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計算機專業學年論文範文

計算機專業學年論文範文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各個領域。以下是我關於計算機的學術論文,供妳參考。

計算機學年範文1: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策略摘要:針對高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壹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提高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

關鍵詞:產業升級;電腦;人員培訓

1的研究背景

信息技術產業的創新升級和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湧現,促使社會對計算機應用技術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對於計算機專業高端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為全面落實安徽省“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的作用,作者提出了產業升級背景下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有利於計算機專業的深入發展,適應新型信息產業發展的需要,從而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

2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2.1同質化的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

我國目前缺乏大量能從事基礎工作的“軟件藍領”,更缺乏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高級軟件人才。但現實中,我國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過於單壹,學生素質同質化也嚴重,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和軟件產業發展的需要。普通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與示範校不相上下,全國各地課程體系存在同質化傾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缺乏特色,與地方經濟和產業發展不相適應[1]。

2.2專業教育滯後於專業知識的更新。

從信息技術的發展來看,方向與日俱增,分工越來越細,不同學科領域匹配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素質往往差異很大,而高校知識的積累和傳遞卻遠遠跟不上信息技術和知識更新的速度。由於缺乏必要的教學改革,課程內容遠遠落後於現代技術的進步,導致學校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培養模式等方面與社會、行業、崗位脫節。

2.3僵化落後的教學方法

教師為了最大限度地傳授知識,大多采用教學型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註重單方面的灌輸,導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實際應用能力和主動創造能力低下。教學方法不能滿足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2.4考核方式單壹僵化

大部分課程的考核方式不是考試就是考核。大量格式化的筆試或機考試題造成學生死記硬背,缺乏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少了學生接觸新知識的機會,不利於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鍛煉,嚴重阻礙了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

2.5綜合實踐環節太少。

教學中仍然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傾向。實踐教學內容不足,實踐項目的制度安排基本是理論體系。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同步,前後實踐項目縱向聯系少,不同課程之間橫向聯系少,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2]。

3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3.1人才培養目標的市場化

積極適應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就業為導向,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積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主動適應區域和行業經濟發展需求,根據學院自身條件建立聯動機制,適時設計人才培養目標。

3.2課程體系的模塊化和專業化

根據市場設置專業,根據崗位要求制定培養方案,根據能力要求設計課程模塊,在教材建設過程中充分體現專業性。課程體系分為基本素質模塊、基本技能模塊、專業技能模塊和拓展技能模塊。基本素質模塊主要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遵紀守法的意識、誠實的品質、紮實的文化基礎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基本技能模塊主要培養學生基本的計算機組裝和維護能力、熟練使用辦公軟件和基本的圖像處理能力;專業技能模塊由軟件編程、網絡構建、網頁設計三部分組成,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是本專業的核心部分;拓展技能主要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教材建設是能力培養的保障,我們在教材選擇上堅持專業性。通過選用高職院校規劃教材、與企業合作開發教材、建立校本教材,使教材內容專業化,課程體系結構化。學生在學校裏學的都是工作需要的,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3工學結合的教育方法

建立生產勞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在課程體系模塊化、專業化的基礎上,建立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主要通過課程訓練、模塊訓練、綜合訓練和頂崗實習來完善教育模式。在模塊中各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課程實踐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知其理而用之;模塊化訓練是在課程訓練的基礎上完成的,通過模擬項目幫助學生綜合課程知識,構建相應的能力;綜合訓練在學期末完成。通過綜合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和職業素質。頂崗實習讓學生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在工作環境中應用專業知識,總結學習成果,提高專業能力。學生實習實踐的安排采用靈活的機制,可以采取學生到企業實習、企業人員到學校指導、在學院建立模擬工作環境、建立校園虛擬公司等形式供學生操作。

3.4教學組織的多樣化

為了實現實驗區的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2+0.5+0.5”的教學組織模式,即在校內進行兩年的紮實教學和技能培訓,然後進行0.5年的綜合培訓,再到校外實訓基地進行0.5年的實踐教學和崗位培訓。在具體的組織形式上,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案例展示、團隊協作、工作模擬、工學交替的方式,將教師的講課課搬到實踐實訓場所,是課堂與實踐場所的融合,達到“教學做”的目的。此外,充分利用網絡環境建立開放的學習和培訓交流平臺[3]。

3.5教師隊伍的多樣化

計算機應用人才的培養必須突出“應用型”的目標導向,強調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結合[4]。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通過多元化的教師來實現。這就要求我們建設壹支具有較高造詣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這是實現教學目標、實現人才培養、促進學科發展和保證雙元制人才培養實施的重要保證。

參考資料:

李春傑。以能力為導向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 (2): 176-179。

[2]杜娟,劉誌剛簡毅人。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壹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8):38-39。

[3]李萬成,桂英。論計算機科學創新人才的培養[J].信息系統工程,2011(1):75-76。

[4]範瑛。高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新校區(理論版),2010(6):52-52

計算機學年範文二:關於計算機網絡安全防範的思考摘要:21世紀是信息時代。作為信息的來源,計算機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之而來的是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網絡安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保證我們自身信息的安全是計算機網絡面臨的重要問題,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極其關註安全問題。本文從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網絡安全的現狀以及解決這些威脅的防範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安全性;對策

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計算機網絡安全成為現代信息社會關註的焦點。計算機網絡安全制約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影響著人們日常生活的穩定性。但是計算機安全需要全社會的探索,最終找到壹個穩定的計算機網絡環境。所謂計算機網絡安全,包括硬件安全和軟件安全兩部分。硬件安全主要是指保證組成計算機的硬件設備不會受到自然或人為的破壞。這些損壞導致電腦無法正常運行,壹般是指電腦硬盤等設備的通訊線路沒有損壞。計算機軟件安全是指計算機在傳輸信息的過程中應保證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靠性。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傳輸中保持完整性,不會被修改或篡改;保密性是指信息只能被授權的人讀取和重寫,不能被竊取或隨意修改;可靠性是指信息真實有效,沒有過期或非法[1]。

1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威脅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主要威脅分為硬件威脅和軟件威脅。硬件威脅是指對組成計算機的硬件設備的威脅,軟件威脅是指計算機在傳輸信息時面臨的威脅。

1.1硬件安全威脅。計算機網絡的載體是計算機硬件。如果硬件遭到破壞,計算機網絡系統將受到極大的限制,甚至癱瘓。而計算機硬件的安全威脅相對簡單,主要是指計算機網絡的線路、服務器等設備是否受到火災和輻射的影響。

1.2軟件安全威脅。互聯網最初是為了學術討論而設計的,為端口設置而簽署的協議處於開放狀態。這種開放狀態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原因,也造成了復雜的網絡安全問題。這種先天缺陷讓很多不法分子有機可乘,造成了無數的安全隱患。下面主要介紹常見網絡安全問題的成因。

1.2.1用戶安全意識薄弱。很多用戶在使用公共電腦時不註意保護自己的私人信息,在電腦上留下了很多個人信息,比如電腦記住了密碼。也有很多用戶將自己的個人信息隨意透露給陌生人,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在開發層面,軟件開發者不經意間造成易被黑客攻擊的軟件安全漏洞也是壹大安全隱患。

1.2.2操作系統有缺陷。理論上,任何操作系統都存在安全漏洞,如果在漏洞被非法利用之前排除故障,損失是可以避免的。如果黑客控制了壹個安全漏洞,他往往會利用該漏洞控制電腦,使其癱瘓。這是黑客盜取電腦信息的常用手段,很多用戶的信息就是在不經意間泄露出去的。

1.2.3電腦病毒。計算機病毒是指黑客編寫的小型計算機程序,通常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這種程序很難被刪除,而且傳播速度非常快,往往會導致電腦反應緩慢甚至癱瘓。如果電腦長期感染,可能會完成病毒進化,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在這個過程中,用戶信息也會被黑客非法竊取,導致用戶大量數據和個人信息丟失。

1.2.4網絡黑客。網絡黑客是各種計算機病毒的始作俑者。進壹步說,黑客的威脅遠遠大於壹般的網絡威脅,他們是網絡威脅的源頭。網絡黑客對電腦操作系統了如指掌。他們利用計算機系統的漏洞,編寫特定的程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壹定是為了竊取信息。壹些黑客甚至只是為了好玩或惡作劇而攻擊電腦。黑客的破壞手段就像艾滋病毒壹樣實時變化。難點不在於清除某個特定的計算機病毒,而在於不可預知的攻擊形式,這是現代互聯網整體不得不面對的問題[2]。

2安全預防措施

無限的安全隱患使得安全措施形同虛設,不同的安全隱患需要對癥下藥。安全防範不僅要包括技術防範,還要進行社會教育,完善安全法制,從人們的潛意識中消除安全問題。

2.1硬件註意事項。上面說的硬件安全隱患,主要是設備被破壞造成的。保護硬件安全是壹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防火、防輻射、防寒防凍等。對於大型機房,需要配備安保人員,確保事故發生後能夠得到有效處理,災難不會蔓延到更大範圍。安全人員應該按時檢查所有計算機設備,防患於未然。在此基礎上,計算機要配備備用儀器設備,出現故障時能及時更換正常設備。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主要是保證電腦處於安全的環境中,不會被不法分子強行破壞。

2.2提高用戶的安全意識。計算機用戶操作不當或安全意識薄弱在安全問題中占有很大比重,加強計算機用戶的安全意識是預防措施中最重要的壹環。電腦用戶必須學習壹定的安全使用策略,培養良好的安全意識習慣,對於壹般的黑客攻擊和電腦威脅非常有效。

2.3發展先進的網絡技術。國家積極招募網絡相關人才開發防範軟件程序,不僅可以發現先進的防範策略,還可以吸引壹些潛在的黑客,使他們成為為網絡安全做出重要貢獻的積極分子,這是安全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防火墻技術,防火墻的主要功能是過濾和控制計算機與外部互聯網的連接,及時發現和防止潛在的威脅,以確保計算機的安全網絡環境。但防火墻技術存在諸多缺陷,無法有效保障墻內計算機用戶的信息安全,對被感染的計算機文件和程序也無能為力。壹方面要發展原有的優勢,另壹方面要突破原有的瓶頸。再比如計算機加密技術。加密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程序將原始信息轉換成特定的密文,然後通過密鑰將密文翻譯成原始信息。這是現代計算機最常用的安全保護措施。目前,加密技術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壹種是信息加密,即利用相應的算法程序對原始信息進行加密和鎖定,保證信息安全。二是加密信息傳輸協議,比較復雜。以上兩種加密形式可以有效防止計算機被病毒感染,防止黑客入侵,保證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運行[3]。

2.4定期備份信息和漏洞掃描。計算機備份可以在系統遭到破壞後有效地恢復系統的原始狀態,在遭受地震等不可預知的災難時成功地保護系統數據,保證計算機網絡的正常安全運行。面對不斷變化的網絡環境,只有不斷的檢查和修復,才能保證計算機的安全。僅靠技術人員現有的安全知識和經驗很難解決所有問題。用戶要時刻保持安全意識,主動檢查,及時發現漏洞並修復,確保系統安全。

3結論

隨著雲計算和大數據的快速發展,未來的網絡安全環境必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個人和國家都必須重視網絡安全問題,使用先進的網絡安全防範技術來保護網絡環境。在此基礎上,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安全知識。國家還應完善安全法律法規,加強公民的安全意識,營造全民防範的氛圍,才能有效解決安全問題。

參考

[1]楊光,李菲菲,楊洋。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防範措施[J].科技資訊,2011,29: 70,93。

[2]吳艷艷。計算機網絡安全防範措施研究[J].計算機編程技能與維護,2013,2: 83-84,106。

[3]傅鑫,郭鵬。計算機網絡安全風險及防範措施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及應用,2013,22: 161,163。

計算機學術論文相關文章:

1.大學計算機論文範文精選

2.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網絡的話語

3.高校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4.計算機科學論文精選範文

5.大學計算機論文

  • 上一篇:關於我們應該如何扶貧精選範文
  • 下一篇:農歷七月十五是什麽節日及其由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