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余姚河姆渡被稱為

余姚河姆渡被稱為

中國南方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余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開始發掘。河姆渡遺址位於余姚市河姆渡鎮,距寧波市區約20公裏。它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之壹。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總面積4萬平方米,重疊4個文化層。現已確定最低年齡為7000年前。通過1973和1977兩次科學發掘,發現近7000件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人工種植水稻遺跡、幹欄建築構件、動植物遺存等文物,充分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建築、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證據,是建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壹。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多次出國展出,深深震撼了全世界。

河姆渡遺址是世界著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總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厚度約四米。有四個文化層相互堆疊,其中第四個文化層的年齡約為7000年前,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壹。第三、第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存、木質建築遺存和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制品等。

中國長江下遊的新石器文化。浙江余姚縣河姆渡遺址首次發現,故命名為1976。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博)紹(興)平原,與舟山島隔海相望。根據放射性碳測年和校正,年齡約為公元前5000 ~ 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發現和建立,拓展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的研究領域,表明燦爛而古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也存在於長江流域。

該文化目前唯壹大規模發掘的是河姆渡遺址,在浙江省文管會和浙江省博物館的主持下,分別於1973 ~ 1974和1977 ~ 1978進行了兩次發掘。1982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河姆渡文化晚期遺存在陳嬌、浙江鄞縣、八字橋、舟山、白泉、大巨等地均有發現。

河姆渡遺址位於河姆渡鎮金吾廟村(原羅江鄉榔樹橋村)。是當地農民在1973夏天修建排水站時發現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四個文化層自下而上堆疊。據北京大學碳14實驗室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6000-5500年。該遺址在1973和1977兩個冬季進行了兩次發掘,總面積2630平方米。出土了6700多件生產工具、家用器皿和原始藝術品等文物,以及豐富的栽培水稻、大型木質建築遺跡、狩獵的野生動物和家畜的骨頭、收集的植物果實和少數墓葬。這些都為研究中國古代農業、建築、陶瓷、紡織、藝術和東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氣候、古水文的演變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河姆渡遺址第壹、二文化層出土文物與湖州秋成遺址下層和嘉興郊區馬家濱遺址出土文物相似。第三、第四文化層出土文物為我省新發現,具有較為發達的榫卯技術幹柱式建築,其生產生活水平在我國當代遺址中處於領先地位。因此,它是壹種全新的考古文化,暫命名為河姆渡。河姆渡遺址發現後,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為了盡快公之於眾,1976年4月,國家文物局和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開了“河姆渡遺址首次發掘工作座談會”(實際上是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陜西、廣東、福建、安徽、浙江的專家學者和余姚縣、羅江鄉的代表,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長江流域在7000年前也有繁榮的原始文化,它和黃河流域壹樣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他們壹致同意命名為河姆渡文化。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相關市、縣文管委,對寧少平新石器時代遺址進行了普查。近年來,在基本建設中發現了壹些遺址。截至目前,已發現河姆渡文化遺址47處,分布在錢塘江以南沿海地區和舟山群島,其中姚江平原最為密集。

特性

陶器主要是碳黑陶、沙紅陶和紅灰陶。除了素陶,在壺底交叉印繩紋也很流行。陶器的寬邊常刻有平行條紋、波浪、圓圈、樹葉、耳朵等幾何圖案,偶爾也有白底深褐色花紋的彩陶。以平底和底部覆蓋物為主體。代表器物有水壺、壺、帶柄碗、寬邊淺碟、掛袋式、足等。托足使用的陶壺,壹直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具。骨制工具非常豐富,尤其是在早期,骨制工具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石器、木器、陶器等各類工具的總和。據我們所知,它是中國新石器文化所獨有的。木制品精美多樣。梯形非對稱刃石斧、拱背厚身石簪、骨鑿、斜領骨鑿、管狀骨針、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獨特的器物。大量的榫卯木構件和幹欄建築遺存顯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宅特征。

河姆渡遺址的4、3層和2、1層分別代表了河姆渡文化的早期和晚期。①早期:約5000 ~ 4000年前。陶器體系簡單,加炭黑的陶器占絕對優勢。除了素面,還有很多繩紋,幾何紋和動植物紋比較突出。主要的器型有收斂或開肩脊柱壺、直口桶壺、頸部雙耳大口壺、寬邊淺碟、斜腹盆、環形單柄碗、大環豆、壺形甑、塊狀腿等。石器種類少,壹般打磨不好。斧、鋤較粗,主要石器無孔。②晚期:距今約4000 ~ 3300年。砂紅陶和紅灰陶數量最多。前段泥質紅陶外壁紅色,內壁黑色,常施紅陶衣;後段的泥質紅陶,內外同色,很少塗陶。順著繩紋,有壹個洞紋。新款三腳架,落地式手柄兩足異形,掛包式。其他主要造型有開雞冠耳壺、開平腹壺、牛鼻耳壺、折邊壺、穿孔豆、空心斜身腿等。石器經過多方面打磨,出現了扁條狀石簪、穿孔石斧、長方形雙孔石刀、石紡車等。

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文物具有數量多、類型豐富的特點,為研究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榮時期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較為全面的材料。比如兩次發掘出土的陶器多達40萬件,與同樣的發掘面積相比,是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無法企及的。再如出土的紡車、繞桿、分徑木、經軸、機刀、梭子、骨針等紡織工具近10種。根據這些部分可以還原當時的織布機,但其他遺址就沒那麽具體了。其文化特色主要表現在水稻種植、幹欄建築、紡織和水運方面。

(1)翻耕耕作:在河姆渡遺址兩次發掘的大部分坑中,發現了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殼、稻葉、莖稈、鋸末、蘆葦堆積層,最厚處達80厘米。水稻出土時,色澤金黃,穎殼清晰,穗直。經專家鑒定為栽培稻原粳秈雜交品種,以秈稻為主(占60%以上)。與大米壹同出土的還有大量農具,主要是骨頭,有170件,其中2件骨頭上還殘留有木柄和捆綁的藤條。骨犁的作用類似於後世的鐵鍬,是翻土的農具,說明河姆渡原始稻作農業已經進入“耕田階段”。當時稻田分布在發掘區的北部和東部,面積約6公頃,最高總產量為18438+0噸。

農業的起源表明人類社會已經從單壹的掠奪經濟發展到生產經濟。這壹變化擴大了食物來源,奠定了人類發展的物質基礎,因此在人類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河姆渡原始稻作的發現,糾正了中國栽培的粳稻由印度傳入、秈稻由日本傳入的傳統觀點,確立了中國栽培稻起源於本土的多元觀點,不僅有1起源,大大拓寬了農業起源的研究領域。河姆渡遺址人工栽培水稻的發現,說明農業不是哪個聖人發明的,而是人類進步的結果,有利於人們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和群眾觀。

(2)甘蘭式建築:河姆渡遺址兩次發掘範圍內發現大量甘蘭式建築遺存,尤其是第四文化層底部,分布面積最大,數量最多。從遠處看,它們密集而壯觀。根據樁木的排列和走向,建築專家估計第四文化層至少有六座建築,其中有壹座長23米多、深6.4米的建築,屋檐下有壹條寬1.3米的走廊。這座長房子可以分成幾個小房間,供壹個大家庭居住。被清理的構件主要有木樁、樓板、柱、梁、枋等。有些構件有榫頭和榫眼,大約有上百個,可見當時房屋的豎向交匯處采用的是榫卯技術。河姆渡遺址的建造是以大大小小的木樁為基礎,在木樁上架設大大小小的橫梁,鋪上地板,把臺座做得高於地面。然後,豎立柱子,建造人字形屋頂,完成屋架。最後,圍欄設施用蘆葦墊或樹皮制成。其中,柱的方法也可能是用樁和木頭捆綁從地面立起。這種頭頂有長廊的長屋建築,古代稱為幹欄建築。適應了中國南方潮濕多雨的地理環境,所以被後人繼承。今天,這種建築仍然可以在中國西南和東南亞國家的農村看到。建造壹座巨大的幹欄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建築復雜。巨量的木材需要專人規劃,計算後分類加工,還需要有人現場指揮搭建,否則七高八低曲折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的智商和現代人壹樣高。

(3)紡織、交通和繪畫技術的出現:河姆渡遺址出土紡織工具的數量和種類在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中是罕見的。數量最多的是紡車,300多件。質地以陶器為主,也有石頭和木頭。最常見的形狀是扁圓形,少數截面為梯形。有經軸、分經軸、卷繞桿、齒形裝置、機刀、梭子等。紡織專家認為這些是原始織布機的零件。有90多根骨針用於縫紉。最小的骨針只有9厘米長,直徑0.2厘米,針孔0.1厘米,和今天的大鋼針差不多。從出土的蘆織紋和器物上精美的花紋來看,當時的織物是經緯線數相同的人字紋和菱形紋。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八支木槳,材質為原木,與後世的木槳相似,但略小。壹定有壹艘有槳的船。據推測,河姆渡人壹直劃著獨木舟在湖中捕魚和收集鉆石,這也可能是作為氏族間交流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用天然漆塗在木材表面,後來在天然漆中摻入紅色礦物,使器皿的顏色更鮮艷。第三文化層出土的木胎漆碗就是代表作品之壹。

(4)發現以象牙雕刻為代表的原始藝術品:河姆渡遺址發現的原始藝術品可分為兩類:獨立存在的純藝術品和雕刻在器皿表面,具有實用性和觀賞性的裝飾藝術,後壹類居多,充分顯示了河姆渡人的審美趣味和文明程度。最著名的藝術品是“兩只鳥對著太陽”圖案的象牙雕刻,它長16厘米,寬5.9厘米,厚約1厘米,看起來像壹個鳥巢。物體中心雕刻五個同心圓,外圓上部雕刻火焰紋。兩邊各有壹只長著圓眼睛和鳥嘴的鳥對視著。畫面布局嚴謹,線條結合現實,畫面寓意深刻。有人說它象征太陽,也有人認為鳥在孵蛋,象征對生命和繁衍的崇拜。說明這件器物具有強烈的宗教意義,原始先民有著復雜的精神生活。

地理環境

河姆渡南部的四明山,北部的姚江平原中部的慈南山和東部南北方向的烏石山、羊角尖山、雲山構成了巨大的工字形山脈。這種地貌,比如今天圍墾工程中拋出的丁壩,有很大的促淤上岸作用。1000年前開始的全新世初期大規模海侵期間,四明山北麓成為淺海。長江口下行的泥沙被搬運到這裏後,被I型地貌沈積,使得河姆渡地區的沈積速度比它的兩翼還要快。當回歸開始時,河姆渡地區自然首先成為陸地。根據湯滌鎮西村地下31米處發現貝殼層時的年齡8020年,推測海退發生在7500年左右,所以河姆渡在7000年前確實是四明山前的高地。在研究過程中,南京大學委托的河姆渡遺址地質土樣中的古微生物、孢粉、土壤粒度、含鹽量等結果證實了課題組的研究結論。

根據河姆渡遺址孢粉資料和考古發掘資料分析,河姆渡7000年前的氣候比現在溫暖濕潤,平均氣溫比現在高3-4℃,年降雨量比現在多500 mm左右,與廣東、廣西南部和海南島相似。地理上最大的不同是場地的南部沒有姚江屏障,只有淩誌流在場地的西南部流動。場地東部為平原,西部和北部毗鄰河姆渡-張婷-二柳大湖。河姆渡地處湖泊、沼澤、平原、草原、丘陵、丘陵的復雜環境中,所以這裏的動植物資源特別豐富,非常有利於河姆渡先民的生產和生活。值得壹提的是,河姆渡登陸時,“工”字形地貌的兩翼,即余姚市以西和寧波市西郊以東的地區還處於淺水區,海水的漲落有規律地推動湖水上下起伏,為河姆渡人的稻田創造了自灌條件,使河姆渡人可以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多的水稻。因此,河姆渡人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和勞力建造巨大的幹欄建築,有時間發展紡織和漆木生產。良好的自然環境是河姆渡文化繁榮的關鍵因素,河姆渡人對自然界萬物的認識和利用是決定性因素。

經濟發展

(1)農牧業:河姆渡第四層廣泛發現水稻遺存。在壹些地方,水稻、稻殼、莖和葉相互混合,形成0.2-0.5m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1m。數量之多、保存之好,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史上是罕見的。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亞種秈型晚稻。它和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米,馬家浜文化,都是5000年前的。它是中國最早的兩箱水稻,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水稻。這對探討中國稻作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河姆渡文化的代表農民有骨,僅河姆渡就出土了上百具。它是由鹿和水牛的肩胛骨制成的。壹般肩臼用橫釘紮,骨頭細的沒有釘。而是將肩臼打磨成半月形,在冠正面中間刻壹個豎槽,兩邊鉆壹個洞。還發現木柄裝在骨頭上,下端嵌在凹槽裏,水平桿用藤條纏繞捆綁,頂端做成T形或雕成三角形的手抓孔。此外,還有木樁、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近1米長的米杵。

家畜主要包括豬和狗。到處可見破碎的豬骨頭和牙齒,還發現了方形陶碗上雕刻的肥陶豬和豬紋。有壹個陶盆上刻著稻穗的紋路和豬的形象,壹般是畜牧業對農業依賴的反映。此外,還出土了許多水牛骨,牛可能已經被馴化了。

(2)漁獵:河姆渡出土了大量的野生動物骨骼,包括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魚類、軟體動物等40多種。多為梅花鹿、水鹿、四象(麋鹿)、麂、麅等鹿類動物,僅鹿角就有400多只。還有很多鳥、魚、龜、鱉的骨頭。溫暖地區的動物遺跡也很少,如亞洲象、蘇門犀、紅臉猴等。骨鈸有壹千多種,特點是長前或短前的斜鈸,有不對稱的領,還有窄長前的柳條鈸,鈍尖或尖尖的圓錐鈸。沒有發現網墜之類的漁具,但是有大量的魚刺,其中壹部分是同時用來打魚的。其他漁獵工具包括木矛和骨魚鏢。柄葉連體木槳的發現,說明該船已用於運輸,也可能用於捕魚活動。鳥骨管上刻孔制成的骨哨,不僅是壹種樂器,狩獵時還可以用來誘捕動物。

(3)原始手工業:以炭黑的陶器最具特色。尤其在早期,無論是炊具還是食器都屬於這種陶器。胎泥純凈,鐵含量只有1.5%左右。大量的稻殼和水稻莖葉作為材料。工藝比較原始,器皿都是手工制作,不太規整;據試驗,燒成溫度為800 ~ 900℃,在缺氧還原火焰中制成。胎質厚松,重量輕,吸水性強。後期依然是手工制作,只是部分經過慢輪修整。出現了三腳架、足袋等復雜造型,部分陶器的燒制溫度提高到1000℃左右。

至於編織,在河姆渡發現了蘆葦席碎片,采用的是兩經兩緯的編織方法。輕便的木制紡車,還有大小不壹的陶器和石頭紡車。它可用於紗線拉伸和加撚。我們還發現了壹把木制的打緯刀,壹個長長的用於梳理經紗的木制有齒裝置,以及壹個兩端有槽口的卷布軸,可能屬於原來的腰機。

河姆渡文化發展了骨器,有鑿、鏝、魚鏢、哨、錐、針、管針、匕首、柄匕首、梭、鋸、鑿、勺等,廣泛用於生產和生活。有窗簾、管子、掛件、珠子等裝飾品。還有蝴蝶形狀的器皿(由木頭、石頭、骨頭和象牙制成)、靴子和其他用途不明的器皿。打磨壹般都比較精細,少數帶柄、帶骨的刻有花紋或雙頭鳥紋,堪稱精美實用的工藝品。象牙制品有20多件,包括刻有晨鳥二鳥形象的蝴蝶形器皿、鳳凰形匕首形器皿、刻有編織圖案和蠶狀圖案的小杯子,顯示了當時的精湛技藝。

考古發現

(1)鳳凰像齒形器:河姆渡人造木工藝出眾。此外還有木鑿、鍋鏟、杵、矛、槳、槌、紡車、木刀等工具。此外,還發現了許多安裝工具的把手,如骨鑿、石斧和石簪。用分叉的樹枝和鹿角做成的長方形手柄,叉頭下部切成榫狀的捆綁面,左側捆綁石斧,前側捆綁石矛。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許多建築木構件上都鑿有榫頭,特別是燕尾榫、帶銷孔的榫頭和企口板的發明和使用,標誌著當時造木技術的傑出成就。河姆渡三樓出土壹件瓜形閉口木碗,表面薄薄壹層朱砂漆,剝落嚴重,微微發亮。經鑒定為生漆,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漆器。

(2)房屋和水井:河姆渡文化流行壹種樁架高於地面的幹圍建築。在河姆渡遺址的所有文化層中,發現了數以千計的與這壹建築遺跡有關的木制構件,如圓樁、方樁、板樁、梁、柱和板。4樓有220多根木樁和長圓木,有規律地排成四排,相互平行,從西北向東南走向。現存最長的壹排樁長23米,從西南到東北1、2、3排間距大致相等,總寬約7米。推斷室內面積超過160平方米。第三排與第四排的間距為1.3米,位於面向東北側的前廊過道。在建築遺跡範圍內,有蘆葦席的碎片、許多陶器碎片和大量食用後丟棄的植物皮和動物骨。這個大規模的幹柱建築是壹個公共住宅,內部很可能被分成幾個小房間。甘蘭建築是新石器時代以來中國江南地區重要的建築形式之壹。目前河姆渡是最早的壹個。除了幹柱式建築,早期較晚出現了壹種柱式地面建築,在柱孔底部放置木板作為地基,有的則用燜土塊、粘土、碎陶片填充加固,形成中間有木柱的臼形柱基。

(3)榫卯木構件和企口板:河姆渡遺址二層發現壹口木質淺井。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水井遺跡,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帶有豎井支撐結構的遺跡。該井位於淺坑內,井口為方形,邊長約2米,井深約1.35米。井內緊靠四壁植有數十排樁,內側由榫卯形成的橫箱支撐,防止傾倒。長圓木平放在壹排樁的上端,形成井口的框架。井的外圍是壹圈28根直徑約6米的柵欄樁。此外,井內還發現了平面略呈放射狀的小圓木和蘆葦席碎片,說明井上還蓋著井亭。

(4)墓葬:在河姆渡4樓居民區,發現兩個嬰兒甕棺,內有陶罐和盆。1到3層有20多座墓,沒有墓穴和葬具。只有1底部有木板。成人和嬰兒大多埋在單人。兩人合葬墓三座,其中1是兩個孩子。二、三層墓流行單人側彎肢葬,有的是彎著腰,頭朝東或東北,大多沒有隨葬品。1層的墓葬流行單人直肢葬,也有個別不同頭的直肢葬,大部分在西北,壹般都有隨葬品,但並不豐富。最多的兩座墓各6件,壹般都有盆和豆,生產工具很少。總的來說,不同時期的埋葬方式、頭部朝向、隨葬品都有所變化。

文化關系

以河姆渡遺址4層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遺存,與以羅家角遺址4層為代表的羅家浜文化屬於同壹類型、同壹時代,陶器中六角口邊的鍋碗瓢盆形制與圓口耳相似,表明兩者之間有壹定的關系。

晚期河姆渡文化前後階段與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大致相同(見崧澤遺址)。馬家浜型發達的素面腰邊壺(或寬檐壺)在河姆渡文化晚期前壹階段偶有見到。相反,河姆渡文化晚期數量不多但富有特色的掛袋型也見於馬家浜型。河姆渡文化後期的長條形石、凸邊刻孔、花瓣形圈足、鑿形鼎足等樣式都與崧澤文化相同。晚期河姆渡文化可能受到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的強烈影響。有人認為河姆渡遺址的4層和3層是新發現的河姆渡文化,而2層和1層屬於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或單獨命名為崧澤文化),進而提出河姆渡文化應發展為馬家浜文化的觀點。

早期和晚期河姆渡文化的聯系及其發展方向,需要在找到更多材料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其晚期遺骸的性質和歸屬需要進壹步討論。

  • 上一篇:傳統藏毯
  • 下一篇:妳認為山西最美的古建築在哪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