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理解與識記檢測 1.有關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測試題及答案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測試題
1.稱杜甫為杜工部, 稱左光鬥為左忠毅公,稱陸遊為陸放翁 ,分別是以 、、來稱呼人。
2."卑己尊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在稱別人的父親時,敬詞有令父、等;稱自己的母親時,謙詞有家母、等。
3.古代男子年20行" ",女子年15行" ",以示成年,這時才能取" "。
4."花甲重逢,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還多壹度春秋。"這是壹幅寫給 歲老人的壽聯。
5.古代兄弟之間用" "表示排行。" "表示最大," "表示最小。
6.我國古代對人的稱謂有壹些特殊的標誌,如"從"表示
關系,"先"表示 。
7.我國古代的紀年法有三種: 、、。"淳熙丙申至日"采用的是 。
8.我國古代把農歷每月初壹叫" ",十五叫" ",月末壹天叫" "。
9.古人說"點卯"的"卯"相當於現在上午 時到
時。
10.農歷清明前的四個節氣依次為 、、、。
11.1998年是農歷戊寅年,按傳統說法是屬虎人的本命年;據此推算,2000年是農歷 年,是屬 人的本命年。
12.古人把從黃昏到第二天拂曉分為 更。其中"三更"大致相當於地支紀時法的 時,也就是現在的
時到 時。
13.我國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 、、、、五種物質。
14.中國隋唐以後的官職實行 "三省六部制", "六部"是指: 部、部、部、部、部、部,各部的長官均為 。 "六部"中主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的是 。
15.古代授官叫 、,降官貶官叫 、。
16.漢代郡的長官稱 ,隋唐州的長官稱 ,宋代州的長官稱 ,明代府的長官稱 。
17.古代中國曾分置九州,居於九州之首的是 州," "是今河北省的簡稱。
18.按東、西、南、北、中的順序,寫出"五嶽"的名稱: 、、、、。
19."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壹句中的"白下"指的是: 。
20.河南省的洛陽位於洛河之 ,湖北省的漢陽位於漢水之 ,陜西省的華陰位於 之北。
21.成語"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 、、。
22.傳說中的開天辟地、煉石補天、銜石填海的神話人物依次是: 、、。
23.我國古代禮儀,宴席的四面座位,以 為最尊,其次是 ,再次是 ,最下位是 。
24.我國古代造字有"六書"之說,"六書"是指 、、、、、。
25.古代有"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的說法,句中的"四庫"指的是 、、、。
26.古代的節日大多伴有壹些民俗活動,如元宵節 ,清明節 ,重陽節 。
27.舊時文人的四大雅趣是 、、、。
28."歲寒三友"指的是 、、。
29.我國古代五聲音階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 、、、、。
30."入則孝,出則悌。""孝"指善事 ,"悌"指善事 。
31.我國古代的十大古曲是: 、、、
、、、、、、
古代文化常識測驗題參考答案
1.官職 謚號 號 2.令尊 家慈 3.冠禮 笄禮 字 4.141 5.伯仲叔季
伯 季 6.堂房親屬 已去世 7.王公年次記年法 帝王年號記年法 幹支記
年法 年號幹支合用記年法 8.朔 望 晦 9.五 七 10.立春 雨水 驚蜇
春風 11.庚辰 龍 12.五 子 前天晚上11點 第二天淩晨1點 13.金 木
水 火 土 14.吏 戶 禮 兵 刑 工 尚書 吏部 15.拜 除 謫 左遷
16.太守 刺史 知州 知府 17.冀 冀 18.泰山 華山 衡山 恒山 嵩山
19.南京 20.北 北 華山 21.儒教 佛教 道教 22.盤古 女媧 精衛 23.
坐西朝東 坐北朝南 坐南朝北 坐東朝西 24.象形 指事 會意 形聲 轉註
假借 25.經 史 子 集 26.觀燈 踏青掃墓 登高賞菊 27.琴棋書畫 28.松
竹梅 29.宮 商 角 徵 羽 30.父母 兄長 31.高山流水 廣陵散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 夕陽簫鼓 漁樵問答 胡茄十八拍 漢宮秋月 陽春白雪
2.求文言文常識題目
古代文化常識理解與識記檢測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 A. 古代男子18歲時舉行加冠禮,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20歲才為成年。 B.“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後錄取成為進士,科舉殿試時的壹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即狀元、榜眼、探花。
C.郊祭猶郊祀。古代於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禮儀中的主要部分,祭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只、人鬼。
D.古人對死的稱謂等級森嚴,“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侯蒙屬大夫,故死為“卒”。
2.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壹項的是( )(3分) A.“遷謫”謂官吏因罪降職並流放,其中“遷”指官員的調動,有升有降,但“左遷”必是升職。 B.“母艱”,就是“母憂”,指母親的喪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黃河以北,這是壹個古今異義詞,與現代漢語中的行政區劃是不同的。 D.“自號”,舊時給自己取的號,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屬通曉翰墨之人,無不別出匠心各有所好。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 A.“貞觀”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號,年號是我國封建王朝帝王用來紀年的壹種名稱。 B.“陛下”原來指站在宮廷臺階下的侍者,後來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時對帝王的敬稱。
C.“遷”是表示中國古代官吏調動常用詞語。具體表示升官之意,則常用“右遷”壹詞。
D.“乞骸骨”指古代官員自請退職,意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類似的詞語還有“致仕”。 4.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 A.“遷”在古代稱調動官職,壹般指升職,如:升遷。
也指貶謫,放逐,如“遷謫”指貶官遠地,“遷客”指流遷或被貶謫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號。
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壹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後,由於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號來稱呼,文中的年號還有“英宗”。 C.“明年進都督僉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現代漢語中,“明年”指“今年的後壹年”,古今意義不同。
“進”在文中指“晉升”“提拔任用”。 D.文中“謚武勇”的“ 謚”是謚號。
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壹般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進行壹種褒揚的評價,也有表貶抑的評價。如稱陶淵明為靖節征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楊廣為隋煬帝。
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 A.“山東”,地理區域名,最早始於戰國時期,當時稱崤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 B.“萬世”,萬代,諱指國君死;諱稱死,還有“崩”“薨”“卒”“不祿”等。
C.“睚眥”,發怒時瞪眼睛;像瞪壹下眼睛那樣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形容心胸狹窄。 D.《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編年體通史,原名《太史公書》,***130篇。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壹項是(3分)( ) A.弘治,是中國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號。年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壹種名號,始於漢武帝。
B.疏,又稱“奏議”“奏疏”,是臣僚向帝王進言使用文書的統稱。其本意為“疏通”,這裏引申為分條說明的文字。
C.父憂,為“丁父憂”的省寫。“丁憂”,古代官員父母親去世後必須停職守制的制度,丁憂期間,丁憂人不準為官D.謚,謚號,是古代君主、諸侯這兩類地位顯貴者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給予的壹個寓含善意評價或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 A.殿試,是科舉制度中最高壹級的考試,在宮廷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策問壹場。 B.中書舍人、給事中、吏部尚書是古代官職;“政和”“建炎”和“紹興”是皇帝年號。
C. 補,指官員由候補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職或免去官職。 D.行伍,我國古代兵制,五人為伍,五伍為行,後用“行伍”泛指軍隊 8.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 A. “兼”“領”均表示兼任官職,“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職,“署”“權”則表示暫代官職。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給帝王的壹種文書,常含表誌陳情、訴說心曲之意,如《出師表》《陳情表》。 C.“視事”指官吏到地方檢查公務,“下車”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致政”則指官員到任到職。
D.《左傳》是我國第壹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與《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 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 A.“大學士”又稱內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等,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
B.“振恤”,即賑濟與撫恤,即面對災荒來襲時,各級 *** 和民間做的相應的反應和對策。 C.“詔”先秦時代上級給下級的命令文告稱詔。
秦漢以後,專指帝王的文書。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問題浣溪沙?詠橘蘇軾菊暗荷枯壹夜霜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2。下闋主要采用側面描寫來表現橘的美味、清香。
前兩句,寫嘗橘的情狀。擘開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霧般噴濺,初嘗新橘,汁水在齒舌間如泉般流淌。
“香霧”、“清泉”之喻,形象可感 。而“驚 ”、“怯”二字,活畫出女子嘗橘時的嬌態。
驚,是驚於橘皮迸裂時香霧濺人,怯,是怯於橘汁的涼冷和酸葉 。末句點出“吳姬”,實際也點明新橘的產地。
“三日手猶香”,著意誇張,盡得吳橘之清香。1。
本題考查對古代文學常識及古代文化常識的理解和識記。這類題涉及到歷史、文學等相關知識的擴展,特別要註意對篇目和學術上特定稱謂等的理解和識記。
開篇“菊暗荷枯”四字,是化用蘇軾《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壹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中前兩句。考點:了解古代文學常識及古代文化常識。
能力層次為識記A.2。下闋主要采用側面描寫來表現橘的美味、清香。
前兩句,寫嘗橘的情狀。擘開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霧般噴濺,初嘗新橘,汁水在齒舌間如泉般流淌。
“香霧”、“清泉”之喻,形象可感 。而“驚 ”、“怯”二字,活畫出女子嘗橘時的嬌態。
驚,是驚於橘皮迸裂時香霧濺人,怯,是怯於橘汁的涼冷和酸葉 。末句點出“吳姬”,實際也點明新橘的產地。
“三日手猶香”,著意誇張,盡得吳橘之清香。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4.如何提高古代文學常識識記的有效性
祝妳學業輝煌!第壹部分我們祖國的歷史是悠久的。
在漫長的歲月裏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偉大的和優秀的作家和詩人,他們留下了大量的珍貴遺產。我們今天想了解和鑒賞古代文學,就必然要和這些遺產接觸,打打交道。
壹般說來,文學遺產主要是古人寫的作品,包括詩文集子,小說劇本,和壹些記錄作家的生平事跡的書。但有些文物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作品,如山西洪趙縣的道覺鄉明應王廟內,正殿四壁繪有的彩色壁畫即是。
在那上面繪有元代演戲的情況,有演員忠都秀的扮相,還有吹笛打鼓的樂工。據今人研究說畫的是元人雜劇《須賈大夫誶範叔》的第四折。
而從橫題帳額上“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還可以知道當時有壹種流動性的劇團。學習古代文學,主要是學習作家作品。
這些作家和作品是古代的,不是當代的。當代作家的生活容易弄清楚,古代就不那麽容易。
沒有記載,沒有材料,這是經常碰到的。當代的作品也容易找到,古代就不同了,有的已經散失了,沒有流傳下來。
所以我們有些沒有作品的作家,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唐勒、景差的作品,今天已經看不到了,有壹篇《大招》,傳說是景差作的,還靠不住。
西漢有個嚴助,他的作品也沒流傳下來,所以他們都成了沒有作品的作家。有些作家,作品雖然傳下來了壹些,但是散失很多。
南宋四大詩人,尤(袤)楊(萬裏)範(成大)陸(遊),尤袤的作品傳下來的就很少,和“大詩人”的名號很不相稱。所以閱讀和學習古代文學,同當代文學比較起來,就材料說困難是較多壹些。
自然,不僅材料困難,還有語言文字上的困難。文學作品就其內容說是社會生活通過作家的認識反映出來,或者說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而用以反映生活和表達情感的工具是語言文字。壹個時代有壹個時代的社會生活,經常變化的。
語言文字變化雖然慢壹些,但古今不同還是十分顯著的。韓愈說:“周誥湯盤,佶屈聱牙。”
就是因為語言變了,很不好讀。甲骨文許多人都不認識了,也是由於文字起了變化。
不單字形字音有變化,字義也有變化。如同“煩”字,《說文》解釋是“熱頭痛也”,是生病的現象,我們現在說“煩”,已經沒有病的意思了。
這種由於語言文字古今改變而帶來的困難,就是閱讀和學習古代文學作品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古人作品,手稿是極少的,壹般都是傳抄的,宋代以後有刻印,但仍舊有人抄寫。
抄錯了,刻錯了,總是難免的。有壹篇很有名的文章,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其中有壹句“聞之,欣然規往。”
蘇軾抄本和後來的壹些刻本都作“親往”,只有壹個宋刻本作“規往”。的確,親往比規往好懂,但下面接著說:“未果,尋病終。”
既然“親往”就是去了,怎麽又說“未果”,不是自相矛盾嗎?看來“親”是錯字,應該作“規”。“規往”就是打算去。
古人作品中這樣的錯字是不少的。我上大學時,有位老師講《莊子》,他說《莊子》中有壹句“而今乎婦女”,有本哲學史就這壹句話,大談莊子對於婦女的看法,如何如何。
其實這句話裏有錯字,應是“而今安歸”,“女”字屬下句讀,根本就沒有“婦女”這兩個字,抄錯了,刻錯了,坑害了人。看來,對待古人作品中的錯字處理不好,妨礙對於作品思想內容的正確理解。
有時錯字還破壞了我們對作品的藝術美的享受。如《九歌·湘君》中有壹句“美要眇兮宜脩”,聞壹多先生在《楚辭校補》中說:“宜脩是宜笑之誤,脩笑聲近而訛。”
宜笑即笑時稍微露出雪白的牙齒,和《山鬼》中“既含睇兮又宜笑”,意思差不多。描寫的是壹種人的姿態美,非常形象化。
若依王逸註釋說“脩”作“飾”解,宜脩就是宜飾,很抽象,那就索然寡味了。應該采取什麽態度對待古人作品中的錯字呢?明朝人刻書,碰到不懂的地方,就任意校改,很多人都不滿意這種做法。
我們當然不能采用這個法。不能隨心所欲,想改就改。
即使是錯字,改時也要說明改動的原因。事實上古人作品,特別是文學作品,錯字問題有時是很復雜的,不僅只是通順不通順,易懂不易懂,而且有壹個美好問題。
大家熟悉的王勃《滕王閣序》中有壹句“舸艦迷津”,這個迷字,有的本子作連字,有的本子作彌字。作連字和彌字都好懂,只有作迷字不好懂。
但從文學欣賞角度看,恰恰是這個不太好懂的字,反而叫人覺得美。究竟作者手稿上是個什麽字,實在很難判斷。
中國字實際包括形聲義三個方面,這裏連字和迷字形體相近,彌和迷,聲音相同,究竟原稿是什麽字,如何錯法,不易弄清楚。但也可能本來是壹個連字。
溫飛卿《送陳嘏之保侯官兼簡李常侍》詩說:“春服照塵連草色,夜船聞雨滴蘆花。”連壹作迷,可見連迷二字形體近似,容易弄錯。
錯成迷字後,有些費解,因之有人以聲讀相同又改為彌。自然,這只是壹種推測,壹種可能而已。
我們閱讀古代文學作品,除開可能遇到壹些抄錯刻錯的字外,最主要還是字義的解釋。古今字義發生了變化,文言脫離口語,就不好懂。
宋朝有壹個文人把”夜夢不祥,書門大吉。”寫成“宵寐匪貞,劄闥宏庥。”
就是利用古今字義。
5.高考語文中該怎樣考查古代文化常識
高考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匯總,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壹、人的稱謂
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於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余慶獻諂於後”。
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
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號,壹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誌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壹種敬稱。如:陶潛號五
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稱陶淵明為靖節征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範仲淹為範文正公,王翺為王忠肅公,左光鬥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而稱奸臣秦檜為繆醜則是壹種“惡謚”。
稱齋名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南宋詩人楊萬裏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姚鼐因齋名為惜抱軒而被稱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譚嗣同為譚壯飛(其齋名為壯飛樓)。
稱籍貫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故而人稱柳河東;北宋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明代戲曲家湯顯祖被稱為湯臨川(江西臨川人);清初學者顧炎武是江蘇昆山亭林鎮人,被稱為顧亭林;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被稱為袁項城(河南項城人)。清末有壹副飽含譏刺的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上聯“合肥”指李鴻章(安徽合肥人),下聯“常熟”即指出生江蘇常熟的翁同解。
稱郡望韓愈雖系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但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再如蘇軾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時自己戲稱“趙郡蘇軾”、“蘇趙郡”,就因為蘇氏是趙郡的望族。
稱官名如“孫討虜聰明仁惠”,“孫討虜”即孫權,因他曾被授討虜將軍的官職,故稱。《梅花嶺記》有“經略從北來”、“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句,“經略”是洪承疇的官職,“太師”是顏真卿官職“太子太師”的省稱,“少保”則是文天祥的官職。《與妻書》:“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司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馬。把官名用作人的稱謂在古代相當普遍,如稱賈誼為賈太傅;“竹林七賢”之壹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至今人們還稱其王右軍;王維曾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遺,故而被稱為杜拾遺,又因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為杜工部;劉禹錫曾任太子賓客,被稱為劉賓客;柳永曾任屯田員外郎,被稱為柳屯田;蘇軾曾任端明殿翰林學士,被稱為蘇學士。
稱爵名《訓儉示康》“近世寇萊公豪侈冠壹時”,寇準的爵號是萊國公,萊公是省稱。《梅花嶺記》“和碩豫親
稱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如《赤壁之戰》:“豫州今欲何至?”因劉備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稱之。再如賈誼曾貶為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建安七子”之壹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稱孔北海;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駱賓王曾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韋應物曾任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賈島曾任長江縣主簿,世稱賈長江,他的詩集就叫《長江集》。
兼稱如《遊褒禪山記》“四人者,廬陵
謙稱(1)表示謙遜的態度,用於自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謙稱自己是對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
6.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讀後感因為在做關於《節日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研究》這壹課題,所以最近多接觸關於傳統文化、中外文化、節日文化等類似的書籍,而我對傳統文化尤為感興趣,所以就打開了王力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這本書,徜徉書中,趣味多多。
讀傳統文化的書壹般都感覺比較枯燥晦澀,甚至會有大量的生僻字不知其音其意。這本書涉及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傳統文化涵蓋面之廣自不用說,且文筆風趣詼諧,插圖精美,圖文結合,穿插故事、文獻等,配有相關註釋,讀來不覺無味深奧,通俗易懂,趣味橫生。
書中的插圖,或是關於器皿,或是關於建築,或是關於絲帛……線條清晰,真實可感,觸摸上去好像在和中國古代的這些精品做最親密的接觸,不禁感慨傳統文化的美好和厚重。本書簡介中就是壹連串的發問“妳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壹個假耳朵麽?妳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麽?妳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結是什麽樣子麽?妳知道黃帝戰蚩尤的真相麽?”……真想做壹位學識淵博、旁征博引的老師,如果真能在語文教學中,必要之時,將這些知識、故事、文獻信手拈來,延伸引用,我的課堂肯定頗受歡迎吧。
作為壹名語文老師,是需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才能給予學生最好的文學滲透。關於傳統節日書中也有涉及。
比如中元節是中國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親人的節日,又叫“盂蘭盆節”或“河燈節”。盂蘭盆是梵文音譯,原意為“從苦難中拯救”。
這個故事和目犍連(也就是中國民間目連戲的男主角目連)救母的故事有關。傳說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壹目連成就神通後,欲度化父母,以報生養哺育之恩。
結果送給母親的飯食壹遞到母親手上就化成火炭。佛陀說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我們都要集結佛法僧三寶的力量,超度我們的七世父母。
這個故事的內涵,其實還遠比它表面上看要來得深刻。實際上,佛教界內的人大多認為盂蘭盆的故事講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轉化的原因。
其實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小說中關於中元節的描寫並不少。中元節作為寄托哀思,為已逝親人祈福的傳統節日,歷史甚至比清明節更為悠久,意義也不在清明節之下。
它已被列入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地均有不同的民俗活動,類似的傳統節日還有上巳節和寒衣節。僅以中元節為例,關於節日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的運用需要篩選、提取、比對、舍棄。
關於節日文化中的消極思想是糟粕,需要摒棄,涉及的詩詞文化、哲學思想、節日意義則是精華,可以酌情保留。同壹節日的不同資源需要深思熟慮,找準切入口;不同節日的文化資源,也要需要對比和取舍。
這要看這種節日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是否必要,是否有意義,是否有積極意義。這是壹個長期研究和思考的命題。
我看《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與其說是研究,更像是壹種“掃盲”,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意蘊深刻,真正感悟絕非壹朝半夕之事。了解未知領域或不精通的領域,是壹種自我學習和修養的過程。
讀書多壹點,發現多壹點,懂得多壹點,僅希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或課題研究中有所價值,有所運用。這是壹種責任,需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