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辱觀可以說是中華傳統倫理學中最基本、最壹般的道德範疇,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以“仁”、“義”為標準的榮辱觀;管仲的壹句“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更每每為後世道及;此外,諸如“寧可毀人、不可毀譽”,“寧可窮而有誌,不可富而失節”等著名格言也包含著強烈的榮辱意識。何以為榮、何以為恥,在先古聖賢中樹立並代代相傳。從“精忠報國”的嶽飛到托起炸藥包的董存瑞,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拒絕美國救濟面粉的朱自清……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無數錚錚傲骨的人物,都源自中國文化的榮辱意識。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正是這樣的思想和作為,引得無數中華兒女前仆後繼,支起國家的脊梁,使民族得以生生不息。
當今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已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已遠非“倉稟實”、“衣食足”所能概括。按理來說,發展至今,榮辱觀應該已成為我們生命存在的高級形式和文明水平的重要標誌了,榮辱、是非、美醜的感覺和辨別已是相當高的水平了;而事實上,由於轉型、交替、碰撞、多元,由於傳承與創新、批判與吸收等許多問題還沒有很好的解決,導致是非顛倒、美醜混淆、榮辱不分的怪現象比比皆是,且有蔓延滋生的趨勢。
“八榮八恥”正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提出的,“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短短數語排比羅列卻內容豐富,涵蓋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時代要求,反映了社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明確了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現實針對性。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價值的繼承,更是對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脈搏和時代精神的把握。汲取傳統的精華,才擁有牢固的根基;反映時代的精神,才能引領時代的風尚。處於這樣壹個變革時代和轉型時期的山東大學,亦需以社會主義榮辱觀來鞏固大學之根基,引領時代的風尚,實現“擔承社會責任,培育民族中堅”的歷史使命。學校秉承“氣有浩然,學無止境”的校訓,傳承“山之魂,海之韻”的山大文化,弘揚“求真務實,開放拓新”的校風,致力於培養民族和社會的中堅。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學校裏的濃縮和體現。在具體行動中,學校通過節約校園、文明校園、創新校園等的建設,“三種經歷”(海外求學經歷、第二校園經歷、社會實踐經歷)的推進,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走進社區計劃的實施,知識的傳承與人格的培育相結合等方法實踐著社會主義榮辱觀。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細微處存在的不足,身邊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功利主義等現象也屢見不鮮,例如踐踏草坪、考試作弊、亂丟垃圾、亂停亂放、亂塗亂畫、鋪張浪費、隨地吐痰、教室占座、浪費資源、違章用電、噪聲汙染等種種行為,我們是否早已司空見慣?那麽,同學們是明明知恥而行之嗎?明末大思想家顧炎武在他的論著中有這樣的論述:“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其實,我想大多數人正是沒有意識到這些行為是可恥的,因而養成了許多惡習,而還有許多人則處於“中間地帶”,隨波而逐之,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清代思想家龔自珍說道:“士皆知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背負著國家和人民的期望,擔負著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更應時時以“八榮八恥”衡量自己的所作所為,特別是在這樣壹個變革時代和轉型時期,只有不越過這條“道德底線”,才能追求更高的理想,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那麽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行動呢?
某高校的倡議書這樣寫到:“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在享受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更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合理利用時間,充分利用大學時光用知識充實和武裝頭腦;用完水或見到滴漏水的水龍頭,及時關緊,發現損壞的及時報修,杜絕校園水資源浪費;盡量少用餐巾紙、紙杯、壹次性餐具,活動少發放傳單,多采用集中式宣傳;在食堂買飯買菜要適量,不剩飯剩菜;生活節儉,拒絕過分包裝的物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當然,這只是從壹個側面列舉了如何實踐“八榮八恥”,但也說明了實踐“八榮八恥”,必須落實到實際行動上、貫徹在各項工作中,必須時時把它作為壹面閃閃發光的“鏡子”,時時校正自己的壹言壹行,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把“八榮八恥”轉化為自覺行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對照自己過去和現在的言行,衡量自己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是不是都符合壹個社會主義公民的道德規範?不僅要勇於對照,而且要勇於面對,勇於否定,勇於以“八榮八恥”為標尺重新塑造自己,知榮棄恥,褒榮貶恥,揚榮抑恥,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切實把“八榮八恥”作為自己的精神標準和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