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傳統書店報攤上的文章

傳統書店報攤上的文章

文學夢是我生命中不滅的燈塔。

陸雲

文學是我的情感出口,是我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治愈方式。有人喜歡下棋釣魚,有人喜歡運動,我喜歡沈浸在書和文字裏,和裏面的人物同甘共苦。壹有空,我就在電腦上敲鍵盤,手飛快地跳動,情緒在指縫間湧出,就像泉水自然流淌。說到文學夢,它貫穿了我人生的每壹個關口,見證了我的每壹次成長,像壹座不朽的燈塔指引著我前行。

我出生在蘇北的壹個普通小鎮。從小就不喜歡買零食等開銷。我只是對書特別偏愛,所有的零花錢都用來買書了。小時候,我是看著父親收藏的,自己從新華書店和郵局報刊亭買來的各種書籍長大的。我讀經典作品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讀蘇聯小說體驗外國文學之美,跟隨作家的妙筆穿越古今中外,碰撞出五彩斑斕的思想火花。

放學後,我的作文經常被老師拿來閱讀和展示範文,慢慢的文學的種子開始在我小小的心裏發芽。還記得有壹天剛放學回家,媽媽拉著我告訴我壹個好消息,我的作文得了獎,爸爸滿臉笑容的回來了。原來父親在路上遇到了我的語文老師。她說我的壹篇作文在鎮作文比賽中得了二等獎,壹等獎是高三的壹個學長得的,充分說明我的作文水平很優秀,我們的作文都拿到縣裏去展示了。我不記得當時寫的是哪篇文章了。雖然父親依舊壹臉嚴肅,在我面前什麽都不提,但在孩子面前總有那時候特有的威嚴和距離感,但我能想象他和老師說話時眼角的驕傲和喜悅。從那以後,我更加勤奮地學習和寫作。我不僅熱愛文學,也期待再次得到父親肯定的目光和難得的笑容,哪怕這些都是間接從母親那裏得到的。

我興奮地看著天空,站在小院子裏跟媽媽說,我以後要當作家,我要買壹個帶院子的房子,邊讀書邊寫作。院子裏四季有花有菜,還可以養貓畫畫,聽唱歌。如果還有空間可以開個書店分享壹些好書好想法就更好了。媽媽笑著點了點頭我的額頭說,妳的白日夢挺美的。坐在家裏等著貨款來不是那麽容易的。妳父親會寫字和畫畫,但他沒有成為作家。妳以後能自己養活自己我就很滿意了!我沒有被媽媽的冷水嚇倒,繼續在日記和筆記裏記錄我的小靈感。

時間到了高三,我落榜了,心情極度低落,迷茫。壹個冬夜的晚自習路上,我壹個人走在冷清的縣道上。四周漆黑壹片,隔著很遠的路,突然出現了幾盞溫暖的路燈,讓我覺得很溫暖。那壹刻我想到了自己的人生,還有壹路上鼓勵我的親人朋友。這盞路燈和他們的目光壹樣溫暖,我在他們關切的目光中仿佛走過了壹條艱難的路。

回到宿舍,寫了壹首《心翼》。“漫漫長夜,我壹個人走在路上,找不到目標,迷失了方向。在拐角處,壹盞路燈突然眨了眨眼睛,盯著我。太溫暖了。這是朋友的期望嗎?那是父母的眼睛嗎?他們很遠,讓我獨自在這條路上跋涉,因為他們相信我——相信我能在獨自走出黑暗中找到自由的彼岸。他們很遠,讓我壹個人在這條路上跋涉,因為他們相信我——我相信我會從失敗的地方重新站起來。"

於是,在無數個孤獨的夜晚後,我壹邊看書,壹邊拿起報紙復習功課,不斷寫下自我激勵。在那個年代,詩歌和散文逐漸以寫在筆記本上的方式發表。詩歌《兩朵雲》獲華夏杯詩歌大賽二等獎,散文《陽光四季》入選《散文百家》雜誌,並在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當代詩歌散文選》壹書中發表。《散文百家》編輯部還專門給我發了編輯證。看著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我的文學夢從種子變成小樹,生根發芽,這在當時不亞於壹束光照亮了我灰暗的復讀生涯。

第二年我參加了高考,但是因為數學成績沒有考上自己喜歡的本科院校。只考上了蘇北壹所名不見經傳的普通高校。我沒有失去信心。在這期間,我仍然保持樂觀的態度,繼續寫作。另壹篇文章《破碎的蝴蝶》被吉林省《女孩》雜誌選登。40元寄稿費給學校。當時沒有手機和印章,匯款通知是教導處主任簽字的。這是我們學校壹個開創性的事件,教導處主任覺得很自豪。他讓班主任通知我,學校還要獎勵我40塊錢。這加起來就是80元的稿費,讓我覺得文學的力量又壹次激發了我的身心。就這樣,通過多讀書,多寫作,不放棄自己的個性,我在大學第二年抓住了機會,轉到了南京的另壹所本科院校。

我在南京讀大學的時候,我媽的照片,和我爸壹起走,破繭成蝶之類的文章也在校報上發表過。記得交費是壹個季度壹次,學校教導處會在樓道裏貼壹張粉色的海報,通知領取交費的人員名單用毛筆寫在黑色的地方。當我看到我的名字被列入名單時,我像中了大獎壹樣高興。

大學畢業後忙於職場,文學創作停滯不前。我寫的都成了單位的工作報告,年終總結,各個工會的總結,也讓我在單位贏得了筆桿子的好評。好在讀書不缺,單位在洪武北路,離新街口的新華書店很近。我經常走過去看書。我沿著洪武北路往南走,經過巨大的鐵人行橋。厚厚的黑鐵皮擦得很亮,踩上去的咚咚聲很有節奏感和年代感。我曾在梧桐上度過夜雨,在天橋上度過光影。中山東路56號新華書店,陪我走過職場的溝溝坎坎。在這裏,沒有喧囂,只有寧靜,沒有奢華,只有厚重;在這裏,沒有貧富貴賤,美醜貴賤,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在這裏,只有讀者與書籍的無聲交流,才是另壹個美好的精神家園。

結婚後,我成了妻子和母親,相繼有了兩個孩子。再也不能正常上班了。經常感覺與社會脫節,在瑣碎的忙碌中迷失和迷茫,愛人的不理解讓我感覺失去了自我,幾乎抑郁。這時我參加了壹個讀書會,偶然認識了馬來西亞華人麥先生。他推薦我讀斯蒂芬·柯維的《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看到“始於終”的習慣時,有壹個情節觸動了我。它讓我們想象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我們希望人們如何評價我們的生活。是賢惠的妻子,優秀的醫生,熱心公益的人還是別的?它建議每個人開始創建壹個個人使命宣言,設定自己的生活目標並堅持下去。

那壹刻,我的文學夢再次被點燃,被照亮。我希望我的人生使命是喚醒自己,像燈塔壹樣用文字照亮他人。我靜下心來,深刻分析自己的處境。雖然我與工作脫節,但我並沒有與生活脫節。生活只是社會的壹部分。那些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的角落裏,有很多閃閃發光的寶藏,值得去發現,去書寫。於是,我及時拾起自己的文學夢,仔細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慢慢把生活中的感悟轉化為文字,傳遞出來。扔出去的郵件漸漸有了回音,豆腐塊也出來了。

《金陵晚報》刊出後,第壹篇《如何是家》壹發不可收拾,接下來是理發、量身定做、我生命中的貓、信件和郵票、學騎電動車、父親和鐘書軍先生、寒風中的紅。後來,栗子再香的時候,家鄉高高的水塔,院子裏垃圾分類的趣事,炒面的故事,相繼發表在《現代快報》上。後來《我的心》在《青春》上發表,《忠實的妻子在家裏》、《送菜人呂霄》、《小楊師傅壹場及時雨》等文章也在北京的《人民周刊》上發表,我壹步步走上了更大的舞臺。匯款單逐漸多了起來,雖然金額還不大,但對我重拾舊夢是壹個很大的鼓勵。我所有的自信都找回來了,笑容慢慢綻放在我的臉上,我的心也活了過來。

這段全職獨自帶孩子的漫長旅程,就像是高考復讀失敗的那些灰暗的日子。這壹次,讀書和文學的夢想拯救了我。它已經成為我的精神支柱,成為我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沒有白走的路,每壹步都算數。那些復讀的日子,那些艱難的歲月,我走過的每壹步都算數,每壹步都沈澱在我的文字和思想裏。現在,我的文章發表水平不斷提高,會員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從棲霞區加入南京市作家協會,然後加入江蘇省作家協會。結交了更多的文人騷客,在老師的引導和鼓勵下,心情也越來越開朗。

現在,這個從家鄉出發,追尋文學夢想的女孩,已經在省會南京度過了二十多年。人們常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無論我遇到了多麽艱難的道路,我仍然被我的文學夢所支撐。它讓我困的時候不迷茫,急的時候不慌張,吵的時候不浮躁,靜的時候不麻木。看清了生活的本質,卻依然深愛著生活,不離不棄。

春天,我站在長江邊,凝望著洲頭紅白相間的航運燈塔和過河的船只,怔怔地。我們不就是航行在生命之河的航船嗎?每當我們陷入迷霧,被文學的燈塔從遠處照亮,我們的心就再也不會迷失方向,繼續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 上一篇:六年級我的家鄉作文
  • 下一篇:論孔子的德治思想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