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課標將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研讀之後妳有什麽心得?壹起交流分享壹下吧!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體育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精選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篇壹:體育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近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課標將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作為未來十年我國基礎體育教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它的出現備受關註。作為壹名壹線和體育教師,對新課標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學習,我認為體育課有以下幾個問題急待解決。
第壹,明確課堂運動負荷要求,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解決“不出汗”的體育課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未見根本好轉”的問題。
2022年版課標強調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每節課群體運動密度應不低於75%,個體運動密度致的學習,以便更好的指導今後的教學。應不低於50%,每節課應達到中高運動強度,班級所有學生平均心率原則上在140-160次/分鐘;不僅專門設置了體能學習內容,還提出每節課應有10分鐘左右體現多樣性、補償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體能練習,以保證每節實踐課具有足夠的運動負荷,讓學生獲得充分的運動體驗,真正改變“不出汗”的體育課現狀,提高學生的運動效果,有效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得到根本性好轉。
第二,以“教會、勤練、常賽”為抓手,建構“學、練、賽”壹體的課堂教學體系,真正“教會”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摒棄“無運動量、無戰術、無比賽”的“三無”體育課,解決“學生學了9年體育課,絕大多數學生未能掌握1項運動技能”和“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問題。
2022年版課標強調結構化運動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要求學生側重在應用的情境(如對抗練習、比賽或展示等)中學習知識與技能。提出在尊重不同水平學生的意願和需求的基礎上,3-6年級從六類專項運動技能中各選擇至少1個運動項目,7-8年級從六類專項運動技能的四類中各選擇1個運動項目,然後對每壹個運動項目實施完整、系統的大單元教學,9年級讓學生結合學校實際自主選擇運動項目進行學練幫助學生在初中畢業時學會1-2項運動技能,並能夠在比賽中得以運用。此外,2022年版課標強調采用遊戲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通過不同數量、時間、形式、場景,以及個人與小組間的各種挑戰賽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練、賽”環境中體驗運動的樂趣,讓學生愛上體育與健康課,能夠真正了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第三,重視把體育鍛煉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解決“學生未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問題。
2022年版課標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評價等多方面強調要幫助學生養成鍛煉習慣,不僅在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中特別強調發展學生的體能練習、“運動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健康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和運用”等,幫助學生形成堅持鍛煉、終身健康所需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也在學業質量中增加了與鍛煉習慣有關的評價指標,如,水平四球類運動的學業質量中規定,“每學期通過現場或多種媒介觀看不少於8次所學球類運動項目的比賽,並能夠對某場高水平比賽做出分析與評價”,以及“每周運用所學球類運動技能進行3次(每次1小時左右)課外體育鍛煉”等,並通過布置體育與健康家庭作業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和健康實踐活動。
新課標已經出臺,但在實際工作中,落實是關鍵。在實施的過程中首先要快速有序地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要真正落實體育課程教學方案裏面的具體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改革。對體育課的要求高了,相應對我們體育老師的要求也在提高。對於我們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習和培訓,以便更好的理解新課標的相關內容和要求,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指導學生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能,將賽事活動舉辦得更加有趣……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篇二:體育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2022版)》指出: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品格,不僅可以讓學生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體育課堂練習,還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後的行為規範,這對於學生的人生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意義。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品格是推動小學體育教學在教育改革道路發展中的必然趨勢。
創新性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強化體育精神宣傳教育。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體育練習過程中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與培養,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合理地借助信息技術中豐富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體育精神宣傳教育,讓學生在豐富體育教學資源的影響下形成良好的意識品質。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中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展示我國優秀運動員的風姿,可以讓學生更進壹步感受到國家運動員身上的體育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堅持不懈、勇於突破的精神,樹立為國爭光的偉大理想,以此實現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良好體育品格的養成,加快小學體育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創新性運用體育遊戲潛移默化地規範小學生的課堂行為。為了實現小學生良好體育品格的有效培養,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開展過程中就可以依據小學生愛玩的心理特點,依據體育教學內容開展相應的體育遊戲,活躍體育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遊戲進行中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為,以此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實現學生體育品格的有效培養。
創新性利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優勢,來培養小學生的體育品格。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能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壹是通過講解我國優秀運動員的感人故事或讓學生觀看國際性的體育賽事,塑造學生的愛國主義,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二是充分利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優勢來培養初中生的體育品格。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載體之壹,蘊含了民族精神和情懷。通過學練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讓學生經受民族文化的洗禮;三是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或通過訓練、體育遊戲或體育競賽,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會堅持、勇敢、自信、團結協作的重要性,逐漸形成自尊自信、頑強拼搏、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等體育精神和團結協作的體育品格。
創新性捕捉時機,培養小學生的體育品格。在進行體育遊戲或體育競賽過程中,體育教師應以身作則,註重自己的言行,不遲到,不早退,在授課時文明用語等。值得註意的是,培養體育品德要善於捕捉時機。
創新性課堂教學評價,細微整合體育品格。課堂評價主要是幫助學生尋找自己在體育練習中的不足,方便學生在今後的體育學習過程中進行及時的改善。為了實現學生在體育練習中的綜合性成長,教師就壹定要註重課堂教學評價的完善,註重在課堂中捕捉學生的各種行為,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表揚與批評,及時制止學生惡習的同時放大學生在體育練習中的正能量,提升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通過課堂評價的完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壹個正確的評判標準,學會嚴格地要求自己的行為規範,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念,以此確保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良好體育品質培養任務的高效完成,推動小學體育教學的高效開展。
經筆者多年教學實踐,通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體育品格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體育學習,提升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質量,同時還能讓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高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達到預期的小學體育教學效果。
篇三:體育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壹經發行,業界反響劇烈。作為壹線體育教師,認真研讀本版課標是當下我們迫切要做的事。《課程標準(2022版)》較之以往的課程標準變化明顯,強化了課程的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緊扣核心素養確立課程目標,明確了以發展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為出發點。我們還發現,健康教育五個領域的內容也寫進了本版課程標準,在我看來,這是體育課從體育到真正的體育與健康質的飛躍。此外,還增設了跨學科主題學習模塊,解決了各科各自為戰、分離割裂、學而無用的問題,有助於實現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國防教育有機融合,多措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別是在落實“教會、勤練、常賽”這壹理念裏,指導師生以賽促練、以賽促學,學、練、賽融會貫通。
篇四:體育課程標準2022心得體會教育部發布了《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通過教學實踐,逐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新課程改革有了壹定的認識。下面就談談自己在新課程改革實踐中的壹些心得體會。
壹、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1、牢固樹立健康第壹的指導思想,在體育教學中,以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為出發點,表達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
2、新的課程標準,表達以人為本的思想。即體育教學要從學生的開展、學生的實際、學生的需要出發。根據新課改的指導思想,體育教學不再是以教師為主,而是以學生為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是經驗的重組和重新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自主的學習者。學生來到學校,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要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建構。通過自主的知識建構活動,學生的創造力、潛能、天賦等得以發揮,情操得到陶冶,個性得到開展。
3、教學方法要創新,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采用啟發式教學、探究教學、情景教學等、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教師對學生學法指導。
4、改革評價體系,改變以往以期末考試成績為最終成績的評價方式。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家長評相結合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開展、教師提高和改良教學實踐的功能。
5、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探索學生喜歡、符合本地區、本校、教師本人特點的教學內容。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學校的集體行為,即在學校校長的統壹領導下,在學校教務處的指導下,根據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進行。
二、實踐過程。
1、了解學生。新生入學或者接手壹個新班級後,從介紹教師希望到達的目標入手,與學生***同學習課堂常規,然後進行教學調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育根底,最後制定學習目標。
2、制定教學方案。根據對學生的調查了解,對照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確定學年、學期教學方案。
3、初步確定評價方案。根據課改要求,考慮可操作性,初步確定的體育與健康評價方案。例如:階段性考核,在學生學習完壹個新體育技能後,組織學生進行考核,教師進行評分。
三、對新課程改革實踐後的壹些體會。
1、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在過去的體育教學中,教師牢牢的主宰著課堂,學生總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課堂氣氛很沈悶。而在現在的體育課堂上,妳看到的教師是以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壹切教學活動都圍繞學生進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興趣更濃了,幹勁更足了,氣氛更好了,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同學習的舞臺。
2、課堂不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地方,而是引導學生開展的地方。把訓練等同於教學,把訓練當成課堂中的主要行為,是以往我們課堂中常見的壹種現象。這種現象無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個體差異,體育教學需要練習,但更需要興趣。以往的體育教學是教師要學生學,新課改後變成了學生要學。
3、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養成不斷求知的習慣,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是時代開展對學生的期盼。我們體育課改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更要註意讓學生體會體育鍛煉的價值,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四、新課程改革中遇到的壹些問題:
1、領導重視不夠的問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小學教學以主科為主,非主科受重視程度不夠,領導重視也往往只是喊喊口號而已,很少落實到實處。例如:參加各級各類培訓,語文、數學、外語等課程經常可以參加省級,國家級培訓,而體育學科等非主科以區級培訓為主,就算有省級,國家級培訓,也會以各種理由推脫,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利於體育學科的開展。
2、體育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問題。現在很多體育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不註重體育學習,不肯花時間鉆研教材教法,體育教學水平停滯不前,不利於自身和學科的開展。
3、以人為本,多鼓勵、多表揚這種氣氛培養出來的學生有許多優點,同時不可防止的存在缺少挫敗感,眼高手低,自以為是的性格,甚至極不謙虛。而利用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品質,任重而道遠。
4、體育器材、場地缺乏的問題。現在許多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體育器材遠遠沒有到達教學的要求,而城市學校體育器材到達了教學要求,但是場地不夠,無法用這些器材。例如:現在學校上體育課壹般是四、五個班同時上課,學生占了操場的大局部地方,進行投擲工程教學很難開展。
佩戴珠寶的禮儀要求
戴項鏈的禮儀
項鏈是戴在脖子上的環形首飾,男女皆可。是佩戴時間長,範圍廣的重要首飾。但男士佩戴的項鏈壹般不宜外露,不宜超過壹條,但壹條長項鏈可以折成幾圈佩戴。佩戴項鏈時,應與服裝、頸部和膚色相協調。夏天因為衣服薄,戴金銀珠寶項鏈很好看。淺色毛衣應佩戴深色或亮色寶石項鏈;深色毛衣可以搭配紫水晶或者紅瑪瑙項鏈。項鏈的粗細要和脖子的粗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