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塞布麗娜
民俗文化作為該地區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區域民俗文化旅遊,創造優秀的民俗文化,必將促進旅遊業的發展。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優勢-劣勢-機遇-挑戰分析法)對南寧發展民俗文化旅遊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進行分析,從而了解南寧民俗文化旅遊的發展現狀,認識發展民俗文化旅遊對拓展南寧旅遊業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南寧;民俗文化;旅遊業發展;情勢分析
近年來,隨著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和對中國傳統民族民間文化的重新認識和重視,旅遊業迎來了新的增長點——民俗文化旅遊。所謂民俗,是指壹個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們在文學藝術、語言、信仰、服飾、飲食、住房、娛樂、節日、婚姻、出生和喪葬、交通和生產等方面所特有的、廣泛流行的愛好、時尚、傳統和禁忌。民俗文化旅遊是指人們以觀賞、了解、欣賞和參與風土人情為主要目的的旅遊活動。民俗作為非物質文化資源,在現代旅遊中的價值日益顯現,民俗文化旅遊已成為最具吸引力的旅遊項目之壹。
2003年,廣西作出成為旅遊先進省的發展規劃,橫縣、上林、馬山、隆安、賓陽五縣劃歸南寧。南寧市也提出了“把南寧建設成為民族特色濃郁、南方園林化、面向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民俗文化作為該地區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區域民俗文化旅遊,創造優秀的民俗文化,必將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南寧民俗旅遊資源的了解和分析,加快民俗旅遊的產品化,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1旅遊發展的優勢(S)
1.1南寧的區位優勢
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位於中國華南、西南、東南亞經濟圈的交界處。是北部灣沿岸重要的經濟中心,具有獨特的地緣和地緣優勢。南寧有“兩近兩邊”的特點。“兩近”:壹是近海,距離欽州港、防城港港、北海港等港口最遠204公裏;二是靠近邊境,距離中越邊境的東興市、憑祥不超過230公裏。“兩面”:壹是沿線桂香、黔桂、李湛、南昆鐵路在南寧交匯,南寧是西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第二,長江沿岸,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西江是珠江的幹流。西江治理二期工程建成後,1000噸級內河船舶可從南寧直達港澳。據此,南寧成為廣西旅遊網絡體系的重要核心節點、桂南旅遊的中心和中國與東盟的重要陸路樞紐。客觀上具有聯結南北、輻射東西的旅遊集散地功能。
1.2資源優勢
南寧擁有豐富而獨特的民俗旅遊資源。例如,在1997的丁四山貝丘,出土了1000多件史前人類使用的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包括石器、骨器、貽貝和當時人類遺棄的水生動物、牛、鹿、象等動物的骨骼,在丁四山發現了象征人類文明的石桿和桿柱建築,以及彎曲姿勢的奇怪埋葬習俗。
上林大明山地區有著豐富的龍母文化資源,流傳著獨特的壯族文化習俗。賓陽的炮龍節、馬山的壯族三聲部民歌、武鳴的壯族三月三歌會,都是南寧獨具特色的民俗旅遊資源。而且以壯族“三月三”歌會為基礎,以創作新民歌、弘揚民族文化、擴大中外文化交流為宗旨的南寧民歌藝術節,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南寧的壹個城市品牌。始建於宋代的楊梅古鎮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是南寧保存明清古建築最完整的地方,現存200多處。黃故居是南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建築之壹,從中可以看出清代建築的特點,具有很高的文化景觀價值。
1.3市場優勢
隨著南寧對外交通條件的改善,國內旅遊熱潮的興起,中國-東盟博覽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到南寧旅遊,體驗不同的文化。南寧作為廣西旅遊和東南亞跨國旅遊的集散地逐漸崛起,以商務、會展、購物為目標的旅遊市場不斷擴大。2006年,南寧接待入境遊客65438+萬人次,接待國內遊客1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超過廣西100億。從南寧遊客的穩定增長可以看出,南寧發展民俗旅遊有著廣闊的市場和客源基礎。
2旅遊業發展的劣勢(W)
2.1缺乏旅遊產品。
南寧的旅遊資源沒有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旅遊產品雖多,但缺乏高品位的旅遊產品,從市區到周邊沒有穩定的旅遊熱線。只有市區的青秀山和動物園,郊區的夷陵巖和周邊的德天瀑布有穩定的客源,但大量景區還遠未達到其旅遊門檻。就體驗民俗的旅遊景區而言,景區、景點等級較低,規模較小,景區文化內涵沒有得到充分挖掘,旅遊資源缺乏文化內涵,沒有突出的資源優勢和鮮明的個性特色。長期以來,南寧旅遊建設投入不足,景區投入低,配套設施建設滯後,缺乏精品景區,嚴重影響了南寧旅遊業的增長潛力。南寧入境旅遊市場近兩年的緩慢增長就是這種影響的表現。
2.2整體發展水平低
目前,南寧市旅遊資源缺乏深度開發,尤其是對旅遊資源的利用是膚淺的、從眾的,缺乏獨特的文化底蘊。旅遊業是壹個以特色取勝的行業。根據旅遊資源的調查,南寧有許多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如壯族風情、丁四山貝丘、大明山、楊梅古鎮等。然而,這些反映南寧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潛力巨大的旅遊資源至今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南寧民俗旅遊景點的開發大多處於自然狀態,局限於原始的物質載體,且由於產品單壹,旅遊空間容量小,旅遊活動少,遊客停留時間短。很多旅遊產品都是壹日遊或者半日遊,參與性活動很少。參與度的缺失無疑使得民俗文化旅遊產品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南寧市唯壹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丁四山貝丘,其內涵、意義和科學價值可與Xi安半坡遺址博物館和長江下遊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館相媲美。以丁四山貝殼堤為軸建立文化旅遊點,對提升南寧歷史文化品位,建設文化南寧,促進南寧文化旅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尚未出臺,影響了這壹旅遊景點的深入發展。
再比如南寧新城外灘附近的中山路。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壹條老街,擁有眾多清末民國時期的古建築。每個來南寧的人都想品嘗南寧美食,首選就是中山路。中山路,已命名81年,是壹條歷史傳承的美食夜市街,不僅為南寧人所知,在全區乃至全國都很有名。目前,中山路夜市依然紅火,但卻飽受騎樓老化、布線復雜、食品衛生堪憂的困擾。
2.3部分旅遊資源無法開發。
南寧民俗文化旅遊的開發既要體現壯族鄉鎮的民族特色,又要關註南寧城市的歷史文化發展進程,突出城市的文化底蘊。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南寧保存了許多古建築、近代重要歷史遺跡和名人故居。如共青團南寧委員會舊址(原清代右江鎮主將馬生智祠堂)、廣西省第二次代表大會舊址、雷沛鴻故居、梁烈亞故居、夫子廟、邕江防洪古堤、新會書院、粵東會館、安徽會館等。它們是南寧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也是城市潛在的優勢亮點。但作為旅遊資源,它們分散在南寧的各個大街小巷,規模也不大。從民俗資源旅遊開發的可行性來看,其可觀賞性、娛樂性和參與性都不充分。它們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相對隔絕,難以開發出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高品位旅遊線路產品,旅遊資源和產品的整合推廣力度不夠。
3旅遊發展機遇(O)
3.1旅遊社會氣候的形成
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它已經滲透到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商業餐飲、市政基礎設施等各個方面。大旅遊、大市場、大產業方向基本形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進入大眾化消費的新階段。旅遊已經從社會時尚發展到社會生活,旅遊支出在公共消費支出中的比重也在不斷增加,旅遊已經成為我國居民重要的生活方式之壹。隨著國際民俗文化旅遊和國內少數民族文化旅遊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節假日不斷增多。人們對旅遊體驗不同文化、放松身心的願望和要求越來越強烈。這些都將為南寧民俗旅遊的進壹步發展提供機遇。
3.2政策的重要性
近年來,南寧市委、市政府加大了發展旅遊業的力度。為確保“十壹五”期間南寧旅遊業加快發展,南寧市委市政府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南寧旅遊業發展的決定》、《加快南寧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關於加快南寧旅遊業發展的若幹規定》三個配套文件,從人、財、物、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優化發展環境,發展大旅遊,把南寧建設成為旅遊強市。
為突出“壯鄉之都、綠城生態、會展商務”三大旅遊主題,著力打造以旅遊景點為依托的旅遊景點和景區,形成有競爭力的拳頭旅遊產品,南寧市政府提出深度開發壯鄉文化旅遊產品,重點開發建設以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少數民族生態博物館、劉三姐劇院、東南亞美食街、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等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遊產品。,突出地域文化和
3.3區域經濟合作的不斷加強
隨著“壹軸兩翼”區域合作戰略的推進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快速推進,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框架逐步建立,為南寧旅遊業加快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特別是自2004年以來,每年秋季都在南寧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是伴隨著中國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的成果,是連接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橋梁,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經濟、社會、文化交流的平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不僅提升了南寧的知名度,也促進了南寧與東盟區域旅遊的發展。2005年南寧入境遊客10強中,有4個是東盟國家,越南排名第壹。南寧作為壹年壹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地,將發揮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前沿城市的作用,有條件成為面向東盟國家、西南經濟圈、華南經濟圈的區域性國際旅遊基地。
4旅遊業發展的威脅(T)
4.1周邊省市旅遊業蓬勃發展,導致南寧的客源市場分流。
旅遊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確立後,各地紛紛出臺旅遊發展規劃,探索和打造旅遊產品。南寧周邊省份旅遊業快速發展,同類資源競爭激烈,壹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
旅遊業作為新興產業,市場廣闊,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投資小、風險低、見效快的產業。但由於各地普遍看好旅遊業發展,旅遊發展熱情高漲,導致旅遊競爭加劇,旅遊投資風險加大,開發成本增加。南寧的旅遊資源雖然各有特色和優勢,但總體上在知名度、產品規模和質量上都有壹定的欠缺,在區域內外的競爭力都不是很強。如省內桂林近年來不僅繼續打出“山水甲天下”的王牌,還大力開發民族民俗旅遊資源,深化桂林文化內涵,對南寧在同類資源產品開發上形成了競爭態勢。此外,雲南、廣西的西雙版納、石林、貴州的旅遊資源形成了省與省之間的競爭。
4.2旅遊人才缺乏
旅遊業對從業人員的知識和素養要求較高。目前南寧旅遊行業從業人員,從旅遊管理部門到旅行社,都存在專業人員數量不足、素質參差不齊、創新意識和能力不足等嚴重隱患。在南寧發展民俗文化旅遊,不僅需要基本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對廣西的歷史文化和南寧當地的歷史文化習俗有壹定的了解。目前,南寧民俗文化旅遊人才匱乏,極大地阻礙了南寧民俗文化旅遊的發展。另壹方面,缺乏戰略性的旅遊規劃和管理人才,尤其是旅遊營銷專家,使得南寧的旅遊營銷、旅遊線路設計、旅遊服務質量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通過SWOT模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南寧民俗文化旅遊在發展中具有壹定的資源優勢,主要表現在資源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得到很好的保存,可以促進南寧旅遊業的發展;劣勢主要在於如何深度開發民俗文化旅遊資源,打造旅遊精品。面臨的機遇包括人們對旅遊的強烈願望和需求,政府對旅遊業的高度重視和引導,中國-東盟博覽會給南寧旅遊業帶來的機遇。現有的威脅主要來自省內外同類旅遊產品的競爭和旅遊人才的缺乏。通過對比分析,在大環境下,南寧民俗文化旅遊發展優勢大於劣勢,機遇大於競爭。發展民俗文化旅遊是南寧發展旅遊業的現實選擇。
參考
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2]鄧,薛群輝,趙伯樂。民俗旅遊[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7。
[3]南寧統計年鑒2006[G].南寧:南寧市統計局,2006年9月。
作者簡介塞布麗娜(1979-),女,瑤族,廣西融安人,民俗學碩士,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系教師。她的主要研究興趣是民俗和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