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傳統車企和芯片廠商的區別

傳統車企和芯片廠商的區別

導語:互聯網科技巨頭開始跨界造車模式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了。傳統汽車產業和高科技智能、互聯網產業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新能源”、“無人駕駛”等術語在傳統制造業和高端智能之間搭建了壹座橋梁。隨著華為、阿裏、滴滴、百度越來越好,蘋果也從低調研發變成高調“跳槽”。汽車行業不再是主機廠和新勢力的主場,而是成為傳統制造業、人工智能、新能源、5G等領域的集大成者。

采寫|李莉,編輯|何姿

“蘋果正在開發無人駕駛技術,並計劃在2024年生產無人駕駛乘用車,將與自主研發的突破性電池技術相匹配。”路透社65438+2月22日的壹則消息讓人們的目光再次轉向了蘋果。其實從2013蘋果開始布局汽車產業開始,關於蘋果造車的傳聞就壹直在持續。據說蘋果將於明年9月發布,2022年全球發售。就連大眾的CEO也在社交平臺上表示,“與傳統車企的競爭對手相比,蘋果的進入可能會在自動駕駛等領域給大眾帶來更大的挑戰。”2020年底,蘋果造車真的已經八年了嗎?

事實上,跨境汽車制造領域的大量新玩家正瞄準這樣壹個第二大消費行業。在玩家摩拳擦掌的同時,不難發現新湧入的造車玩家涉及的領域更多。造車之路必然充滿“孤獨”和“不確定性”。沒有人能拍著胸脯說,這壹定是壹條通往勝利和光明的康莊大道。

在各大廠商新能源汽車和未來出行競爭日趨激烈的階段,蘋果的加入不僅讓傳統汽車巨頭們始料未及,就連造車新勢力甚至科技公司也措手不及。震驚之余,家人會更加擔心這個突然加入的玩家。畢竟蘋果早在幾年前就有造車的野心,更何況這個新玩家的名字就是“蘋果”。

早在喬布斯時代,喬自己就說過,蘋果有足夠的能力設計出好車。無論結果如何,蘋果從那時起就開始羨慕汽車行業。果然,在接下來的壹年,2014,蘋果的車輛計劃“泰坦”誕生了,這標誌著蘋果正式進入汽車行業的開始。

從當時采取的行動可以看出,蘋果對自己的技術儲備和汽車都是胸有成竹的。從特斯拉大規模挖人,甚至壹度流傳的“蘋果和特斯拉商談收購”的故事,都說明蘋果不是在談造車。

除了蘋果早期對車輛制造的青睞,蘋果還對汽車軟件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同樣是在2014年,為了方便蘋果手機用戶更好的連接汽車,蘋果專門開發了手機地圖系統“CarPlay”,直到今天依然活躍在大多數汽車品牌的配置列表中。

從實用性、好評度以及多年後主機廠商仍在追求的現狀來看,CarPlay絕對是蘋果能拿到的汽車相關作品。或許是蘋果在軟件的道路上嘗到了甜頭,同時也不排除在車輛制造上屢屢碰壁,導致蘋果在相當壹段時間內將汽車研發重心轉移到汽車軟件(自動駕駛)上。

據壹位蘋果財務分析師透露,雖然泰坦計劃在中間幾次擱淺,但並沒有被終止。據蘋果內部員工透露,早在2016年,蘋果就已經改變了策略:轉向為其他汽車公司開發系統,而不是自己制造汽車硬件。蘋果大部分受谷歌影響,調整未來路線為“與其他OEM合作”。說白了,蘋果把原來的To C業務變成了To B。

2017年,蘋果在加州的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軟件。到2019,蘋果已經積累了30項自動駕駛相關的專利。這些還在為自動駕駛鋪路,為“賣軟件”打好基礎。

但從2019到現在,蘋果新增的10多項專利中,有多項與電動汽車、智能駕駛艙、安全相關的專利,這預示著蘋果將重拾車輛制造。畢竟如果首款量產車下線失敗,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比如戴森花了20億英鎊試水卻失敗了,蘋果自然不想步他的後塵。

有人說“蘋果重新定義了手機,這次蘋果希望重新定義電池”。據了解,蘋果迫切希望做出壹款兼具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安全性和穩定性的高密度創新電池。盡管馬斯克壹再表示,從電化學的角度來看,蘋果單壹電池不可行,但蘋果並沒有放棄對創新電池的追求和整車制造。

芯片方面,比如基帶芯片、射頻芯片、自動駕駛芯片,蘋果有很強的芯片研發能力。據臺媒報道,臺積電將成為這些芯片的合作制造商。此外,蘋果公司最近向何達、FTU、鶴琴、福田等中國臺灣地區的汽車零部件工廠提出備貨要求,並將相關企業列入第壹波供應鏈名單。

從蘋果的造車路線來看,無論是整車制造還是自動駕駛軟件,蘋果都沒有落後。或許對於蘋果來說,這只是壹場雙管齊下,同時下註的賭博,哪條路線先成功還未可知。

其實汽車智能2.0時代並不是制造整車的唯壹途徑,智能也不僅限於智能工廠的加持。對於科技巨頭來說,提供技術支持是更前端的玩法。

技術供給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軟件。上面提到的蘋果對自動駕駛軟件的研究,不僅支持蘋果自己的自動駕駛車輛,也為與其他OEM廠商的技術合作鋪平了道路。蘋果自動駕駛軟件成熟後,不排除蘋果會推出新壹輪的軟件供應和軟件付費模式。畢竟之前的手機貼圖已經開了先例。

比如在國內,百度Apollo團隊基於在自動駕駛方面的造詣打造的Robotaxi,也極大地打破了國內打車和網約車市場的現狀,未來這種趨勢會更加明顯。

技術供給也可以是生態的。像華為為ARCFOX提供的智能網聯+5G技術,相比雲計算、車聯網、能源互聯網等領域的主流對手,為極狐帶來互聯網生態優勢。

在此之前,阿裏已經聯手SAIC打造斑馬智行,榮威RX5也成為該系統的首款車型,被授予“互聯網汽車”的稱號。

不僅如此,阿裏近期還與張江高科、SAIC成立了智機汽車,阿裏大摩院將通過對海量用戶數據的深入分析,為智機汽車產品提供不斷學習和改進的能力,從而不斷叠代和優化用戶體驗。

HiCar和華為壹樣,整合了汽車、手機甚至家用智能電器,打造了更簡單、更完整的全場景智能互聯網生態。

巨頭們嘗試汽車行業很正常,但與試圖制造整車不同的是,科技巨頭們普遍把精力放在了未來,使用的手段是高端智能的新玩法——技術供應。

評論

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市場份額逐年增加,沒有燃油車的技術壁壘,科技公司滲透汽車行業的門檻越來越低。未來各大廠商可能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三胞、軟件、芯片的研發上。比如奔馳宣布未來很可能成為壹家專門做軟件服務的公司,而特斯拉是壹家以軟件為導向的公司。OTA、車聯網、無人駕駛都離不開軟件和互聯網。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孤獨”而拒絕抱團的傳統代工很有可能成為代工廠,甚至在時代的交替中迷失。

  • 上一篇:2019兒童節成都景區門票優惠景區信息匯總
  • 下一篇:寫壹種美食的作文500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