉型角度分析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實現

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前提,也是企業的基本目標。企業的壹切經營活動都是圍繞著 繞企業利潤為核心而展開的。所以實現企業資源的最優化管理,盡最大可能贏取最高的利潤額度是企業的終極目標。所以企業的宗旨應該是:壹切都是為了創造利潤

顯然,提高企業的利潤有很多途徑,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由於我國稅種較多,且稅率較高。不少企業為了提高利潤而進行偷稅漏稅。當然也可以通過合法的手段來避稅,減輕企業負擔,我在這裏講的是企業成本控制來提高企業利潤的做法。在本文中,成本控制中的成本指的不僅僅是企業生產產品的原材料,人工,資產折舊等直接可歸屬於產品成本中的耗費,而是比產品成本含義更為廣泛的壹個概念。是生產壹種產品所需的全部費用。目前在我國上市公司中,很多公司的成本失控,都是只重視生產成本的控制,而忽視了其他耗費的控制。

壹個體制完善的企業,並且無偷稅漏稅現象,至少說明企業內部的成本控制機制良好。而能夠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才能為企業贏取更大的利潤。這是企業贏得生存發展的根本條件,離開這個條件,企業也將喪失競爭力,最終只能選擇慘淡退出這個社會大舞臺。

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在成本管理與控制方面存在不少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壹)企業成本管理理論和內容僵化、手段老化

許多企業只註意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視供應過程和銷售過程的成本管理;只註意投產後的成本管理,忽視投產前產品設計以及生產要素合理組織的成本管理。壹些企業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預測、成本決策缺乏規範性、制度性,可有可無;成本計劃缺乏科學性、嚴肅性、可增可減,因此,造成事中、事後成本管理的盲目性。在成本的具體核算中,只註重財務成本核算,缺少管理成本核算;註重生產成本的核算,而忽視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成本以及銷售成本的核算。至於成本管理的手段仍處於手工操作階段,缺乏現代化管理手段。現代成本管理的壹個基本要求是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時性、全面性和準確性,而手工操作是很難達到這些要求的。

(二)傳統成本管理過分依賴現有的成本會計系統,不能滿足企業實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傳統成本管理系統未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成本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於單純的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不能提供決策所需的正確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經營過程,不能提供各個作業環節的成本信息,以及各個環節成本發生的前因後果,有時甚至出現連編制成本報表的人也難以解釋自己的“產品”成本構成的尷尬局面,從而誤導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另外,傳統的成本管理對象局限於產品財務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員所需要的資源、作業、產品、原材料、客戶、銷售市場和銷售渠道等非財務方面的信息,難以起到為戰略管理提供充分信息的目的。

(三)成本信息的嚴重扭曲

傳統的成本核算系統建立在“業務量是影響成本的唯壹因素”這壹假定基礎之上,成本的核算過程過分簡單化。在過去高度勞動密集型企業裏,對核算所作的這種簡單假定(即以直接人工小時數或產量為依據來分配間接費用),通常不會嚴重扭曲產品成本。但在現代化的制造環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費用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再使用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會產生不合理現象:1 用在產品成本中占有比重越來越小的直接人工成本去分配占有比重越來越大的制造費用;2 分配越來越多與工時不相關的作業費用;3 忽略不同批量產品實際耗費的差異。使用傳統成本核算法將導致產品成本信息的嚴重扭曲,使企業錯誤地選擇產品經營方向。

(四)企業成本管理缺乏市場觀念

成本是壹個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綜合體現,是企業內部投入和產出的對比關系,低成本意味著以較少的資源投入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意味著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我國許多企業按照成本習性劃分和核算產品成本,通過提高產量可以降低單位產品分擔的固定成本,如此,產量越高,單位產品成本就越低,在銷售量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利潤也就越高。這種做法導致企業不管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產品成本,通過存貨的積壓,將生產過程發生的成本轉移或隱藏於存貨,提高短期利潤。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企業成本管理缺乏市場觀念,導致成本信息在管理決策上出現誤區,似乎產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潤越高。

因為傳統的成本降低基本是通過成本的節省來實現的,即力求在工作現場不浪費資源和改進工作方式以節約成本將發生的成本支出,主要方法有節約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標方式采購原材料或設備,是企業的壹種戰術的改進,屬於降低成本的壹種初級形態。但是,這種的成本降低是治標不治本的,只是成本管理的壹種改良形式。現代企業需要尋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圖從根本上避免成本的發生。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了幾乎所有的維修成本和因產品不合格帶來的其它成本。成本避免的思想根本在於從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潛力,認為事前預防重於事後調整,避免不必要的成本發生。這種高級形態的成本降低需要企業在產品的開發、設計階段,通過重組生產流程,來避免不必要的生產環節,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壹種高級的戰略上的變革。

下面舉日本大名鼎鼎提高的TOYOTA公司作例子,來說明外國企業怎樣擺脫傳統模型,走出了壹條新型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公司為了提高世界市場競爭力,力求降低成本,首先從庫存成本開始做起,提出了零庫存理念。即努力將公司的庫存量變為零,按時完成任務,準時交貨。日本TOYOTA公司剛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有美國,德國等強手與其交鋒,競爭激烈可想而知,但最終是日本TOYOTA公司勝出,靠的就是成本的縮減。首先日本TOYOTA公司在中國選定壹個城市作為總公司的代理商,而在周圍不超過百裏的範圍遍布著不同的供應商。總公司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使代理商與供應商之間形成默契。如這個月到底生產多少輛汽車,不是2500也不是2000輛,而是精確到2047輛,壹輛不多,壹輛不少,徹底地達到零庫存的要求。為什麽能達到這種效果呢?首先主管人員會先打電話通知輪胎供應商要2047套汽車輪胎,要汽車玻璃供應商要2047套玻璃,要汽車外殼供應商要2047套汽車外殼。並且都約定在某個具體的時間段。到時所有的供應商都到齊了的時候,卸貨,開工,現場組裝汽車零件,這樣2047輛汽車就完成了。也許妳有疑問,怎能保證汽車的質量問題呢?因為代理商在每個供應商的廠房都有質量督察員檢查產品的質量問題,直到達到滿意程度為止。因為產品品質優良,價格公道,信譽良好,公司的資產周轉快,資金回籠速度快。所以公司的現金狀況優化,降低了投資風險,也進壹步提高了公司的舉債能力,企業資金形成良性循環,給公司帶來了巨額的利潤回報。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見,成本管理與成本控制對企業利潤的影響力有多大。而顯然庫存成本對大多數工商企業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而存貨,作為流動資產,在企業成本管理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要素,所占比重較大。管理好存貨,對於保證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加速資產周轉,提高資產運用效益,降低成本和增加盈利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解決存貨難題,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出現了庫存訂貨點理論,基本MRP(物料需求計劃),閉環MRP,MRPⅡ,ERP(制造資源計劃)等管理理念,但都沒有滿足人們的要求。隨後有陸續產生了JIT(just -in- time 準時生產制造),敏捷制造等新的理論試圖詮釋並解決存貨難題,可顯然處理得不盡如人意。而日本TOYOTA公司提出的零庫存理論,給人壹種全新的感覺。值得借鑒並推廣。根據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要作到零庫存顯然並非易事,難度和挑戰性都非常大。日本TOYOTA公司也是耗費了大量的物力人力才有成效。所以首先企業要先預測好存貨的資金投放量(即需求量),規劃訂貨成本的次數,保持合理的實物儲備量和資金占用量,解決存貨與生產、銷售之間的關系,提高存貨的流動性,盡量避免存貨積壓,減少年儲存成本。建立和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有效地組織日常的收,發,保管等工作。根據預測合理的存貨占用水平和計劃,控制存貨規模,保持各項存貨之間的合理比例。同時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存貨管理的狀況和效果進行分析、考核和評價,找出問題,總結經驗,以加速資產的周轉。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成本控制必須首先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的是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而從全社會角度來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節約社會資源的目的。壹個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能否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還取決於企業領導對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的重視程度;否則,再好的成本控制制度也形同虛設,難以取得應有的效果。

而對於市場觀念不強的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努力提高企業對市場的靈敏程度。因為只有市場靈敏度提高了,才能準確把握住市場先機,搶在競爭對手之前,進入市場、占有市場、穩住市場。也就是兵法所說的先發制人,後發則受制於人。商場如戰場。隨著市場的進壹步開放,現代社會,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呈白熱化趨勢。所以在商戰中,處處講求“先”,先發制人,也就取得勝利的關鍵。除此之外,更要好好把握商戰中的戰機。民間流傳的陶朱公商訓“能知機,售貯隨時,可稱名哲。”《吳子兵法.治兵篇》:“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在戰爭中,毫不猶豫地撲向敵人,往往是取勝的重要條件。作戰要講時機,競爭也要講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所以企業應重視這壹點,以免貽誤商機。

  • 上一篇:馬雲的話語
  • 下一篇:八字算命可信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