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的生活讓人浮躁,浮躁的心讓人負面情緒膨脹。憤怒、嫉妒、苛刻、挑剔、關心、苛求往往充斥著人們的內心,於是失落、絕望、後悔、懊惱的情緒讓每個人的眉宇間都布滿了烏雲。但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知道,不良情緒不僅無用,而且有害。佛教認為,我們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都會留下勢能,以隱藏的形式保存下來,到了壹定的時候,就會發揮作用。
如果妳對自己不負責,妳錯誤的語言、行為甚至思想都會給妳帶來很大的麻煩。當妳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時,妳自然會光明正大,所有的羈絆都會遠離妳。大家都知道廟裏大雄殿的“大雄”是什麽,大雄的意思是承接。沒有對自己的承諾,就會有情感上的放縱。在高壓的生活中,人們做事往往很隨便,漫不經心,對事業缺乏* * *感,對工作也不投入。佛教的目的是告訴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兢兢業業。很多有怨氣有怨言的人可以捫心自問,妳真的有良心嗎?妳做過違背職業道德的事嗎?
很多人都知道負面情緒不好,但似乎很難控制,而且往往壹下子就來了。
禪的理念是減少不良情緒和負面影響。生活中有些人經常會因為總是和別人攀比而感到失落,看到自己的風景就覺得自己壹無所有。其實他不知道,風光的背後有別人的苦難,他也有自己的優勢。絕望也是壹種常見的狀態。很多人覺得人生無望,任何努力都是徒勞。現在自殺率在上升,這是壹個驚人的現象。但是絕望有用嗎?自殺能解決問題嗎?佛教講生命的輪回,輪回中有“六道”。
《因果報應之輪》中的六大司,很多人不理解。其實並不難。業力之輪中的六大部分是六種生命形式。生命在不同的條件下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生命不會消失。比如水的固態叫冰,液態叫水,氣態叫水蒸氣,但不管是哪種狀態,它的成分變化都是不變的,就是H2O。我們的生活也壹樣,在不同的條件下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今天,這種形式已經結束,但不會滅絕。還會繼續,積德行善決定生命周期的質量。自殺可以解決暫時的痛苦,但解決不了永遠的痛苦,因為他心中的結從未解開,將永遠伴隨他的壹生。這是壹個極端的例子,但我想說的是,絕望是沒有用的。選擇放棄和逃避是沒有用的。
想要快樂,妳必須明白四個字——放下包袱。但是放手不代表放棄。不容易放下。有人跟我說:“師傅,我看透了,我決定放下。我問他:“妳看透了什麽,放下了什麽?他說,“夥計,真無聊。金錢名利都是假的。”我問他:“妳有多少錢?”他說:“很少。”我說:“妳當過官嗎?”他說,“從來沒有。我說:“妳沒當過官,沒錢。妳怎麽知道這些東西是假的?事實上,他不能沒有錢。所以這不是放下,不是看透。
為什麽要先放下?比如我手裏有東西,再怎麽努力也抓不住另壹個東西。只有我先把這個東西放下,我才能抓住第二個東西。要擁有喜悅和幸福,就必須放下原有的枷鎖。但真正放下,是需要勇氣和智慧的。放不好會妨礙別人,那就放下吧,不能妨礙別人幸福。所以我們必須找到壹種方法,不僅要去除原有的東西,還要用新的東西來填充它們。否則會造成真空,導致新的空虛和失落。另外,不要每天在生活中胡思亂想。妄想太多會讓妳生理機能透支。妄想太多的人,容易花眼,臉上有皺紋。佛教認為,身有體力,心有腦力。也就是說,過多的妄想無謂地消耗了妳的精神能量。
放手總是給人壹種消極的感覺。
其實不是的。佛教的真正精神是什麽?是追求和超越。就是在有與無,有與無之間巧妙平衡。佛教主張,在追求的時候,在擁有的那壹刻,我們可以從中超越,而不是被它束縛。為什麽那麽多人追求生活的品味和品質,卻依然不快樂?因為他們被品味和藝術束縛,只追求,不超越。學佛是為了打破生命的循環,獲得生命的自由。佛教強調今生、當下、當下的重要性。思考當下是改善生活的起點,不能等到未來。我們經常聽人說:“等我老了,退休了,再來學佛。這都是錯的。佛教重在當下。只關註今生和今年是不夠的。有必要專註於下壹個思想。生活中有壹種人,經常因為後悔而感到壓抑,自責。看到壹個人只要他們的語言裏有“如果”和“如果”就說明他在乎過去,過去壓制了他的生活,過去成了束縛。
但是現在大部分人只看現在和現在,每天都很忙。這有錯嗎?
忙這個字怎麽寫?左邊是壹顆心,右邊是壹個死亡,意味著失去妳的心。目前上班時間,路上無論是騎自行車的還是開車的,都像是在拼命。他們毫不謙遜地互相爭奪。他們眼裏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不良情緒是會傳染的。每個人都同意時間就是生命,但事實上他們把時間等同於金錢。如果把時間變成凝聚金錢的資本,妳覺得這壹生有意義嗎?很多人忙不是為了讓時間有價值有意義,實際上是為了爭錢。畢竟大家都沒有停下來思考人生,人生的價值是什麽?佛陀告訴我們“生命在於呼吸”。其實他說人生既然這麽短,就要好好珍惜,讓它更有價值。很多人說“忙”,好像很珍惜當下,其實用錯了方法,用錯了目標。忙到半歲多,也不知道這輩子哪件事可圈可點。
說到底,我感覺現在的人價值觀是顛倒的,很多人的價值觀是靠虛偽和虛榮支撐的。當今社會,很多人認為名利比別人多得多,這才體現了人生的真正價值。如果妳在事業上不成功,妳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但是所謂的成績真的有價值嗎?按照傳統文化和佛教觀念,壹個人的財富不在於財富的多少。如果我們接受這種觀點,我相信很多人會有壹個冷靜得多的心態,能看到財富之外更有價值的東西。慢下來,下車,減少壹些對物質的依賴,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內心平靜下來,禪意生活其實很快樂。
妳剛才提到了幸福。幸福真的是壹種稀缺的東西。人們常說,奉獻能讓人快樂。妳怎麽看待敬業?
現實生活中我們缺少奉獻,更多的是占有、需求和貪婪。要消除這些,就要培養奉獻精神。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占有、需求、貪婪讓我們深陷泥潭。有人會想,既不貪婪,也不苛求,怎麽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獲得創造力?我想告訴妳,佛教並不意味著放棄或者沒有創造力。相反,佛教鼓勵人們不僅要創造,而且要勇敢地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幸福。佛教講控制貪欲,就是不要把所有的東西都當成私有品,想把所有的東西都占為己有。佛教的貪婪不是放棄而是超越。名利不是壞事,當妳有了名利,就可以不為名利所累;當妳擁有財產時,妳就不會被它拖累。如果壹無所有,還能貪什麽?所以“貪”字是:今有珍寶。妳現在是英雄了,有了財產也不在乎了。
但是,要註意奉獻的誤區。在我們的生活中,奉獻不僅僅是拿錢。有很多方法可以給對方希望、鼓勵、信心、方便和快樂。只要有益於他人,幫助他人,就是奉獻。有人跟我說:“好人做不到,但是恩將仇報。我警告妳,奉獻是非常重要的。好人難做的背後是壹種心態,因為他總是希望我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我好。妳看他對別人好是有前提的,有交換的。事實上,他被困在了自己給自己設定的圈子裏。
想要付出,就要有真愛。真愛是觀音菩薩的慈悲:沒有慈悲,沒有慈悲。也就是說,幫助別人不講條件,給別人不講條件;只有把別人的痛苦和自己的痛苦聯系起來,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才能真正感受到別人的痛苦。奉獻是幸福和快樂的源泉。
佛教提倡行善積德。要獲得喜悅,就要有感恩、依戀、分享、包容的心態,但做到這壹點並不容易。
關鍵是要有壹顆快樂的心。看到別人的成就,妳壹定是開心的。比如看到別人升職,妳心裏要覺得,是的,他通過努力終於有了成果。看到有人賺錢,就覺得他腦子真聰明,我就想向他學習。只有這樣,喜悅才能誕生,壞心情才會慢慢消失。要獲得長久的幸福,就要寬容。寬容不是忍氣吞聲,而是不挑剔不苛刻。為什麽有些人在生活中總是很挑剔?因為他總是看別人的缺點,而不是看別人的整個人,是不是人都沒用,沒有優點?要做到寬容,就要學會整體看待人和事。佛教說,如果妳每天都以慈悲心對待任何人,妳每天都會快樂,每天的生活都會有質量。早上起來看到家人的第壹反應,我不得不想:她今天這麽辛苦,給我做了這麽多好吃的。這就是菩薩的精神——為他人著想。
除了慈悲,還要有智慧。學會吃苦是最大的智慧。以前人們常說“吃虧是福”,吃虧不僅是福,更是智慧。經常有人問我:“師傅,那個乞丐是騙子。要我給他錢嗎?”?佛教裏有個觀念,不管他多有錢,只要向妳伸手,他就是乞丐。因為他的心和精神都很差。雖然我們被騙了,但是我們的內心是幸福的,我們的精神是豐富的。
佛教提高了人心和生活質量,但能改變環境的惡化嗎?
適者生存壹直很流行。這種觀點表面上看似合理,實際上是有問題的。如果我們適應了環境,我們就能自然生存。但現在人們錯誤地使用這種理論,與天鬥地鬥,把它當作以強淩弱、以大欺小的理由。本來人要適應自然,現在卻在讓自然與人類合作。我們把這種藥用反了。
生存是人的本能,想有更大更好的生存空間是對的。但今天,很多人的觀念已經超越了生存本能,打破了人與動植物之間的生態平衡。既然動物和我們有血緣關系,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彼此?有人問我:“蒼蠅蚊子這麽討厭,能不能打死?”有壹個基本的前提,大家都認同消滅蚊蠅,就是認為蚊蠅是害蟲,會傳播疾病。那個人不會傳播疾病,那麽他應該殺死生病的人嗎?妳覺得它是害蟲,因為妳太自私了。當妳站在蚊子壹邊的時候,妳會想,這個大家夥真小氣。如果我咬了他,他會殺了我,總有壹天我會殺了他,因為他覺得妳也是個害蟲。因為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所以人類會鄙視其他生命。佛教就是要打破自己比其他生物高貴,眾生平等,相互依存的觀念。經常有人提到,科學是首要驅動力。其實真正的首要驅動力是欲望,是欲望惡化了我們今天的生態環境。佛教認為,真正的生存之道是尊重自然,欲望少壹些,人類對環境造成的破壞自然也會小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