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張暢媒體眼中的張暢

張暢媒體眼中的張暢

報告1

(摘自2003年7月8日星期二《半島晨報》)首席記者葛雲富

武林盟主張暢

2003年2月26日至2月27日,33歲的大連泡崖人張暢代表大連中華武術學校參加了首屆香港國際武術節暨國際武術邀請賽,並獲得兩枚金牌(包括武術太極拳金牌和鞭笞金牌)和壹枚銀牌(長拳)。

6月30日,當記者走進張暢的家時,他面前擺著壹張李連傑的照片。他是我的榜樣。”張暢笑著說道。

張暢精瘦而充滿力量。他說,“妳認為我是個大老粗。我是文武雙全的學者。總之,我尊重文學和武術!”原來,張暢是遼寧大學法律系的學者,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習武之道。

祖籍富順的張暢,從小就喜歡運動。他靈活而富有爆發力。8歲時開始接觸武術。當時他家周圍有壹些民間拳手。張暢看起來很著迷,並學會了練習簡單的動作。

每當張暢回顧自己的習武之路時,他總是感到辛酸。他從小就對武術有熱情,也是開心的無以言表。“我在10歲時開始正式的武術訓練,然後我得到了武術大師印石的傳記。現在我是武術大師張山的弟子。”

張暢是武術隊的模範運動員。起初,他的家人支持他。漸漸地,他的父母覺得不對勁了:張暢4點起床,練兩個小時,每天放學後再練兩個小時。就這樣,每次考試,張暢都感到緊張,他的家人也開始反對。他的父母認為上大學是成功之路。

就這樣,張暢的訓練停止了兩個月。當時,張暢似乎失去了靈魂,最後他悄悄跑出去看別人打架。

拳擊的偷竊行為最後還是被家長發現了,家長看到孩子這麽喜歡,也沒有阻止。

張暢翻開《中國武術》這本書,記者看到書中有張暢精彩的照片。

談到他的獲獎經歷,張暢是眾所周知的。他的壹等獎是撫順全運會武術項目。當時他壹路沖了出去。勢不可擋,最終獲得自選拳第二名,棍第壹名!

後來參加各種武術表演賽。

張暢說:“我不在乎獎品是什麽,有多珍貴。現在回想起來,我記得當時我訓練得很刻苦,並不覺得練武是個負擔。”

那時候武術訓練很辛苦,張暢深有體會:“練當歸的時候頭疼,甚至崩潰,但我樂在其中。”張暢回憶說:“他的啟蒙老師很多都是不為名不為利的,我至今仍被他感動。”

張暢的艱苦訓練也有副作用。他忘不了的是虛驚壹場。當時他在壹次訓練中受了重傷,壹直沒有在意。沒想到,幾年過去了,還是會痛。

最後,他的母親帶張暢去醫院檢查。檢查後醫生說:“可能是惡性腫瘤。”當時,張暢的母親差點暈倒!

幸運的是,經過另壹家醫院的仔細檢查,這是幾年前的舊傷,至今未愈。

張暢練長拳、刀、劍、棍、槍,各種民族套路和九節鞭、鏈條、軟鞭、繩鏢等軟器械;傳統武術太極拳、劍和全國比賽套路;查拳,少林小羅漢,烏龍刀,烏龍槍等。

1995遼寧民間太極拳、劍、推手邀請賽武術太極拳第壹名。

1996年遼寧太極拳、劍推錦標賽武術太極拳成年男子組金牌。

記者在張暢的家中看到了許多金牌和證書。張暢最自豪的是他剛從香港贏回來的兩枚金牌和壹枚銀牌!

2003年2月21 ~ 27日,張暢在第壹屆港際武術節上從眾多武術英雄中殺出壹條血路,最終獲得武術太極拳金牌、鞭金牌、長拳銀牌。

現在,在泡崖社區的新樂公園,早上妳會看到張暢帶領許多球迷練習。

張暢於1997年來到大連,在泡崖社區安了家。他壹般早上會去公園練壹會,人們漸漸看出這是個武術高手,於是紛紛效仿。最後,張暢看到學習者越來越多,幹脆平時在泡崖社區設點,義務教授太極拳。

“我不在乎,我喜歡和人交朋友,很多人都成了朋友。”

經過努力,張暢精心創造了軟鞭套路之壹——景洪鞭。它曾被稱為“魔鞭”。

張暢壹直想建立壹所商業武術學校,由他本人擔任校長。現在這個目標就要實現了。

張暢師兄王群(王群與李連傑同校)現授權其成立“北京王群武術發展中心大連訓練基地”。王群曾主演過《金鏢黃天霸》《槍王》等電影。

張暢對未來充滿信心。“尊師重教,文武雙全,是我壹生的座右銘。我壹定會在武術的道路上走出壹條光明的未來。”

報告2

2003年7月27日半島晨報

武術奇才在論文中獲得金獎

晨報訊(記者葛雲富)

昨天,在2003年第壹屆國際武術論壇上獲得金牌的大連人張暢回到了大連。

據悉,該賽事由國際武術聯合會和中國武術研究院共同主辦。在這次論壇上,與會者還討論了武術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項目之壹的前景和比賽項目的設置。

張暢自幼習武,提倡文武雙修。2003年2月21 ~ 27日香港國際武術節獲兩枚金牌(軟鞭、武術太極拳)和壹枚銀牌(長拳)(本報曾報道)。這壹次,他的論文是關於傳統武術的傳承、發展和規範,獲得了評審委員會的壹致好評。

報告3

2006年4月6日星期二5438+08大連日報

武術太極拳比賽結束。

本報訊(記者孟楠)

由大連市武術協會舉辦的“2006年大連市武術太極拳比賽”於4月16日在大連金石灘中華武術學校落下帷幕。張暢武術太極拳俱樂部隊從我市23支隊伍、206名運動員中奪得團體冠軍。

據了解,2006年大連市武術比賽將分三站進行,第壹站是太極拳,第二站是武術套路,第三站是武術散打。今年我市所有的武術比賽都將以社會化的方式進行,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武術比賽。

報告4

(摘自《大連法制報》2006年6月165438+10月65438周五)

吳齊林菜

——武術太極傳人張暢。

文/記者王春娥

張暢從小就喜歡武術。他動作敏捷,爆發力強,是學校體育中最搶眼的。武術隊的教練是當時撫順有名的拳擊手。為了組建壹支業余武術隊,他專門去張暢的學校挑選隊員。碰巧張暢的壹位體育老師和他的老師是同壹所學校的,極力推薦張暢。最後,張暢幸運地被指定為“模範球員”,其余的球員都是根據他的標準挑選出來的。

習武之前,張暢在學校壹直名列前茅,直到他考上了壹所省級重點高中。加入武術隊後,由於占用大量時間練習,壹個人的精力有限。不知不覺中,張暢的學習成績開始下滑。這時,反對張暢功夫的父母再也忍不住了,他們不同意張暢繼續練習。張暢總是在父母不註意的時候溜進武術隊練習。最後他父母只好讓他做,但要求他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練習。從此,張暢不敢懈怠,力求“文武並舉,德才兼備”。在此期間,張暢參加了大大小小的重大武術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包括全運會武術比賽第二名和棍術第壹名。

不安分的“遼大”學生

就讀於遼寧大學法律系的張暢當時前途壹片光明。然而,張暢註定是壹個不安分的大學生。他投身武術,多次參加武術活動,把武術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

從65438到0995,大學生張暢見證並直接參與了遼寧省太極拳協會的成立,並成為創始人之壹和常務理事。同年,張暢參加了遼寧省第壹期太極拳教練員培訓班,經考核被聘為遼寧省太極拳教練員,後被評為省級優秀教練員。今年,張暢在遼寧省體育總會舉辦的太極拳劍比賽中獲得了武術太極拳的冠軍。同年,在沈陽比唐公園舉辦了武術太極拳培訓班,並成立了遼寧省太極拳協會下屬的第壹個太極拳輔導站。張暢是遼寧省太極拳協會和遼寧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太極之魂》的英文翻譯。

法學專業畢業後,張暢並沒有像其他同學壹樣自然而然地成為壹名法官和檢察官,而是獨自前往大連發展自己的武術生涯。十年來,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沒有錯。

紮根大連武林

1997年,張暢正式落戶大連,這標誌著正宗武術太極拳正式落戶大連。開始教授少兒武術自選套路和國家規定套路,並在大連正式教授武術太極拳。然後正式成為張山的弟子。2002年,張暢在大連成立了張暢武術太極拳俱樂部,會員主要來自太極拳和其他太極拳愛好者,並積極開展武術太極拳的普及和推廣活動。太極拳武術俱樂部連續兩年被大連市武術協會評為“先進團體會員單位”,張暢本人被授予“優秀教練員”、“先進個人”等稱號。2005年組織並參與中國國際老博會開幕式千人太極拳表演;在大連參加體育和文化活動。在2006年大連市武術錦標賽中,由張暢率領的武術太極拳隊獲得11金和1銀,獲得團體冠軍。目前,張暢正計劃舉辦首屆民間太極拳交流會(暨首屆民間太極拳邀請賽),以促進民間太極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太極宗師是如何“煉成”的?

在習武的道路上,張暢幸運地遇到了許多著名的武術老師,這些老師在他的成長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印石(早年在中國的優秀特工)和張山(國際公認的武術權威專家和活動家)。成為張山的弟子後,張暢將理論和實踐完美地結合起來,體會到了武術的真諦,認識到武術不是壹項簡單的運動,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山老師對張暢的影響最深。

剛開始,張暢每天練四五個小時的武術,很無聊,但卻是最關鍵最重要的。然後學習武術套路(自選套路),這是套路的形成期,也就是“手、眼、身、法、步”的形成定型階段,練習“查拳、少林太祖拳、機械”等。然後表演結合散手,在散手和實戰上有很深的積累。特別是進入太極階段,是理論與實踐由低到高融合的關鍵階段,張暢的始學理論由此形成,內外融合,升華到武術的新境界。

中國武術是壹種悠久的文化。

張暢普及中國武術文化、創辦大連武術太極拳俱樂部、發展少兒武術教育、培養武術人才的決心只是其中的壹部分。他的學生遍布世界各地,總計數千人,從五六歲的孩子到八九十歲的老人。他始終以“尊師重教,德藝並重,文武雙修”為座右銘,追求功夫的純粹性,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百家爭鳴,內外兼修。張暢認為,對於壹個武術從業者來說,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培養良好的武德是非常重要的。壹個德才兼備,德才兼備的人,才能在武俠世界裏達到更高的境界,最終成就偉大。現在的人浮躁,追名逐利的人多,真心的人少。很多人盲目開武校,打著武術的幌子盈利,生源質量參差不齊。這是壹種不負責任的表現,但很少有人真正把武術作為壹種有價值的文化來管理。張暢壹直認為,武術是中國悠久文化中的寶貴財富,世界應該珍惜它,珍惜它,並努力在世界範圍內繼承和發揚它。

報告5

星期二,2006.12.26。法國報紙記者:王春娥攝影報道。

陳、楊、吳、吳、孫五家各有風格。

首屆大連民間太極拳邀請賽結束。

大連市張暢武術太極拳俱樂部首屆民間太極拳邀請賽於6月65438+2月65438+6月和6月65438+7月在大連機車俱樂部體育館成功舉辦。近千人參加了民間太極拳邀請賽。大賽分少年組和老年組七個個人項目和五個集體項目,以及陳、楊、吳、吳、孫五個學校的比賽套路。參賽選手來自市內四區和瓦房店,部分選手參加過省市冠軍賽。市武術協會任命了專業裁判作為比賽的裁判。

太極拳比賽由民間發起,旨在促進民間太極拳的交流和推廣。賽事贊助商張暢表示,他已經收到了各方的反饋,太極拳邀請賽的成功舉辦產生了強烈的反響,無論是參賽選手還是區體委。他感謝大賽為我市太極拳愛好者提供了這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大連市武術協會對本次邀請賽給予了高度評價和關註。

報告6

2007年4月3日星期二,半島晨報

2007年率隊參加香港國際武術節,帶回不少金牌。

武林奇才市場“挑戰”

收集自甘井子區泡崖街道玉山社區。

玉山社區有壹位年輕的武術大師。最近他帶隊參加了2007年香港國際武術節,帶回了不少金牌。

昨日,記者在泡崖街道玉山社區農貿市場的壹個“擂臺”上見到了這位武術高手。他在教他的弟子武術。他是張暢,36歲。

“這次武術節* * *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3支代表隊,3000名武術選手,真是壹次武術盛會!”他說:“對我來說,這是第二次去香港參加這項武術賽事。是我展示實力的舞臺!”

3月16,他帶著20個徒弟出發了。“我教授的徒弟裏有很多年輕人,最小的才七八歲。他們參加了武術套路、太極拳、散打、技能比賽等不同的比賽。”

張暢說,為了鼓勵和肯定他20年來對武術的積極貢獻,大會授予他武術推廣最佳貢獻獎。領獎臺上,趙文卓、袁彪等眾多演藝界明星為獲獎者頒獎。但因為張暢是評委團成員,負責發布會的錄制,擔心會影響比賽進度,所以沒有親自上臺領獎。他說,現在想起來,有些後悔。

有遺憾也有收獲,他的徒弟在比賽中捷報頻傳。先是9歲的楊元元獲得4金1銅牌,然後是13歲的李潺獲得3金1銀牌。楊,12歲,只訓練了2個多月,狀態大有起色。經過努力,他獲得了大刀金牌和拳擊銅牌。資深選手高獲得孫式太極拳第三名和陳式太極拳金牌。25歲的張劍獨占4金,1銅牌。

張暢說,他帶領的張暢武術文化發展中心團隊最終獲得了團體總分第三名。3月19日,在國際武術節閉幕式上,張暢亮相國際武術大師秀。"在所有的表演者中,我是最年輕的武術大師."

當時,張暢以他的“驚世壹鞭”贏得滿堂彩,顯示了“神鞭”的威力。張暢表示,他將珍惜自己的成績,為中國武術的未來做出更多努力。

報告7

(《大連法制報》專題,2007年4月6日)

香江行

-2007香港國際武術節

編者按: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舉辦武術比賽,這意味著武術將首次登上奧運舞臺。這是中國武術奮鬥多年的夢想!就在北京奧運會前500天,大連武術奇才、武術太極傳承人張暢帶領弟子參加了2007年回歸杯第五屆港際武術節,在這裏感受到了香江人民對北京奧運會的無限向往和期待,感受到了中國武術在國際社會的廣泛普及和尊崇。

去年初春的壹天,我收到了香港國際武術節組委會的邀請函,邀請我參加2007年“回歸杯”香港國際武術節。字裏行間充滿了真誠和敬意。這是我第五次收到同樣的邀請。由於種種原因,除了第壹次邀請見面,我沒有再赴約,覺得有點遺憾。這壹次,我下定決心:我壹定要參加這個國際武術節。香港國際武術節自2003年發起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參與的國家和地區從最初的十幾個發展到二十幾個,人數也從最初的幾千人增加到兩三千人,影響力不斷擴大。本屆武術節擁有由張山等國際權威武術專家領銜的評審團隊,由影壇武打明星、有“冰雪女王”之稱的、跳水冠軍小擔任本屆武術節的形象大使,吸引了無數政府官員、體壇領袖和社會各界名人應邀與會,是世界武術界人士加強交流、增進友誼的橋梁和紐帶。3月15出發前,離我們去香港參加“2007回歸杯”暨第五屆香港國際武術節只有壹天了。忙了這麽久,終於可以走了。這種感覺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回顧我在大連10年的創業歷程,有艱辛,有收獲,有苦有樂,但對於壹個武術文化傳播者來說,把武術文化的傳播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卻是不尋常的。明年(2008年)將是中國人驕傲的北京奧運年。對於壹個武術工作者來說,這將是值得驕傲的壹年,因為中國武術將改變過去徘徊在奧運大門之外的局面,首次步入奧運殿堂,向世界展示其博大精深和神奇。我們在開心期待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深深的責任感。中國武術要想蓬勃發展,真正走向世界,不僅需要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支持,更需要中國每壹個熱愛中國武術的人的不懈努力。帶著這樣的責任感,我接受了香港國際武術節組委會的盛情邀請。對我來說,也是第二次來香港參加這個武術賽事。3月16,夢裏希望起飛。天氣不像幾天前那麽糟糕了。我們八點鐘在周水子國際機場集合。我們團隊雖然年齡跨度大,但是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最小的才7、8歲。他們有的是第壹次出門,有的是第壹次坐飛機,有的是第壹次去香港,所以每個人的臉上都清晰地寫著新鮮和興奮。壹行23人,其中20人,參加武術套路、太極拳、散打、技能比賽等不同項目。雖然比賽結果還不知道,但我們都很有信心。這種自信來自於我們平時的積累,以及對武術的堅持和熱愛。下午1,在我即將登機的時候,壹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的壹個學生楊突然被機場工作人員告知,機票上的名字和通行證上的名字不符,按照規定,不允許登機。後來才知道,楊的父母在辦理通行證前剛給孩子改了名字,機票也是壹個月前訂的,只是出票時忘了更正,還在用舊名字。後來經過協調,考慮到孩子小小年紀就能出去參加國際比賽,也是家鄉的榮譽,機場最終放行。在飛機上,我想很多人都有和我壹樣的感受,就像空中的飛機,有起伏,但只要是在飛,就會有方向,踏上飛機的希望也就不遠了。下午5點,我們到達深圳機場。經過申報和通關,我們到達了入住的酒店。由於今年參加武術節的總人數達到3000人,住宿問題變得復雜起來。好在經過多方努力,隊員們晚上終於被安排到了壹家準六星級酒店。壹切安排妥當後,我回到了住處。當時已經是淩晨4點多了。因為第二天要參加武術節的開幕式和裁判工作,所以休息的時間有限。3月17,有喜有悔。今天是國際武術節開幕的第壹天。根據會議程序,開幕式後將舉行武術比賽。開幕式上,23人被授予最佳武術推廣貢獻獎,以鼓勵和肯定他們多年來為推廣武術文化做出的積極貢獻。這是壹個國際獎項。作為遼寧省唯壹獲此殊榮的人,我深感今後責任更重。趙文卓、袁彪等眾多明星為獲獎者頒獎。不幸的是,作為評委團的壹員,我負責發布會的錄音。按照大會要求,開幕式壹開始,評審部分就到位了,我沒能親自上臺領獎,錯過了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有遺憾,也有收獲。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我帶領的隊伍(大連張暢武術發展中心)捷報頻傳:楊元元4金1銅牌,李潺3金1銀牌,啟功1銀牌,鄧良宇年輕成熟。在40多人的簇擁下,她脫穎而出,獲得自選拳第二名。值得壹提的是,弟子陽患有哮喘病,已有兩年沒有訓練了。為了準備這次香港之行,他年邁的爺爺壹天要帶領他回去幾次,和大家壹起訓練。他患病堅持了兩個多月,狀態大有好轉。在關鍵時刻,他體現了壹個小人物不屈不撓的精神。經過努力,他獲得了大刀的金牌和拳擊的銅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向世人展示了頑強的鬥誌。3月18,重壓之下,成績斐然。今天是香港國際武術節正式比賽的第二天。今天,我們不僅在武術套路和散打比賽中表現出色,還在太極拳比賽中取得了令人驚訝的成績。高是隊裏的老隊員了,經過努力獲得孫式太極拳第三名,陳式太極拳金牌,可以說是如日中天。王濤的介紹雖然簡短,但悟性極高。經過半年的刻苦訓練,取得了壹銀壹銅的好成績。另外,今天也是弟子張謇的豐收日。他有4金1銅(42式太極傳,42式太極劍,吳式太極傳,陳式太極傳,陳式太極劍)。看著他像個孩子壹樣開心的臉,誰能想到金牌背後的負擔?今年25歲的張健,有壹種與年齡不匹配的成熟,這應該歸功於他不幸的家庭。他父親重病在床十多年,生活不能自理。他平時起床、上廁所、睡覺、媽媽生病都需要張健伺候。張健從小就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在沈重的壓力下,他也盡力抽出時間進行訓練,保持樂觀的心態。來香港之前,我把照顧父親的任務托付給了我的密友,然後我就安心來了香港。比賽的時候,我也時不時的看看關於我家的。寶劍鋒從磨礪出,張劍的成功讓人們明白,不是所有人的人生都是壹帆風順的。只要他們有堅定的信念,再大的困難也阻擋不了壹個強者前進。正是有了這種堅定的信念,我們武術文化發展中心的團隊最終取得了20金9銀6銅的總成績第三名。3月19日,湘江響起了“驚艷的鞭子”。經過兩天的激烈競爭,我終於可以放松了。今天上午是國際武術節的閉幕式。能在國際武術大師賽上表演,對我來說也是莫大的榮幸和鼓勵。作為表演者中最年輕的“師父”,我終於有機會再次展示我的武術才華了。最終,我的“神鞭”表演再次向世人展示了“神鞭”的威力,贏得了觀眾的滿堂喝彩。陣陣掌聲過後,拿著裁判的特別貢獻獎和組委會頒發的武術最佳推廣獎,看著弟子們收獲後壹張張開心的臉,連日來的疲憊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無限的快樂和滿足。那種感覺真的很奇妙!湘江印象三月的湘江,春意盎然。說起來,香港和大連真的有點像,空氣清新,道路平坦如新,到處都是鮮花綠草。有時候,我會誤以為自己在大連的某個地方。相似的環境,不同的感受,在這短短的幾天裏,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幾個香港職業學院的學生和壹群陪我壹起工作的誌願者姐姐。他們從不隨意罵人;看到有人吸煙,他們會立即上前勸阻,告訴他們不要在公共場所吸煙;如果妳想問路,他們會很仔細的告訴妳。在香港,經常可以看到隨地吐痰會招來重罰的警示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是第二次參加香港國際武術節,但每次的感受都不壹樣。香港道路狹窄,司機靠左行駛,人口密集,高樓大廈多。生活節奏快,但語速慢。雖然他們吃的菜系和內地的壹樣,但考慮到香港本地人的接受程度,他們的做法會有所不同。在業余時間,香港人會做誌願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理環境,但我們可以聚在壹起。此時,我再壹次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的神聖,感受到中國武術的偉大。是中國的武術文化,讓這麽多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民族的人聚在壹起,切磋技藝,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發展。此時,我感到壹種強烈的使命感,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的成績。(文/張暢)

報告8

(摘自遼寧CPPCC之友2008年8月22日星期五)

《洪凈神變》確立了尚武精神

記者:張莉朱靜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歷史悠久,門類繁多。武術是壹種文化,每壹種文化都會記錄壹段人類歷史,武術也不例外。我們必須繼承傳統武術,但這種繼承絕不是無條件的、盲目的,而是有條件的、有選擇性的、針對性的。”著名武術大師張暢近日在接受筆者采訪時如是說。張暢從小就練習武術。向當代武術大師張山學習。2002年,張暢作為中國武術學校武術表演團的成員,為包括前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在內的中外貴賓和各國駐華大使進行了專場演出,得到了高度肯定和贊賞。尤其是張暢的《神奇的鞭子》壹鳴驚人,被譽為“神奇的鞭子”。多年來,張暢壹直致力於傳統武術的傳承和傳播。談到武術,張先生滔滔不絕。張暢認為,繼承傳統武術非常重要,而如何正確繼承是最重要的。他建議,在繼承傳統武術的前提下,發展創新更為積極。當然,創新發展不是無源之水、空中樓閣。脫離傳統武術本身,片面強調創新發展,是不現實的,也是沒有生命力的。張暢指出,現代武術的發展離不開傳統武術的基礎,現代武術是傳統武術進壹步發展和創新的結果。換句話說,沒有傳統武術的過去,就沒有現代武術的現在,更談不上中國武術的未來。在改革開放的優秀形式下,武術得到了蓬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認可。當然,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不足,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成績面前,我們應該認識到傳統武術的傳承和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武術不僅要創新發展,更要走出國門,在世界上發揚光大。這也是創新發展的目標之壹,也需要科學的管理來規範武術的傳承和發展。張暢強調,在普及和推廣中國武術的過程中,創新尤為重要。傳統武術種類繁多,各種拳法套路不壹,不利於交流推廣。因此,我們應該對傳統武術進行創新和整合。以太極拳為例,傳統太極拳主要分為陳、楊、吳、吳、孫五派。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套路,套路復雜,風格多樣。在此背景下,42式太極拳競賽套路和陳、楊、吳、吳、孫等各種太極拳競賽套路相繼推出。這對太極拳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和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專業人士要積極組織有誌之士挖掘整理珍貴的民間武術文化遺產,使之發揚光大。以前有很多拳種和流派沒有完整的理論和文字記載,只是靠師傅的言傳身教代代相傳。但由於年代久遠,老師傳道授業的方法不同,學生傳承理解的能力不同,同門拳法風格五花八門,給推廣普及帶來不便。武術工作者有責任挖掘整理這些珍貴的傳統史料,使之規範化、理論化、系統化。采訪的最後,張暢還向筆者闡述了作為壹名戰士的真諦——壹名武術家要廉潔自律,以身作則,提高素質;新形勢下,要以新形象示人,擺脫人們心目中慣常的“大老粗”形象;要文武雙全,德才兼備,在激烈的競爭中認清方向,敢於迎難而上,樹立為中華武術奮鬥終身的誌向。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壹名合格的傳統武術普及者和推廣者,為中國武術的不斷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報告9

2008/9/20星期六大連晚報(趙建)

大連體育文化研究會成立。

昨天,大連體育文化研究會正式成立。在過去多年的體育文化活動中,我市湧現出壹批優秀的體育工作者、著名的體育教育家、體育名人和體育文化研究者,他們的成果成為體育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為打造適合我市各項事業發展的體育文化事業,推動我市體育事業不斷發展,大連市體育文化研究會應運而生。它的成立填補了大連體育文化領域的壹項空白,也標誌著大連體育文化研究正走向壹個新的高度。

大連市體育文化研究會會長是大連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焦延峰。大連萬達足球隊原領隊、大連市體育局副局長任巨毅,遼寧師範大學新聞系主任於冰,大連體育文化網、華夏國際武術網站副站長張暢擔任副主席。

  • 上一篇:小區園林綠化施工技術及維護?
  • 下一篇:我是北京人,我在上海出差。如果我帶壹些上海特產給家人朋友,請推薦壹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