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春節(壹月壹日)
3. 元宵節(壹月十五日)
4. 清明節(春分後十五日)
5. 端午節(五月初五)
6. 七夕節(七月初七)
7. 中秋節(八月十五日)
8. 重陽節(九月九日)
中國從古至今的八個傳統節日的來歷
春節: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壹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
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十分害怕。
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後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裏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這天夜裏,“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彩,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元宵節: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壹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被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過了好久才想出個法子,決定在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
這樣壹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清明節
當年晉國公子重耳遭陷害四處流亡,壹個名叫介子推的隨行大臣曾經在他快要餓死的時候,從腿上割下壹塊肉給他吃挽救了他的生命。
後來公子重耳回國當上了晉國國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晉文公,封賞了所有跟隨他流亡的大臣,卻惟獨忘了自己的恩人介子推,等他想起來,介子推已經帶著母親躲進樹林裏,誰請都不出來。
於是晉文公就將樹林點燃,想將他逼出來。可是樹林都燒光了也不見介子推出來,晉文公派人四處搜查發現介子推抱著壹棵柳樹被活活燒死。
晉文公十分後悔。以後每壹年的那壹天,晉文公都將柳條發給大臣們,以懷念介子推,並規定在這壹天禁止生火,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
經過幾千年的演變,禁止生火的習俗已經沒有了,而插柳,掃墓以懷念故人的習慣壹直保留著。
端午節: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
壹位老醫師則拿來壹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
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七夕:
相傳很久以前,天上的諸仙女壹起下凡,老實小夥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十分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
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雙牛皮鞋,拉著自己的兒女,壹起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壹揮,壹道天河便出現了,將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
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中秋節:
相傳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象征著闔家團圓。每年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壹天,全家圍坐在壹起吃飯賞月,是中秋節紮根在中國人心底最重要的意義。
中秋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壹,關於“中秋”,有這樣壹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相傳之前天上同時有10個太陽,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大英雄後羿射下了天上的9個太陽,才使得民間天下太平。
後來,後羿從王母娘娘那裏得來了可以成仙得道的靈藥,便把它交於美麗善良的妻子嫦娥保管。誰料此事卻被壞人得知。
有壹天,後羿外出打獵,只留嫦娥壹人在家。
壞人趁機逼迫嫦娥交出不老靈藥,嫦娥自知自己不是壞人的對手,情急之下便壹口吞下靈藥,從此便成了仙子,居住在月亮中的廣寒宮內。
後羿回到家後悲痛欲絕,但卻無能為力。後來,為了表達對妻子的思念,每年月圓之夜,後羿就便下人擺設香案,遙祭在月宮中的妻子。
後來,人們聽聞嫦娥成仙了,也紛紛在月圓之日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仙子祈求平安吉祥。從此,中秋節拜月便成了壹種習俗。
中元節:
相傳,目蓮歷經千辛萬苦才到陰府,見到死去的母親被壹群餓鬼折磨,目蓮用缽盆裝菜飯給母親,卻被餓鬼奪走。
目蓮只好向佛主求救,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動,授予《盂蘭盆經》,目蓮按照經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餓鬼再也不敢來搶奪了。從此七月十五這壹日便演變成了祭祀已故親人的中元節。
重陽節:
很久以前,壹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很傷心,所以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處訪師尋道,終於打聽到壹位法力高強的仙長。恒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拜那位長老為師學習仙法。
學滿回家時恰好是九月初九。仙長送給恒景壹包茱萸葉,壹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恒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鄉,發給每人壹片茱萸葉,壹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
憑借著高超的技能,恒景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壹年地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