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句話先概論,中國傳統美學是在儒家禮樂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了道、禪宗的審美趣味,隨著歷史進展在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審美特征的華夏美學。
要談中國的美學那就離不開“美”字。
/6159252dd42a2834ec5873c250b5c9ea14cebf7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說文解字原文卷四羊部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膳也。美?善同意。無鄙切註臣?等曰:羊大則。
就是說“羊大則美”。主膳也,好吃之故。很容易理解,這是壹種感官上的愉快。
還有壹種說法”羊人為美“。藝術起源於巫術的是藝術起源的幾種說法,上古時期,巫師戴羊頭,執掌巫術的禮儀。這是壹種帶有社會文化功能的美。
(詩歌的起源是巫術的咒語,巫和舞在上古是同壹個字,儒家禮是來自上古巫術的禮儀,樂也是巫術的禮儀,後文會詳細提及)。
現在說壹下禮樂傳統。
/d439b6003af33a870b9345d3cd5c10385243b57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禮
脫胎於上古巫術,要求的是壹種行為規範要求和準則。是直接塑造人,遵循壹定的規則和程序。也是儒家的核心。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談了。追求上下和。
樂
樂從和,樂和歌舞是連在壹起的,是祭祀的核心。禮樂分化後,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是壹種直接訴諸人的內在情感,直接發自內心。
樂者,天地之和,禮者,天地之序。追求天地和。
禮可以理解成理性(儒家是理性的),樂可以理解成有節制的感性(發乎情,止乎禮,反凡作樂者所以節樂)。用禮義去克制約束人的感性欲望,在禮的制約在滿足欲(是滿足的,但並不是完全滿足)。中國之所以沒有西方那樣極端的悲劇,沒有強烈情感沖突的元素,酒神壹樣的東西,就是禮樂相互牽制的作用。禮樂的相互牽制要求中國藝術不走極端。
明白中國美學的基礎是很重要的,後期不管如何吸納新的審美觀念和理論,都沒有跳出這個禮樂的傳統。
禮樂 詩早期是為政治服務的,都在於維護群體的穩定性,教化民眾,所謂禮從和,詩言誌就是這個意思。成教化,助人倫。樂可善民心,感人深。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
/3c6d55fbb2fb4316d1a63fb32ba4462308f7d3ba?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士大夫是倫理政教的擁護者,主張文以載道,但是社會畢竟發展的,倫理政教和理性畢竟管不住情感的要求,所以儒家會不斷吸納道,禪宗的核心方法,來滿足感性的要求。後面會詳細提及。
儒家核心:自然的人化。
仁者樂水,智者樂山。山水天地在儒家看來都是壹種符號,有表意的作用。是“有意味的形式”。具有倫理和道德的含義。自然作為道德符號的寄托指向實際人生和社會。對自然的態度落在人,人始終是自然的主人,人的主體優於自然客體。比如荀子強調的“天人合壹天人相通,天人感應,
人作為主體,對自然的征服(直接影響戰國秦漢以征服世界的為主題的藝術)。自然被人格化了。但這不是壹種宗教式,不是上帝,不是佛陀,是人。儒家不追求永恒,是執著於現世,超越和不朽都在當世,在人際和感性世界。
美在於規範,形式,盡然有序。
和道家比儒家是世俗化的。
道家核心:人的自然化。
儒家是入世的,樂觀進取的,兼濟天下。
道家是出世的,避退的,獨善其身。
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也是歷代士大夫持續的矛盾之處,也是互補之法。身在江湖,心存魏闕。這很好理解,比如我自己,想建功立業名垂千古,又想深山老林,不問世事,半畝良田,青山綠水。這就是儒道歷史積澱的影響。
儒家從人際關系來確立個體的價值,而道家則從擺脫人際關系來尋求價值。道家追求的是壹種精神超脫所帶來的快樂和自由感,忘己忘物,忘懷得失。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壹。失去主體的要求,與自然為壹體。物我主客與道同壹。
享受自我與自然相互交融,直接訴諸於情感自身。受到束縛的感官,被符號束縛的心思,全部摒棄這些,成為虛無,才能感應天地。
/a08b87d6277f9e2f9b6358c11430e924b999f3a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美在於內在人格,精神理想,而不在於外表,擴大了華夏美的範圍,把醜引入美。比如說怪石頭,拙筆,奇構。中國的藝術因之得到了巨大的解放,不必拘泥於規則,不必斤斤計較工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從屬自熱,與自然和諧,與自然同壹。對士大夫來說自然不只是欣賞的對象,更身處其中。
中國畫: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遊之為得。
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
引出了中國繪畫最高的藝術標準:氣韻生動。氣韻生動無法用概念來去詮釋,越詮釋越遠離本意,不可巧密得,不可歲月得。技巧和歲月得熟練都不壹定能達到。這與個體的人格境界有關。氣是壹種生命力,是壹種能量,是“勢”。
儒家追求載道,要有符號的所指,而道家追求無意為佳。與物玄同,則無不適,無不適則忘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