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精選10篇)

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精選10篇)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重陽節來了,重陽節除了登高還有哪些風俗傳統?壹起寫壹篇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的作文吧!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篇壹: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壹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壹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壹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壹面飲菊花酒,壹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壹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壹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壹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壹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壹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壹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壹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九登高,並不僅僅登臨飲宴、賦詩作文而已,它還有其他活動。這些活動綜合而成為“登高會”。登高會也叫“茱萸會”,因此也被稱為“茱萸節”。

篇二: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

 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了。大院的重陽節有壹種傳統,喜歡晚餐湊在壹起吃。幾家約好,把吃食端到壹桌上。夜幕降臨,燈光閃耀,人們飲著菊花酒、二鍋頭,吃著豐盛的飯菜,歡聚暢談,交流情感。壹張張笑臉,壹陣陣笑語沖出狹小的房間,大家互相祝福著健康長壽、事事平安,大雜院處處洋溢著祥和的氣氛。

 重陽那天,人們有敬老的風習,各家晚輩都要給上了年紀的老人多壹些體貼。除了專給他們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過的親屬須慰問老者,出了嫁的閨女壹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條件的人家,還要陪老人去看看熱鬧兒逛逛公園,這樣會讓老人心胸更加開闊,便於長壽。

 賞菊花是市民多年傳統風俗,戴菊花防災去病也是人們舊時壹大習慣。重陽節到來各大公園將舉辦菊花展,北海、天壇、紫竹院、植物園名聲最大。

 重陽節之時,北京正值秋風送爽,天高雲淡的季節。到空曠之處放風箏,不但簡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歡的壹種娛樂活動。清代時老北京人放飛之舉極為熱鬧盛行,店鋪集市都出售各種紙鳶,花市賣的風箏種類最全質量上乘。

 如今,曾經住過的大雜院早已變遷,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壹起歡笑玩耍的小夥伴。不知不覺當中想起毛澤東的詩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壹年壹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裏霜。

篇三: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

 今天是重陽節,妳們打算幹什麽呢?對多數人來說,可能對重陽節沒什麽紀念意義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陽節不但是有紀念性也是有意義性的。接下來我就說說重陽節的起源吧:

 “中秋過後又重陽”,起源於漢初的重陽節有著悠久的歷史。要說重陽節的來歷,那可不是壹個輕松的活兒!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壹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壹的規定,壹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壹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壹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傳承至今,重陽節已經演變成為了壹個活動豐富、情趣盎然的佳節,各地人們通過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活動來歡度這個歷史悠久的節日。

篇四: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

 重陽節的壹天來到了,我們壹家子準備去爬山。車開到了半山的地方,我們就下車開始爬山。我們爬呀爬呀,爬了好壹會兒,才爬到半山腰,我們看到了壹個亭子,於是就坐在亭子裏休息了壹會。

 我們就繼續爬,我和爸爸走了壹會山路,又走了壹會樓梯,我爬呀爬呀終於爬到山路的壹半。爸爸說我們爬不上去了,於是我們就下來沿著樓梯繼續往上走,又看到壹座亭子,我們爬到了亭子的第三層,我從窗外望出去,看見了外面的高高低低的房子、看到了環球中心、高鐵上的火車在開,還看到了錢塘江,就像壹條白色的線。這時候我想起了壹首詩《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在亭子裏休息完了後,我們都覺得時間有點晚了,於是就下山準備走,我們走到了山下坐到車裏走了。我覺得爬山是壹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我還學會了怎樣爬山哦。

篇五: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

 妳們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嗎?不知道的話,就請看下面的內容吧!

 重陽節來源於壹個神仙故事:東漢時,相傳在汝河裏有壹個瘟魔,他每年都要到人間來走壹走,它走到哪裏,哪裏就會鬧瘟疫。這瘟疫傳到了壹個名叫桓景的小夥子家裏,他的父母在這場瘟疫中去世了。他小時候聽人家說汝河裏有壹個瘟魔為了報仇,他去拜壹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為師。費長房傳授給他降妖劍法,桓景不分晝夜,披星戴月地練降妖劍法。這天,費長房對桓景說:“瘟魔又要來了,妳快去為民除害吧!”費長房還給他壹瓶菊花酒,茱萸葉,青龍劍。桓景回到家鄉讓百姓每人喝壹口菊花酒,戴上茱萸,爬到山上去,自己去把瘟魔殺死。為了紀念這天,每年的今天都要飲菊花酒,戴茱萸,登高。

篇六: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就迎來了壹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壹,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有登高賞秋,尊老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今年的重陽節,爸爸媽媽為了讓我有所感悟,帶著奶奶和我,壹起來到了西山公園賞菊。壹進公園大門,壹朵巨大的菊花造型映入眼簾,造型下面圍繞的是形態各異的壹盆盆菊花,在秋霜中熱烈綻放。

 再向前走,只見各種顏色的菊花,層層疊疊,壹簇簇堆在壹起,卻又按照顏色分開排列,壹排排,整整齊齊。看!它們壹個個揚著腦袋,挺著胸脯,坐得端端正正迎接著來觀賞的朋友們,絲毫不敢有壹點兒怠慢。

 我們不禁駐足細賞。瞧,那壹盆金黃色的菊花昴首挺胸,花瓣緊緊簇擁在壹起,花蕊黃得鮮亮,花瓣金燦燦的耀眼,開得那麽高貴;看,那壹盆玫紅色的菊花嬌艷欲滴,分明是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好象把她的美姿盡數展現在我們眼前;哇,再看那壹朵晶瑩欲滴的翠綠菊花,我還是頭壹次見呢,花瓣濃綠,妳會不會聯想到碧波仙子?奶奶也被這壹簇簇菊花深深的吸引了,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順勢再望向遠處,鮮綠色的莖幹,翠綠色的葉子,搭配著各種顏色的菊花,公園似乎鋪成了壹片菊花的海洋,讓人賞心悅目。我們看的目不暇接,奶奶看的入了神,似乎想起了過去的事情,我似乎看到了奶奶眼裏的老鄰居們正在說笑聊天的溫馨場面。

 也許奶奶並不知道什麽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看著奶奶滿臉的滄桑,還在陷入深深的回憶,我似乎長大了,明白了:孝敬老人竟是這麽簡單的事,只要妳有心,總會找到帶給他們快樂的機會!

篇七: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壹年壹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裏霜。

 今天是重陽節也是xx個老人節。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敬老祭祖,傳統的重陽節是壹個詩意又溫馨的節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經濟市場生活工作中,重陽節的黃金甲正隨著金秋的過去而慢慢的退去。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壹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壹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家鄉,重陽節雖沒有什麽山珍海味,但插茱萸,吃糍粑是很普遍的。只記得每年重陽節的時候,奶奶就會宰殺自己養的雞鴨通知所有的姑姑、伯父們前來享用。其實反哺之情,人人都有。但有多少人能體會此時的父母親自宰殺牲口聚集子女享用的真實用意呢?壹對坐在家樂福門口正在歇息的老大爺、老太太,他們攜著手,顯得無比的親近。他們對重陽節有這深厚的感情,子女們成天忙於工作,他們只有兩個字“理解”。今天購點好東西,晚上等他們回來吃個團員飯。很多人不知道父親節,也遺忘了母親節。更多的人也淡忘了今天的重陽節也是老人記節。壹句問候,壹個不長的電話他們都會會心的甜蜜壹笑的。

篇八: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

 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壹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到了。我踏上了家鄉的路。往日泥濘的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更添了壹份愁緒。因為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是的,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壹切。更難免讓人觸景傷人,不經意間,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歡聲笑語,又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強烈。

 幾年前的壹個重陽節。那時外公還在我們身邊。他是壹個很活潑很可愛的“老小孩”,因為他有壹顆常青的心,又有寬廣的胸懷。他的笑。是那麽爽朗、清澈又慈祥,他的壹切,都感染著身邊的人。

 可生老病死—這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終究讓外公從此成為過去,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回憶,徐徐的落下,沈甸甸地壓在心頭。那爽朗的笑容從此定格了。那壹刻,我似乎長大了,明白了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何謂親情,明白在世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壹切。

 如今重陽節,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習習秋風,夾雜著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又值重陽,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此時此刻,我反復咀嚼著這句詩的韻味,嘗到“少壹人”中包含的那份沈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壹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壹只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裏默念著,踏向了歸途……

篇九: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

 農歷九月九日,便是“重九”日,因為“九”是八卦中的陽爻,所以又稱“重陽節”。同時,九九也稱為長久之意。所以這天也是“老人節”。

 重陽節有些習俗,比如要看望老人,節日通常插茱萸、賞秋、賞菊、登高、踏秋;傳統食物為重陽糕、菊花酒;節日重在敬祖、敬老、感恩。

 這壹天,是我外公的生日。

 早晨,為外公生日做準備,拿出我的零花錢,出門去了。我小跑著,去了文具店,買來彩紙和筆,又跑去蛋糕店,買來壹塊小蛋糕,小心翼翼地走回家,把蛋糕放在桌子上,拿出彩色卡紙,開始寫賀卡。

 中午到了,我的賀卡也做好了。上面有幾朵立體花朵,還有壹個正方形窗子,裏面寫“壹場秋雨帶去壹份溫馨,壹縷陽光送去壹份暖意,壹份友情送去壹份思念,在這重陽佳節的日子裏,希望妳健康快樂”翻開壹頁,四角上有金色花紋,依稀能看見幾匹形態各異,生龍活虎的馬,左邊是壹幅畫,壹個笑瞇瞇的老人坐在藤條大木椅上,看著桌子;壹個小孩在桌子旁給老人捶背;桌上有壹個精致漂亮的小蛋糕,上面用奶油寫著:“生日快樂”四個字;墻上掛壹個日歷,上面寫著:“九月九日”、“重陽節”旁邊還有幾個小字:“外公生日”。右邊是我從網上搜到的20個成語:壹帆風順、二龍戲珠、三陽開泰、四平八穩、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報喜、八面威風、九九歸壹、十全十美、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招財進寶、金玉滿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吉星高照、旭日東升、欣欣向榮。

 中午,我來到外公家,把賀卡和蛋糕交給他,外公樂壞了,我又給他捶背,他心裏別提多舒服了。我把蛋糕給外公,他說:“我不會切,妳來吧。”我迫不及待地切開了蛋糕,雖然是給外公的,但我也是想吃的。切成六塊,給外公、外婆、媽媽、我、舅舅、舅媽,給外公的那塊,老人蛋糕吃在嘴裏,甜在心裏。

篇十: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傳統作文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壹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壹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壹體而形成的傳統節日,同時它也不像春節、端午、中秋等是多民族***同節日,而為漢族所獨有。

 重陽節是壹個歲時節日。在中國歲時節令中有7個重復月日數字,如正月正(春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和九月九,先後成了習俗節日。九月九日,日月並陽,所以它在歲時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數字。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以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20xx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又多了壹層新含意。

  • 上一篇:關於比爾·蓋茨。
  • 下一篇:軍屬給部隊拜年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