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從翻譯標準角度淺析朱春身《荷塘月色》的英譯

從翻譯標準角度淺析朱春身《荷塘月色》的英譯

摘要:在翻譯中要做到既相似又相似並不容易。朱春身先生在《荷塘月色》的英譯中運用了許多常用的、靈活的、富有表現力的小詞,運用了多種翻譯技巧和修辭手法,從整體上追求原文所體現的意境和美感,力求與朱自清先生的原文盡可能接近,從而再現了原文清新自然的風格。本文總結了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翻譯標準理論,並從這壹角度分析了朱春身《荷塘月色》的英譯本,闡述了譯文如何符合各個層面的翻譯標準,最終成功再現了原文的內容、形式和風格,旨在對翻譯實踐有所啟發。

關鍵詞:英譯翻譯標準荷塘月色

翻譯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什麽樣的翻譯才是標準?中西方翻譯家從未停止過對翻譯標準的探索。嚴復在維新變法時提出了“譯事三難:信、達、雅”的思想。而西方傳統翻譯以對等和對等為標準,如尤金·奈達的翻譯原則。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現代經典散文之壹。其清新自然的語言風格和以喜寫悲的寫作手法顯示了其獨特的魅力。國內許多譯者將其翻譯成英文,希望更多的外國讀者能夠欣賞到朱先生的優美文筆。在眾多的英譯本中,朱春身先生的翻譯脫穎而出。

朱春身先生的翻譯語言準確、生動、自然,在傳達原文信息方面,恰到好處,符合翻譯語言習慣,沒有“因不同語言習慣的差異而生硬牽強的痕跡”(錢鐘書先生語)。他的翻譯體現了內容、形式和風格等不同層面的翻譯標準。本文擬從翻譯標準的角度對朱先生的《荷塘月色》英譯本進行分析。

1.翻譯標準介紹

翻譯標準是指譯者在翻譯實踐中遵循的原則,也是翻譯批評家在批評翻譯時必須遵循的原則。翻譯標準的真正確立應該以西方的泰特勒的“翻譯三原則”和中國的嚴復的“信達雅”為基礎。

1.1中國翻譯標準

不同時期的譯者對翻譯標準持有不同的觀點。古代佛經翻譯家何謙和道安主張直譯,而鳩摩羅什則主張意譯。晚清時期,嚴復提出了“信、達、雅”的翻譯標準,而當代翻譯家張培基則提倡“信、達、美”。在《論翻譯》中,林語堂提出了“信、達、美”的觀點,翻譯家傅雷指出“就效果而言,翻譯應如畫。翻譯家錢鐘書先生指出:“當壹部作品從壹種語言轉換到另壹種語言時,既不能因為語言習慣的差異而顯出生硬的痕跡,又能完整地保留原有的風味,因此被認為是處於轉換的境界。“無論譯者倡導什麽樣的翻譯理念,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源語和譯語的最大限度對等,實現文化交流。

1.2西文翻譯標準

西方翻譯理論的核心是關於翻譯的本質和標準的討論,基本圍繞著直譯與意譯、忠實與不忠實、準確與不準確等主題。西方傳統翻譯以對等和對等為標準,如尤金·奈達的翻譯原則。他認為翻譯是壹種語言交際行為,譯者應盡力將原文的意思傳達給讀者,以達到動態對等和最近似的自然對等。

萊斯的功能主義語言學超越了對等的標準。紐馬克在賴斯文本類型的基礎上提出不同的文本應有不同的判斷標準,反對簡單的單壹對等標準。弗米爾和諾德進壹步發展了功能語言學理論,並逐漸形成了目的論流派。目的論認為翻譯不僅是壹個語言問題,而且是壹種跨文化行為。勒菲弗爾繼承了多系統理論,認為翻譯受譯者的意識形態和目的語社會的主導詩學的支配,並與權力、政治、贊助人、目的語文化等因素密切相關。從這個意義上說,翻譯成了對原文的操縱和改寫,不能只提倡忠實。

1.3翻譯標準匯總

在翻譯中,翻譯的絕對標準其實是原作本身,這是永遠達不到的。無論是“信、達、雅”、“忠”,還是“神似”、“轉換”、“對等”、“多樣”,無論內容、形式、風格,都追求與原作的相似。在將漢語翻譯成地道流利的英語的過程中,不僅要求譯文在形式上與原文對等,而且要符合思想性、藝術性和審美意境。

簡而言之,中西翻譯標準的相似之處在於力求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再現原文的內容、形式和風格,達到最大限度的近似。

2.翻譯標準在朱春身《荷塘月色》英譯本中的體現

朱春身先生的譯作《荷塘月色》(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在表達原文的意境和思想內容時,不僅做到了“信、達、透”,而且做到了“轉”,使讀者感到是在欣賞原文的散文。

2.1準確理解原文

準確理解原文是翻譯的出發點和唯壹基礎。在忠於原文的基礎上,準確翻譯。

2.1.1準確把握原音

文章第壹段,作者直言不諱,說“這幾天心裏挺不安的。”“相當不安分”是看月下荷塘的理由,也為整篇文章奠定了情感基調。朱春身用了“相當不安”,意思是心煩意亂,心神不寧,情緒起伏很符合“相當不安”的心境。“心煩”二字言簡意賅,語氣到位。

2.1.2正確理解原文邏輯

文章這樣描述荷塘:“在彎彎曲曲的荷塘上,期待田野的葉子。”葉子高高地露出水面,像壹條苗條的舞者的裙子。”雖然是壹句話,但朱春身先生發現了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系,把兩句話翻譯成壹句話,“遍布這壹片彎彎曲曲的水。“剛剛好。此外,朱春身用“所見即所得”翻譯《王米》,富有動感,充分體現了這壹切都是作者緩步而行時所見,翻譯準確生動。

2.1.3原始細節的妥善處理

在“我悄悄穿上大衫,奪門而出”這壹句中,春竹用了“聳上”這個詞,而朱自清晚上出去散步只是因為怕冷,所以臨時隨便穿了壹件大衫。這個翻譯比“穿上”好。

2.2再現原文的內容

2.2.1詞法級別

原話簡潔動感,修飾詞的選擇獨具匠心。如:“月光如流水,靜靜地澆在這壹片葉子和花上。”原文雖然用了“瀉”字,但前面的“靜”字也不容忽視;總的來說,原文描繪了壹幅寧靜的畫面。朱春身把“謝”字翻譯成“舍”,就是“傾吐”的意思。用“默默”二字,忠實再現了原作“月光靜靜地傾瀉而下”的意境。

  • 上一篇:什麽是創新創業?
  • 下一篇:會計電算化和現金支取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