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心",泛指壹切美味糕點,有兩個關於它的起源故事。
壹是源於南宋時抗金的壹段佳話。相傳東晉的壹個大將軍,體恤前線的士兵,傳令廚師做民間糕點送到前線,犒勞將士,以表"點點心意",此後,"點心"便傳開了。
二是源於古代壹種殘酷的刑罰"淩遲"。家屬為讓親人免受碎身之苦,用重金賄賂行刑的劊子手,行刑前從後背刺向犯人心臟結果性命,這壹刀稱為"點心",所以北京人都叫點心為餑餑。
當點心遇上"江南"二字,壹切都變得細碎溫潤而美好,這大抵是因為中國人割舍不掉的江南情結。
濃墨重彩的水墨畫不足以勾勒江南的美,曲徑通幽的煙雨小巷,斑駁的粉墻黛瓦,優雅的長流細水讓人沈溺於它的溫柔鄉中。
富庶的江南地區自古就是藏不住美味的,尤其是江南的點心。最是人間留不住的花草木清香也能被封存在精致小巧的糕點裏,化作舌尖的細膩,綿軟甜香。
在近壹年的時間裏,我們去過江南的16個城市,找到了不少傳承多年的特色精致點心。下面這6道點心,妳吃過幾道呢?
角幹餅
與燒餅壹樣深受麗水人喜愛的還有壹道傳統 美食 —角幹餅,外焦裏嫩、軟糯香甜,其用面粉、紅糖、葡萄幹、梅幹菜、豬肉等制作而成,有甜鹹兩種口味。
發酵好的面團揉好切開,鋪上葡萄幹和芝麻,搟壓後,切成菱形便可上鍋蒸制,這是甜味,還有紅糖味,紫薯味和蜂蜜南瓜味;梅幹菜豬肉剁餡,分為兩層鋪在面團上,包攏、搟壓、切塊,加入秘制調味包放大鐵鍋鍋沿蒸烤的是鹹味角幹餅。
據說,傳統的角幹餅是古代學子進京趕考時隨身攜帶的幹糧。另外,角幹餅形似福袋,也有祈求平安順利之意,是當地人的童年小食。
糕粘
糕,音諧"高",寓意步步登高。稔,音諧"年",稻谷稔熟,年成豐收。糕稔,就是在稻谷豐收的年景裏人們會吃的糕點。不過,大多數浙江人更樂意將其寫作"糕粘", 粘嘴又粘心的米粉糕。
"糕粘"的制作有點繁雜,浸泡、漿洗大米,磨米粉,篩出細膩的米粉,在將壹年到頭用不了幾次的木桶,天臺人叫"飯甑",從屋子裏搬出來洗凈晾曬,往"飯甑"裏壹層壹層的鋪米粉撒上芝麻、枸杞、葡萄幹蒸制而成。
它有多種口味,玉米味、火龍果味、紅薯味等,去當地嘗過這道點心的遊客都想把這個"飯甑"買回家自己做著吃。
黃金千層糕
采用當地手工制作的千層糕和茶葉為原材料, 口感綿潤Q彈,色澤透亮金黃,米香、茶香四溢 ,而且這道菜鹹甜皆宜,喜歡吃甜可以沾紅糖,喜歡吃鹹也可以沾醬油,是浙江畬族特色 美食 。
千層糕,是壹種樸素的食物,這壹點從其制作手法上就可以看出來:
當年出的新米,用石磨細細磨成潔白細密的粉末,因其性硬,又把它放到稻草灰燒成的水中浸泡,最後上鍋蒸熟。拋卻了現代工業生成的急躁,是先祖們 探索 出的智慧結晶。
麥餅松角
傳說中與黃帝"沾邊"的縉雲特色小吃—— 麥餅松角。
麥餅松角,也稱麥餅松,甜味,有松、軟兩種,色黃如玉,芝麻星點其上,香甜可口。在麗水當地有壹句歇後語就是用來形容它的: "松者樂兒童,軟者敬老翁,青壯出門當路資。"
麥餅松用麥粉和白糖做成面團,切成二寸長的棱形餅狀,撒上黑芝麻按壓,再沿鍋沿倒油煎制兩面金黃食用,當地人也稱其為 "蘄蛇花" 。無論是即食,還是儲於壇罐都可以,最長可以放至 半月而不失美味。
糯米糕
過年吃糯米糕,是麗水的壹項傳統習俗。每年出門工作的當地人都會帶上幾塊,既解饞又解鄉愁。
糯米糕由糯米粉、鮮米粉、白糖、豆腐皮、食用色素、枸杞制作而成。糯米粉、鮮米粉混合後倒入白糖水和勻,再加入色素攪拌。沒加色素和加色素的米粉壹層壹層放入鋪豆腐皮的蒸鍋中, 最上面用枸杞寫的壹個大"福"字是重點,寓意幸福美滿!
糯米食品宜加熱後食用。糯米不宜壹次食用過多。糯米年糕無論甜鹹,其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都很高,對於有糖尿病、體重過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
畬族麻糍
軟糯香甜的麗水畬族麻糍,是過年過節時必不可少的壹道 美食 ,做它得4個人壹起合力才能完成。
畬族麻糍由糯米、黑芝麻、白糖制作而成。糯米洗凈浸泡六個小時,後燜煮1個小時,芝麻翻炒二十分鐘。將煮好的糯米飯出鍋,與糯米壹同送入畬族磨坊內。
炒好的芝麻放入石臼中搗碎,然後倒入白糖繼續搗碎,將糯米飯倒入石臼,搗成光滑的糯米團,搗好的糯米放在做好的芝麻糖上,將糯米團混著芝麻揉成餅狀,趁熱食用最好吃。
1000人眼裏有1000個江南,江南好,不僅好在它夢幻般的氣息以及歲月靜好中揮之不去的脈脈柔情,亦好在它獨守匠心工藝的江南點心,化為平淡日子裏縈繞在人們舌尖上的壹點甜。
很多人談到對江南點心的印象:"看到江南點心,第壹印象就是永遠在排隊",這就是江南點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