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佤族的文化特征

佤族的文化特征

簡介

佤(佤三生),佤山古居民

佤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壹。現有人口35萬多。主要分布在滇西南的滄源、西盟、瀾滄、孟連、雙江、耿馬、永德、鎮康等縣的山區和半山區。即瀾滄江與薩爾溫江之間的“阿瓦山區”和怒江山脈南段。與漢、傣、棕、德昂、博、拉祜族等民族雜居。

漢代以後,有“普人”居住在雲南。唐代“濮人”和“王人”分布於東起京東、巍山,西至騰沖、梁河,南至鎮康,北至永平鎮西。“濮人”可能是居住在這壹地區的各族先民的統稱。“看人”可能主要是佤族的先民。歷史文獻中的“王曼”、“王帽子”、“外來語地名”等名稱,與目前佤族自稱的“佤”基本相同或非常相似。

佤族稱自己為瓦、巴饒克、不饒克、阿瓦、阿沃、阿瓦來、勒瓦。他稱之為“拉”“我”“阿瓦”“瓦瓦”。“哈拉”、“哈瓦”、“卡瓦”等歷史名意為“住在山裏的人”。按照民族的意願,1962被命名為“瓦”。

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瓦語屬於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分為巴拉奧克語、阿瓦語和瓦語三種方言。舊文是英國傳教士為傳播基督教而編的,比較粗糙。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創造了新的漢字。

佤族的經濟以農業為主。我喜歡吃紅米,喝濃茶,吃辣椒,嚼檳榔,喝酒。住房以兩層竹樓為主。傳統服裝以黑色為基調。男人經常穿著黑包子,黑夾克,闊腿褲。女裝因地而異。最有特色的是穿披肩式的無領無袖頭禮服、裙子、發帶、衣領、項鏈、腰箍、手鐲等用銀或竹條制成的首飾。

佤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少數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新米節是最隆重的節日。文學藝術豐富多彩,竹文化獨具特色。滄源巖畫馳名中外。

“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曾多次在全國舞蹈比賽中獲獎。

歷史上,佤族地區廣泛流傳著“四崗裏”的傳說。西盟的佤族解釋“四崗”是山洞,“裏”出來,說明人類很早就從山洞裏出來了。傳說佤族最早是從山洞裏出來的。該洞穴位於西盟縣以西約60英裏的阿瓦山中部。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都把洞穴視為“聖地”。滄源佤族解釋“四剛”是“葫蘆”,“李”出來,就是人從葫蘆裏出來的意思。

雖然不同地區的佤族對“四崗裏”有不同的解讀,但他們都把阿瓦山視為人類的發祥地,同時都反映出他們是阿瓦山地區最早的居民。“四崗裏”是佤族對自己古老洞穴生活的記憶。

規矩

佤族人豪爽好客,以酒待客為先,以為無酒為禮。佤族招待客人和敬酒的習俗多種多樣。壹種是敬酒的主人先從自己身上抿壹口,以驅散客人的各種警告,然後依次遞給客人。客人必須喝下提供給他們的酒,並盡力將其幹以示誠實,否則會被認為是對主人的不尊重;另壹種形式是主人和客人都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遞給客人。客人用右手接過後,稍微落地或用右手將酒彈在地上,表示對祖先的尊重。然後主人和客人壹起喝酒。佤族有不敬酒給無知不厚道的人的習慣。每當兒子出門,客人離開,主人也會送上壹份“送別禮物”。也就是給親戚或者客人敬酒。那時,主人會用葫蘆(盛酒的容器)盛酒,先喝壹口,然後送到遠方的客人或親戚口中。客人需要把葫蘆喝光,以表示他們的家庭和友誼永遠不會忘記。

建設

佤族房間的陳設簡單,沒有桌椅,竹席和木板當床,沒有被褥。他們只用棉被或亞麻布床單作為被子、枕頭和衣服睡覺。

佤族的住房因地區而異。受漢族影響較大的地區,壹般是四墻觸地的草房,也有土墻草房和個別瓦房。但大部分佤族地區的房屋結構和形制與傣族相似,建築材料都是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條等。)和草(茅草、椽子、檀香木、木板等。).木柱頂端預留樹枝支撐橫梁,橫梁上支撐壹些細竹,再蓋上茅草,搭建壹個架空的“竹樓”。房子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畜禽活動。個別鐵匠樓下也有風箱和壹套打鐵工具。

規定飲食

佤族以大米為主食。錫盟地區的佤族喜歡把菜、鹽、米壹鍋煮成稠爛的米飯。其他地區的佤族多吃米飯。農忙季節吃三餐,平時吃兩餐。雞粥,如山茶花粥,是家常菜中的上品。現在經常吃旱稻,男女老少都吃辣椒。民間流傳著“辣椒不缺糧”的說法。

佤族的肉類主要來源於家庭飼養,包括豬、牛、雞。此外,還有捕食老鼠和昆蟲的習性。部分地區的佤族也有捕食昆蟲的習慣,甚至吃蛹、寄生在草本植物上的紅毛蟲、金雀花蟲、寄生在冬瓜樹上的冬瓜蟲等十余種。壹般食用昆蟲和大米煮成粥,加入蔬菜、鹽和胡椒,麻辣鮮香。

佤族養蜂很普遍,但養蜂的方法很特別。先用中空的圓木,兩端密封,留幾個小洞供野蜂進出,放在林中或屋檐下繁殖,釀蜜。它們每年被割2到3次,和蛹壹起吃。

佤族普遍喜歡喝酒,喝苦茶。所有的飲料都是自釀的“泡酒”。經常喝泡酒不僅對身體無害,而且有益健康。近幾十年來,佤族開始飲用燒酒。

佤族人更喜歡苦茶。有些苦茶太濃了,幾乎成了茶膏。苦茶雖苦,但喝後有清涼之感。對於氣候炎熱地區的佤族來說,有著神奇的解渴作用。

嚼檳榔是佤族男女老少的共同愛好。他們通常在休息或聊天時,嘴裏嚼壹塊檳榔。嚼的檳榔都是用麻櫟葉和石灰煮的替代品,據說嚼檳榔有健齒的作用。

典型的食物有:山茶花粥、烤蛇肉、青豌豆炒螞蟻蛋、炒柴火蟲等。

假日和節日

由於木鼓的神聖地位和作用,“拉木鼓”成為佤族非常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動。

所謂“拉木鼓”,就是從寨子外的森林中砍伐樹木,拉進寨子,制作新鼓,替換舊鼓的活動。多過農歷十壹月(壹月)。那時,首先,村領導會議將確定拉木鼓和牧師(將承擔活動費用的人)的時間,並準備若幹待宰的水牛,壹頭從肝臟中取出的牛,以及水、酒和食物。拉木鼓的日子,白天用牛祭祀神靈,晚上由小夥子上山砍伐事先選好的樹木,準備制作鼓的材料。第二天壹早,村裏的男女老少(有的婦女不能參加)都穿著節日的盛裝來打鼓,大家載歌載舞,用繩子把木鼓拖到村裏。但木鼓當天不能進村,要停在村外。殺雞祭祀後,要在另壹個吉日進村。

新鼓進村的那壹天,全村壹片歡騰。鄰村的人們也敲鑼打鼓向他們表示祝賀。大家載歌載舞,宰牛殺豬,飲酒自娛。

制作新的木鼓大約需要20天。挖完的那壹天,要馬上敲鐘,向全村人報喜,還要舉行新的木鼓鋪設儀式。晚上,全村的人聚集在木鼓房周圍,再次載歌載舞,慶祝新木鼓制作成功。至此,整個“拉木鼓”祭祀活動結束。

據說佤族打木鼓是為了崇拜“魏帥”神。佤族認為“魏帥”是人類祖先的化身。平時住天宮,不問人間事。只有當他聽到木鼓的聲音時,他才會下凡拯救人類脫離危險或享受快樂。

愛“串妹”

大多數佤族婚姻是通過自由戀愛締結的。結婚年齡壹般在20歲左右,男孩女孩多。但是,青年男女從十五六歲就可以開始參加戀愛事務的社交和娛樂活動。這種戀愛活動俗稱“串妹”。

“串妹”是以團體的方式進行的。在正式確定關系之前,單獨活動比較少。在這種活動中,男人總是占據主動。

弦樂女主要在晚上演出。沒有具體的地方,大多是在女生家裏。每當夜幕降臨,青年男女就會三五成群地聚在壹起,男生吹三弦,吹笛子到等待他們的女生家。大家壹起載歌載舞,互贈香煙檳榔,男女梳頭,嬉笑打鬧,互送秋波,訴說心事。經過幾串姑娘,小夥子看上壹個姑娘後,會送她壹些手鐲、項鏈、梳子、頭巾之類的禮物。如果妳在幾天內或者壹段時間內沒有看到女生回禮,妳可以假設她對自己是情有獨鐘,願意做她的情人。而女生呢,禮物都拿走了,不管是誰送的。因為他們認為年輕人送禮越多,外表、性格等條件越好,就越覺得光榮。女孩的父母也會為串門女兒的人數感到高興和自豪。但是對於不想繼續這段關系的年輕人來說,禮物很快就會還給他。在串女生的過程中,如果壹個男青年看上了壹個女生,就會趁機偷走她的首飾、頭巾等東西,向她求婚。此時,不管女生喜不喜歡,都會大喊大叫,假裝反抗。如果兩三天內沒有提出要求,說明妳接受了男生的求愛。

確定了戀人關系的青年男女會脫離群體,開始單獨交往。然後正式向媒體求婚,訂婚,結婚,喜結良緣。

新密節

佤族是壹個農業民族,過去生產力低,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弱。因此,圍繞著農業生產,形成了許多祭祀活動,其中壹些活動逐漸定制化,發展成為節日。“新米節”就是其中之壹。

“新米節”是稻米成熟、慶祝豐收和品嘗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糧食成熟的時間也不壹樣,所以不同地區、村莊甚至每家每戶的節日時間都不壹樣,但過去壹般都是在農歷七八月(農歷九月)舉行。確定日期,壹是根據各自糧食的成熟程度選擇吉日。第二,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日期最好。意在邀請祖先的靈魂回來,與家人壹起品嘗新米,盡情歡樂。並請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後代家庭幸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為了讓各地的佤族同胞* * *在1991慶祝“新米節”,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共同決定,將農歷八月十四日定為佤族的“新米節”。

傳統的新米節是許多家庭獨自舉行的。節日那天,主人早早起床,為節日準備食物、酒和肉。然後去地裏砍新的谷。門上掛壹串割好的谷子,表示請五谷之魂進屋。把剩下的五谷搓碎,放在鐵鍋裏用小火烤,倒出新米做米飯。然後,舉行家庭祭祀儀式:在祭壇上放壹碗新米,上面擺著各種菜肴,並請巫師念壹段咒語,向谷神和祖先獻祭。儀式結束後,在巫師和老人的帶領下,全家人盡情品嘗新米。之後,主人打開門,把自己放假的消息告訴了鄰居。於是人們帶著各種禮物前來祝賀。主人殺雞,殺豬,甚至殺牛來招待客人。大家歡歌笑語,享受豐收的喜悅。

文化和藝術

滄源巖畫

滄源巖畫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滄源縣諾梁山、班考山、工弄山之間的猛洞河流域谷地。是中國最早發現的古代摩崖壁畫之壹。自1962年以來,在滄源縣中北部的萊蒙、定來、滿坎、和平、芒陽、猛省發現了11巖畫。這些巖畫大多畫在離地面幾米的垂直巖壁上。

滄源巖畫的內容主要有人物、動物、村落、狩獵、祭祀、舞蹈等。每幅畫都有壹個中心內容,真實地描繪了壹幅原始生活的畫面,簡單,生動,傳神。它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豐富的想象力。

滄源巖畫采用平畫法,簡潔傳神。人體多以三角形表示,不畫五官,但四肢姿態多變,富有動感。通過手臂和腳的不同姿勢,我們可以看到人物的活動。動物也是如此。雖然五官不清楚,但通過角、尾、腳、耳等特征可以識別其種類。

滄源巖畫的圖像多為赭色。繪畫顏料可以由赤鐵礦、蟲膠和動物血液制成。據專家初步研究分析,這些巖畫可能是距今3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作品。當地佤族壹直將其作為聖物崇拜。

木制鼓

木鼓是佤族村寨的標誌,佤族語稱之為“克羅克”。是佤族傳統的祭祀工具、樂器和報警裝置。壹般由紅毛樹、桃樹或栗子樹段按壹定形狀挖空肚子制成。大小不壹,壹般長2米左右,直徑0.5到1米。鼓有兩種:公鼓和母鼓。男鼓音節低,音色重。母鼓音節高,音色清脆。很多都是成雙成對的存放在村裏的木鼓房裏。

木鼓屋是佤族重要的標誌性建築。每個村莊都有壹個或幾個。是六柱三梁竹或茅草搭建的棚子,四周沒有圍墻。木鼓室雖然面積不大,結構簡單,但卻相當神聖,因為它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具有其他民族寺廟的功能和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崇拜的聖物。在他們看來,木鼓是“接神之器”,是“通天之鼓”,“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所以平時不能亂動,只有在搞祭祀警察、節日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門。

歷史事件

佤族是壹個勤勞勇敢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為佤族山區的開發建設和西南邊疆經濟文化事業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在反抗外國列強侵略、捍衛祖國領土和主權的鬥爭中建立了不朽功勛。

19年底至20世紀30年代,英帝國主義勢力多次入侵佤族地區,進行刺探情報、測繪地形、刺探礦藏等侵略活動,遭到佤族、傣族、漢族等當地民族的英勇抵抗。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英國壹支“遠征隊”在500名英軍的保護下,入侵阿瓦山等地,佤族“手握兵器”,奮起抵抗,嚇得英軍首領“面如土色,畏人而逃”。

1898年(清光緒二十五年),中英在孟定、阿瓦山、孟連劃定滇緬邊界時,佤族、傣族、漢族等民族再次拿起武器,堅決抵抗英國侵略者侵占我國領土的企圖。

滄源縣板洪、板老地區銀、鉛礦資源豐富。垂涎已久的英國開始窺探礦藏,從1927偷渣。1933,公路緊急搶修,準備占領這壹帶,奪取礦藏。遭到抵抗和反叛後,在1934年初,大批軍隊被調遣占領礦區。英國軍隊的野蠻侵略激起了佤族人民的憤怒。當年2月,班洪王、班老王邀請身邊10多個部落齊聚班洪,他們宣誓“寧為血河,不為英皇之奴”。會後立即組織三軍展開反英鬥爭,就是震驚中外的“班洪事件”。雙江、瀾滄、耿馬等地的佤族、傣族、漢族等民族也組織了1000余名誌願軍趕赴班洪地區參戰,全國人民也以各種形式給予支援,沈重打擊了英軍。

後來由於南京國民黨政府的退讓和妥協,這場轟轟烈烈的以佤族為主的反英鬥爭被鎮壓了。但是,這場鬥爭充分顯示了佤族人民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對激發當地乃至全國的反帝愛國熱情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現在,班洪的“班洪抗英遺址紀念碑”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雲南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文日歷

佤族人民在與自然鬥爭的漫長歲月中,從艱苦的勞動、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逐步積累了有關天文、氣象、機械原理和醫學的知識,產生了簡單的科學萌芽技術。這些科學技術反映了佤族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及其智慧和創造力。?

1.《星歷》?

佤族先民通過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發現地面花木繁盛、繁盛、衰亡的循環過程與天上木星與月亮相遇、離開、再相遇的循環過程之間存在壹定的對應關系。經過長期的觀察和探索,逐漸為佤族創造了獨特的“星月歷”,用以指導農業生產和安排活動。由於佤族歷史上沒有文字,所以“星歷”在佤族中代代相傳。?

佤族稱月亮為“凱”,木星為“喜達屋溫度”。“星月歷”以360天為壹年,分為12個月。每個月分三輪,每輪十天,每輪有九星(有的村有10)來算。?

從1日到9日的天名分別是:布拉(1日)、黑拉(2日)、普斯(3日)、二龍(4日)、貢(5日)、石龍(6日)、二來(7日)、門門。這些名字在壹個月(30天)內循環三次。

壹月到十二月的名字分別是:壹月(開鐵)、二月(開二拉)、三月(開魯)、四月(開崩)、五月(開坡庵)、六月(劉凱)、七月(開阿龍)、八月(開石代)、九月(開石頂)、十月。?

佤族人把地球、木星和月亮在運動中相遇的那壹天稱為“阿媽星木文”(意思是星星和月亮打架)。這壹天是壹年的第壹天,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壹年的第壹天。村民們把某壹天定為最不吉利的日子,壹直把這壹天視為忌日。在“星月歷”中,“阿媽行木文”的日期是公歷12月10日左右,也叫“布拉開帖”(即65438+10月1)。?

佤族的“星月歷”是佤族先民長期勞動經驗和勤勞智慧的結晶。雖然佤族對天文學的觀測處於肉眼觀測階段,但通過這種觀測和探索創造的“星月歷”對佤族農業生產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

下表是佤族“星月歷”安排的農業生產生活活動:

公歷月,農歷月,農業生產活動等活動?

12 11開鐵(“格裏爾”月)收割冬蕎麥,取水槽?

1 12凱拉(《固安》之月)選擇“懶火地”蓋新房?

2 1開魯(“耐”月)種谷,整地種土豆?

3 2“開崩”(“艾琦”月)在潑水節種植紅薯並撒下旱稻種子?

4 3在開坡岸(“阿木”月),種玉米,耕水田?

5月4日劉凱(“雙”月)播種幼苗和收集土豆男子狩獵?

6 5啟倫(“掃地”月)除草修木鼓房?

7/6:在“傑拉”月,葛西收割早期玉米和摘南瓜了嗎?

8 7.克什丁(“阿沛”月)旱稻會成熟,加強管理,打掃寨子嗎?

9 8凱哥(《岱依》月)修剪手掌(露臺)?

10 9凱歌鐵路(“高哈旗”月)收割水稻為新米節?

11 10克格拉(“高哈羅”月)年輕人結婚?

在世界歷法創造史上,佤族的“星月歷”與漢族的古代“陰歷”和古埃及的“旬星歷”壹樣,是人類在天文科學領域的傑出貢獻。

  • 上一篇:體驗古城。有哪些景點值得推薦?
  • 下一篇:壹個醫務人員應該具備什麽素質?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