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壹次分娩,很多寶媽都覺得經歷了漫長的孕期,寶寶出生後可以好好休息了。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之後還要經歷壹段頭疼的日子。
生完寶寶後,大多數寶媽都要經歷坐月子,坐月子也被大家重視。甚至有人說:坐月子不好,以後肯定會留下月子病。
其實坐月子就是醫學上的產褥期。生完孩子後,女人需要壹個多月的時間來恢復身體和心理。產褥期的女人如果不好好休息,身體恢復不好,那麽以後就會出現壹些小問題。
產褥期的時間是不確定的,可以根據產婦的身體狀況來決定,但壹般需要6 ~ 8周,即42 ~ 56天,其中第壹個15天尤為重要。
雖然大家都很重視坐月子,但是如果我們用錯了方法,坐月子就會從好事變成壞事,尤其是“傳統坐月子”對產婦真的很不友好,甚至有點坑。
那麽準媽媽們需要避開的我們常見的“傳統坐月子”雷區有哪些呢?我們需要做些什麽來舒適地坐月子?
雷區1:禁閉應該被覆蓋
經歷過傳統坐月子的人都知道,“蓋”真的很頭疼。除了穿幾層衣服,帽子襪子也要蓋緊。就連我住的房間都不能通風,房間裏的怪味真的讓人受不了。
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雖然保暖很重要,但舒適對產婦來說同樣重要。生完寶寶後,產婦其實會出很多汗。如果壹味的捂熱,產婦會處於悶熱的環境中,身心都不舒服。
所以,坐月子期間,為了產婦的身心健康,不要捂熱,尤其是以下兩個方面,可以多加註意。
第壹,產婦保暖問題,現在冬天,還是要註意保暖,但是不能只追求衣服的厚度和數量,還要註意舒適和衛生。
我們可以選擇更舒適溫暖的哺乳服。這種衣服可以方便馬寶哺乳,避免哺乳時掀起衣服著涼。
二、室內環境,室溫控制在20~24左右,濕度控制在50%~60%左右,這樣媽媽和寶寶會感覺很舒服。如果想滿足這樣的室內環境,可以提前準備好電暖、空調、加濕器。
根據實際情況,給房間通風。通風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母嬰移到別的房間,等臥室溫度升高了再把母嬰放回房間。
雷區二:孕婦不能洗澡。
在傳統的坐月子裏,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不能洗澡,更別說洗澡了。有些傳統老人甚至不讓母親洗頭刷牙,怕讓母親著涼。
雖然初衷是好的,但如果產婦不註意個人衛生,不僅會影響產婦的舒適度,也不利於身體的恢復。因此,在坐月子期間,孕婦有必要註意個人衛生,洗澡、洗頭、刷牙等等。
產婦可以根據個人需要做好衛生。洗澡時,註意室溫和洗澡水的溫度。衛生間不宜通風。洗完澡後盡快擦幹,避免產婦著涼。另外,最好洗個澡,洗的時間不要太長,十幾分鐘就好。
雷區三:產婦只能臥床。
傳統的坐月子通常會讓產婦臥床休息,減少活動。據說躺著不動可以幫助產婦恢復,但長時間臥床對恢復不利。
生完寶寶後,產婦的凝血功能會加強。如果長期臥床,很容易出現靜脈血栓,嚴重時會出現肺栓塞等危險。所以坐月子期間要適度運動。
如果是順產,產後6小時左右可以下床走動,有利於排出惡露,但如果感覺累了記得減速休息。當然,特殊情況下,媽媽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
雷區四:給孕婦大補。
很多人認為生完寶寶後,媽媽身體虛弱,需要大量進補,才能盡快康復。其實產後進補太猛,反而對產婦有好處。
生完寶寶後,媽媽的胃會變得虛弱。如果壹開始就服用補品,不僅會增加媽媽腸胃的負擔,有些女性還會因為補品過多而出現乳汁堵塞,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乳腺炎。
所以產後的前幾天飲食盡量清淡,最好不要補,尤其是壹些用來催奶補身體的濃湯。當產婦恢復得差不多了,我們可以增加營養,但也要以新鮮果蔬和優質蛋白質為主,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高糖分食物的攝入。
對於很多懷孕的準媽媽來說,坐月子可以說是壹件很可怕的事情。但是,都是“傳統坐月子”的不合理要求造成的。只要遵循科學的坐月子方法,相信我們會輕松度過產褥期的。
今日話題:妳怎麽看待坐月子?#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