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義烏市場的變遷

義烏市場的變遷

分類:故障

問題描述:

義烏市場變遷隨筆。

好了,可以+分了!

分析:

建國50年來,後樂村商品經濟的演變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壹)跟隨傳統的雞毛換糖謀生(50年代初至50年代末)

歷史上,後樂村所在的義烏東部地區壹直以生產水稻為主,種植甘蔗、黃華麗等經濟作物,並有甘蔗榨紅糖的習慣。由於該地區人多地少,耕地土壤貧瘠,土層較淺。為了增強土地的肥力,提高糧食產量,農民們根據長期耕作實踐的經驗,發明了“塞苗根”的施肥方法。③這種施肥方法能有效提高糧食產量,但需要大量雞毛等動物毛發。由此產生了當地農村特有的傳統生意——雞毛換糖。

雞毛換糖最早出現在後樂村所在的義烏23裏壹帶。清朝乾隆年間,這裏的農民利用春節前後冬春的農閑時節,肩扛糖,手拉撥浪鼓,逐村而行,外出到鄰近縣市從事“敲糖換雞毛”為生。他們用自家甘蔗榨出來的義烏紅糖加工成棒棒糖、姜糖等。,換成雞毛等動物毛,作為種植水稻的主要肥料。這種生意在厚樂及其周邊村莊代代相傳,成為厚樂所在地區的傳統副業經濟。

從某種意義上說,雞毛換糖是壹種流動的、物物交換的交易,這種交易本身就包含著商品。但是,這是壹種非常特殊的商業行為,其主要目的並不是追求直接的商業利潤。它最初的動機和目的只是為了積累更多的肥料,提高作物產量。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雞毛換糖也是提高農田單位面積產值過程中的壹個組成部分。最開始,後樂的男村民搞雞毛換糖只是對村裏主業——農業的補充,利用農閑時間、剩余勞動力和農副產品,因為:

第壹,從生產經營時間來看,主要是農閑後的淡季,對養殖是過剩的。在建國初期,雞毛壹般是在壹年的淡季,尤其是春節前後的淡季用來換糖的。

第二,從工作安排上看,要以農活為主,服從農業生產第壹,這是次要的。農村和農民必須農業優先,其他優先,這是當初農民普遍公認的不可動搖的原則。因此,村民的工作安排是以農業優先而非經濟利益為原則,雞毛換糖等非農活動只能處於次要和從屬地位。

第三,從產業發展來看,它在相當程度上服務於並依賴於農業,它依賴於農業。換雞毛的貨——敲糖是農民自己紅糖的再加工品,換來的雞毛主要用作農作物的肥料,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所以當時糖用雞毛主要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其發展空間依賴於農業發展提供的原料、商品和市場。

可見,雞毛換糖在建國初期的後樂村是壹種非主導經濟。它服務於並服從於農業,以農業為中心,尊農為先,是村民謀生的副業。

(二)雞毛制糖工業的艱難發展和創造性轉化(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後期)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激進進步錯誤思想的指導下,中國為加快農村社會主義建設,開展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 * *生產等壹系列政治運動,給農村和農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後樂村所在的二十三裏,1958實行行政與社會、農、工、商、學、兵壹體化的人民公社制度。按照“壹院兩校”的要求,生產資料和糧食全部歸公有,實行統壹管理和供應。團隊辦公室* * *食堂,所有成員統壹到男* * *食堂吃飯;勞動報酬取決於勞動強度,實行工資制。但它很快就陷入了困境。據《後樂村誌》“只發了兩個月,然後就沒有了,連飯也不吃。從解放後最困難的時期開始,農民的生活就極其貧困。"

“公社運動作為壹場前所未有的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給農村社會、經濟、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及農民世代傳承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1】毫無疑問,也對後樂村的傳統商業活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雞毛換糖的農村副業壹度蕭條。如前所述,後樂村人口多,人口少,壹直靠外出經營生存。傳統雞毛換糖業的蕭條,在相當程度上加重了村民的痛苦。當時,後樂人的生活極其苦,有些村民甚至被迫逃往外地。

60年代中期以後,農村社會壹度被“左”傾政策籠罩,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雖然多年來村裏的男女勞動力基本都被動員起來投入了人均不到1畝的土地,但還是不夠養活全村人。只是這樣,雖然在當時人民公社的集體勞動制度下,嚴格限制村民外出用雞毛換糖;盡管有“左”傾路線的幹擾,村民外出拿雞毛換糖需要冒著“投機倒把”的風險,受到懲罰;盡管有當時的交通條件和傳統的逐村走訪、流動交易的商業模式,村民們還要外出用雞毛換糖,這在外人看來是不可想象的。然而,為了生存和賺錢,饑寒交迫、擔驚受怕的後樂人仍然想盡辦法克服困難,沖破阻力,利用或改變政策,秘密外出到鄰近的縣、省繼續從事雞毛換糖的行業。此外,在多次政治運動導致農村地區生活必需品極度短缺,雞毛形成農村產業發展新需求的背景下,後樂及其周邊地區的雞毛換糖產業逐漸發展,並於20世紀70年代達到頂峰,同時實現了行業商業模式的創造性轉變,具體表現為:

第壹,雞毛換糖的交易內容更加豐富。傳統的雞毛換糖主要是雞毛等動物毛發的簡單交換,是壹種比較簡單的易貨交易。到了70年代,雖然人們還是用傳統的叫法——雞毛換糖,但交易已經不再局限於糖和雞毛的交易。雞毛換糖器除了傳統的敲糖外,還增加了縫衣針、線、小玩具、紐扣、發夾等農村居民當初極其缺乏的小日用品,人們習慣稱之為小百貨。除了雞毛之類的動物毛,他們還換來了所有能給他們帶來利潤的生產生活小廢品,如廢鐵、牙膏殼、雞內金、破塑料等。

第二,雞毛換糖的方式變了。在這壹時期,仍然沿襲著移動交易和上門服務的舊傳統,但交易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在過去,用雞毛換糖是簡單的易貨交易,比如用盡可能多的雞毛換盡可能多的糖。到了20世紀70年代,人們可以習慣性地用雞毛或廢品換取糖或雞毛制成的日用品,或者用現金購買小百貨。而且在交易過程中,開始以貨幣為媒介計算交換的商品量。

第三,雞毛換糖的目的變了。求生存,為農業服務,是過去用雞毛換糖的主要目的。到了70年代,雞毛糖交易所已經不再只是為了生計,追求市場利潤顯然成為這壹時期雞毛糖交易所商人的主要經營目的。糖用雞毛不再主要為農業服務,而是優先考慮能給自身帶來更多利潤的工業生產。村民交換雞毛後,先挑選出優秀的“三毛”賣給公社羽毛廠,作為加工雞毛撣子、掃帚等產品的工業原料,再把剩余的雞毛交給生產隊,作為農作物的肥料,換取工分。交換來的廢品也賣給廢品回收站等部門,再轉賣給企業作為工業生產的原料。

四是雞毛換糖交易範圍進壹步擴大。以前,由於交通工具的限制,村民主要靠扛和走來換取雞毛換糖。因此,村民外出經商的地理半徑較小,主要局限於義烏附近的諸暨等周邊縣市。到了70年代,壹些村民開始用火車或租用拖拉機運輸雞毛等貨物,進壹步擴大了雞毛換糖的面積。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村民們不再局限於去周邊縣市拿雞毛換糖。他們開始跨越省界,走遍江西、安徽等周邊省市。

總之,在國家壹再禁止農民經商,禁止勞動力流動的情況下,為了生計,後音樂家們突破了國家政策的底線,開始我行我素。當時集體化農業生產帶來的村民貧困,形成了後樂人從事傳統商業活動的需求和必要性。國家嚴格的統購統銷政策造成了商品的嚴重短缺,也為後來的樂師從事雞毛換糖的“投機”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正是這些因素,帶來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傳統村落商業經濟的發展與轉型,促進了雞毛換糖產業在“不準”政策環境下的超常規發展,達到了產業的巔峰,也為後樂人未來的村落商業與村落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雞毛換糖等村商業經濟有了很大發展,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特別是在國家“以糧為綱”的宏觀政策背景下,集體農業經濟在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個體經營活動仍然退居副業地位,必須首先服從農業生產。但如果排除政治因素,單純分析經濟產值、農民收入等經濟指標,那麽這壹時期後樂村的經濟結構是從農業逐漸演變為個體商業的。因此,該村的主導產業與主要產業是分離的,在後樂村經濟體制的變遷過程中形成了壹種非常特殊的結構模式。

小商品企業的形成和興起(從1970年代中後期到1980年代末)

70年代中後期,後樂村及周邊村莊的雞毛糖兌換業逐漸分化衍生出壹個新的行業——小百貨經營。據村民回憶,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當時農村市場生活用品短缺,精明的雞毛換糖商為了提高經營收入,及時抓住這壹商機,開始用雞毛和廢品來換取日常雜貨,從而在交換中實現了利潤翻倍,因此急需小日用品的供應。但在原有的政策環境下,他們不可能通過正常渠道從集體或國有單位獲得所需的小百貨。於是,後樂和鄰村的壹些農民開始集思廣益,想辦法組織雞毛糖交易所商戶供應小日用品,專營小百貨。因此逐漸演變為壹種新的鄉村商業經濟——小商品經營業。

因為經營小百貨利潤豐厚,其他村民在親朋好友的帶動下,紛紛加入小百貨的行列,逐漸在二三裏鎮形成了小百貨地下批發市場。隨著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外國商人也成批地來到23裏購買小百貨商店。改革開放後,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小商品市場開始向縣城的胡慶門延伸,經過多次搬遷擴建,逐漸發展成為著名的“中國第壹城”——義烏小商品市場。所以從歷史發展來看,後樂等村的小百貨經營戶是23世紀第壹批小商品經營戶,也可以說是義烏小商品經營行業的開創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把後樂村所在的二三裏鎮作為義烏小商品市場和小商品經營業的發源地。

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義烏小商品市場和地方小商品市場發展迅速,成為小商品經營業的重要支撐,有力促進了義烏小商品經營業的崛起。有著悠久商業傳統和豐富商業經驗的後音樂人更是如魚得水。他們紛紛投身商業,迅速形成了80年代後音樂人經商的局面。據不完全統計,上世紀80年代,在義烏小商品市場和各地小商品市場擺攤設點,直接經營小百貨的後樂人有近200人。如果加上他們的家庭,在當時總人口不足800人的後樂村,經商的人已經占了壹半左右。

與傳統的雞毛換糖工業相比,20世紀80年代迅速興起的小商品商業有以下特點:

第壹,從交易方式上看,小商品經營不再是易貨交易,而是以貨幣為媒介的現代商業交易活動;不再是零售,而是批發交易,或者說是以批發為主的零售業務。經營規模大大擴大了。

二是從管理體制上,小商品經營不再是無固定場所的流動交易,而變成了坐式經營,也就是村民們通常所說的“擺攤”。商人壹般在義烏或國外小商品市場購買或租用小商品攤位,從事小商品交易。正因為如此,其經營活動被納入了市場管理部門的統壹管理,進入了現代市場管理體系,必須遵循現代市場運行的規則。同時,現階段小商品經營的經營主體雖然屬於個體經營的範疇,但與雞毛換糖不同。不再是男性村民的個人行為。壹般是夫妻或父(母)子(女)的夥伴、合作經營,可以由男性或女性主導。它是壹種特殊的家庭管理制度。此外,由於大部分小商品都是批發,在經營過程中已經開始出現寄售配送的經營體系。

第三,從經營的內容來看,小商品的經營雖然仍以日用品為主,但已不再局限於雞毛換糖的盒子裏能裝的小商品,進壹步擴展到襪子、床上用品、花邊、頭巾、服裝等日常商品。

第四,從服務對象看,此時的小商品經營不再主要面向農村居民,而是面向全國城鄉居民。要為城鄉各級居民提供商品經營服務,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但就壹個經營單位(攤位)而言,他們往往是針對某些階層和群體,專營壹種或幾種小商品,所以與壹般的百貨商店不同。

第五,從經營區域來看,經營小商品的區域不再局限於周邊縣市省,而是進壹步擴大到全國各地甚至國外。做生意的地方不再以農村為主,城市的商品市場才是做生意的地方,從農村到城市。

總之,這壹階段的小商品商業是後樂村商業發展史上的壹個重大轉折,實現了商業模式的根本轉變,本質上已經演變為壹種現代商業。同時,也導致了該村經濟結構的重大變化。小商品經營業在這壹時期的後樂村經濟體系中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起著主導作用。在農村勞動力結構中,商人比例最高,農業勞動力比例明顯降低。

(四)前店(攤)後廠經營(80年代末至20世紀末)

“買國貨,賣國貨”是後樂和義烏早期商品經營的特點之壹。它主要依靠盈利的競爭優勢和大銷售的規模優勢來取得成功。隨著全國各地小商品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商品市場的競爭必將加劇。如果沒有當地產業的大力支持,這種兩頭在外的小商品生意可能會在未來某個時候陷入衰退。基於這種認識,義烏市委、市政府較早提出了“以商促業、以商聯業”的重要方針,鼓勵和引導壹些大商人興辦工業企業。據此,厚樂所在的二十三裏鎮黨委* * *,制定了“招商轉工,以商強農”的總體規劃,引發了流通優勢引發的商業資本向產業資本、產業優勢的飛躍。[2]正是由於這些地方政策的引導,再加上小商品生意的競爭日益激烈,從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越來越多的後樂商人開始創辦工業企業。這壹時期後樂的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針織、服裝等行業,其產品大多與業主原來經營的小商品密切相關,而義烏小商品市場是這些企業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這樣就形成了“前店(攤)、後廠”的新經營模式,即在義烏小商品城擺攤或開店,賣自己的產品,跑其他廠家,特別是同類產品;在村裏興辦工業企業,在小商品市場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業主兼顧工廠和展位,在展位接受訂單,根據訂單組織企業生產,企業生產根據市場不斷調整。當然,也有相當壹部分企業是通過別人的攤位分銷或銷售自己的產品。“前店後廠”經營是壹種特殊的經濟形式。“前店”無非是工業企業向市場延伸的“供銷部”,而“後廠”則成為商業經營單位的商品供應場所,使商業和工業以家庭經濟的形式有機融合。據不完全統計,到2000年,後樂人在村裏創辦經營的企業已有50多家。

村工業的快速發展,壹方面吸收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到企業工作,從事非農勞動;另壹方面,很多外來務工人員進入後樂社區。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在村社形成了新的人口集中,促進了社區商業、餐飲、娛樂、服務、租賃的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末,全村共有第三產業企業65,438+00多家。這樣就形成了壹個工商業並舉的村莊經濟結構。

三、後樂村商品經濟變遷的啟示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差異明顯,尤其是這壹帶的幾十萬個村落豐富多彩,使得鄉村社會的變遷呈現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景象和各自的村落特色。新中國成立50年來,後樂村的村務變遷過程無疑富含“地方性知識”,其中包含著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蘊。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足以解構和顛覆目前人們廣泛認同的壹些理論和觀點,引發人們進壹步的思考和討論。在這裏,我們選擇最重要的人來討論以下幾點:

(壹)論鄉村商業在鄉村現代性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當人們談論農村現代性的發展,特別是非農化時,他們幾乎不約而同地把註意力轉向鄉鎮企業的發展。有些人甚至把農村非農化、現代化等同於農村工業化,而不管鄉村商業。也許這是因為鄉鎮企業的興起,推動了中國農村經濟的大發展,改變了中國農民的生活,帶動了農村乃至全國的結構性變化,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也許這是因為現代化理論認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從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的社會向工業經濟占主導地位的社會轉變是現代化進程的第壹步。因此,處於現代化初期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人應該首先把註意力集中在工業化上。

然而,後樂村的現代發展並沒有像壹些“超級村”那樣通過發展村莊工業經濟形成新型的“非農社會經濟區”,[3]而是主要通過發展商業來實現村莊和村民的非農化。商業經濟在農村非農經濟變遷中占有特別突出和重要的地位,是農村經濟社會變遷的中心。雞毛換糖——商品(百貨)經營——商品交易和商品生產,形成了村落非農經濟發展的清晰主脈。明顯背離了所謂的農村非農化、現代化的規律。

(二)關於鄉村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在發展理論中,發展過程通常分為內生發展和外生發展。內生發展是指社會變遷主要由社會內部因素引起,發展的動力產生於社會內部,是壹個漸進的、主動的變遷過程。相反,外生發展是指主要由於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外部文明的沖擊而產生的壹種被動的社會變革過程。

在傳統的理解中,商業經濟總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集鎮等領域形成和繁榮。作為壹個封閉的自給自足的實體,村莊沒有生產和繁榮商業經濟的環境和動力。然而,後樂村商業經濟的變遷恰恰告訴人們,村莊也可以成為商業經濟興起和繁榮的場域,它具有發展商業經濟的內生動力。後樂村的村務發展具有明顯的內生性,主要是由村莊內部因素引起的,是壹個漸進的、主動的變遷過程。不僅發展的動力來自村莊內部,發展的主體也是村莊內部的村民。

首先,後樂村的商業經濟源於村民的“饑餓”。村民正是在生計的壓力下,利用農閑時間,以雞毛換糖為生。村民通過用雞毛換糖,完成了資金和經驗的初步積累,並在此基礎上逐步推動了村莊商業經濟的變遷。村落商業經濟的變遷主要是在村落內部條件不斷成熟的背景下產生的,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結果。外部因素對農村商業經濟的發展起著壹定的作用,但它是通過與逐漸成熟的內部因素相結合來影響農村商業經濟的變化,而不是作為內部因素的對立面出現。

其次,後樂村的商業和經濟變遷並不是城市商業擴散的結果。在村落商品經濟的演進中,村落和村民不是作為客體而存在,而是始終作為行動主體而出現。村落商品經濟的變遷是村民自覺自主的行為過程。無論是發展雞毛換糖業,還是發展小商品經營業,村民都是推動發展的主力軍。

最後,後樂村村商業經濟的變化是充分開發利用村莊內部資源的結果。就自然資源而言,後勒是壹個人口眾多、資源匱乏的村莊,但正是自然資源的匱乏,迫使後勒人更早地走上了以雞毛換糖的道路,在農業之外尋求生存機會。只是這樣,後樂人很早就開始了經商的經歷,逐漸積累了壹種特殊的文化資本,在村民中形成了敢於冒險、勇往直前、善於經商、不怕吃苦、務實節儉等個性。從某種意義上說,後樂村的商業和經濟發展是通過開發利用該村內部資源實現的。

但我們有必要指出,後樂村的商業經濟是典型的村莊特征,即後樂村的商業經濟不是後樂村的商業經濟活動,而是後樂村村民從事的商業經濟活動。從最初的雞毛換糖到現在的小商品經營,後樂村幾乎所有的商業經濟活動都發生在村域之外。雖然在村民不足千人的後樂村不可能形成繁榮的商業市場,但後樂人首先通過雞毛換糖這種上門服務的流動交易方式,在村外找到了市場。改革開放後,義烏等地的小商品市場找到了鄉村商業經濟的發展場所。這樣,就實現了鄉村商業的發展和繁榮。

(三)關於村莊現代性發展的軌跡

現代化理論認為,“現代化的壹個重要標誌或要求是經濟結構的現代化,即從以第壹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向以第二或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轉變”。[4](P99)從1950到2000年,後樂50年來的商業經濟變遷,不僅使自身經濟得到增長,而且促進了整個村莊經濟的結構性變遷,實現了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完成了村莊的非農化改造。

壹些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表明,“經濟結構的轉變直接影響經濟發展,表明社會形態的變化,從第壹產業主導的經濟結構到第二產業主導的經濟結構,恰恰是人類社會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西方發達國家開始由第二產業主導的經濟結構向第三產業主導的經濟結構轉變,標誌著人類社會開始由工業社會向後工業社會轉變。這是人類發展的普遍規律。”[4](P100)這些總結西方發達國家現代化經驗得出的研究結論,對於壹個地域廣闊的國家和地區來說,可能有其道理,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學者所認同的觀點。那麽,對於後樂村這樣的村社來說,還算合理科學嗎?

如前所述,建國50年來,商品經濟壹直是後樂村經濟社會變遷的核心。隨著村內商品經濟的變化,後樂村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然而,後樂村經濟結構的變遷並沒有遵循現代理論家揭示的經濟發展規律,而是遵循自身的演進軌跡,走了壹條獨特的發展道路。它並沒有按照“農業—工業—第三產業”的歷史軌跡變化,而是從以農業為主轉變為以商業為主,最後發展到工業和商業並重。

我們認為,後樂村的經濟結構變遷過程,是伴隨著村商經濟的變遷而實現的,這壹過程至少表現出兩點:第壹,作為壹個社區和小社會,村莊始終處於壹個非常特殊和復雜的環境中,因此村莊之間存在著許多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差異。特定環境下的村莊經濟變遷實踐,主要不是理論或意識形態的單方面推行,也不是國家政策的單方面執行過程,而是村民日常生產生活活動對其進行回應和建構的過程。因此,不能簡單地從某種理論原理或意識形態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壹般規律來理解和解釋社區實踐和村莊經濟變遷。第二,衡量和評價村莊現代化應該有自己特殊的指標。經濟結構是衡量社會現代化水平的壹個重要指標,但從後樂村的實踐來看,用這個標準來衡量壹個村莊社會經濟發展的現代化水平似乎並不合理。對於壹個村莊這樣的小社會,我們不應該簡單地以經濟結構作為衡量其現代化水平的指標。

註意事項:

①村莊的概念在日常使用中有多種含義。本文所研究的村是指壹個村民委員會所轄的社區,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行政村。如果壹個村莊被視為壹個社區,它首先是居住在同壹地方的壹群人。基於此,本研究中的村落商業經濟不僅指村落區域內的商業活動,還主要指本村村民從事的商業經濟活動。

②“雞毛換糖”是浙江義烏東部農民的傳統副業。歷史上,當地農民以自家蔗糖為原料制作“敲糖”,農閑時搖搖鈴,扛起小販的擔子,外出到周邊地區,用自家制作的“敲糖”換取雞毛,作為農田的肥料。當地習慣上稱之為“雞毛換糖”。後來,雞毛換糖的流動逐漸演變為小商品經營,促成了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產生和繁榮,從而成為義烏小商品經營業和小商品市場的起源地。

(3)“塞苗根部”是將草木灰與人、豬糞混合,加入切碎的雞毛、豬毛、毛和豆餅,移栽7天後,在每棵苗的根部塞壹個小球。這是後樂村周邊地區頗具地方特色的施肥方法,壹直延續到上世紀60年代。

④1958年,在政治運動的推動下,啟動了中國第壹次農村工業化。在這個過程中,厚樂所在的二三裏人民公社響應大型公社企業的號召,因地制宜地開辦羽毛廠,生產羽毛撣子、掃帚等羽毛制品,從而對羽毛提出了新的需求。

  • 上一篇:2023全國印刷工程專業比較好的大學有哪些?
  • 下一篇:關於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