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社會早期,人類沒有審美觀念,也缺乏自我美化的能力。所以男女老少都讓頭發披散著,任其自然生長,還沒有萌發修飾頭發的想法,更不用說發型和發飾了。直到原始社會晚期,我們的祖先才逐漸萌發了追求美的意識,修飾頭發的做法使得各種發型和發飾被創造出來。頭發從自然松散發展到束起用細枝固定,成為了簪子的起源。
傳說炎帝出生的時候,男女分工已經非常明確,男主外,女主內,這就為女性追求漂亮的發型創造了物質條件。當時女性的發型主要是三種,即雨披、椎髻、編發。
穿頭發。發髻又稱“發髻”,是中國最古老的發型之壹。中國青海柳灣出土了壹件彩陶壺。壺上描繪了壹個裸體女人,頭發呈松散狀,是典型的發型。這種古老的發型在時間和空間上廣泛流傳。就時間而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的獨龍族婦女仍然留著頭發,額頭與眉毛齊平,左右雙耳齊平,後背隨意垂在肩上,長度用刀剪掉。就空間而言,中國很多地方都存在。比如雲南出土的壹件西漢青銅器,上面就有雲南婦女披頭散發的形象。
椎髻椎髻,又稱“椎結”,意思是將頭發結成椎髻,也是我國古代的發型之壹。漢書?《陸賈傳》後顏師古註:“椎髻之人,為撮髻,形如椎。”魏學洢的《核船物語》也記載了“椎髻”,說:“居右者,背椎髻。”
發髻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發型,它的出現是中國發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面包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壹,頭發紮成發髻,頭發自己包起來,沒有頭飾給頭發。《事物的起源》引用《兩儀錄》說:“嫁給男人,是發髻,卻是盤根錯節的頭發,沒有束縛。”二是把繩子紮成發髻。《事物的起源》記載:“女媧之女,以羊毛為繩,反系,易後世,亦以絲帛,名頭巾,繩之遺跡。”第三種是把頭發紮成發髻。20世紀70年代,中國山西襄汾出土了壹座新石器時代的墓葬。有壹具35歲女性的骨架,頭頂插著骨夾,這是她頭發紮成發髻的證據。
隨著發髻的發展,出現了最初的發飾,如毛繩、絲、絹、名頭巾、骨瓣等。傳說舜帝為女性創造了壹種發夾,有兩只腳,可以叉開多余的發尾。《紀源事》引二魯曰:“人之初為髻,女媧之女以杖竹為發,堯以銅為發,橫而行。就是這個發簪用象牙和玳瑁的開頭。”該記錄描述了中國原始發飾的發展過程。雖然被後人追溯,但也給我們展示了壹幅中國原始發飾的模糊圖景。
編發。所謂編發,就是把頭發編起來。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們的祖先學會了編頭發。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大同舞蹈紋陶盆上繪有編著辮子的舞者。
2.三代時期
與原始社會相比,三代手工業有了顯著的進步,人們的審美意識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日益強烈,為發型和發飾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符是商代最常用的發飾。早在新時代,被子就可分為骨被、蚌被、玉被、銅被等。根據固定發髻所用的材料不同。女性兩用發夾,斜插在發髻兩側。食物形態多樣,有的雕成兩只鳥,形似鴛鴦。商朝女子有梳雙雞髻的習俗,是吉祥的象征。河南安陽殷墟傅浩墓出土了壹對商代裝飾的玉人男女。他們的發型是雙雞雙髻。
周朝的大多數婦女都把頭發盤成發髻,並壹直使用。河南光山出土了壹座春秋時期的墓葬,墓內有墓主人紀萌的發髻,發髻內斜插著兩塊木塊。
周代的婦女也有梳高髻的習俗。相傳被軟禁時,曾多次叮囑婦女要紮壹個高高的發髻,名為鳳髻。武王建立了周朝,促進了禮制,並規定了婦女的發髻樣式和裝飾。“李周?《天官》載:“追師為皇後第壹服,為副、編、二、追、衡、配。”這裏的配飾、辮子、時代是女人頭上的發飾,追、衡、戴是女人發飾上的飾品。周朝的慈禧太後,頭戴大髻,佩戴各種珠寶、花卉、龍鳳。真發做的發髻承受不了這麽豐富的頭飾,於是出現了金屬材質的假發髻。
在春秋時期,有壹種將假發梳成高髻以示美觀的時尚。這種假發叫“水貨”。《左傳》?《哀公十七年》記載了壹個故事:看到魯妻子的長發很漂亮,就命人把她剪掉,為妻子做了壹頂假發,稱為“呂江青”。
戰國時期,女子頭發常向後傾斜,類似後世的“銀元寶”或“鞍翼”式。下圖為1949年2月湖南省長沙市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龍鳳仕女圖”。畫的主題是祈求騰飛的龍鳳指引墓主人的靈魂早日升天。畫中的女子發髻向後傾斜,是戰國時期女子發髻的典型樣式。
有人認為,從戰國到西漢末年,這種發髻的樣式和地位都差不多。
3.秦漢時期
秦始皇統壹天下建立秦帝國後,要求宮中女子化桃花妝,梳仙女髻。仙髻是當時流行的惠惠發髻,是除椎髻之外的壹種新的發髻樣式。於是,出現了雙面仙髻,後來演變成了十二環髻。但此時民間仍以椎髻、後髻為主流。後來雙環發髻成為未婚少女的主要發髻樣式。此外,秦代還有淩雲饃、王獻九環饃和神鸞饃。雖然我們看不到這些包子的形狀,但是從它們的名字就可以想象出它們的婀娜之美。
漢代以後,女性的發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首先,在官服方面,漢朝根據李周制定發型和發飾。比如慈禧太後至今仍將各種繁復的頭飾挽成發髻,後來演變成了厚重的鳳冠。其次,富家女子發髻的風格逐漸由後傾向變為高髻,並配以奢華的裝飾。例如,如東漢明帝馬皇後就有壹頭美麗的長發。梳完四個大發髻,頭發還比較多,可以繞發髻三圈,成為新的高發髻。另壹個例子是季梁夫人,她創造了壹種下垂的發髻,叫做墜馬發髻,成為當時的新時尚。第三,普通家庭的女性還是喜歡簡單的裸包子。
漢代女子發髻的樣式豐富多彩,有的推頂,有的分向兩側,有的垂至腦後。不同的發髻梳理方法,衍生出各種發髻。下面是漢代發髻的幾種樣式。
搖壹搖。早在戰國時期,步搖就已存在,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宋玉的《鳳府》,其文字說:“主人之女,步搖佛珠。”漢代的女性開始更多的使用步搖作為發飾。《名釋》對步搖的解釋是:“上面掛有佛珠,步搖,故稱步搖。”“曾經”?《玉符·夏之》:“行以金為山題,貫以白珠為桂枝,壹絕九華。”《後漢書·王先謙集》引陳相道曰:“漢之步搖,以金為鳳,下有府,前有巢,五玉飾垂,而行搖。“步搖的制作,多以黃金彎成龍鳳形,飾以珍珠、玉石。到了六朝,花式越來越復雜,或變成鳥獸的花、枝,閃閃發光,混在細毛裏,粘在發絲裏。下圖為遼寧省北票縣出土的漢代搖步器。
紮成馬尾辮。馬髻是季梁的妻子孫守法明的發型,是漢代最流行的發型之壹。《季梁傳》中引用風俗通說,“落成馬尾辮者,立於壹方,起於姬姓所作,京師之死皆有效。”據說梳這種發髻,再加上皺眉、哭泣等裝飾,可以增加女性魅力。為了配合這種發髻形式,梳發髻的女性還有壹個特殊的姿勢,叫做“彎步”。韓樂府寫的《尚墨桑》講述了壹個官員猥褻壹名采桑婦女,遭到嚴厲拒絕的故事。這首詩把采桑人羅敷的形象描述為“頭上發髻,耳畔明月”臥多髻是當時女性流行的發型。日本人的秋發髻是由秋發髻演變而來,歪在頭的壹側,看起來像是要落下來。在湖南長沙、陜西Xi安和山東荷澤出土的陶土、陶俑和木俑中,常見的是摔成壹個發髻或發髻。
鹿肉面包。王先謙《後漢書集註》雲:“中國女子有鹿髻。”閆學解釋說,鹿肉包子有“上下兩個輪子,這意味著它就像壹個壹層壹層的輪子。下輪大,上輪小。梳這個發髻,必有列。”從閆學的描述來看,鹿發髻並不復雜,但很華麗。
漢代女子發型豐富精致。除上述發型外,漢代女子發式還有瑤臺髻、迎春髻、垂雲髻、盤桓髻、同心髻、三角髻、三式髻、雙式髻。
4.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女性崇拜飛仙般的高髻,喜歡高而險的形態。這時候假發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各種風格的假包子出現了。
假發髻魏晉南北朝時期,假發髻是被定義為嫁女的首飾。《文學通考》卷114年:“魏制,貴族,貴婦及以下,助蠶,皆大手髻。”大手饃是假饃。這壹時期,包子在民間也很流行。晉書?《五行誌》記載:“在太原,公主和女人都要把頭發慢慢地放在太陽穴上,以為那是裝飾品。他們既然用了很多頭發,就不能不斷地戴,而是戴上木頭和籠子,叫做假發髻或假發。”北齊時期,假發髻的形式向單壹化方向發展,出現了飛、危、邪、離經叛道的發型。北七書?少主書上說:“女子剪挑假包子,危如鳥。至於南面,發髻就在西面,從皇宮開始,被皇宮包圍。”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饃饃風格多樣。魏晉時期流行的“蓋饃”是壹種假饃。金成公《遮髻之明》對遮髻作了專門的描寫,說“或作髻,南金翅,珍珠星,繁華飾。”發髻鑲嵌金飾,有嚴格的制度。非婚女子不許用,不同等級的已婚女子不許越級。普通女性不僅把頭發紮成各種發髻樣式,還會戴假發髻。但這種發髻比較簡單,上面的首飾沒有發髻上的復雜華麗,稱為“緩傾發髻”。下圖為江蘇省南京市中央門外幕府山出土的陶俑,即穿著假包子的女子。
蛇面包。蛇髻是曹的妻子所創。《蔡瀾雜誌》上說:“甄入宮後,宮廷裏有壹條青蛇,嘴裏不斷吐著紅珠。如果伍茲很大並且不傷害人,如果人們想傷害它,它就會消失。每天打扮完,(蛇)在背後前面紮個發髻,後面就不壹樣了。因為效果,是發髻,妙不可言。所以後面的發髻每天都不壹樣,編號為淩舍發髻。是宮人擬定的,十個不可能是壹兩個。”蛇髻是壹種多樣的發髻樣式,不同的梳理方法會衍生出不同的樣式。
魏晉南北朝時期,許多婦女模仿西域少數民族的習俗,將頭發紮成單環或雙環髻,高聳於頭頂。下圖是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的壹部分,圖中女子戴雙環包子。
也有梳個發髻或者發髻的。下圖為河南省鄧縣出土的南北朝彩色畫像磚。圖為壹個圈髻或發髻的女子。
南朝時,由於佛教的影響,婦女常將頭發在頂的中間分髻,做成豎環,稱為“飛髻”,最早流行於宮廷,後流行於民間。妳也可以用走簪、花簪、鑷子或花來裝飾發髻。
5.隋唐五代
在歷代女子發型中,唐代女子的發型最為新穎,既有對前代的繼承,又有在繼承基礎上的刻意創新。唐代女性發型的豐富和變化之快是前所未有的。總的來說,隋朝的發型比較簡單,變化不多。壹般是平頂,頭發壹層壹層堆起來,比如帽子。這種發型初唐時仍在使用,但頂部不像隋朝那樣扁平,有高聳之勢,多為雲狀。到了唐太宗時,發髻越來越高,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在唐高祖,半包子鋪、反碗包子鋪和樂友包子鋪在皇宮裏很受歡迎。唐玄宗年間,宮中有雙環王獻髻、回鶻髻、愁髻等髻式。貞元年間,又創造了柔順發髻、化妝發髻等風格。五代時期,女性發型開始回歸簡約,以高髻為主。
唐代女子發型主要分為三類,即發髻、發簪和鬢角。
發髻在唐代達到頂峰,有極其豐富精致的發髻樣式。在這裏,我只是簡單地介紹壹下季華新穎漂亮的發髻。
花髻,顧名思義,就是在發髻上插上各種花朵作為頭飾的發髻樣式。李白的《宮行月詞》有“山花插寶髻”之句。唐朝的人們重視和喜愛牡丹,視其為富貴的象征和花中之王。高貴的女性喜歡用牡丹花作簪插在發髻裏,以示妖嬈艷麗的體態。這種發髻在唐代畫家周舫的名畫《簪花圖》中有所描述。在周舫的畫中,女士的發髻很高,又黑又亮。發髻簪上艷麗的牡丹花,使仕女們更加妖嬈多姿。
除了牡丹花,還可以插各種小花作為裝飾。吐魯番阿斯塔那187號墓出土壹幅棋夫人圖。棋女頭上紮著高高的發髻,頭發閃閃發光。她發夾上的花是壹種小花。高髻的小花,讓整個發髻精致迷人。
6.宋立傲金元時期
宋代女性的發型主要是發髻。宋代女子梳髻主要有高冠長梳、大梳裹、高髻、同心髻、朝天髻、芭蕉髻、盤髻、盤髻、包髻、散髻、花髻。下面只介紹兩種發髻款式:高冠長梳和三髻雅。
高冠長梳子。高冠長梳,簡稱“冠梳”,是高髻的壹種。宋代城市經濟發達,城市女性非常喜歡高冠長梳的發髻樣式。城市經濟的繁榮使得奢侈品盛行,體現在女性的發型上,大都市女性特別喜歡高冠大梳。宋仁宗時期,禁止用白角作冠,冠寬不得超過壹尺,梳長不得超過四寸,以遏制奢靡之風。
桑吉亞。所謂三髻雅,就是在頭頂上梳三個髻。宋代有“白頭老人戴紅花,黑頭女子挽三條腿髻”的說法。宋朝的女孩子也是紮三條腿的發髻。這種發型俏麗活潑,容易受到女生的喜愛。
遼代女性的發式沒有宋代豐富,壹般都是高髻、雙髻。法披,最原始的發型,遼代也有,是契丹族原始的殘余。金代女子常將頭發編成發髻,用頭巾包裹或用花環冠裝飾。
元代女子雲髻高梳。盤龍包子也是主要的包子樣式。楊鐵崖,古樂府?貧女謠裏有壹句“盤龍有髻不再梳,寶色無弦為誰。”此外,元代女性的發型還有低發式和垂髻式。元朝的女孩喜歡雙髻。在謝的詩中,有壹句“只有女兒才有雙饃”。
7.明清兩代
明代女性的發式沒有宋代豐富,但也有很多獨特之處。明初女子發髻變化不大,基本是宋元風格。嘉靖以後,開始有了更多的變化。明代女子發式主要有桃心髻、桃尖髻、鵝膽心髻、墮落髻、牡丹髻、盤龍髻、杜薇娘髻、風髻、花髻。
假發髻在明代依然流行,也是明代女性常見的發型。家庭發髻豐富了發型的風格。壹般用鐵絲編織,外面用頭發編成辮子,成為固定的裝飾品,稱為“鼓”。鼓大概有原來包子的壹半高。戴上它時,它會照在發髻上以固定頭發。顧頡園客串《多余的話》說:“如今,京城的女人都是在背後修飾的...以鐵帛織成為飾,外織發絲,髻半遮,以簪,謂之鼓。”假包子有“羅漢片”、“懶人梳”、“飛燕”、“松枕”等款式,在壹些珠寶店也有銷售。直到清初,仍有女性喜歡假包子。
明代女子頭飾非常豐富多彩,有金釵、金釵、金鬢角、鳳仙花等。明代婦女的頭飾也有各種令人賞心悅目的名稱,如“玉梅花”、“金絞燈簪”、“犀牛玉簪”、“點翠賀娟”等。下圖中,左邊是鑲嵌珠寶的發夾,右邊是鑲嵌珠寶的發夾。
清代女子發式有滿族和漢族兩種風格,各有不同。清初的滿漢兩種發式,依然堅守傳統習俗,保持原有造型。從那以後,在彼此的影響下,兩個人都有了明顯的改變。
清代女性流行的發型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全國各地的風俗也各不相同,使得清代漢族女性的發型異常豐富復雜。清朝中期,漢族婦女開始模仿滿族宮女的發型,名目繁多,崇尚高髻。從那時起,平發髻、圓發髻和如意發髻開始流行。清朝末年,漢族婦女開始提倡編辮子,起初只在少女中流行,後來逐漸傳播到中青年婦女中,編辮子的人日漸減少。
清代漢族婦女流行的發式主要有松鬢平髻、圓頭、平髻、燕尾、螺旋髻、甩髻、牡丹頭、芙蓉頭、揚州桂花頭、長髻、架子頂。
清代滿族女性的發式多以卷發裝飾。荀子以鐵絲或藤條為骨架,外面包以黑紗,上面鑲嵌各種裝飾。普通滿族婦女常梳“叉頭”,也稱“二頭”或“柄頭”。滿族女性受漢族女性發型的影響,將頭發梳成扁平狀,俗稱“字頭”。鹹豐以後,這種發髻越來越高,逐漸發展成為壹種“拱形”的裝飾。它不是頭發,而是用絲綢和緞子制成的,只是把它戴在頭上,插上壹些花。它被稱為“大翅膀”,俗稱“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