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頭垢面進入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在門外脫鞋,往裏輕走。不能坐在壁爐上方或跨過壁爐,不能進入主人的內室,也不能坐在門檻上;壁爐上的三腳架不能動,火不能蹬;不要在家裏吹口哨剪指甲;不要用衣服當枕頭,也不要坐在枕頭上;晾衣服時,上衣要在高處晾,褲子和裙子要在低處晾;進入佛寺要脫鞋,避免觸摸小和尚的頭部、佛像、長矛、橫幅等佛教聖物。不能隨意大聲說話。
“關門”在傣語裏叫“入坳”,意思是佛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持續3個月,始於每年傣族歷9月15日(農歷七月中旬)。
相傳每年傣歷九月,佛隨母赴西天講經,三個月後再返人世。有壹次,正當佛陀要去西方講他的月經期,幾千個佛教徒到鄉下去傳教,踐踏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了他們的生產。人們怨聲載道,對佛教徒非常不滿。佛陀得知此事後,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當佛陀去西天講經時,所有的佛教徒都被召集在壹起,規定在這三個月內不準去任何地方,只能懺悔以贖罪。因此,人們稱之為“關門日”。
“開門節”又稱“楚瓦”,是我國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信仰小乘佛教的佤族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源於古代佛教雨季生活的習慣,類似於中原佛教的復辟。時間是傣歷十二月十五(農歷九月中旬左右)。
開幕日象征著過去三個月的雨季已經結束,也意味著從“閉幕日”開始,男女之間的婚姻禁忌已經解除。從現在開始,青年男女可以開始自由戀愛,也可以舉行婚禮。這壹天,男女青年身著盛裝,前往佛寺拜佛,供奉食物、鮮花、蠟條和錢幣。祭祀結束後,舉行了盛大的文化集會,慶祝閉館日以來的齋戒結束。主要內容包括燃放火花和上升,點燃燈籠,唱歌和跳舞。年輕人還會在村子周圍跳鳥、動物、魚和昆蟲形狀的燈籠。此時,正值水稻收割完畢,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
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可分為四種形式:流行於西雙版納等地的傣語,又稱西雙版納傣語;流行於德宏等地。
這條線叫文,又名德宏;瑞麗、瀾滄、耿馬等部分縣市稱戴繼文;它在金平被稱為戴端文,也被稱為金平戴文。這四種傣語都是由印度的梵文字母演變而來,與老撾語、泰語、緬甸語和高棉語同屬壹個系統。都是從左往右寫,從上到下都有換行符,只是正文結構不壹樣。
幾乎所有信仰南傳佛教的傣族人,特別是40歲以上的,都要在房間裏受戒修行,每年夏天參加三個月的定居,念經念佛。在傣語中,佛教稱為“薩薩那”,釋迦牟尼的祖師喬達摩·悉達多稱為“剛鐸”。
在西雙版納、景谷等地,傣族男子要出家壹段時間,在佛寺學習傣語、佛教、天文、地理。人們認為只有在寺廟裏當過和尚的人才能被認為是有教養的人。所以,只有當過和尚的男人才能得到女生的青睞。壹個家境不錯的小男孩,七八歲進佛寺,三五年後回歸世俗。當他們穿著新衣,在親人的護送下,誇著打著,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走進佛堂時,他們驕傲地認為自己已經開始得到佛祖的庇護,可以成長為有用之人了。然後他們剃光了頭發,穿上袈裟,開始心平氣和地讀經,學文化,自食其力。現在因為九年義務教育,小男孩白天上學學習語文等科學知識,晚上在佛寺學習傣族文化,很辛苦。有的人讀完高中,大學畢業就去工作,然後休息壹周或者壹個月去寺廟學習。回國後仍是“康郎”,即世俗僧人。
德宏及其周邊地區的傣族入寺為僧後壹直沒有恢復到普遍的局面。
傣族有壹千多年的老傣文和古貝葉經。傣族人有自己獨特的歷法。傣歷與公歷相差638年,即公歷639年為傣歷元年。傣歷的年是陽歷年,但月是陰歷月。傣族日歷分為三個季節,從1月到4月為冷季,從5月到8月為熱季,從9月到12月為雨季。九月是每三年壹次的閏月,在泰國和緬甸仍然普遍使用這種歷法。
傣劇是雲南特有的少數民族劇種之壹,流行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州各縣市和保山部分傣族社區。
傣族戲劇源於和具有壹定人物形象的舞蹈表演和佛經,又吸收了雲南戲和皮影戲的藝術營養。與此同時,傣族戲劇從土司衙門向民間傳播,出現了大量的民間傣族戲劇表演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傣族戲劇有了新的發展。1960年成立第壹個專業表演團體——瀘西傣劇團,1962年擴大為德宏傣劇團。
1962年,何鄂、洛桑·尼瑪參加西南少數民族戲劇演出,引起轟動,被譽為“東南亞明珠”。除了德宏州的傣劇團等專業團體外,幾乎所有較大的傣族村寨都有業余表演隊。目前傣劇基本上只有老年人愛看,年輕人因為不懂而不感興趣。傣族戲劇的傳承困難日益突出。
傣族民歌的旋律靈活、優美、抒情。德宏民歌口音鮮明,西雙版納民歌滑音裝飾音較多,瑞麗民歌活潑爽朗,各具特色。舞蹈種類繁多,動作和內容主要模擬當地常見動物的活動,並在此基礎上加以個性化。孔雀舞不僅來源於對孔雀優美動作的模仿,還來源於傣族美麗動人的傳說。著名舞蹈家道美蘭以其孔雀舞的表演聞名中外。
潑水節(傣歷新年)是傣族最具民族特色的節日。這個節日在傣族歷的六月,相當於公歷的四月。在潑水節,人們會拜佛。姑娘們會用飄著鮮花的淡水為佛祖洗塵,然後互相潑水,互相祝福。壹開始是用手和碗潑水,後來是用鍋和桶,潑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連成壹片。潑水節期間將舉行賽龍舟、飛高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大部分都和佛教有關。
在依水而居的河谷壩區,由於高溫、潮濕、多雨、竹木繁茂的影響,傣族民居建築以“幹籬”(俗稱竹樓)為主。上下兩層以木竹為樁、地板、墻壁,屋頂以茅草、瓦片覆蓋。上面壹層住人,下面壹層用來養牲畜,堆放農具和東西。整個建築空間高大,以竹子或木材作為墻壁和地板,有助於保持房間的幹燥和涼爽。在氣候變化大的傣族地區,平壩少山多,依山傍水而居,取而代之的是厚實結實的平頂土棕櫚屋。土賬房是土木結構,壹般兩層。壹樓住人,二樓堆放食物雜物,牲畜另建。土墻有兩層,厚達三尺,起到了防熱、降溫、防寒、保暖的獨特作用。土木工程夯實的平頂有五到十寸厚,夏夜可以在平頂乘涼,秋收可以在平頂翻糧,有效利用了空間。
傣族男子壹般穿無領雙排扣袖襯衫和長袖長褲,裹以白色或藍色布料。傣族婦女的服飾因地而異,但基本上都是以束發、裙、衫為特征。裙子到腳,衣服又緊又短,下擺只到腰,袖子卻又長又窄。
傣族以大米為主食,喜愛糯米。最有特色的是竹筒飯。制作方法是將新鮮糯米放入竹筒中,加水,放在玉米皮上,放在火上燒烤。吃起來又香又好吃。傣族也有許多特殊的燒烤。傣族人的涼菜也很好吃,比如肉絲幹、清蒸魚等等,好吃極了。
普洱茶是雲南普洱茶的特產,唐代遠銷中國各地,清代遠銷東南亞、南亞,現已進入日本、西歐國家和地區市場,成為國內外名茶。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特產豐富,僅水果就有110多種。這裏動植物種類繁多,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之稱。1991年,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對外開放,人們可以親臨大自然的寶庫,領略濃郁的亞熱帶風情。
還有很多傣族小吃。如果有壹種糍粑,是用糯米和糖餡做成的圓餅,外面裹上抹了蠟油的芭蕉葉,可以用火烤,也可以油炸蘸蜂蜜。切絲是將米粉用水攪拌成顆粒,蒸熟,搗碎成球,卷成又薄又大的圓餅,冷卻後疊放,吃的時候放在碗裏焯壹下,撒上各種調料。潑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做成的,用紅糖蒸熟,裹上壹層炸豆面,再裹上芭蕉葉作為犒勞。還有用油炸糯米泥做的鍋巴。
香茅烤魚是阿呆風味菜肴。壹般將洗好的魚先裹上香茅,然後放在火上燒烤,抹上適量豬油。烤的時候香氣四溢,使得烤魚香脆可口。
大部分傣族人都有兩餐相食的習慣,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傣族的主食是粳米,西雙版納傣族的主食是糯米。通常是立即食用[chūng]。人們認為粳米、糯米只有立即食用才能失去原有的色、香,所以不吃隔夜飯或很少吃,習慣用手捏米。農民工經常在野外用餐,他們可以用香蕉葉或大米,加上鹽、辣椒、酸肉、烤雞、米楠(在傣語中是醬的意思)和青松來吃飯。所有的菜和小吃都以酸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野酸果;我喜歡吃酸菜幹,它的制作方法是將蔬菜曬幹,然後放入水中煮沸,加入木瓜汁使味道變酸,然後曬幹保存。吃的時候放壹點炒菜或者放在湯裏。這種酸菜有些地方的傣族人幾乎每天都吃。據說傣族人之所以經常吃酸菜,是因為他們經常吃不容易消化的糯米食物,酸的食物有助於消化。
用苔蘚吃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肴。傣族人吃的青苔是春天河裏巖石上的青苔,最好是深綠色的。釣上來後撕成薄片,曬幹,用竹簽穿上備用。做菜的時候,厚的用油炸,薄的用火烤。酥脆後碾入碗中,再倒入燒開的油,再加鹽攪拌,湯圓或臘肉蘸食,鮮美無比。
烹飪魚,多以酸魚或烤香茅魚為主,此外還有做魚排饢(即烤魚加香菜等調料搗碎)、魚凍、烤魚、白醬鱔魚等。
吃螃蟹的時候,壹般是連殼帶肉剁成蟹醬做飯。傣族人稱這種蟹醬為“蟹南米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消費量最大的日常蔬菜。除了苦瓜,西雙版納還有壹種苦筍,所以傣味裏也有壹種苦味。有代表性的苦菜是用牛膽等食材烹制的牛皮和涼菜的混合菜。
傣族地區濕熱,昆蟲種類繁多。以昆蟲為原料制作各種風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吃的昆蟲有蟬、竹蟲、大久保、鱉、蟻卵等。
捕蟬是在夏天。每天傍晚,蟬群落在草叢中時,蟬翅被露水浸濕,飛不起來。女人們趕緊把蟬摘到竹籃裏,放在鍋裏烤成醬。蟬醬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藥用功能。
傣族人普遍喜歡吃蟻卵,他們經常吃壹種在樹上築巢的黃色螞蟻。取蟻卵時,先把螞蟻趕走,再取卵。螞蟻卵大小不壹,有的綠豆大,有的米粒小。它們又白又亮,洗幹凈晾幹,和雞蛋壹起煎。它們很好吃,可以生吃也可以煮著吃。生吃的時候做成醬,熟了和雞蛋壹起炒。常用的酸味水果和苦瓜。
傣族人嗜酒,但酒精度不高。是他們自己釀的,味道很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人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飲用時,只在火上炒至焦爛,沖泡後略飲。嚼著檳榔,混著煙草和石灰,壹天到晚。因為長期咀嚼,嘴唇牙齒發黑,口液如血,讓人覺得很美。燒陶業比較發達,食具多為女性燒制。
傣族人普遍信仰由南向上座傳播的佛教,許多節日都與佛教活動有關。潑水節是傣族每年六月舉行的最大的節日。屆時將供奉佛教徒,並宴請僧人、親友,以潑水互賀。潑水節期間,除了酒和蔬菜,還有許多傣味小吃。
如果有壹種糍粑,是用糯米和糖餡做成的圓餅,外面裹上抹了蠟油的芭蕉葉,可以用火烤,也可以油炸蘸蜂蜜。切絲是將米粉用水攪拌成顆粒,蒸熟,搗碎成球,卷成又薄又大的圓餅,冷卻後疊放,吃的時候放在碗裏焯壹下,撒上各種調料。潑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做成的,用紅糖蒸熟,裹上壹層炸豆面,再裹上芭蕉葉作為犒勞。
還有用油炸糯米泥做的鍋巴。比較重要的節日有收節(傣族歷15九月)和開節(傣族歷15二月),都是流傳到南方的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谷和金平的傣族人慶祝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其內容和活動大體與當地漢族相同。典型的食物有狗肉湯鍋、幹豬肉、鹹蛋和幹鰻魚。
西雙版納的傣族,家家都要幫忙蓋房子。新房竣工,要恭喜新房。首先,小夥子上樓,扛著牛頭,唱著祝福的歌。成熟的男人扛箱子,結了婚的女人拿被褥。姑娘們依次端著飯菜,然後在壁爐上支起三腳架,放在桌子上,買酒備菜,唱著祝賀新房的歌。村民們也想給他們的主人送些吉祥的禮物。“抓黃雞”是西雙版納青年男女通過吃謠言來尋求愛情的壹種方式,即姑娘把扒雞拿到集市上賣。如果買家是女生的情人,女生會主動拿出凳子讓他坐在旁邊。通過交談,如果雙方相愛,兩人會抱著雞,拎著凳子到樹林裏傾吐感情;如果買家不是女孩的情人,女孩會加倍要價;再比如“喝點酒”。壹男壹女訂婚,男方拿起酒菜,去女方家請客。客人散了,男的由三個男的陪著,女的和她的三個女的陪著,擺了壹桌。“吃點酒”就是吃三道菜:第壹道是辣的;第二種方式是多放鹽;第三道菜應該有甜食。它意味著熱情、深沈和甜蜜。
婚禮當天,婚禮會在雙方家裏舉行,大多是先在女方家裏舉行。婚宴上,桌上要鋪上綠色的芭蕉葉,菜肴包括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和各種菜肴。酒席前,新郎新娘要做壹個綁禮,即婚禮用壹根白線繞過雙方的肩膀,兩根白線分別綁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純潔。然後,老人把糯米捏成三角形蘸上鹽,放在壁爐上壹個三腳架的頂點上,讓它燃燒後自然脫落,象征著愛情堅如鐵。元江大坪鄉的新娘進門後要和新郎坐在板凳上,吃糯米拌四個蛋,喝兩杯酒;沅江邊的傣家新娘進門,男方給每位送別者4塊肉,4根排骨,4個丸子,4塊酥肉,然後吃晚飯。
傣族人也崇拜村裏的社神。傣族人稱之為“去拉曼”或“皮曼”,是壹種保護神。他們壹年崇拜兩次。播種前,他們祈求豐收,秋收後,他們感恩。他們集體殺壹頭牛或壹頭豬,每家準備貢品,送到供奉社神的房間。看完祭祀詞,大家就吃飯。俱樂部的新成員應該向社會之神提供雞肉、葡萄酒和熏肉條。
在猛海等地,宰牛吃魚牛皮的習俗依然存在。西方版的壹個部落神,有些祭品壹定是黑牛和白豬。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沅江上的傣族人每年農歷三月祭龍樹時,全村人都會宰殺紅牛,宰殺前會用白灰塗滿,並在上面鋪上紅綠兩色的布。在同壹個月裏,為了保護牲畜的安全,豬會被獻祭給“天地”。
在傣族中,特別是在壹些偏遠地區,烹飪時還存在壹些禁忌,如:先從根部燒柴火;不要越過火坑;不能隨便在壁爐上移動三腳架之類的。
傣族婦女的服裝是豐富多彩的,美麗的。壹般來說,傣族婦女身材苗條,清純美麗,婀娜多姿,所以有“金孔雀”之稱。她們不僅漂亮,而且善於打扮,用獨特的服飾把自己打扮得如花似玉。
傣族婦女壹般喜歡穿短袖和裙子,以充分展示她們苗條的身材。上面穿著壹件白色或猩紅色的內衣,外面是壹件緊身上衣,窄袖圓領。有粉色、粉紅、淺黃、淺綠、白色、天藍色等多種顏色。現在大多用喬其紗、絲綢、滌綸等材料縫制。窄袖上衣緊緊裹住手臂,幾乎沒有縫隙。很多人也喜歡用肉色的材料縫制。如果不仔細看,是看不到袖子的。前後裙剛好齊腰,緊緊裹住妳的身體,短袖襯衫和裙子用壹條銀色的帶子系住,裙子長及腳踝。腰部纖細小巧,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服裝充分展示了婦女的胸、腰、臀之美。另外,所用的面料柔軟光亮,無論走路還是做事都給人壹種雍容華貴的感覺。
傣語稱為“加洛雍”、“番洛雍”或“加蘭洛”。這是傣族最流行的舞蹈,流行於德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富饒美麗的傣族鄉被譽為“孔雀之鄉”。過去,每當晨曦初露或夕陽西下時,姿態迷人的孔雀就會翩翩起舞。所以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好、善良的象征。節日期間,傣族人民聚集在壹起觀看孔雀舞和民間藝術家根據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和佛教故事表演的孔雀舞。例如,根據童話《魔鬼與孔雀》改編的孔雀舞在民間廣為流傳。舞蹈表現了魔鬼想霸占孔雀做妻子,長著人面鳥身的孔雀掙紮著抖動著美麗的羽毛。絢麗燦爛的光芒讓魔鬼兄弟失明,孔雀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