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寶殿為寺廟中心主體建築。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毗盧殿或藏經樓、方丈室等。禪宗有“伽藍七堂”之說,“七堂”壹般是指: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稱佛殿,安置本尊佛。與塔***為伽藍之中心建築)、講堂(講經之廳堂)、鐘樓(俗稱鐘撞堂,為懸掛洪鐘之所在)、藏經樓(壹作經堂,為藏經圖書館)、僧房(又作僧坊,即僧眾宿舍。分布於講堂東西北三面,即三面僧房)和食堂(又稱齋堂)。擇其要者介紹如下: 天王殿:較大的佛寺都有天王殿。進山門之後,兩旁的鐘樓、鼓樓和中間的天王殿構成寺廟的第壹重院落。天王殿正中為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佛,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既定接班人。北京潭柘寺此佛左右有幅對聯寫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大概也道破接班人所具備的條件。有人認為,該佛造型取自唐末五代浙江奉化的布袋和尚。此人名叫契比,號“長汀子”身體矮胖,肚子奇大,經常用竹杖挑壹布袋,滿面笑容四處化緣。此人能預知陰晴,言人禍福,十分應驗,因而名噪壹時。彌勒佛的兩側有四大天王護衛,左右各二。據佛教傳說:世上最高山須彌山的山腰有座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山峰,四天王及其眷屬分住其上,任務是“各護壹天下”,分別掌管東勝身、南贍部、西牛貨、北俱盧四大部洲的山川、河流、森林和地方所以又稱為“護世四天王”。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執矟拄地,也有手執弓矢的;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穿甲胄,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穿甲胄,左手執矟,右手把赤索也有僅壹手持寶劍的;北方多聞天王在四天王中最為突出。他是古代印度教中的天神俱毘羅(Kubera),別名施財天(Dhanada,意思是“財富的贈予者”)他是北方的守護神,又是財富之神,相當於中國的財神爺。以上所說,都是這幾位天王在中國早期特別是唐代佛教畫像中的典型形象。宋元以後,特別在明清兩代,中國漢族地區佛教進壹步漢化,四大天王的職能也發生了變化,變成了“風調雨順”的化身。其中增長天王魔禮青掌青光寶劍壹口——職“風”;廣目天王魔禮紅掌碧玉琵琶壹面——職“調”; 多聞天王魔禮海掌混元珠傘壹把——職“雨”; 持國天王魔禮壽掌紫金龍花狐貂——職“順”。
彌勒佛身後大屏風背面為神將韋馱。韋馱又叫韋琨、韋馱天、韋馱菩薩,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是佛教護法神。韋馱背對彌勒佛,面向大雄寶殿,降魔伏鬼,保護佛法。該像為立像兩足平立,十指合掌,杵的位置則很有講究:如果韋陀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如果韋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模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壹天;如果韋陀杵拄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大雄寶殿:寺廟中心主體建築。“大雄”為佛的德號,稱頌佛如同大力士,壹切無畏。壹般殿堂為三開間,大雄寶殿則為九五開間,象征如同帝王的“九五之尊”。供奉佛祖釋迦牟尼,有壹、三、五、七尊不同。通常是三尊,稱“三世佛”,中間為釋迦牟尼,為現世佛;左邊為釋迦牟尼的老師燃燈佛,亦稱過去佛;右邊為彌勒佛,釋迦牟尼弟子,亦是法嗣。有“橫三世”與“豎三世”之分。所謂“豎三世”即是上述的三座佛,是按時間先後排列的;所謂“橫三世”是按空間、地域劃分勢力範圍:中間為婆娑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左側為東方凈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右側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供五尊佛的通稱東西南北中五方佛,供七尊佛的是包括釋迦牟尼之前的六佛。殿內兩側多塑十八羅漢或二十諸天。此外,寺中常供奉的還有菩薩。菩薩中,屬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菩薩最為著名。中國的四大名山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則分別為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菩薩的道場,這也是中國特色!殿堂內的陳設也業已中國化,如殿外的照壁、牌坊、石獅、經幢、香爐、寶鼎、雲板、臺座、石燈、祭臺、幡桿(藏傳有風馬旗)等;殿內的歡門、經幡、長明燈、供養臺、供具、鐘鼓、木魚、磬、燭檠、蒲團等。
規模較大的佛寺在大雄寶殿兩旁還有東西配殿。東為伽藍殿,供像三尊:波斯匿王(中)、柢陀太子(左)、給孤獨長者(右),兩側常供十八伽藍神守護寺院;西為祖師殿,專祀該宗奠基與功績卓著的祖師。 四堂:指法堂、照堂、經堂與講堂。壹些大型叢林都會有法堂和照堂,置於大雄寶殿之後。法堂為禪門演說佛法的地方,如《華嚴經》卷五雲:“世尊凝睟處法堂,炳然照曜宮殿中。”說明佛陀在世時,為了給眾生演說佛法,建立法堂,專門用以傳播佛教。法堂中央為法座,供高僧講經說法。此處也是眾僧坐禪之所。法堂內佛像已不是主體,不少佛寺不設講堂,壹般就在大雄寶殿誦讀經書或舉行佛教儀式。
照堂在法堂之後,兩堂實際上為壹座建築物的前後兩個部分,前者為法堂,後者為照堂。《百丈清規》雲:“若住持事繁,不遑上堂,則立僧首座令掛牌,代住持入室普說,皆於是處,故堂內架法座矣。此屋連僧堂邃闇,故高其制,而取敝明,因名照堂”。意思是說:寺廟的“主持”如果事情多,就由級別次壹等的首座主持說法,因此不在僧堂(法堂)而在照堂進行,因此設法座。此地在僧堂之後,光線不太好,因此取名“照堂”,希望陽光(佛光)普照之意。這裏也是寺廟管理人員如首座向僧人發布消息、處理事務之所。
講堂、經堂亦位於大雄寶殿之後。講堂也是講說佛經的地方。中小型寺院沒有法堂,就以講堂代替法堂。如果有法堂,那麽講堂就置於法堂兩側的廂房內,或者安排在佛殿和法堂之間兩跨院之中。寺院是演說佛經、念經、皈依力戒之所。
經堂為藏經之堂和僧眾念經之所。它與藏經樓不同。藏經樓是寺院圖書館,用以儲藏寺院內壹切圖書。藏經樓則專門儲藏佛教經典,《華嚴經》曰:“自歸於法,願與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漢式“經堂”與藏式的“大經堂”也有所不同。喇嘛廟裏大經堂類似漢式的“法堂”,是高僧說法之所。置於寺內主要位置,開間九到十間,高敞,宏大,可容納2000多人聽講。
四臺:指樂臺、拜臺、高臺、戒臺四大臺。皆為高臺。四臺名稱不同,功能亦有重合。壹般寺院只會建其中壹種,而兼其它幾種功能。
戒臺:壹般稱戒壇,古印度叫“曼陀羅”,中文譯為“壇”。壇建在寺院內地勢較高處,臺子也較高,為僧眾受戒之所。《資持記》雲:“法毀尊持。常地莫行。如持秘咒,必結壇場”。古印度的壇場,常在寺院外面東南方建壇場,袛園精舍就是這樣布局的。漢式寺院的壇場則建在寺院內空曠之處。南朝齊永明年間,三吳初作戒壇,這是中國有史記載的戒壇之始。唐朝道宣和尚作《戒壇圖經》壹卷,這是關於戒壇建築與功能的最早記錄。凡是禪宗律宗寺院,皆在戒臺前立壹石碑,上書“禁葷酒入山門”,稱“戒壇石”。
樂臺與拜臺:樂臺俗稱“月臺”,有的送佛教派又稱“拜臺”,是寺中在佛前舉行宗教儀式時,用來演奏佛教音樂的地方。壹般建在大雄寶殿之前,其高度與大雄寶殿的須彌座相平。開間壹般是三到五間,形狀為方形。正面設壹臺階。古剎的東西兩側還有兩部臺階。
高臺:在寺院獨立處建臺,該壹般在丈二。臺上建合院房舍或壹組殿宇,是寺內極其尊貴處。主要用來供奉寺內主要佛像,如銀川海寶寺,洛陽白馬寺。唐玄奘曾在白馬寺高臺內翻譯由印度帶來的佛經。 羅漢堂:羅漢是釋迦摩尼的弟子,男性僧人。又名阿羅漢,意譯為“殺賊”、“不生”等,為明智應禮之人。佛教有的寺院設有羅漢堂,有的還單獨建有羅漢院。
寺院供奉的羅漢有多種:最常見的有十八羅漢、十六羅漢和五百羅漢。唯有大型寺院方建,也往往是該寺最有華彩之處,如蘇州的西園寺,北京西山的碧雲寺,四川成都的寶光寺,上海的龍華寺,武漢的歸元寺,昆明的筇竹寺等。
禪房:又稱禪屋、禪居、禪堂。禪宗寺院以“禪那”為宗旨。“禪那”意謂“思維”或“靜思”,也就是需要安靜地思考問題,這就需要靜居之處,這就產生了禪房。禪房壹般在寺院的後部或方丈室附近,修禪人居住之所。 監院、方丈院:監院是寺院的總管,地位僅次於方丈。早期的寺院兩者的區別在於:方丈是德高望重學問高深的僧人,該寺院的精神領袖;監院是該寺院的最高行政長官,寺院的實際管理者。唐代以後,對監院的選拔往往既強調有學問、懂佛法,又能認真辦事的僧人來充當,監院與方丈的職責開始混同。
方丈院是監院或方丈的正寢之所。壹般在寺院的後部單獨建壹處房屋或院落,作為寺院住持的住所。古代維摩居士之石室為方形,長寬皆壹丈,故曰“方丈”。後來的方丈室雖為寺院住持的住所,但並不奢華,面積也不大,據王簡棲《頭陀寺碑記》,南朝宋孝武帝時建的方丈室,上面蓋的是茅草。後來的監院或方丈常在寺院舊房屋中處理公務,壹些小型寺院,也不設方丈院,而將寺院內的旁院、跨院作為監院、方丈止息之所。 大齋堂:佛教提倡眾生平等,僧人不管地位高低都集體就餐,決不能分散就食,所以眾僧人就食處稱之為“大齋堂”。大的寺院的竈房大鍋壹次都可煮飯壹石以上,燒菜百斤以上。山西永濟縣孫常村宋代的的大鍋寺甚至還因大鍋得名。今河南少林寺、青海塔爾寺等大型寺廟至今還保存有當年的大鍋。即使有如此大鍋,對於壹個有上千僧人的大型寺院,再加上四方慕名而來的雲遊僧人,即使有幾口大鍋也不能滿足千名以上僧人在壹起同時用飯,因此就產生兩種用餐辦法:壹是分成幾批用餐,以保證都在壹個大齋堂用餐;另壹種是分成幾個大齋堂,以保證能同時用餐,基本上沒有破壞集體用餐的古訓。臺灣的佛光山和中臺禪寺等大型寺院皆采取此法。
藏經樓:有名的寺院大都建有藏經閣,位置在佛寺最後壹個院落,常為壹座兩、三層的閣樓,作為儲藏佛經之用。在藏經閣的兩側,設有配樓或配閣。這種做法後來傳到日本。不過名稱稍有不同,如日本法隆寺、唐招提寺的藏經閣叫經藏,法華寺則叫經庫。經藏或經庫內俱供奉付大士像,即我國六朝時梁代善慧大夫付翁之像。因為他發明了輪藏方式,曾建立大層龕等藏經方法。另外,閣內還設釋迦摩尼像,脅持二菩薩像。有的還供奉日本天臺宗創始人最澄法師像。
碑樓和碑亭
碑樓、碑亭、亭臺:碑樓是寺院用來安放大型石碑所建築的樓閣,作用是防止石碑因日曬雨淋而風化破損。造型多為方形,四面開門,中間端放大碑。碑樓頂部為重檐歇山式,與鐘鼓樓樓頂樣式相似。碑樓壹般建在大雄寶殿前面院子的兩側,數量有壹對、兩對、三對。有的寺院為了不妨礙大雄寶殿的莊嚴氣象,不在前面建碑樓而在前面兩側建碑廊。作用與碑樓相同。
石碑的碑記基本為三類:壹是介紹該寺歷史,包括初建、重建時間,高僧、官員和文士在此修持、遊覽及其歌賦;二是刊刻公示該院制度;三是公布四方信士在寺院興建或重建中布施者姓名及金錢數目。有的寺廟還有圖碑,刻錄該寺的平面圖。如山西平遙的慈相寺,通過其圖碑,我們可知宋代該寺的規模和建制。有的千年古剎還把歷代石碑包括已廢毀的寺廟內石碑集中在壹起,形成碑林。凡是大寺、名寺,常請名家、大書法家來撰寫碑文。其碑文也就成了文學和書法名篇,如唐貞觀二年顏師古撰寫的等慈寺碑;唐貞觀四年褚遂良撰寫的化度寺碑;永徽四年褚遂良撰寫的雁塔聖教序,天寶二年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會昌元年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等。
有的寺院不建碑樓、碑廊而建碑亭,作用與碑樓、碑廊相同。造型亦多為方形,建在臺基上,四面為四根立柱,無門,中間端放大碑。碑亭壹般建在寺廟前院或後院兩側,左右各壹。也有建在寺廟四角,***四個。碑亭整體壹般塗成紅色,頂部要用琉璃瓦。如皇帝賜的禦碑,那就只建壹座高大碑亭,放在中軸線上,皇權即使在提倡佛法平等的寺院也是至上。
亭臺是供香客和遊人休息形狀不只是方形,也有六角、八角形 。壹般建在前院或後院的兩側。 廊院與群房
廊院:是用回廊組成組成的院落,最早用於民宅和宮殿,後來以用於寺院建築之中。基本上有四種類型:第壹種是周廊式,四面都有廊,主體建築物圍在其中,前後或左右排列為壹組建築,這種形式最為常見,尤以唐代的寺廟為多;第二是斷廊式。東西南北四面都有房屋。四面房屋拐角處用用廊銜接,北京和東北的民居四合院多用此種方式;第三遊廊式。與斷廊的建築方式相近。區別是斷廊的兩邊有墻隔斷,外面看不見廊內。遊廊兩邊沒有墻,香客、遊人、僧人在廊內可見廊外風景。遊廊在寺院內作為常見。第四種是兩座殿之間用廊銜接。這種殿又稱工字殿。
群房:寺院內,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主要建築物皆建在中軸線上,僧人生活、工作用房則建在院子四周,或單座,或成排,這類房屋稱之為群房。群房主要用途是作客房,用來接待來訪者。此外也做辦公之用,充當會議廳之類。有的寺院還把群房作為法堂、念佛堂,寺院歷史文物陳列室。小型寺院還用來充當齋堂、僧舍等。 斜廊和飛廊:壹般來說,寺院的主體建築都很壯觀,配殿則比較低矮、廊子就更低。這在建築上突出了主殿。但為了形成壹個整體或使用功能,設計人員又常常將主殿與配殿、廊子連結起來。兩者由於高低不同,所以就構成斜廊。另外,樓與樓之間,閣與閣之間要連接,也必須架廊,架廊離開地面,在空中行走,這就是飛廊。斜廊和飛廊不僅使人們出入更為方便,而且使寺內壹組殿宇顯得更加氣派莊嚴。這是我國古代建築的獨創手法在寺廟建築上的運用。
斜廊和飛廊建築始於唐代,延續到明清。四川樂山無由寺後部石窟過道中即建有斜廊和飛廊,上面還有兩三處浮雕,代表著唐代木構建築斜廊畫面最高水平;西安大雁塔門楣石刻佛殿圖上,左右兩廊與大殿連接,其曲線十分美觀;北京雍和宮大佛殿也建有飛廊。 供養塔:佛殿的佛像前設有供桌,桌上放著香花、時令瓜果、布施箱、佛燈等供物。據《法華經》佛前有十種供養:花、香、瓔珞、秣香、塗香、燒香、幢幡、袈裟、技樂、合掌。供養塔就是放在供桌上的小塔,主要由石材雕琢而成,也有用金銀銅鐵錫制成,高約0.3米——0.6米不等,內置放小型佛像如浙江天童寺、阿育王寺、國清寺皆有供養塔。五臺山南禪寺內為唐代供養塔。
放生池:建在寺院山門前,池的大小視寺的規模而定。如福州湧泉寺山門前的放生池,大到要在周圍築上矮墻,防止遊人掉入水中。放生池是天臺宗智者大師所創立,由香客將購來的魚在放入水中,以示佛家好生之德。唐代宗乾元二年(759),詔令天下寺院皆設放生池。放生池還能起到貯水作用,可用來救火。設計放生池時就要考慮與泉眼或河流相通,否則將是死水壹潭。福建仙遊的三會寺,其放生池為全國最大。 經幢:寺院建築中壹種石質立式小品壹般由三部分構成:下面為基座,基座上面為幢身,最上部為出檐。檐子頂端為幢尖(幢剎)。如果幢身為二層、三層,則在每壹層加上平座、幢身和幢檐,像三級寶塔壹樣。幢身上刻有經文,所以叫經幢。經幢皆用石料雕琢而成,沒有用木料或其他金屬材料的。多為六角形,六面雕刻經文。也有八面的。所刻經文多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也有刻《般若心經》、《金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也有的經幢上不刻經文,甚至連佛像、圖案也沒有,這種經幢叫“無字幢”,只起奉獻供養品作用,並沒有宣經作用。
寺院經幢建築規模,要視該寺規模、知名度和經濟狀況而定。大都寺院只有壹兩座經幢,有的甚至沒有,山西洪洞縣西山嚴泉寺經幢多達十六座。經幢壹般建在寺院的殿後、殿之旁側或山路回環處,遊客容易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