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政治上,孟子的民本思想可以分為幾點:
1.在君民關系上,他主張“民比君貴”,指出民是最根本的。他說:“民為重,國為次,君為輕。”⑤並論證這壹點:“是因為邱敏是天子,天子是諸侯,諸侯是大夫。諸侯若危,必改之。祭祀完成,賊幹凈,祭祀及時。然而,幹旱和水溢出將改變這個國家。”這意味著天帝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保證政治穩定。土谷神的設立只有保護人民才有意義。如果君主沒有辦法,危及國家的存在,就應該撤換;如果祭祀周到,又有旱澇災害,就應該棄國。只有人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和失去,所以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孟子還根據當時眾所周知的歷史事實說明了以下道理:失天下在於得民心,得民心在於得民心。夏傑和商周對人民極其殘酷,失去了民心,最終導致國家滅亡,最後以逃亡或被殺而告終。他引用了《唐史》中的壹句話,“時間是殺人的嗎?舍生取義!”⑦說明殘酷對待人民的君主不得人心,人民願意和他同歸於盡。相反,商湯和周文王是仁者,關心老百姓,“唐德到了盡頭,是畜生”,“文王待百姓如傷”,“武王不饒妳,不忘遠方”。
2.民意是天意。他引用《太史公》說“天視己及人,天聽己及人”,強調民意是天意。君主的權力是“天與它”,“天不言,而以行與事示之”。⑩只有順應民心,實行仁政,才能統壹天下。在這種情況下,他主張限制君主制。孟子認為,聖人與人都是同類,在“階級”面前,人人平等。“聖賢與人相象”、“聖賢與我相象”、“堯舜與人同耳”。他認為每個人都能想到堯舜。這提高了普通人的地位,表明了人在本質上是平等的。正是在此基礎上,孟子強烈反對君主對自己權力的擴張和濫用,主張從階級利益出發對其進行適當限制。他說:“犯了大錯,就要被勸諫。不反復聽,就會異位。”孟子還主張君臣人格平等。“如果妳視人民為兄弟,那麽我視妳為知己;如果妳把我當狗和馬,那我把妳當中國人;妳的大臣像塵土壹樣;那我把妳當成仇人了。”這使得孟子的民本思想具有個性解放的因素。在當時君主專制至上的社會,這種觀點震撼人心,催人奮進,在歷史長河中乃至今天仍有巨大的積極意義。
3.在管理內政方面,孟子認為無論是選賢任能還是殺人不眨眼。每個君主都應該尊重民意,不是基於君主的意圖,而是基於中國人民的意圖。民心所向,是城主決策的主要依據。“中國人皆有德,然後審之;見賢而後用。”“中國人可以殺,然後審之;看到就可以殺,然後再殺。”在外交政策上,孟子也堅持民本思想。齊國攻打燕國取得巨大勝利後,問孟子是否應該吞並燕國。孟子回答說:“取之若悅人,則取之...如果它使人民不高興,那就不要接受它……”吞並其他國家也要看那個國家的人民是否歡迎。他充分認識到,只有順應民意,才能實現真正的統壹,人民的地位提高到了壹個很高的水平。
4.和人們玩得開心。君欲使民自愛而臣服,必先愛民;憂民,樂民。當齊宣王問孟子為什麽他的狩獵場只有40裏,人們認為很大,而周文王的70裏很小。孟子說了其中的原因:因為文王的狩獵場“卑者往,雉者往,與民同。”而齊宣王卻不能,“誰殺了他的麋鹿,誰就是犯了謀殺罪。”與民同樂被認為是壹個英明君主的必備素質。孟子認為“人在快樂的時候才快樂;人有其憂,人有其憂。樂而天下,憂而天下,但不死者,無有。“這種思想培養了壹代又壹代英明的國王。同時,歷史也證明,只有真正“與民同樂”的人,才會受到人民的愛戴,而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人民苦難之上的君主,必然不得人心,王朝必然滅亡。
(2)
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與他個人的天才和獨創性是分不開的,但也是他順應歷史潮流,善於終結歷史經驗的必然結果。早在軒轅時期,神農也衰落了。諸侯侵民霸民,神農氏卻能征。所以軒轅為了不享樂,習慣了打仗,諸侯鹹客都跟著。“軒轅征討諸侯是為了解救百姓於苦難,說明民本意識在古代就已經出現。至於堯、舜、禹等。黃帝之後,史記也記載了他們做的大量造福百姓的事情。雖然《史記》中的記載是傳說,但毫無疑問,我們的祖先在傳說時期就已經踏上了文明的門檻。當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財產和社會地位逐漸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尤其是部落首領,擁有相當大的特權。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往往會發動掠奪和侵略他人的戰爭。有戰爭的地方必然有勝利或失敗,人民的反對無疑是決定戰爭勝利的主要因素。因此,為了贏得戰爭,維護部落的整體利益,部落首領極力爭取民心,於是民本思想應運而生。傳說中世紀聖王的事跡,重民愛民,與這壹歷史發展規律不謀而合。
如果說、史前傳說中的聖人、愛民等學說為民本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積極的經驗,那麽近三代的桀、周等因輕視人民和暴民而導致夏商朝的滅亡,則為民本思想的發展和深化提供了反面教材。反面教材往往比正面教材更深刻,教育的效果也更直接。它促進了以人為本思想的深化和升華。到了周朝,統治者對人民有了更好的了解。他們不僅在經濟上認為要“預測莊稼的艱難”來治理人民,而且在政治上也非常關註人民的問題。這在《詩經》等古代著作中都有所體現。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歷史上政治大動蕩的時代。頻繁的戰爭和各國統治者的勒索給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孟子把當時的情況描述為“爭地,殺人謀利,爭城謀利,殺人謀利”,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當無法照常生活時,抵觸情緒自然產生。公元前614年,梁的奴隸造反,前550年,陳的老百姓造反...這些戰爭在壹定程度上讓統治階級意識到了人民力量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周初壹些政治家、思想家發展了尊德護民的思想,提出了“重民”論。孔子提出了“仁”的學說,認為“仁”使人愛,所以在進行仁政時要“利民”。反對儒家思想的墨子也主張“兼愛”,這種重視人的觀點是當時的思潮。相比之下,君權絕對至上的觀念動搖了。可見,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是與時代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