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錫劇發展演變
(1)前期
錫劇是在辛亥革命前後由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合並發展而成的。在灘簧階段,壹般以它經歷的三個重大演變過程來劃分的。清乾隆以後,吳語灘簧已盛行。在常、錫壹帶鄉村傳唱的男女敘事對唱山歌,逐步與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的灘簧調,系吳語灘簧的壹支,後來又吸收蘇南壹帶“采茶燈”中的舞蹈,逐漸發展成為灘簧小戲,先有小旦、小醜,後又有小生,並從坐唱變為在田頭廣場作簡單動作表演的走唱,化妝極為簡單,男角色身穿長衫或短衫,頭戴瓜皮小帽或氈帽,手拿折扇(短衫者不拿);女角色身穿短襖、長裙,臉上略施脂粉,頭戴假發髻,插絹花,手持方帕,都以“小生、小醜”、“小生、小旦”、“小旦、小醜”為主的“對子戲”,也叫“三小戲”。
演出劇目以反映農村日常生活中的故事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舊禮教的居多,也有壹部分是對地主階級進行嘲諷的,表現樸實、真摯,生活氣息濃厚,語言生動風趣,女角色均由男子扮演。聲腔僅有[簧調],壹把二胡伴奏(有時是扮演者自拉自唱)。此時既無班社,也無班主和職業藝人,純屬農民及鄉鎮小手工業者自演自娛活動。藝人們稱這時期為“對子戲”階段。
道光年間,開始出現了半職業或職業灘簧藝人,也開始出現女職業藝人。少數藝人進入常州、無錫等城內演出,由於演出繁忙,需增添人手,藝人們開始收徒傳藝,組織班社,至光緒年間,逐步形成常幫、錫幫、江陰幫和宜興幫。“對子戲”階段持續了近百年,流傳越廣,壹些農村知識分子也加入灘簧隊伍,加以班社間的競爭,首先使劇目內容豐富,情節復雜起來,出現了除三小外又有老生、老旦、滑稽等三至五個角色的劇目--《借黃糠》、《陸雅臣賣妻》、《珠花記》等。在原單壹的[簧調]的基礎上,派生出了[長三調]、[行路調]等曲調。在吸收民間小調上又增加了[紫竹調]、[春調]等。由於“對子戲”劇目的發展,曲調的豐富,加上內容的增多,故事情節的復雜,也就突破了原有的形式,使劇種進入了壹個新的時期——同場戲階段中的“小同場”。同場戲可分為“小同場”和“大同場”兩個階段,“小同場”是在農村演出時的產物,而“大同場”則是進入城市以後的產物,這是錫劇發展史上的壹個重要轉折。“小同場”大約在辛亥革命前後的二十余年間。辛亥革命後的國民政府有關當局,視灘簧“傷風敗俗”“俚俗淫穢”,也多次下令取締。灘簧藝人被迫走街串巷或向外地流動,大多數藝人流落在鄉土僻壤,送藝賣唱,養家糊口。
(2)中期
由於滬寧鐵路通車,這為灘簧進入大城市創造了條件。—大同場1914年灘簧藝人袁仁義、孫玉彩、李庭秀、過昭容、周甫藝、王嘉大等先後進入大上海,初期只是走街串巷或進茶館、酒樓演唱。1916年,袁仁義、李庭秀、邢長發等組班稱“無錫灘簧”在年底進入“天外天”遊藝場演出,之後又轉入“大世界”三樓,另有孫玉彩、王嘉大、周甫藝等組班稱“常州灘簧”,於1919年進入小世界(勸業場)等地演出,1921年常州班改為“常州文戲”,無錫班改為“無錫文戲”。同年,常幫藝人周甫藝和錫幫藝人過昭容合議,兩幫合作於先施公司遊樂場同臺演出。從此兩幫合流,統壹改稱為“常錫文戲”。錫劇進入上海和蘇、錫、常等大城市後。壹方
面有了較穩定的演出場所,先後出現了壹批較穩定的長年不散的“四季班”,活動於滬寧壹線的班社,著名的有:袁(仁義)家班、孫(玉彩)家班、周(甫藝)家班、李(庭秀)家班、劉(榮炳)家班等。另壹方面也得以與兄弟劇種接觸、交流和競爭,首先在劇目上獲得顯著發展。先後從“宣卷”和“彈詞”引進了《珍珠塔》、《玉蜻蜓》、《雙珠鳳》、《孟麗君》等;從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記》、《蔡金蓮》等;由京劇移植了《販馬記》、《樊梨花》等。在十裏洋場商業文化的影響下,為競尚新奇,招徠觀眾,從30年代中期開始演出了壹大批機關布景、燈光彩臺的連臺本戲和公案戲:《貍貓換太子》、《封神榜》、《彭公案》。同時也上演取材於現實題材的《山東馬永貞》、《楊乃武與小白菜》等壹批時裝、清裝戲。
由此,常錫文戲已進入了大同場戲時期。——新生期抗戰爆發後,江南淪陷,大部分班社撤離上海和滬寧鐵路沿線城市轉向農村,有的被逼解散。壹批演員枉遭毒打、關押和迫害。解放後,錫劇終於走上了健康興旺的道路。1950年,蘇南行政公署舉辦民間藝人講習班,同時將流落各地的“常錫文戲”統壹改稱“常錫劇“,並成立了蘇南文聯、常州、無錫三個實驗常錫劇團,挖掘整理傳統戲《寶蓮燈》、《翠娘盜令》,移植改編了現代戲《王貴與李香香》、《赤葉河》、《白毛女》、《翻身姐妹》等十個劇目。1953年4月由蘇南文聯實驗常錫劇團和蘇南文工團部分人員組建成江蘇省錫劇團。此後,常錫劇便簡稱為“錫劇”。
(3)後期
後期,各劇團廢除幕表制,建立劇本制,強化導演制,並在音樂、舞臺美術等方面進行了藝術革新,先後參加了1954年9月在上海舉行的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和1957年4月舉行的江蘇省第壹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走上新路》、《水潑大紅袍》、《江陰血戰記》、《白馬告狀》等獲壹、二等獎和劇本獎、演出獎;多名演員如姚澄、王蘭英、沈佩華、王彬彬、梅蘭珍等獲壹、二等獎。這些劇目和演員各具特色,藝術風格各異,為劇種贏得了榮譽。除整理改編劇目和戲曲音樂創新外還不斷編演現代戲,如《紅色種子》、《白丹山》、《紅花曲》等。其中《雙推磨》、《庵堂認母》、《孟麗君》、《農家寶》、《姑嫂比武》、《三親家》等被拍攝成電影、電視,這更擴大了錫劇在全國的傳播和影響。
2.錫劇藝術特色
錫劇是壹個長於抒情,具有江南水鄉情趣和特色的戲曲劇種,它的唱腔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壹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為簧調,包括老簧調、反宮老旦調以及簧調慢板、中急板、開篇、長三腔、哭腔、說頭板、滾板、行路快板等板式唱腔。20世紀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書調(由蘇灘和評彈衍變出來的壹種說唱曲調)的“玲玲調”,蘇灘和申曲的“迷魂調”與“三角板”,京劇的“高撥子”以及《春調》、《紫竹調》、《九連環》、《繡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多彩。
(1)唱腔
屬於曲牌板腔綜合體,有男、女分腔的顯著特點。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壹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為簧調,曲調柔和、流暢、輕快。
(2)樂器
以正、副二胡為主,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簫、笛、中胡、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也有參與。
3.錫劇角色行當
錫劇的角色行當雖有分工,但較粗略,分為幾個發展階段:
對子戲階段,男角稱"上手"(或稱"左口"),女角稱"下手"(或稱"右口")。
小同場時期,角色增多,角色行當已由對子戲的"三小"發展為小生、老生、滑稽(醜)、老旦、花旦五行。
大同場時,進壹步分行,小生有"風雅"、"文武"之分,老生有"家庭老生"、"文武老生"、"奸雄老生"之分,滑稽有"潮流滑稽"(演唱時事新聞)、"呆派滑稽"(又稱"冷面",以陰噱見長)之分,老旦有"家庭老旦"、"彩旦"之分,花旦有"青衣悲旦"、"文武花旦"、"閨閣花旦"、"風騷花旦"、"小旦"(又稱"丫頭旦")之分。
各行根據不同角色,又分成各種小行:
1、小生:分風雅小生、文武小生、反派小生(亦稱"滑稽"小生)。
風雅小生扮演各類青年書生,重唱工,如《珍珠塔》的方卿等。
文武小生扮演各類青年武將,文能唱、武能打,如《五虎平西》的狄青等。
反派小生扮演各類紈絝子弟,唱腔多為大段〔中急板〕,如《何文秀》的張堂等。
2、老生:分家庭老生、文武老生、奸雄老生。
家庭老生扮演員外、官員壹類角色,重唱工,如《珍珠塔》的陳培德等。
文武老生扮演各類將帥,亦要能唱能打,如《換刀殺妻》的李廣等。
奸雄老生扮演各類陰險奸詐的官員,唱念都用虎音,如《五虎平西》的龐吉等。
3、滑稽:分潮流滑稽、呆派滑稽(亦稱"冷面滑稽")。
潮流滑稽扮演各類詼諧風趣人物,善於演唱當時當地新聞,如《盤陀山燒香》的單寶林等。
呆派滑稽扮演各類呆傻、憨厚人物,善以"陰噱"取勝,如《雙珠鳳》的來富等。
4、老旦:分家庭老旦、彩旦。
家庭老旦扮演各類心地善良的老年婦女,重唱工,如《珍珠塔》的方楊氏等。
彩旦扮演正直潑辣或虛情假意的中老年婦女,表演上能唱能做,動作靈活,如《何文秀》的楊媽媽等。
4.錫劇的傳統曲目
錫劇傳統劇目約計有277個,如:《賣餛飩》、《賣桃子》、《賣湯團》、《賣花帶》、《賣草囤》、《賣水餃》、《賣排骨》、《摘毛桃》、《摘菜心》、《摘石榴》、《借汗巾》、《借披風》、《借黃糠》、《盤陀山燒香》、《牙痕記》、《燒骨記》、《咬舌記》、《灰闌記》、《藍衫記》、《金環記》、《鯽魚記》、《紅鞋記》、《呂布與貂蟬》、《寶蓮燈》、《紅鬃烈馬》、《武松殺嫂》、《薛剛鬧花燈》、《金玉奴》、《斬經堂》、《昭君出塞》、《陳杏元和番》(《二度梅》)、《隋煬帝看瓊花》、《梁祝》、《碧玉簪》、《火燒紅蓮寺》、《荒江女俠》、《包公案》、《七俠五義》、《血滴子》、《珍珠塔》、《雙珠鳳》、《玉蜻蜓》、《白蛇傳》、《孟麗君》、《孟姜女》、《何文秀》、《楊乃武與小白菜》、《描金鳳》、《啼笑因緣》、《秋海棠》、《槍斃閻瑞生》、《黃慧如與陸根榮》、《苦命的女單幫》、《蔔靈望》、《陳阿尖》、《壹條黃瓜三扁擔》、《顯應橋》、《庵堂認母》、《庵堂相會》、《雙推磨》、《君臣遊苑》、《紅花曲》、《海島女民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