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從哪些角度分析壹則多媒體新聞報道

從哪些角度分析壹則多媒體新聞報道

隨著受眾對信息渴求深度和廣度的不斷增加,傳媒形式的不斷創新,深度報道的含義也不斷豐富。在我國新聞學術界,對於深度報道的研究頗多,筆者試圖對深度報道的時代發展性———多媒體傳播時代的深度報道的定義、改進空間和發展態勢進行壹番理論探討。

多媒體時代深度報道內涵

深度報道的前身是解釋性新聞,起源於美國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新聞學者把解釋性新聞稱為1929年經濟危機的產物。那場席卷全美的經濟危機使整個金元帝國壹片混亂,美國人被打入了迷宮,不僅要求了解發生了什麽事,更迫切要求了解事件的原因及其與政治、社會的關系。壹些美國記者也意識到,運用客觀報道手法采寫的純新聞已無法深入事件的深層,更無法剖析原因與揭示事件的影響與發展前景,這既不能滿足讀者要求,也違背記者的職責。於是,深度報道應運而生。

當前學術界對於深度報道的定義至少有幾十種,歸納起來大致包括:

1.報道方式說。如“深度報道是壹種系統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聞事件和社會問題,闡明事件因果關系,揭示實質,追蹤與探索時間的發展趨勢的報道方式。”

2.文體立意說。“深度報道是介於動態新聞與新聞評論之間的壹種相對獨立的文體”。

3.報道思維說。如“深度報道是講究新思維方式的報道”,“凡思想深刻,能揭示客觀事物的內在屬性、相互關系與某種發展規律的新聞報道,能充分體現時代意義、社會意義的新聞報道均為深度報道”。①

綜合分析以上定義,不難看出,學者們對深度報道的定義還僅限於傳統媒體時代,沒有考慮到多媒體時代的綜合運用。筆者在實踐中總結認為,“所謂深度報道就是綜合運用多媒體報道手段,圍繞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從縱橫兩個方向把新聞事件呈現在壹種可以表現其真正意義的脈絡中。”

多媒體深度報道的誤區

誤區壹:多媒體手段的簡單組合。現在,隨著網絡信息的發達和音像設備的逐步配備,有些記者慣於從網上查閱拼湊信息來組合長篇報道,很少深入到事件的現場或找尋目擊者、當事人進行詳盡的采訪,甚至懶得打電話詢問、核實情況,也不註意查找相關的歷史資料。這樣寫出來的東西,貌似氣勢磅礴,可仔細壹讀,卻發現其中關聯不大,甚至前後矛盾,這種報道只不過是在重組材料;還有的記者習慣“文加圖”或者“文加音”,在采訪之後,隨心所欲地拍壹張照片或幾組畫面“裝門面”,以為只要增加壹種報道模式,增強報道手段的輔助功能就算完成了深度報道,結果成了簡單的羅列,浪費了資源。

誤區二:多媒體報道手段割裂。由於傳統的記者行業分工,往往容易造成懂文字不會搞影像、會拍片不擅長文字寫作的局面。這種情況在過去是可以的,因為以前人們生活空間狹小,對信息的獲取欲望不強烈或者可以依據自己的經驗賦予獲知的事件以意義。但現在,外來的信息遠遠超出了人們經驗的範疇,這就需要專業人士或者權威專家為這些信息背後的社會現象作出合理的科學解釋。而由於受眾的教育層次、社會閱歷、偏好等不同,單壹的報道方式很難解決這壹矛盾,迫切需要運用多媒體手段,聯合報道,增大信息量並做到互相配合,才能夠被受眾接受,在新聞競爭中獲勝。

誤區三:深度報道是平面化的綜述。傳統媒體報道時代,深度報道被人們理解為平面化的議論,甚至有的媒體還把是否配發評論文章、文章字數等作為衡量是否為深度報道的標準。因此在策劃、指揮深度報道中,重視平面紙質媒體的文字報道,壹些電視臺也以這些報道為基礎材料,或者配發空鏡頭,或者主持人出來板著臉孔給讀者講壹些大而空的道理。這樣的報道雖然有時也有壹定的深度,但傳播效果不佳。要知道深度報道再深,也不是理論文章,不能從概念到概念,從推理到推理。受眾需要多側面、多角度激發閱

讀興趣,而多媒體綜合運用能夠達到這種要求。多媒體深度報道走勢分析

過去,我們常常根據針對性、顯著性、重要性等新聞價值元素來判斷壹個新聞事實是否值得做深度報道,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元素依然比較抽象,並且是以傳播者的旨趣為基礎的。在信息傳播由“賣方”轉向“買方”、由“傳播者為中心”轉向“受眾為中心”的今天,深度報道要搶奪“眼球”,要使受眾認識到它的深度,關鍵還在於信息對受眾的效用。西方新聞界總結出三個“I”原則:Information(信息)、Interest(興趣)、Impact(影響)。這三個“I”,從人的本能需要到個人經驗再到生存利益,突顯了新聞與受眾之間的關聯性。②

基於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多媒體時代深度報道的態勢大致有以下幾個趨向:

趨向壹:深度報道選題時,客觀、辯證的多媒體意識將進壹步加強。

深度報道選題的策劃主要是順應了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形勢。改革開放的年代,新事物、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需要新聞傳媒作出準確而科學的解釋與回答。同時,新聞競爭又促進了深度報道的發展。報社考慮到報紙新聞無法與廣播新聞、電視新聞爭速度、搶時效、比形象生動,首先在深度報道方面下功夫,即走“圖文互動”、“消息配發評論”等辦法;電臺開始采用現場錄音、專家評論等;電視臺也急起直追,揚長補短,除了采用文字稿件外,還配發現場鏡頭並穿插攝影圖片,逐漸形成了多媒體深度報道的最初形式,這壹切的完成,都是在選題前定好的,在新聞的采訪中,每種報道手段都是新聞發展脈絡的壹部分。

從近年來發生的如“抗擊非典”、“奧運會”、“美國總統競選”、“阿拉法特病逝”等重大新聞事件深度報道中,媒體在深度報道中多媒體意識顯著增強。如哈爾濱日報,除了有文字、攝影記者外,近年又增加了專門負責網絡和音像新聞采寫的記者,每有重大選題,壹下子派出了多“兵種”,只要受眾接觸到其中任何壹個報道媒介,都會被引導收看、收聽本媒體其他報道形式對此事的深度報道。

趨向二:深度報道將利用多媒體實現更為徹底的“釋疑解惑”。

受眾對信息流迫切需要“澄清”和“解惑”的需求,為多媒體報道的大量運用提供了成長的土壤。受眾不僅需要傳播者提供可“讀”的新聞,更需要經過信息傳播者“解讀”的新聞。③

認知心理學認為,人類的認知傾向於同最大程度的關聯性相吻合,認知效果越大,為進行加工處理而付出的努力越少,關聯性就越強。④受眾都想盡可能獲取足夠多的信息,但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有意識或潛意識地選擇、接觸和接受自己感興趣的或與自己利益有關的信息,他們更傾向於接受與自己的經驗世界同構度較高的信息方式。而多媒體報道則滿足了受眾這壹需要。2005年上半年,哈爾濱汽輪機廠工地挖出了不明彈體,當時新華社整合文字、圖片、音像等多種手段進行了報道。事後,上海東方電視臺將新華社所有播發的文字、圖片、音像全部采用了。他們的編輯在用戶意見反饋中認為,電視臺的觀眾五花八門,愛好各壹,對於此類深度報道他們肯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播發,這是我們實現最大傳播功能的需要。

趨向三:媒體的深度報道將由多媒體進行層次的劃分,以達到最佳報道效果。

深度報道不是孤立於其他報道方式的,“澄清”和“解惑”必須基於而又超越壹般的信息傳播,往往表現為壹個漸進的過程和幾個順序抵達的層次。學者研究指出,新的信息與語境之間用三種方式來產生語境效果:新信息與語境融合;新信息加強已有假設;新信息與已有假設相矛盾或排斥。這三個層次,正是檢驗壹個深度報道是否接近事實本相以及接近程度的試金石。⑤傳播學認為,依據受眾的需求,文字、影像的傳播功能能夠在以上三個層次各自實現功能。為此,需要改善傳統的新聞表達方式,要善於用多媒體表達思維方式,從預告、新聞采寫、跟蹤報道等方面進行信息的分層次展開,直到事件報道的完成,整個脈絡必須清楚明確。

趨勢四:多媒體深度報道將更多投向富有建設性的議題,多媒體專業新聞采編人員將成為深度報道中的領軍人物。

過去的深度報道更多來源於新聞輿論的監督,在繼續加強新聞監督的基礎上,未來的多媒體深度報道,將更註意捕捉“社情民意”,報道百姓真正關心的話題如再就業工程、房改政策出臺、醫療制度改革、幫困扶貧工作、全民健身、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社區文化建設等,通過不同媒體報道手段的特點選擇切入點,宜文則文,宜圖則圖。

在深度報道態勢的要求下,新聞單位也培養了壹大批擅長多媒體報道的復合型人才。以新華社為例,近年來壹直強調圖文互動,培養“多棲記者”,在新華社的壹些地方分社,已經實現了文字記者配發相機、音頻機,攝影、電視記者也規定了相應的文字報道任務,在壹些重大突發事件和深度報道中,經常可以看到新華社的集團軍在作戰。⑥壹些市場化規模強的媒體,也開始從傳統媒體中高價招聘“壹專多能”人才,這種做法既節省了他們的培養成本,也使他們的報道水平更進壹步。由此可知,對擅長多媒體報道的

“領軍人物”的爭奪,將會是下壹步新聞傳播人才爭奪的重點。■

  • 上一篇:什麽是營地教育?
  • 下一篇:以股票多頭私募基金為例:私募FOF投資怎麽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