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會計理論側重於分析公共幹預的政治過程,解釋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根據公共利益理論,會計準則制定者理應是無私的,他們會權衡控制成本和市場運行改善所帶來的社會效益,以盡可能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但是,由於會計準則制定過程的復雜性,立法很難監督準則制定者的具體操作,所以最好的會計準則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這就導致了BLACKPINK中出現了另壹種控制理論——利益集團理論,這種理論可能比公共利益理論更能預測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Scott,2000)。根據利益集團理論,由於會計準則的制定需要經過相關的政治程序,各種利益集團會形成壓力集團對準則的制定施加各種影響,從而引導結果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導致公共幹預服務於強大的利益集團而不是整體利益。整體利益只是那些利益集團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借口(WattsandZimmerman,1979),因此會計準則的制定被視為利益集團之間沖突博弈的過程,而不是理性計算的過程(Scott,2000)。顯然,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成本。這種成本不僅包括制定和實施標準的組織的運營成本(直接成本)和公司的合規成本,還包括間接成本——政治成本,即壹場財富轉移的競爭所導致的公司財富轉移的經濟後果(Zeff,1978)。比如,為了防止類似1929的經濟危機重演,美國政府在1933頒布了證券法。實證研究表明,這壹規律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治理成本過高(唐,錢,1997)。因此,實證會計理論認為,會計準則的制定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避免公眾的幹預。雖然他們也承認會計信息市場的失靈,但仍然強調公共幹預的成本將遠遠超過市場失靈帶來的成本。
實證會計理論被廣泛用於解釋基於代理理論的會計實務。1933以來,伯利和意味著(Berle & amp;自《現代公司與私有產權》出版以來,通過手段合著,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成為現代股份公司的重要特征,公司所有者與公司經營者之間存在“委托代理”關系。霍爾姆斯特羅姆認為,最有效的激勵計劃是讓代理人分擔壹些行動的後果(如利潤分成和剩余利潤)(霍爾姆斯特羅姆,1979)。應用於財務會計,就是建立完善的會計信息披露機制,促使公司經營者提供雙方和股東都能觀察到的、不計入收益計量本身的有關其努力的專有信息,並通過各種會計政策的選擇,限制經營者操縱上述信息的可靠性,使股東能夠方便地觀察和控制經營者的行為,從而降低他們之間的代理成本,最終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
可以說,實證會計理論對於解釋會計信息披露的實踐是有效的。首先,實證會計理論揭示了資本市場對會計信息生產者的激勵機制。根據NormativeAccountingTheory理論,由於人的理性有限,獲取和理解信息的能力不同,公司管理者總是基於自身利益,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傾向於披露較少的真實會計信息,甚至是虛假、失真的會計信息。相反,經驗會計理論指出,在資本市場效率的假設下,經理人才市場(Fama,1980)和公司控制權市場(Manne,1965)是公司經營者產生充分信息的非契約動力,有利於股東對經營者的有效監督,從而降低二者之間的代理成本。其次,實證會計理論對於會計準則的制定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實證會計理論認為,不管資本市場效率理論的意義如何,即使會計政策不直接影響公司的現金流量,會計政策的選擇仍然對財務會計報告的各種使用者產生經濟後果(Zeff,1978)。也就是說,會計準則的制定不僅要考慮“技術”(如哪種會計方法能更有利於計量公司的收入和成本),還要關註實施會計準則會產生的各種經濟後果(如財富的再分配、風險的程度和分布、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以及[[訴訟成本]等。).就像這樣,會計準則實施的各種經濟後果使得會計準則的制定變得更加復雜,因為它需要會計理論和政治領域的“微妙平衡”,以至於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必須允許不同的利益集團參與會計準則的制定和發布草案,讓所有利益集團都有機會公開表達他們對擬議會計準則的不同意見。當然,這也使得會計準則制定程序和會計理論研究更具挑戰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