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可以產生很強的互動共贏效應。會展業不僅能帶來場地租賃費、建設費等直接收入,還能帶動或間接帶動數十個行業的發展,直接創造商業購物、餐飲、住宿、娛樂、交通、通訊、廣告、旅遊、印刷、房地產等相關收入。既能聚集人氣,又能帶動各大產業的發展,對壹個城市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著重大的影響和催化作用。據相關統計,壹個好的展會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可以達到1: 9,甚至更高。
第二,獲取優質資源。會展業聚集了巨大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意味著各行業在開放大潮中獲得產品、技術、生產和營銷的比較優勢,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綜合競爭力。會展業的發展可以不斷創造“神話”,博鰲效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壹。偏遠的家鄉博鰲建成國際會議中心後,以其良好的生態、人文、治安環境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會議組織者、參會者和遊客。
第三,可以增強支撐。各行業特別是制造業的發展,需要相關服務業的配合,加快新型工業化和新農村建設,也離不開會展業的支持和幫助。其中,展覽是壹項極其重要的服務內容。會展經濟作為壹種特殊的服務業,可以服務和提升城市面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因此,會展經濟具有巨大的效率。
會展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1)遵守規則,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入世後,政府下決心要遵守規則,轉變職能,退出對市場經濟運行的直接幹預和管理。政企不分的日子已經壹去不復返了,企業所能期待的服務和管理職能,如關系協調、信息傳遞、市場規範等,都將由行業協會來執行。因此,應充分發揮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和協調。盡快建立全國性的會展業管理機構,采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覆蓋全國的信息網絡;理順與海關、稅務等相關部門的關系,取消多軌價格體系,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展覽環境和競爭秩序,爭取在操作上盡快實現標準化,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此外,政府職能的轉變並不意味著市場的完全自由化。相反,政府宏觀調控會市場化,對展會質量和會展公司資質進行動態評估認證,逐步從審批制過渡到標準制和註冊制。使會展行業能夠有“法”可依,“章”可循。據悉,目前我國政府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展覽業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壹些地方政府也在著手展覽業的立法工作。比如國內展覽業的第壹部地方性法規《上海市展覽條例》已經進入起草階段。主要內容是理順行政部門與海關、商檢、工商、稅務等部門的法律關系,克服多頭管理的弊端,還將考慮展覽公司舉辦展覽的資質要求和法律程序。
(2)提高服務水平,加快人才培養。會展業屬於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業。它不同於第壹產業和第二產業,它是壹個營銷過程。關鍵是人才、客戶、服務,對資金的需求並不突出。提高服務水平,既要完善軟件服務,如設立相關服務商、法律咨詢機構、專業觀眾簽到系統等,也要完善硬件設施建設,如設立郵局、必要的業務服務部門、交通專線等。中國入世後,將有更多的外國投資者和展覽管理者進入中國,帶來國際會展業的先進經驗和理念。有了好的創意,就可以培養自己的會展人才,制定規則和制度,完善軟硬件服務。會展專業人才的短缺是制約會展業發展的瓶頸,加快會展專業人才的培養刻不容緩。有關部門要適時組織舉辦會展專業人員培訓班和講座。這種培訓班和講座很重要,因為在高校學習的學生,從現在開始少則三年,多則四到五年都無法掌握專業理論,時間太長了,水解不了他們的渴。現在從事會展工作的人大多有實踐經驗但缺乏理論知識和先進現代的會展管理方法。如果他們能通過短期培訓,就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3)展會要產業化、品牌化。入世後,隨著我國服務貿易的開放,國外會展公司的大量進入加劇了我國會展市場的競爭,促使我國會展業面向市場,在競爭中進行跨地區、跨部門的戰略重組,組建會展集團,實現資本擴張,提高企業組織規模,走上產業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