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元宵節動畫

元宵節動畫

元宵節的動畫圖片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燈節”、上元節、小源節、元夕節或元宵節,是春節後的第壹個重要節日,也是漢字文化圈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之壹。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元宵節動畫圖片,僅供參考,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元宵節動畫圖片1

元宵節動畫圖片2

元宵節動畫圖片3

元宵節動畫圖片4

元宵節動畫圖片5

展開:

元宵節看燈籠的說法是什麽?

不知道妳們是怎麽過元宵節的。如果妳沒有什麽好主意,不妨出去看看花燈。元宵節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在中國許多城市都在同壹天舉行元宵節活動。那看花燈的主要目的是什麽?節日知識。

燈籠來源於生活。除了簡單照明的原始功能,它們更多的是生活的象征。人們融合繪畫、書法、剪紙等技法,利用壹切可以利用的東西,因時因地選料,同時形成了不同功能和意義的燈籠:宮燈華貴富貴,寓意婚姻喜慶;竹燈素雅,寓意喪喪;姓燈二字描繪大宅,意為門楣繁華...

中國燈籠是由各種技術、工藝、裝飾技巧和材料制成的綜合藝術。燈籠的種類很多,有龍燈、宮燈、紗燈、花藍燈、龍鳳燈、角燈、樹燈、煙花燈、蘑菇燈等。它們的形狀有圓形、方形、圓柱形和多邊形。

龍燈,又稱“舞龍”,是中國民間的壹種燈光舞蹈形式,流行於中國許多地方。龍燈前面有壹個龍頭,身體中間的關節數量不壹,但壹般是單數,每個關節下面有壹根棍子作支撐。每節點蠟燭的叫“龍燈”,不點蠟燭的叫“布龍”。跳舞時,壹人用彩珠扮演龍,水龍頭隨珠子旋轉。其他很多人各持壹節伴奏,上下傾斜,左右轉動,配合鑼鼓,十分壯觀。

宮燈是世界聞名的中國特色工藝品。宮燈多為宮殿和官府制作使用,故有此名。現存最早的宮燈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宮燈。宮燈的制作十分復雜,主要以雕花的木、竹、青銅為骨架,再鑲嵌以薄紗、玻璃或牛角片,其上繪有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各種吉祥喜慶的題材。高檔宮燈也是用玉石或白玉鑲嵌的。宮燈的造型非常豐富,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珠形、花籃形、方勝形、雙魚形、葫蘆形、盤長形、艾葉形、玻璃杯形、項圈形等許多品種,尤其是六角形宮燈。1915年,北京宮燈首次參加巴拿馬世博會並獲得金獎,在國際上受到好評。此後宮燈逐漸向實用方向發展,出現了各種吊燈、壁燈、臺燈、戳燈等。中國的宮燈在北京最有名。

花燈是花燈藝術中獨具特色的壹種觀賞燈,名聲遍布世界各地,以廣東花燈為最。燈籠通常在燈裏放壹個輪子,輪子上貼著用彩紙剪下的各種人物、花鳥的圖像。輪子下面點上蠟燭,熱空氣上升,引起空氣對流,使輪子轉動,紙質圖像也隨之轉動。畫面是連續的,動態的,吸引人的。

紗燈以麻紗或麻織物為燈面,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紅紗燈籠,又叫紅燈籠,通體鮮紅。燈籠上下用金色雲紋裝飾,底部用金色流蘇裝飾。它們美觀大方,喜慶吉祥,經常在節日期間懸掛。影紗燈籠由各種麻紗制成,繪有花鳥、蟲魚、亭臺樓閣等。,並飾以各種顏色的金色雲紋和流蘇,更是五彩繽紛,為喜慶的日子增添光彩。

燈籠通常分為吊燈、座燈、壁燈和燈籠。它是以竹、絲、明珠、玉佩、絲穗、羽毛、貝殼等材料為原料,經著色、粘貼、編織、刺繡、雕刻,並配以剪紙、繪畫、書法、詩詞等裝飾而成的綜合性工藝品。也是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品。

元宵節的來源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元宵節觀賞始於東方漢明帝時期。明帝崇尚佛教,聽說正月十五,僧人觀舍利,點燈拜佛,於是下令當晚在宮殿、寺廟點燈拜佛,讓所有士紳、百姓都掛燈。後來,這個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了盛大的民間節日。這個節日經歷了從宮廷到民間,從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漢文帝時,曾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壹:主宰宇宙萬物的神。司馬遷在創辦《太初》的時候,就已經把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壹種說法是,元宵節燃燈的習俗源於道教的“三元論”;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十月十五是夏媛節。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官分別是天、地、人,天官高興,元宵節要點燈。

元宵節的節日和習俗活動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延伸和擴大。就節日的長度而言,漢代只有壹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明代八點點燈,壹直到正月初十晚上,持續十天。與春節相連,白天是城市,熱鬧非凡,晚上燈火通明,蔚為壯觀。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燈光,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到了清代,更有舞龍、舞獅、旱船、踩高蹺、跳秧歌等“百戲”,但節期縮短為四至五天。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有幾個有趣的傳說:

燈的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到處都有許多兇猛的鳥獸傷害人和牲畜,所以人們組織起來打敗它們。壹只神鳥被困並降落在地球上,卻意外被壹名毫無防備的獵人射殺。天帝得知後非常生氣。他馬上下旨,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燒了地,把所有的人畜財物都燒了。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她不忍心看著百姓無辜受苦,於是冒著生命危險,偷偷把湘雲趕到人間告訴人們這個消息。當人們聽到這個消息時,他們的頭上就像是炸了壹個雷。我非常害怕,不知道該怎麽辦。過了很久,壹位老人想出了壹個主意。他說:“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家家戶戶都裝飾房屋,放鞭炮,放煙花。這樣天帝就會認為人是燒死的。”

大家點頭說好,就分頭準備走了。正月十五晚上,天帝低頭壹看,發現有紅燈亮了,連續三個晚上噪音震耳欲聾。他以為是大火的火焰,而且很快。人們以這種方式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和財產,以紀念這壹成功。從那以後,每家每戶都在正月十五掛燈籠,放煙花來紀念這壹天。

漢文帝為紀念平陸而設。

另壹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為了紀念平陸而設立的。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的兒子劉嬰做了漢惠帝。惠帝天生軟弱,優柔寡斷,權力逐漸落回到呂後手中。惠帝死後,獨攬朝政,把劉的世界變成了魯的世界。朝中高官和劉宗室對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的殘暴,不敢聲張。

呂後病逝後,朱呂受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大將軍的家中,他們秘密集結,密謀作亂,以便徹底奪取劉的江山。

這件事傳到了劉氏宗室的齊王劉囊的耳中。為了保護劉的國家,劉囊決定攻打朱呂,然後與開國元老周波、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散,“朱呂之亂”最終被徹底平定。

謀反後,群臣讓劉邦的次子劉恒登基,說漢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於是把正月十五定為平息“諸呂之亂”與民同樂的日子,京中家家張燈結彩慶祝。從那以後,正月十五就成了壹個流行的民間節日——“元宵節”。

東方朔和元宵女孩

這個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壹個名叫東方朔的寵臣,他善良、風趣。有壹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去禦花園為武帝折梅花。壹進園門,就發現壹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自盡。東方朔沖上前去幫忙,問她為什麽要自殺。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父母和壹個妹妹。自從入宮後,她再也沒有見過家人。每年春天到來的時候,我都會比平時更想念我的家人,我認為在我的親戚面前,死了也比孝順好。東方朔對她的遭遇深表同情,並向她保證會努力讓她與家人團聚。

壹天,東方朔離開皇宮,在長安街上設立了壹個占蔔亭。很多人都爭著找他占蔔。沒想到,大家要的是“正月十六火燒我們”的簽名。壹時間,長安城內壹片恐慌。人們正在尋求災難的解決方案。東方朔說:“在第壹個月的第十三天的晚上,火神會派壹位紅衣女神來拜訪地球。她就是下令火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寫的詩給妳,讓皇上做點事。”說完,便扔下壹根紅柱子揚長而去。老百姓撿起紅帖,趕緊送到宮裏報告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壹看,上面寫著:“長安正在搶,內廷正在被火燒,火燒了十五天,宵夜紅了。”他非常害怕,趕緊邀請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想了想,說:“我聽說火神最喜歡吃餃子。宮裏的袁不是經常給妳做嗎?十五晚上讓元宵包餃子。香火和供品萬歲,命令京都家家包餃子,壹起拜火神。然後告訴臣民十五晚上壹起掛燈,全城放鞭炮放煙花,好像全城都是火,以此來欺騙玉帝。另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看燈,他們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梁武帝聽後非常高興,於是命令他按照東方朔的方法去做。

正月十五,長安城內張燈結彩,五彩繽紛,遊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看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訝地大叫:“元宵!元宵節!”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過了這麽熱鬧的壹夜,長安真的安全了。漢武帝大喜,於是每年正月十五給火神包餃子,正月十五全城張燈結彩,燃放煙花。因為元宵做的餃子最好吃,所以人們稱之為元宵,這壹天被稱為元宵節。

  • 上一篇:保險公司參股互聯網公司
  • 下一篇:給公司起名有什麽意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