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傳統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傳統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論述題:**3題,每題25分,***75分。

1.簡述人力資源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區別。

答: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人力資源管理在美國和壹些經濟發達國家成為壹股熱潮,企業傳統的“勞動人事管理”部門逐漸被“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所取代。人力資源管理取代勞動人事管理,在管理理念、方法、手段和模式上有壹系列深刻的變化,與整個組織管理理念的變化密切相關。(3分)這是壹種思想的升華。主要區別如下:

(1)在組織中的地位不同:勞動人事管理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工作是局部的、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理念有影響,在組織中處於戰略地位,做壹些全局性、全局性的工作。(1)

(2)基本管理特征不同:勞動人事管理的特征是被動的、分離的,只執行任務;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是主動性和系統性,能夠為組織戰略提供有益的支持。(1)

(3)管理的空間不同:勞動人事管理的管理空間是內部的、封閉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空間是涉外的、開放的。(1)

(4)管理的時效性不同:勞動人事管理側重於短期內解決問題;人力資源管理側重於長期、短期和中期關註。(1)

(5)工作中心不同:勞動人事管理以事務和責任為中心;人力資源管理是以人為本的。(1)

(6)員工關系地位不同:在勞動人事管理下,強調員工的群體性,員工之間的信任度較低;在人力資源的管理下,個性化被容忍,員工之間的信任度很高。(1)

(7)控制系統不同:勞動人事管理強調外部控制;人力資源管理主要靠自控。(1)

(8)管理人員不同:在勞動人事管理條件下,人事管理主要是勞動人事管理部門人員的事;在人力資源管理條件下,直線經理、人力資源部門、決策者和員工都承擔著人力資源管理任務。(1)

(9)管理場所:勞動人事管理期間,主要在勞動人事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時代融入管理壹線。

(10)適應不同的組織結構:勞動人事管理適用於層級式、機械式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適合有機的和高度靈活的組織。

(11)評價標準不同:勞動人事管理的標準是降低人工成本;人力資源管理應努力開發和利用人力資源,促進其發展。(12)與員工的關系不同:勞動人事管理部門與員工的關系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與員工的關系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1)

2.簡述復雜人的含義。

答:所謂復雜的人,是指識別人的行為、動機和需求的復雜多變的人性假設。(3分)要點如下:

(1)人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和動機,而且是多變的。人的需要組合成壹個統壹的整體,形成壹個復雜的動機模式。想多拿獎,有人想改善生活條件,有人想“光榮”。(1)

(2)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人會不斷產生新的需求和新的動機。(1)

(3)壹個人在不同的單位和部門工作,可能有不同的動機和需求。(1)

(4)壹個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取決於他自身的動機結構及其與組織的關系。(1)

(5)人的需求和能力各有特點,對不同的管理方法會有不同的反應,所以沒有壹套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任何時候都適合任何人。(1)

3.闡述人力資源能力要素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內容。

答:各種能力要素的不同組合,形成人力資源不同的能力要素結構。職業能力包括體力、智力、知識和技能四個模塊。(2分)人的能力因素可以從四個方面細化到十幾個因素,還可以根據不同的職業進壹步細分。體力分為:人體運動能力、身體負荷能力、疲勞恢復能力。(1)智力分為感知、思維、記憶和想象。(1)知識包括:通用知識、專業知識、操作知識。技能包括:通用技能和特殊職業技能。(1)

總的來說,有兩個問題需要考慮。壹個是冰山理論,壹個是核心能力。(2分)冰山理論是指人的能力只是冰山壹角,大部分處於潛在狀態。(1)核心能力是指抓住最重要的能力。(1)

人的體力是人們從事各種活動的基礎,是智力、知識和技能存在的載體。(65,438+0)人的智力、知識和技能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相互制約、相互影響:智力是壹種能力,是壹種潛力(65,438+0);知識是對具體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掌握,是思維的內容或材料;(1)技能是壹種行動方式,而不是操作技術。(1)智力是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基礎,智力水平在壹定程度上制約著知識和技能的獲得。壹個“聰明”的人可以更快、更多、更深刻地掌握知識和技能。(1)智力的發展是在學習和運用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完成的。(1)

  • 上一篇:與傳統文化有關的統計
  • 下一篇:保費收入的確認條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