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復雜性
民族傳統文化的特點以“自然運動”的形式孕育了武術,使其豐富而復雜。自明代以來,中國武術形成了許多流派和拳師。人們經常用深刻和豐富來形容武術。就拳種而言,僅從1986年全國武術發掘整理成果統計來看,“起源有序、拳法理論清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拳種就多達129種,小拳種、相近拳種、套路技術不全的更是數不勝數。甚至有的還有同類拳,還有幾個技校。就其功能而言,壹拳既可健身,又可修理,既可防身,又可娛樂(包括自娛及其他娛樂)。從運動形式來看,既有由踢、打、扔、拿、刺等攻防動作組成的拳擊和器械套路,也有具有實際意義的對抗性競技格鬥,還有以某項身體技能為重點的各種專項強化訓練方法。就流派而言,既有內外家之說、南北派之別、武當少林之別,也有太極門、八卦門、形意門、地列門、長拳、文丹等風格迥異的門派。這些目的不同、剛柔不同、打法多樣的拳法套路,使武術呈現出形式內容復雜、風格流派廣泛的特點。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中國歷史上是以壹家壹戶的個體自然經濟為基礎的。這種分散孤立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導致了不同地區的相對封閉。傳統的宗法思想和宗法制度使人們生活在群體中,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排斥力。這些特定的歷史環境使得武術技藝往往只在壹個家族或某壹地區流傳,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拳種和流派。此外,武術是基於個人的身體動作。由於武術練習者的身體條件、動機、文化素養不同,在攻防動作上必然存在差異,也會形成不同的技術風格和特點。同時,傳統的整體思維方式使武術這壹自然運動具有普遍性和多重社會功能。例如,在壹個家庭村落或地區,武術很可能成為其主要的文化生活。農閑時習武練功,逢年過節廟會慶祝娛樂,比武。宗族紛爭,也是自衛的壹種手段。這種多元化的功能也是武術復雜多樣的壹個原因。
2內向
中國文化是壹種內向的文化。武術套路體現的是“道”的精神,修煉過程講究的是“身心修煉”。其運動技術主要表現為內外整體和諧。俗話說“行家壹出手就知道有沒有”“腰連骨頭都沒有,手都散在全身”。中國武術歷來講究“內外壹體”,相對於西方體育運動表現出更大的內向性。所謂“內”主要指心、神、誌、氣等內在的心理素質,所謂“外”主要指手、眼、身、步等外在的身體動作。俗話說“外練筋骨,內息”,內涵極其豐富。長拳要求“手、眼、姿、步”,“神、氣、力、功”內外結合;形意拳的心與心、心與氣、氣與力的和諧,都是這種“內外壹體”和整體和諧要求的具體體現。
武術套路的內傾性,表現了中華民族強調內傾、意味、巧合、直覺的文化心態。可以說既是最實際的,也是最理想的。武術技法的內涵,往往需要“反己”的理解,只能從反復練習中獲得。“出拳壹千下,姿勢自然”,就是這個道理。武術不同於其他具體的外部比賽,很難界定。武術的力量是通過以意引神,以神促力來實現的。手、眼、身、步的形體動作是內在精、氣、神的反映,形與神、內與外是相互聯系、統壹的整體。內勁、內氣、內意境,妙不可言,取之不盡,往往成為修行者領悟的“終身藝術”。
武術套路內向性特征的形成主要受中國傳統的“天人合壹”哲學和中醫理論的影響。“天人合壹”給中國傳統哲學帶來了壹系列的統壹,如形神統壹、內外統壹、主客體統壹等。中國傳統哲學成為武術實踐的指導思想。中醫基礎理論是武術訓練的生理學基礎。比如中醫理論,壹個人的“唯靈”就是三寶。精致的精神是充滿能量的,充滿能量的是充滿精神的,充滿精神的是健康的。因此,武術練習根據這壹規律,通過各種方法促進精氣神的轉化,提出了“練精氣,練氣神,練神歸虛”的理論,可見傳統文化的影響是中華武術的民族特色。
3競技藝術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曾指出,人作為動物之壹,為了生存和發展,也具有競爭的本能。晏子春秋:“壹切血肉之軀,都有自己的掙紮。”《淮南子道影》雲:“爭之者,人之所也。”這些論點都認為競爭是人的本性。源於格鬥的中國武術,自然充滿了競技性。比如《管子·七律》中記載的“春秋角鬥”的盛況,《典論·序》中記載的曹丕以手杖為杖與將軍的較量,以及現代的“豪傑”,都是從較量中表現出人們展示實力、戰勝對手的能力和願望。尤其是在先秦時期封建文化的兩大支柱儒道之前,以武術為特征的武術是人們實現自我價值、滿足競爭心理的重要競技活動。《春秋》裏有壹個典型的例子:魯國年,魯國的兒子姬友在戰場上打敗了莒軍,把莒奪回來,而卻要和莒交過手,才能決定雌雄。這種追求戰場勝利之外的另壹種競技勝利的心態,是人的競技人格的表現。
由此可見,武術在技術淵源、文化心態、倫理思想等方面都體現出其強大的競技性壹面,而勇往直前、爭強好勝是走向世界競技體育世界的心理基礎。但隨著儒道思想的成熟,尤其是儒家思想占據了社會正統之後,對人的競爭天性的逐漸壓制,必然導致社會競爭精神的逐漸萎縮。
正如羅丹在《藝術哲學》中指出的:“精神也有它的氣候,它的變化決定了這種藝術的面貌”。武術套路也不例外。“道”的被動、順從、無為,“禪”的“無心”也從另壹個側面對武術產生影響。農耕經濟孕育的和平文化追求人際和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儒家“溫良恭儉讓”的思想都對武術起到了滲透和規範的作用。宋明理學集儒、道、佛於壹身,極大地發展了“和而不同”的思想。此時相繼出現的家拳體系顯然深受影響。強調的不再是“剛中含柔”,而是“柔中藏剛”,追求“不偏不倚”、“不如守中”的中庸與中庸。
從宋代開始,中國的藝術文化走向了平民審美文化,傳統的整體性思維方式體現在最典型的藝術觀上。武術套路也深受其影響,不僅技術上有藝術性,演練上更有藝術性,尤其是整體的意境、精神、神韻、對比。在武術套路中,不僅註重壹招壹式壹拳壹腳的技術和技巧,而且註重整套的力量、協調、精神、節奏、內容、風格、結構、布局等技術和技巧。在傳統技法上,特別註重從精神、節奏、風格上體現壹種整體意境,置身於戰鬥情境中,氣勢如虹,氣韻生動,表現出壹種百折不撓、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和鬥誌。少林武術說:“身必立,步必存,手必進必出,或進或退,或升或降,盡在壹息”,為的是“出拳壹次,兵必勇”(少林武術)。武術所創造的這種搏擊的藝術美感,可謂“韻外”、“字間”,引人入勝,耐人尋味。唐先生曾經講過中國文化的三個特點:壹是崇尚自然,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三是人與人的和諧(道德實踐)。傳統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特征逐漸削弱了武術的競技性,最終使其走向娛樂化和競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