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笑(天柱縣人)主要作品有:大型歌劇《人民戰士》曲作主筆、中型舞劇《劉英俊》曲作主筆、電視劇《起步》、《花溪的春天》等曲作者。1979年後,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省市的20多家刊物、電臺、電視臺、唱片社發表歌曲、曲作150余篇,代表作有《黃果樹瀑布》、《四季花歌》等。他的作品先後獲全國獎8個,省級獎19個。另外撰有《歌曲作法》書稿十余萬字,其中部分章節已公開發表,編輯出版了《貴州彜族民歌選》專輯(貴州人民出版社),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龍明洪(天柱縣人)創作舞蹈劇《桔子紅了》、《苗山巡邏》、《放鴿橋畔》、《爐火更紅》、《春之歌》、《紅軍衛生員》、《星光》等音樂16部;創作歌劇、話劇、電視片配樂曲9部。創作歌曲100余首,其中《杉木深處侗家歌》、《金鳳展翅》、《金色的地毯》等50多首已公開發表或演出。其理論著作主要有《藝術民主三題》、《關於現代派音樂的摘錄與討論》、《論調外和聲》等。他創作的音樂、歌曲9次獲省市和全國獎;經他配樂曲的電視片《高原彜家》於1984年3月獲全國民族優秀節日二等獎,並被譯成英、法、日三種文字,發行30多個國家。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楊秀昭(天柱縣人)已創作《四月八組曲》、《春暖花開三月三》等各種體裁的器樂、聲樂作品及歌劇、舞劇、電視音樂***100余首(部);編有教材《樂隊配器法》、《管弦樂織體寫作》兩部,與人合作出版專著壹部。其中論文《中立音與中調式應在音樂創作中占有壹席》在廣西音協主辦的“音樂創作民族風格論文評獎活動”中獲壹等獎;本人專著《廣西少數民族樂器考》、論文《論廣西少數民族音樂中的中立音與中調式》分別獲廣西藝術學院首屆科研、創作、表演評選二等、三等獎。他對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基礎理論、包括民族音樂學、樂器學、樂律學等都作了系統的研究和探討,有獨特見解。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肖枚(女、天柱縣人),歌唱演員,1984年10月參加全國青年歌手第二屆電視大獎賽。獲北京賽區中直機關優勝二等獎。1985年12月參加全國少數民族聲樂比賽獲“金鳳獎”(壹等獎)。1986年6月參加全國青年歌手第二屆電視大獎賽獲“優秀演唱”獎。1987年5月參加全國“健牌杯”廣播歌曲大獎賽獲“優秀演唱獎”。1986—1989年中國唱片公司出版她演唱的專輯磁帶三盒、拼盒10余盒,獲全國第壹屆盒磁帶比賽銀獎。現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劉蘭平(女,天柱縣人)1983年8月在貴陽舉辦的第三屆“花溪之夏”音樂會上,她獨唱的《清水江搖籃曲》獲二等獎;1985年元月參加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舉辦的“星期音樂會”上獲“侗族歌手”稱號。
龍庭才(天柱縣人)在黔東南州歌舞團從事作曲工作,現為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中國音樂家協會貴州分會、貴州音樂文學學會、貴州民族音樂研究會會員。他從小受家鄉民間音樂的熏陶,在工作中又搜集了大量的侗族民間音樂曲調。1978—1987年,創作了《同誌也請到侗家吃油茶》、《侗家花橋美》、《侗鄉處處琵琶聲》、《請來侗寨看花開》、《侗鄉放排歌》、《妳若真心愛阿妹》、《苗嶺,我可愛的故鄉》、《誰不把我林場誇》、《苗家寨前壹條河》等歌曲;創作的器樂曲有《苗嶺新年好》(二胡齊奏)、《侗鄉新曲》、《侗寨變了樣》、《我從侗鄉來》、《山寨之夜》,創作的舞蹈音樂有《小夥伴》、《清水姑娘》、《新苗》、《采杉種》等80余首,其中獲獎18個。同時,收集整理民間樂曲100余首,民間樂曲10余首,還發表了《淺談侗族玩山歌》、《錦屏縣啟蒙區民歌調查》、《報京侗族民歌淺析》、《北部方言侗族地區民歌簡述》等研究和介紹侗族音樂的學術論文。
張勇(榕江縣人),吳定幫(黎平縣人)等人,自幼生長在南部方言侗族農村,對侗族大歌、琵琶歌以及侗戲的編導演出具有豐富的經驗,他們虛心向漢族音樂戲曲界學習,對侗歌、侗戲的改革作了大量的工作培訓,輔導了壹大批侗族青年演員。他們先後將各種侗歌曲調熔入戲曲之中,改變了侗族傳統戲劇過去單調的幾種表演方式和唱法,對侗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吳少光(三穗縣人),他在舞蹈編導方面具有較高的造詣。作品《苗族木鼓舞》獲國家文化部及國家民委優秀表演獎;與人合編導的《鬥鳥》獲貴州省文化出版社壹等獎;《銀項圈》獲三等獎;《花帕》獲貴州省文化出版社、中國舞蹈家協會貴州分會頒發全省舞蹈選調演出編導三等獎;創作的《放鴨歌》(詞)在貴州省農村歌曲征集活動中獲三等獎,《天上有顆星》獲全省少年兒童歌曲紀念獎。《請來侗寨看花開》(詞)獲貴州省第壹屆《苗嶺之聲》音樂節創作獎。此外,還在《舞蹈藝術》等發表了《談苗族舞蹈動作中的“腰”》等學術論文。1986年加入了中國舞蹈家協會少數民族舞蹈研究會,並被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部《舞蹈藝術》編輯部聘請為“《舞蹈藝術》之友”。
侗族青年女演員吳玉連(黎平縣人)、楊水先(從江縣人)、陸金連(黎平縣人)、吳杏蘭(榕江縣人)等在侗族大歌、琵琶歌的唱法上取得了較大的成績,曾先後在國內外的演出場合中得到較高的評價。 趙縣的挎鼓(又名背燈挎鼓),是壹種很別致的民間舞蹈。表演者背上背著壹盞特制的龍燈或西瓜燈,將鼓挎在腰間,雙捶擊打圓鼓。時而歡騰跳躍,時而旋轉著敲打著輕快有序的鼓點。每值燈節之夜,數以百計的“背燈挎鼓”湧上街頭,排成壹字長蛇陣,在鼓樂聲中,燈火之下,於歡樂的人群中往來穿梭表演。表演者與觀賞者融為壹體,***同享受著壹種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喜悅,增強了喜慶的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