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算是壹部公路片了,以老趙偷偷運送老劉的屍體回老家這壹段旅程為背景,壹路上風景無限美好,但更美好的是那些在旅程中幫助老趙的陌生人,雖然中間也會有那些令我們氣憤的所謂的壞人,但看完這部電影,我壹個很大的感想就是這個世界好人真多,那些好人無數次地使我眼眶濕潤。幫助他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部電影裏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個世界有黑暗的壹面,但更多的是光明和美好。
主人公老趙體現出很多美德,比如誠信、比如永不放棄、比如感激他人、、、當他答應兄弟在他死後使他落葉歸根時,不惜走壹千多公裏,這是承諾,更是誠信;當被人趕下公交車,當被人勒索,當發現五千假錢,當遇上泥石流,當他壹次次承受壹般人無法承受之痛時,他沒有放棄,壹直勇往直前,就算最後到了老劉的家鄉,可是家人早都已經搬走時,他還是沒有放棄,繼續去幫老劉尋找他的?家?;當他面對那些幫助他的人,他心存感激,也在努力去回報對方。老趙是我國下層人民群眾的突出代表,他可能沒有錢,不能過光鮮艷麗的生活,但他身上所體現的美德卻是很多上層階級所沒有的。
導演通過這部電影,也反映了社會的很多方面。比如通過年老者花錢提前為自己辦喪事體現了現代很多孤身老人的無奈和孤寂;通過旅行者不惜艱苦壹路騎到西藏而贊賞了年輕人的這種不畏困難的精神,通過地下賣血站揭露出社會黑暗的地下賣血內幕;通過中年婦女為了不損兒子形象默默地在背地裏付出反映了現在很多人愛慕虛榮嫌棄父母的不孝現象......總之這部電影從多個視角反映了社會的多個方面,在我們為主人公感動的同時,也應該反思導演鏡頭下的各種社會現象.......
落葉歸根觀後感篇五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我國社會道德開始走向滑坡,但是也不乏壹些善良,憨厚,熱心的好心人。《落葉歸根》就是對我國社會底層的真實映射,在壹個充滿物質的世界裏,老趙始終堅持他的承諾。他在送工友回家的期間體驗到了社會的冷暖,受到打擊時他也想過放棄,不過壹些好心人的支持和開導,使他心裏有了壹絲慰藉,堅定了他要送工友回家的這種信念。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尋根情結,落葉要歸根,人亦是如此,《落葉歸根》反映了我國社會底層人對家鄉的思念,對根的追尋。
《落葉歸根》是壹部典型的公路片,該片中老趙是壹位遵守承諾,樂觀,誠實,憨厚,淳樸,愛耍小聰明的底層農民工,趙本山將老趙這個人物演繹的淋漓盡致。片中色彩運用的合理得當,以綠色為主,灰色為輔,綠色的運用彰顯出老趙對送工友回家安葬的事件中充滿希望,在老趙受到壹次次的打擊中,色彩逐漸轉變為灰色調,表明老趙內心中的希望逐漸消逝,開始走向絕望,好心的人幫助讓老趙內心中的陰霾壹掃而光,色彩又轉變為綠色,老趙就是在失望和希望中將工友送回老家,看見工友的家是壹片廢墟時,老趙被折磨的快要崩潰了,值得慶幸的是,他還有那壹位人民警察的幫助。
音樂安排的十分巧妙,音樂的充分運用將故事情節展現的十分感人,突出了離家在外的社會底層對回家的渴望和想念,映射出了真實的社會底層。片中多處運用比較傷感的音樂,展現出老趙心中的不滿和社會中黑暗的現實,當在老趙唱《路邊的野花不要采》時,其實是在為下面的故事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引出下面的故事情節。在老趙和單親母親表演雙簧時,老趙唱《我想有個家》其實是對社會底層尋根情結的壹種升華,可以使觀眾產生***鳴。 老趙在快要走到目的地時,前方卻遇到了塌方,汽車上人都下來了,他們都在看著老趙的笑話和熱鬧,或許也有幾個人好心人的提醒。當老趙走到壹輛公交車前時,壹位小學生將壹瓶礦泉水送給了他,看似簡單的幫助,溫暖著老趙的心,也只有這樣壹個如此渺小的孩子給予他了實質的幫助,片中這些市井小民的壹舉壹動也正是現實社會的真實寫照,當老趙以為完成了對工友的承諾時,看到他的家已經遷移,老趙傷心的哭了,他歷經千辛萬苦將工友送回老家,看到的是已經破損的根,老趙承受不住這種打擊了。
近幾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人們註重物質追求的同時,卻忽略了精神上得需求,當今社會的黑暗使得壹些好心人遭受到了十分沈重的打擊,這是中國的悲哀。在國人尋根經受壹系列的挫折卻無人相助時,人們不禁捫心自問,我原有的根在哪裏?
落葉歸根觀後感篇六開場,老趙獨酌;對面,人已成屍。壹口幹掉杯中酒,?上路。? 簡單明了,沒有壹句廢話。
《落葉歸根》像壹部很清新的小品文,盡管個中偶爾穿插人性的醜陋和生活的殘酷,但整體感覺依然清新,我觀影資歷尚淺,但我還是覺得,這片子是我近年來看過的最好的壹部公路電影。
長途車上的壹段戲像是《羊脂球》的東北男裝版,壹個人的付出保住壹個集體的利益,到頭來卻被這個集體拋棄,人性的醜惡,雖然早有見識,但再看多少遍也還是覺得心裏發涼。和死人在壹起不是最讓人脊背發冷的事實,但冷不過和活人在壹起卻感受不到壹絲的人味兒。我向來不喜歡笑中帶淚的故事,但我喜歡這種溫情脈脈的諷刺。這種感覺,就像不帶臟字兒地罵妳壹百遍啊壹百遍,讓妳知道善惡對錯,但是又不會讓妳暴跳如雷。這是壹種境界,是第六代的境界,我這麽感覺。
很久沒看過這樣的影片,笑的時候是不可抑制,哭的時候是不可收拾。將近兩個小時的片子,不知道笑了多少次哭了多少次,後來漸漸覺得自己不正常,為什麽我哭的時候,別人還是在笑呢?當銀幕上出現?張楊作品?四個字的時候,我聽見周圍傳來壹陣惋惜的聲音,?這就完啦? 結束得好像很突然,但又好像很必然。張楊的作品向來沒有團圓的結局,所以不用妄想能看到老洪的兒子抱著骨灰盒痛哭流涕和握著老趙的手感激不盡的場面,像電視采訪升華主題的路子,是張藝謀的《壹個也不能少》玩出來的,張楊不會,也不能。
從影院出來,在電梯裏,有個小孩兒指著墻上的海報問媽媽:?這人是誰啊? 媽媽:趙本山。小孩兒:那人窩在輪胎裏幹嘛啊? 媽媽:那個人死了。 小孩兒:那為什麽要把死人放在輪胎裏啊?媽媽擡頭看爸爸,微笑:好像很難解釋清楚啊?爸爸:那個人要把他送回家去。別的不說,敢告訴孩子那是個死人,我覺得這對父母真是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