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以春節為話題的作文1000字

以春節為話題的作文1000字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妳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以春節為話題的作文1000字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以春節為話題的作文1000字 篇1

 大學畢業來廣東湛江壹晃快18年了,看到雷州半島過年的壹些風俗,不禁也想起我老家過年的壹些習俗。

 我的家鄉在安徽安慶市下面的壹個小山村,家鄉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祖祖輩輩在這裏從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平時,大家都過著平淡恬靜的生活,只有春節,才是最隆重最熱鬧的時節。

 接祖送祖

 我們家鄉臘月24才是叫小年。進入小年,春節序幕就拉開了。而進入小年,頭等大事就是接祖宗回家過年。這天的傍晚,每家每戶都要在宗祠裏焚香放炮,告訴祖人:今天開始過小年了,兒孫請妳們回來過年。然後,回到自己家裏,每天擺上飯菜供品,供祖人飲食。到年三十上午,每家每戶又要親自到山上祖宗墳頭,再次去祭祀,也是再次請祖人回來過年,怕有遺漏。這樣的活動壹直持續到正月初四的送祖。初四這天早晨,各家又擺上豐盛的飯菜供品,歡送祖人回去,叫送祖。表示新年即將結束,新春開始了,人勤春來早,祖宗也該回去開始耕作了。

 貼春聯的寓意

 年三十,壹般是下午,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以前,只知道貼春聯是壹種喜慶的東西。隨著自己大壹點後,才聽父母說:農村貼春聯還有壹層寓意,那就是以前大家窮苦,多數人家借債度日。而到年底,債主就不停地上門討債。有些人只有外出躲債。但是,不管怎麽躲,年三十還是要回家的。而債主往往就在這天守在妳家裏不肯走。這時,只有壹種辦法可以叫他走,那就是貼上春聯。因為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農村有壹種約定:只要人家貼上了春聯,就不能再賴在人家要債了。過年大如天。要債只待來年了。

 守歲點燈

 可能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守歲的習俗,我們那裏也不例外。以前,沒有電燈,每到春節前,父親早早將家裏的煤油燈罩擦得光亮光亮。年三十晚上所有房間都要點亮燈光,而且要年三十、初壹要連續點兩晚,寓意來年興旺。所以,這燈光很重要,要確保整晚不能熄滅。如果不小心被風吹滅,那家人心裏就有點不爽;如果是被小孩子不小心點炮弄滅了,那是少不了壹頓罵,或者幾個手指“訂板栗”。小時候,我們小孩子睡得早,父親總是守到12點後,然後打開大門放鞭炮,表示新年到了開門紅。壹般門開得早越吉利,鞭炮越響越興旺。

 年初壹忌諱很多

 年初壹是新年第壹天,大家覺得這天心情如何,自然會預示壹年的心情。所以,這壹天忌諱很多,也有很多講究。壹般小孩子喜歡在年三十晚到各家拜年。過去農村人窮,小孩子去拜年至多也就討得壹支低價煙,或者壹小串鞭炮。但是,初壹壹般就不去別人家裏,也不走親戚,小孩也不能伸手向大人討要東西。據父母說,現在人富了,小孩子們反而不再串門了,沒有以前那種濃郁的年味。再是初壹不能打小孩,不能罵人,因為這天如果被打被罵,也許壹年到頭運氣都不好;還有初壹不能向地上倒茶水,如果倒了,預示出門會有風雨。

 讀大學,參加工作,壹晃出來22年了。雖然遠在外地不能經常回家過年,但是,每到過年,卻常常想起家鄉過年的年味,並不時打電話給父母,問問他們過年的情況。父母說,雖然現在年味淡了很多,但是,壹些常有的習俗還是保留的,也就象我們工作中經常要用到的流程,壹步都不能少。

以春節為話題的作文1000字 篇2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隆重的節日,也是歷時最久的。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竈王爺直到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地讓人熱鬧了壹個月。

 老北京愛說臘七、臘八兒,凍死寒鴉兒。清代,雍和宮內就有熬制臘八粥敬獻佛、皇室權貴的傳統,謂之佛粥,目的是與佛結緣,寓意像佛祖壹樣,喝了牧女施舍的雜豆粥而得道成佛。

 農歷二十三,傳說竈王爺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間善惡,玉帝依此降福禍,家家忙著祭竈。這天晚上,供上關東糖、糖瓜(意在粘住竈王爺的口)等,由家長主祭上香行禮,而後連將竈神連龕帶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稭架上點火焚化,謂之送祭。這天晚上,鞭炮齊鳴,北京人說是過小年除夕是全中國的狂歡夜,壹切的辭舊迎新、祈福迎祥都在這壹夜。全家團團圍坐舉行家宴,互相祝福盡享天倫,稱之為圍爐。飯後,小孩會把芝麻稭撒在庭子裏,人行其上,稱之踩歲。老北京有守歲至午夜時分,鳴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輩要給長輩叩首拜年,討要壓歲錢,全家再吃壹頓素餡餃子,謂之五更餃子、團圓餃子。在百十個餃子裏,只有壹個放有硬幣,說是吃到這個餃子的人,壹年諸事順遂。

 現在北京人過年,仍然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傳統習俗,加上豐富多彩文藝節目,喜慶氣氛更加濃郁。1994年,北京禁放煙花、爆竹後,北京人只能到郊區的幾個定點地方去看喜慶的新年煙花,但越來越多的北京人在嘗試以越來越新鮮的方式來渡過這中國人的新年。

 承德壹帶的春節實際上是從臘月開始的。臘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戶戶均要熬粥,稱臘八粥,壹來紀念釋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來喜慶五俗谷豐登,這天市場上開始上市年畫、爆竹、肉類等。臘月二十三這壹天,家家戶戶要掃庭院,這壹天被稱為過小年,壹般家家都要擺酒宴,祭竈王爺。臘月二十五開始張貼春聯,喜慶氣氛越來越濃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團圓飯、包水餃,備冷拼,到淩晨12點時,鞭炮齊響迎接新的壹年到來。大年初壹互相拜年,***歡同樂,初二請姑爺、姑娘回門、初三會親家,初四會朋友,初五春節高潮結束。正月十五上元節,也稱元宵節,人們耍龍燈、舞秧歌、踩高蹺、玩獅子、晝夜盡歡。正月十六以後,各行各業開始按部就班,恢復營業,春節至此結束。

 閩南壹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無慮;跳過東,五谷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征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幹幹凈凈、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鬥擱在壹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壹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征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壹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麽溫馨,多麽幸福。

以春節為話題的作文1000字 篇3

 又是壹個喜氣洋洋的春節。

 從小時候開始,過春節就意味著穿新衣、領壓歲錢、放鞭炮。但跟著闖庠癇的增長,春節的意義發生了變化,我感覺春節就是家人的團圓,然後忘掉過往壹年的煩惱,迎接新壹年的但願。

 冷假歸家我把自己當成壹個大人壹樣,介進父母 “辦年”。尾月二十八、二十九兩天,我家上上下下、裏裏外外被我和爸爸打掃的幹幹凈凈,屋裏掛起了喜氣的春節裝飾品。金色的至公雞,火紅火紅的朝天椒,誇張的大鞭炮。迎春、水仙也怒放於室內,陽臺上掛起了大紅燈籠,長明不滅。門外貼起吉利的“福”字、對聯,因為我們是在新家過頭壹年,所以我家的對聯是“新屋落成千般喜,全家輯穆萬事興”,屋裏屋外春意盎然,氣氛濃郁。為了全家人的快樂,媽媽在廚房忙活了整整兩天,鹵肉、鹵菜、剁餃餡、蒸包子,都為了大年三十這壹天。

 大年三十終於到來了。我起了個大早,把自己細心梳妝壹番,以豐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新年,在我們那裏年夜飯壹般放在中午3點的時候吃,吃飯之前,要在屋前放掛鞭炮,這就像壹聲“號令”似的:開飯嘍!大人、小孩兒齊上陣,鍋碗瓢盆叮叮當當,陣陣香氣,濃濃酒氣都在這時噴發出來。人們這時候是最絕興的了,小孩也不顧手臟,望見好吃的就像小老虎似的撲上往,大人也不顧儀態,不顧吃相,大口飲酒,大塊吃肉。席間,我們小輩的會給長輩敬酒,這時候嘴上要蜜哦!耍笑的喜氣盈滿屋內。祝酒詞要說得恰當,敬完酒我們紅紅的荷包也都鼓鼓的了。大餐之後,我們就要拿上香火、黃裱、鞭炮到祖墳“上亮”,讓在九泉下面的親人也感覺到過年的氣氛,同時也求得他們的保佑。接下來,便是全家人在壹起吃著小吃,望春節晚會。到晚上十二點每家每戶萬鞭齊叫,那陣勢用“火樹銀花不夜天”來形容盡不為過。這種盛況可以持續壹整夜,然後人們就懷著各自的心願美美地睡往。

 初壹,吃餃子、穿新衣、拜年。現做、現包、現煮的餃子特別夠味兒,美滋滋兒的,吃飽了,就換上期待已久的新衣,帶上禮品走親戚。當然,我們的“美差”就是收壓歲紅包了,初二、初三……壹直到初八,父母上班之前這壹段日子,早上壹出往都是壹天,把人吃得、玩得很累。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壹天過後才算把年過完。我今年元宵節在家裏吃了媽媽親手包的湯圓,晚上觀望了政府舉辦的焰火晚會,那天晚上,仿佛又歸到了大年三十。

 不能不提的還有正月十六這壹天,也許有人會希奇,正月十五壹過不就過完年了嗎?但在我們那還有壹個風俗就是“遊百病”。正月十六這天,人們都會選擇壹個好玩的地方外出遊玩,“遊百病”的意思就是正月十六每個人外出遊玩,把疾病、劫難全都驅逐出家門,留在外面,通常這天春景春色融融,白雲碧天,是個外出遊玩的好日子。

 來去返歸半個月就算過完年了,過年的感覺雖有些累,但每個人都樂斥責斥責的,小孩子在這幾天也格外的“放肆”,親朋摯友也常常聚在壹起聯絡感情,人們的心被拉近了,這年也是過得有滋有味。

 過了壹個年,人也算長了壹歲,對未來的思索也就更加理智。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新的壹年裏神清氣爽,身體倍兒棒,幹什麽都順!

  • 上一篇:什麽是文言文?
  • 下一篇:傳統古籍修復綜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