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疫情期間迎難而上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講話

關於疫情期間迎難而上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講話

關於疫情期間迎難而上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講話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特別是給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強調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在疫情沖擊之下,新戰略、新政策密集推出,新科技、新質態加速孕育,新需求、新模式噴薄而出,新產業、新基建逆勢成長,這是行業之間、城市之間重新?洗牌?的重要契機。置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冠疫情前所未有之新挑戰,我們必須迎難而上、順勢而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保持轉型發展的戰略定力,加快走出動能轉換的創新路徑,積極優化精準突破的思路方向,不斷完善組織實施的科學機制,特別是運用系統化思路和集成化方法,奮力打好核心技術自主化、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通過構建?三大體系?,推動產業加速躍遷、華麗蝶變。

 壹、精準謀劃產業發展體系,完善鏈條強基礎

 加強研究論證,分析趨勢規律,進壹步謀劃好產業發展目標和重點,系統化構建完整產業鏈條。

 錨定主攻方向保持定力。強化?工業立市、產業強市?鮮明導向,把握工業化城鎮化全面加速、潛能釋放的歷史機遇,搶抓國家加大投資、強化支持的政策機遇,善用產業轉型升級、居民消費回補的市場機遇,圍繞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聚力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新經濟?主攻方向,加速壯大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電路與ICT、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四大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集群,不斷增強產業競爭優勢。

 突出重點環節精準用力。深入梳理重點產業鏈,加快形成全市重點產業布局全景圖、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招商引資突破作戰圖,堅持掛圖作戰,精準招引主導項目,科學布局配套項目。緊抓中高端產業鏈重構契機,實施?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聚焦主導產業?招大引強?,聚焦科技創新?招高引新?,聚焦產業需要?招才引智?,全面做好補鏈、延鏈、強鏈工作,促進產業成鏈成群。

 緊盯發展先機及早發力。深入挖掘數字經濟?新富礦?,積極搶占基礎設施建設?新風口?,主動擁抱未來產業?新藍海?,倒逼產業轉型跑出?加速度?,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堅持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協同發力,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新壹輪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方向和戰略支撐,以數字化技術賦能創新轉型,構建信息化、智能化產業體系,搶占新壹輪發展?智高點?。

 二、聚力打造產業集成體系,集聚要素強支撐

 積極運用集成化方法,緊緊圍繞主導產業抓好政策集成、力量集成、資源集成,強化全要素的產業支撐。

 全面集成平臺載體支撐。把平臺載體建設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推進經開區、高新區創新提升,進壹步健全運營機制、提高運作水平,做精做細全市30個特色產業園區,打造?2+14+N?產業轉型升級園區體系。加快高水平全功能現代化淮海國際陸港建設,抓好綜合保稅區和保稅物流中心管理運營,推進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全面提升創新、開放、信息、物流等平臺功能,形成功能完備、支撐有力的平臺體系,構築要素集聚?強磁場?。

 高效集成科技創新支撐。堅持把創新作為轉型發展第壹動力,穩步推進?壹城壹谷壹區壹院?四大創新平臺建設,打造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成果轉化承載地。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積極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強化淮海經濟區技術產權交易中心綜合轉化功能,努力培育更多科創?加速器?孵化器?。加強駐徐高校與地方融合***建,吸引在徐高校畢業生留徐就業創業,將更多教育紅利、人才紅利轉化為發展紅利。主動對標和學習深圳等國內先進城市,加強科技金融支持,引進創投、風投和產業基金,有效促進資本與產業合作對接。

 大力集成重大項目支撐。牢牢抓住重大項目建設?牛鼻子?,實施?招商1號項目工程?,全面啟動?雲招商?,創新?線上招商、視頻會議、網絡簽約?新模式。強化用工、用地、用能、資金等支持,提供全過程、保姆式服務保障。壓茬推進產業項目?765計劃?,推動?六項?工作機制落實落細,創新重大產業項目觀摩評分制度,進壹步強化過程控制和壓力傳導,營造項目建設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三、不斷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優化環境強保障

 跳出就經濟抓經濟、就產業抓產業的傳統思維,堅持從優化提升城市軟硬環境入手,深化產城融合發展,營造陽光雨露充沛、土壤養分肥沃的產業發展生態系統。

 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體系。保持每年500億元投資強度,滾動實施城建重點工程,穩步推進高架快速路、軌道交通項目,加快構建?米?字形高鐵網絡,系統完善鐵路、公路、航空、航道、港口等設施,通過構建立體化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產業騰飛修好?跑道?。加快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打造數字未來城。與中電子集團開展戰略合作,編制數字城市建設規劃,加強數據平臺整合,推進?城市大腦?建設,努力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加快實施金融服務中心、國際會展中心、國際博覽中心等重大功能性項目,大力提升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公***服務水平。以籌辦國際園博會為契機深入推進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深化國家?無廢城市?試點,完善?四位壹體?社會治理體系,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持續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努力建設宜業、宜居、宜遊的高品質中心城市,不斷增強城市要素集聚力、產業承載力、發展帶動力。

 加快打造壹流營商環境。堅持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改善政治生態和人文環境的戰略性舉措來抓,連續三年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年?提升年?深化年?活動。率先建立?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工作機制,構建以?壹中心壹平臺三項制度?為核心的?113?工作體系,推動營商環境穩步提升。疫情發生後,全面抓好?蘇政50條?惠企21條?落實,有效破解堵點痛點難點問題,積極助推企業生產經營步入正軌,交出營商環境建設?新答卷?

?

  • 上一篇:妳或許不知道,原版格林童話本是黑暗童話
  • 下一篇:勞動節演講三分鐘範文(選)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