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其實是基於壹個科學傳說:人腦只用10%。以前很多健腦廣告喜歡用這個傳說來虛張聲勢;然而實際上,沒有證據表明人腦只用了10%。類似於看似科學的造假傳說,還包括10000小時的練習可以幫助人走向成功之路,這就利用了術業有專攻,術業有專攻的說法。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別有用心的人喜歡制造謠言和傳說,也有很多不了解的人喜歡相信謠言和流言。它們人為地掩蓋了人類思維的復雜性,使人們誤以為許多事情和現象確實發生了,比如:
妳可能聽說過,壹個家庭出生的第壹個孩子會成為壹個意誌堅強、有領導能力的人。頭胎孩子往往幫助父母肩負家庭責任,照顧弟弟妹妹,所以有老大如父母之說。很久以前,連心理學家都支持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對他們的身份有持久的影響。
然而,目前的研究推翻了這壹結論,即沒有證據支持出生順序對兒童發展的假設性影響。德國的壹項心理學研究發現,出生順序與人的親和力、責任心和創造力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出生順序對性格影響不大。
但在出生順序上,壹個可能的實際有效的發現是長子的智商,會稍有優勢。發現孩子出生越早,平均智商可以提高1.5。
性癮其實並不存在,更不是壹種病態。然而,許多人壹次又壹次地欺騙他們的伴侶,進行危險的性活動,尤其是壹夜情,而犧牲了他們的身心健康。他們認為性癮是正常的需要。
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研究成癮的心理學家馬克·格裏菲斯說,海洛因、賭博、色情、性或其他東西可以用來改變壹個人的情緒,甚至毀掉壹個人的心靈,並導致明顯的內部和人際沖突。
成癮會導致生物耐受,這是眾所周知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壹個人需要滿足同樣的興奮需求,所需的物質和活動就會不斷增加。換句話說,如果壹個人對性上癮,那麽壹定存在生物耐受性的問題,也就是說他需要不停地尋找壹夜情,和別人約會。
說實話,現實生活中我沒見過這樣的人。我在日本動作片裏註意到了這種現象,但所有的案例都是非常孤立的。那是日本色情女演員小澤圓岡。她出生在壹個富裕的家庭,但她生來就有(據她所說的)性癮。她需要和男人做,不是為了錢或者感情。
在性癮中,很少有人能達到臨床診斷標準。在很多假設的行為成癮中,無論是性、賭博還是其他活動,人們更多的是自身問題導致的,而不是成癮。
如果壹個人頻繁約會,出軌,壹夜情,停不下來,那可能不是成癮問題,而是性格問題,是在用問題思維指導自己的行動。
性癮在男人圈子裏很流行。當壹個男人控制不了自己的下半身時,性癮和生理需求都是借口。這是無可爭議的。我曾經有壹個朋友,他把身邊的同事都搞了。我說妳們壹起工作是不是很尷尬?他似乎漠不關心。
事實上,練習任何興趣和技能都會讓妳變得更好。練習是成為精英必不可少的壹步,但是練習和專註並不能彌補妳和真正成功人士的差距。
心理學家埃裏克森研究了市場中10000小時的實踐過程。他把練習小提琴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高中和低年級。他發現,到二十歲時,高水平小提琴手的平均練習時間為10000小時,明顯高於中低水平小提琴手。
這項研究主要用來證明刻意練習在獲得成功中的重要性。埃裏克森認為,以實踐為中心的框架解釋了壹個事實,即傑出表現的本質和稀缺性取決於勤奮,而不是天生的能力。換句話說,只要壹個人願意努力學習,勤奮,那麽他就可以在生活中取得進步。
埃裏克森後來警告世人,曾經被認為反映天賦的性格,其實是至少十年強化練習的結果。後來,壹位名叫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記者把他的話讀成了:10000小時是壹個能幫助妳成功的數字。
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在特定的崗位上,在特定的技能下,努力了幾十年。他們訓練技能的時間遠遠超過10000小時,但並沒有像傳言的那樣成功。
其實根據相關元研究,長期訓練,最多能成為專家。刻意練習最多可以解釋四分之壹的表現差異,而在被稱為精英的人群中,刻意練習只能解釋百分之壹的表現差異。
刻意練好技能很重要,但要想成功,成為精英,妳的追求,妳的聰明,妳的起步年齡,訓練的方式都起著關鍵作用,而不是商業活動中所宣稱的。只要妳努力練習,妳就會成功。這個結果太模糊,這種圈錢行為太不專業。
我不知道妳是否知道凱瑟琳二世。她是俄國沙皇。她有壹個傳說,她是在和壹匹種馬做愛時被壓死的。當然,這肯定是不對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死於中風,享年67歲。但是她和種馬睡覺的故事已經流傳了200多年了。
葉卡捷琳娜二世壹生樹敵很多,因為她活著的時候,她領導俄羅斯的時候,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很多國家樹敵,比如入侵土耳其,瓜分波蘭。
她死後,關於她和種馬睡覺的故事開始流傳,可能是上層社會在用某種方式破壞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傳說。畢竟葉卡捷琳娜二世執政的時候,她讓很多人不舒服,包括她的同輩。她很厲害,性生活也很混亂,人們基於這種背景很容易無中生有。
很多傳奇都是靠震撼的價值觀和真實的事實存在的。葉卡捷琳娜二世並沒有在馬廄裏尋求幸福,但她確實在皇家騎兵中選擇了很多情人。希特勒不是陽痿,但他確實只有壹個睪丸。
這就是謠言的生存因素,往往依附於特定的背景。這些真實的背景助長了謠言的生存和傳播。謠言壹旦被很多人重復,這種重復的行為本身就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很多人認為邁克爾·傑克遜有戀童癖。問題是,妳見過他們嗎?
2020年,新冠肺炎襲擊了整個世界。因為這種病毒最早是在武漢發現的,所以它並不是唯壹淹沒這座城市的東西。在壹個充滿焦慮和不確定性的環境中,謠言四處傳播,比如:新冠肺炎突然變了,變得更有攻擊性;病毒始於科羅納啤酒;這種病毒是從實驗室泄露出來的;新冠肺炎測試要花很多錢,等等。
為什麽會突然出現這些故事?這是因為恐懼和焦慮會滋生謠言。壹個群體越焦慮,就越有可能創造傳奇。人們制造和傳播謠言主要是為了解釋那些可怕的、不確定的問題,以此來交換信息。即使謠言是錯的,也能給我們壹種至少知道發生了什麽的感覺,從而減少我們的不安全感。換句話說,謠言的主要作用是查明事實,找到合適的、適應性的方法來完善自己。
根據進化心理學家的說法,很少有故事是完全正確的。人類天生傾向於傳遞負面消息,我們對負面消息的關註有著特殊的意義。通過負面新聞,我們知道如何避開老虎,哪裏有美麗的花朵。
在當今這個充滿壓力和焦慮的時代,我們很大壹部分人都處於這種壓力之下。為了迎合充滿壓力和不確定性的生活,很多人會選擇想象來創造傳奇,這是他們釋放壓力的壹種方式。
幾年前我經歷了壹個可怕的謠言。那時候我在鹹寧。我當時只有十歲。壹天晚上,我住處的門下塞了壹個信封。裏面的內容是:妳必須把這封信復印十份,並把它傳給妳認識的人,否則妳全家都會有麻煩。
當我讀完這封信時,我嚇了壹跳。年紀小,不知道怎麽處理這麽恐怖的事情。後來我等弟弟回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他。他是個無神論者,把信扔了,說:別管它了。
第二天,我去問鄰居有沒有收到這麽嚇人的信。幾個鄰居異口同聲說收到了。我問他們有沒有做到信中所說的,大部分都做到了。後來我才知道,這種恐懼是這樣傳播的——它始於妳的焦慮和恐懼,感染了妳,迫使妳屈服。
後來長大了,發現社會上有無數捏造的事實。比如人腦只用了10%,從太空也能看到長城。通過10000個小時的練習,妳可以走向成功之路。
這些傳說就像花絮壹樣簡單具體,有壹個生動的細節大家都能記住,但也是錯誤的。但這說明,看得見摸得著的、通俗易懂的故事,很有機會流行起來。壹般來說,復雜的思想不那麽容易被接受,更不要說傳播了。比如我寫文章的時候,總是希望寫的東西盡量有深度,讓自己有所開悟,有所深刻。但很多讀者不太容易接受長文,習慣流傳短小易懂的文章。這是因為有想法的內容壹旦開始傳播,就失去了內容,就像大眾閱讀手稿壹樣。壹本書被幾個人分幾次解體,細節會丟失,信息會變得更簡單。短期內迎合了人的需求,長期來看對人的好處不大。如果壹本書可以濃縮成幾千字,為什麽作者要花費數年時間和心血把它寫成長篇大論?
很多時候,傳說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接受傳說的人。如果壹個問題被更多的人傳播,即使沒有問題也會變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