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節炎怎麽治療?

關節炎怎麽治療?

1.飲食調節

不同類型的關節炎患者有不同的飲食原則。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證明營養缺乏與關節炎有必然聯系,但營養缺乏可能加重關節炎,而營養過剩和肥胖可誘發或加重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等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患者常因全身炎癥反應而出現貧血、消瘦等營養不良。其他感染性關節炎也會因急性炎癥造成機體消耗,不利於關節炎的恢復。以上患者應盡可能補足日常營養,必要時給予胃腸營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與上述情況相反的是,骨關節炎和痛風患者往往超重,尤其是痛風患者,往往伴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紊亂。血清尿酸水平過高會誘發和加重關節炎。因此,骨關節炎、高尿酸血癥、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應控制飲食,減輕體重,減輕關節負擔。建議高尿酸血癥、痛風患者減少動物內臟、水產品等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多吃油菜、白菜、胡蘿蔔、瓜類等堿性食物,嚴格限制飲酒,以白酒、啤酒為主。目前沒有證據證明紅酒會誘發痛風。相反,飲用適量的紅酒可能有利於降低尿酸,而喝茶、咖啡和牛奶也可能有助於降低尿酸。

2.避免誘發關節炎的環境因素。

關節炎與環境尤其是感染的關系不容忽視。鏈球菌感染後的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都與感染直接相關。病原感染也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誘發因素之壹。鏈球菌是導致關節炎的主要病原體之壹。其他可能與關節炎發病有關的微生物包括愛潑斯坦-巴爾病毒、巨細胞病毒(CMV)、細小病毒B19、痢疾誌賀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結核分枝桿菌以及壹些支原體和衣原體。潮濕的環境有利於壹些致病菌的生長,與關節炎的發病有壹定的關系。所以平時要註意衛生,保持室內通風透氣良好,防潮保暖,避免致病菌尤其是鏈球菌的傳播,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能力,防患於未然。

近年來,人們發現吸煙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有顯著的相關性。吸煙者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概率明顯增加,吸煙會影響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戒煙成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防措施之壹。

此外,其他環境因素,如紫外線和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壹些易感人群的免疫反應異常,導致不同關節炎的發生。

3.耐心教育,精神和心理調整

免疫系統的穩定與情緒有關。臨床上很多患者在經歷不良生活事件後,出現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跡象,因此保持樂觀穩定的心態有利於預防風濕性疾病。指導患者保持樂觀的情緒,消除抑郁,以積極的心態與疾病作鬥爭,對關節炎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4.功能鍛煉和生活方式調整

長期的關節疾病會導致關節活動受限和肌肉萎縮,功能鍛煉是恢復和維持關節功能的重要方法。註意功能鍛煉的時機、類型和強度。關節腫脹急性期應限制關節活動,擡高患肢減輕水腫,必要時臥床休息,直至關節腫脹疼痛改善。腫脹和疼痛改善後,進行關節的屈伸和旋轉,在不增加疼痛的情況下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膝關節炎、髖關節炎等負重性關節炎應避免負重運動。關節運動的類型是不同的。膝關節炎患者可以選擇遊泳、散步等運動,避免走得太多和下樓梯。腰頸部關節炎患者可選擇局部關節的旋轉,避免長時間伏案和擡頭;對於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來說,遊泳是最好的全身運動。手骨關節炎患者可以選擇編織、編繩、橡皮泥揉捏、剪紙、書法、打字、園藝等活動小關節。無論選擇哪種運動,都要從小量開始,循序漸進,以免運動後造成關節疼痛,否則需要調整運動強度,減少運動時間。在有條件的醫院,上述功能鍛煉應在風濕科醫生和康復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另外,患者要註意生活方式的調整。比如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要直立,睡硬板床,保持仰臥位,避免屈曲攣縮,枕頭要低。壹旦累及上胸椎和頸椎,應停止使用枕頭。膝關節炎患者應避免穿高跟鞋。

5.理療

物理療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直流電療法和藥物離子導入、低頻脈沖電療法、中頻電流療法、高頻電療法、磁場療法、超聲波療法、針灸、光療,即紅外線、紫外線、冷療。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根據關節受累的部位和性質,選擇適當的物理治療,可以更好地緩解關節癥狀,促進功能恢復。在急性關節炎階段,紫外線照射可減輕關節炎癥,而在亞急性和慢性階段,熱療是主要方法。

6.藥物療法

選擇治療藥物時應註意以下幾點:1)關節炎的類型及癥狀特點;2)患者年齡,是否伴有其他疾病,是否使用其他藥物,是否懷孕;3)藥物的療效、耐受性、安全性、劑量和依從性;4)藥品價格和患者的承受能力。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糖皮質激素(gs)、慢作用抗風濕藥物(DMARDs)、植物藥和生物制劑。非甾體抗炎藥是壹線抗風濕藥物,能迅速緩解關節癥狀,但不能阻止病情進展,應酌情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Gs是最強的消炎藥。如果使用正確,可以迅速消炎,控制病情,但不能濫用。適用於關節外表現、過渡治療和局部應用。2010中華風濕病學雜誌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指南提出,類風濕性關節炎使用Gs的原則是短期、小劑量、聯合維生素D3和鈣、關節內註射。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早期、聯合、個體化使用DMARDs,可在早期控制病情,明顯減緩病情進展,改善預後。這些藥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來氟米特(LEF)和硫酸羥氯喹(HCQ)。但DMARDs緩解疼痛的效果較差,需要壹段時間才能起效,所以關節炎急性期應聯合應用NSAIDs或Gs。A群B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可引起風濕熱的關節炎表現。青黴素是控制鏈球菌感染急性期最有效的藥物,急性風濕熱患者長期使用抗生素可預防遠期風濕性心臟炎的發生。對成人的預防不應少於5年,兒童應至少為18歲。結核性關節炎和真菌性關節炎需要在積極有效的抗結核或抗真菌藥物的基礎上聯合上述治療,而病毒性關節炎不需要抗病毒治療。反應性關節炎也與微生物感染有關,但大部分患者病程自限,壹般3-5個月消退。部分患者病程長達1年。目前對於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療眾說紛紜。植物藥物可以輔助治療關節炎,但沒有研究證實其在延緩骨骼破壞方面的確切效果。生物制劑的出現是風濕病相關關節炎患者的福音,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後。但使用前要嚴格篩選適應癥和禁忌癥,權衡利弊。

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主要以NSAIDs和DMARDs(SASP,MTX)為主,生物制劑尤其是腫瘤壞死因子(TNF)-α拮抗劑效果最佳,尤其是對DMARDs反應不佳的軸關節受累患者。

骨關節炎的治療除了對癥鎮痛(對乙酰氨基酚、NSAIDs)外,還可以在關節局部塗抹透明質酸。氨基葡萄糖和雙醋瑞因在骨關節炎治療中可延緩疾病進展,建議長期使用。

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包括急性期抗炎鎮痛(首選NSAIDs)和緩解期降尿酸。具體藥物要根據患者的腎功能以及是否有腎結石來選擇。降尿酸藥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別嘌醇)和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苯溴馬隆)。後者通常是首選。

7.免疫和生物治療

這類治療針對關節炎的發病和導致疾病進展的主要環節,如細胞因子的靶向分子治療、血漿置換、免疫凈化、免疫重建、間充質幹細胞移植等。,主要用於其他無效、進展迅速、難治的嚴重關節炎患者,主要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8.外科療法

手術治療主要包括關節腔穿刺、滑膜切除、關節置換、關節矯正和關節融合。並不是每個患者都需要關節腔穿刺,臨床指征要嚴格掌握。已確診關節炎,但個別關節關節腔內有多處積水持續存在,且患者關節功能受影響時,可穿刺關節腔,向腔內註射藥物。關節內註射常用糖皮質激素、甲氨蝶呤和透明質酸。前兩種大多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中,同壹關節穿刺關節內註射激素的次數不限,但如果註射1-2次後效果不佳,則不應繼續註射。玻尿酸是骨關節炎患者的首選。關節腔註射後避免關節過度活動,以免藥物滲出造成局部腫脹。

關節滑膜切除術適用於臨床、影像學、實驗室檢查不能確診,藥物治療半年無明顯改善的患者。手術前,患者需要做好充分的精神心理準備和術前藥物治療準備。關節成形術和關節置換用於關節畸形和功能嚴重受限的患者。關節融合術可以人為地造成關節強直,以減輕疼痛,停止病變或提供關節穩定性。

綜上所述,關節炎有不同的病因和治療方法。正確診斷不同的關節炎是治療的前提。在治療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患者的病因、病程及個體差異,給予綜合治療,以達到最佳治療目的。根據病因不同,其預後也不同。

  • 上一篇:關於竹蓀種植
  • 下一篇:寫高考的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