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魚技巧的特點
1、竿短線
所謂長竿短線,就是需用的釣竿較長。傳統釣常用的竿長為8-10米,高手們用的大炮級長竿可達10多米。竿長的優勢在於可使釣點更遠壹點。正是由於釣竿較長,單手拋竿不便,傳統釣在出竿施釣時是雙手握桿將鉤餌送出。這是出桿方式不需要太多操作技巧就可以輕易做到的定點垂釣,而且是遠距離的精確定點垂釣。傳統釣釣線的使用長度較短,揚竿時的力量傳遞迅速,中魚的控魚性好。
綜上所述,長竿短線這種釣具組合的特點是能遠距離精準定點垂釣,而且控魚性好,這是傳統釣能在草洞、荷葉間施釣的重要原因。但是,傳統釣的這種優勢是以犧牲餌、調漂、摘魚等諸多操作不便帶來的。
2、墜漂系
長竿短線在操作上的不便,使得傳統釣在垂釣時必須講究成功率。傳統釣采用了沈墜漂系和有倒刺的釣鉤。沈墜漂系與臺釣的懸墜漂系相比,的確比較遲鈍,但不表明沈墜漂系落後,而是傳統釣技術系統的需要。沈墜漂系的漂訊有著極其鮮明的特點。由於鉛墜沈底,要使浮漂運動發出訊號,必須克服鉛墜的重力和在鉛墜水中的阻力,才能帶動浮漂運動,因而沈墜漂系的漂訊壹般不是魚吞鉤的瞬間發出,大都是魚吞鉤後魚體的運動所致。沈墜漂系壹旦發出漂訊,即可確定魚已吞鉤,加上有倒刺的釣鉤使魚吐鉤困難,因而中魚率較高,漂訊容易把握。
由於傳統釣沈墜漂系的特點,使得傳統釣又具有了眾多優勢。例如不追求過高的靈敏度,使得漂訊變得方便、快捷,使得快速換位成為可能,使之能適應釣點復雜的底部狀況,使得對浮漂、釣線的要求放寬了標準等。
傳統釣魚技巧的優點
1、應性強
傳統釣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幾乎是想釣就釣,受環境限制的影響較小。傳統釣這種極強適應性使其不受環境條件限制,可完全按照魚類的活動規律來科學選擇垂釣。傳統釣的適應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水淺不影響垂釣
在壹些地區,喝多水體的近岸水域只有0.5-0.7米的深度,使臺釣的運用受到了限制。傳統釣不在意水的深淺,0.5米甚至更淺的淺水照樣可釣。
對釣點沒有嚴格的要求
很多自然水域的釣場環境惡劣,沒有現成的釣位。傳統釣並不在意,甚至只要水邊能站人就行;而臺釣不僅要求水邊要有壹塊能放下釣箱的小平臺,還要求釣點的水底平坦,否則無法施釣,至少釣技不到家的新手無法施釣。
釣諺曰“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也就是說自然水域中的草洞、荷葉間,或水中其他障礙物附近,都是魚類喜歡聚集的地方,是垂釣的好釣位。傳統釣能準確、輕盈的把握誘餌、釣餌送到這些狹窄的釣點,上魚率很高。如果水中障礙物多,臺釣則無法施釣。
2、單快捷,機動性強
傳統釣的裝備較少,因而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臺釣的基本裝備是三大件,竿包、釣箱、漁護包,標準的臺釣裝備就是擁有壹輛摩托車都難以自由出釣。而傳統釣魚根本不會存在這個問題,壹個小竿包,壹個塑料袋,有輛自相車就可搞定,機動性好,特別適合野釣打壹槍換壹個地方的遊擊戰術。
傳統釣的機動性還表現在換位方便上。傳統釣的裝備少,想換位拿著家當就可以走。找底方便,快捷,到了新的窩點可以迅速開釣,因而傳統釣可以打多個窩點,輪窩跑馬釣。只要有壹個窩點聚魚好,就可釣的爽了,而臺釣裝備多,換位時壹次搬不完全部裝備,換到新的釣點又得精確找底,不是高手是不宜輕易換位的。
3、入門神速
傳統釣的垂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釣位的選擇和用餌的對路上。即使妳從未摸過釣竿,只要釣場的魚多,選擇了正確的釣位,只用蚯蚓做釣餌,照樣可以釣到魚,有時還相當不錯。傳統釣在初級階段就不需要掌握很多的技巧性操作,只要妳想釣,拿起釣竿就可開釣。不像臺釣,沒有壹個學習過程,不會調漂,不會拋竿,妳就完全無法垂釣。
夏季釣魚註意事項
壹、預防觸電傷害
碳纖制作的釣竿是良導體,頭頂的高壓線對垂釣者來說很危險。在釣魚的過程中切記要預防觸電傷害。註意選購說明書上註明防止觸電、防止雷擊的魚竿。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外出垂釣,如果遇到雷擊,魚竿成了引雷針,後果會很嚴重。
二、小心魚鉤危險
取魚摘鉤時,外露的魚鉤很容易鉤到人的手上。正確的做法是先將魚牢牢地按在地上,使魚動彈不了,再摘魚鉤。
甩竿時也要掌握好拋甩要領,觀察提醒左右及身後的人避開。魚鉤鉤進皮肉表層不太深時,可用手捏著魚鉤順勢退出來。如果鉤的較深則要到醫院就醫,不可自己強行取鉤。
三、避免海釣傷害
船釣、磯釣,壹定要穿好救生衣,以防不測。另外,在磯釣的時候,不僅要穿上磯釣專用釘子鞋,還要結伴同行,不可單獨行動,以防發生意外時不能互相援救。
壹般認為較為安全的陸磯並不保險,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海磯時波浪容易通過,但是陸磯不能,在這種情況之下,海水不斷上漲,左右上漲的海水經常從陸磯後邊包抄過來,對垂釣者造成很大威脅。壹旦遇上風浪、海嘯,必須沈著冷靜,要有計劃、有準備地撤退到安全地帶。
四、要遵守安全警示
認清禁止垂釣標誌,選擇安全垂釣地點。不宜在斜坡峭壁及軟底不穩定的危險釣位垂釣,盡量不要將垂釣地點選在半坡上,避免前傾滑落水庫。選擇土質堅硬的地點,防止泡水後土質松軟形成塌方。行走時註意腳下地面,防止土地溼滑掉入水中。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