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養生的歷史背景養生的產生養生文化的起源

養生的歷史背景養生的產生養生文化的起源

道教養生學的出現,並非偶然。

它淵源於中國最古老的原始巫教,是先秦神仙家思想、老莊道家煉養學說及秦漢方仙道、黃老道發展的必然結果。

和道教的創立壹樣,道教養生學的產生也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

道教產生的歷史背景主要是基於東漢後期政治黑暗、社會動亂;道教養生學的問世則是先秦兩漢科學文化發展的結果。

在哲學思想方面,處於社會大變革風雲中的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出現了道家、儒家、墨家、陰陽家、兵家、名家、法家、縱橫家、神仙家等,從而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諸子百家之中,除道家、神仙家對道教氣功養生學的形成與發展的影響最大以外,儒家、墨家、陰陽家亦有相當的影響。

我國古代有“生死有命”的說法。

《孔子家語·本命題》說,“分於道謂之命,形於壹謂之性,優於陰陽,象形而發謂之生;化窮數盡謂之死。

故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終也,有始則必有終矣。

人始生而有不具備者五焉,目無見,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及生三月,而微煦,然後有見;八月生齒,然後能食;期而生臏,然後能行;三年囟合,然後能言;十有六而精通,然後能化。

陰窮反陽,故陰以陽變;陽窮反陰,故陽以陰化。

是以男子八月生齒,八歲而齔,二八而化;女子七月生齒,七歲而齔,二七而化。

壹陰壹陽奇偶相配,然後道合化成,性命之端形於此也。”即把生死的變化歸結於陰陽的運動,認為隨著陰陽兩種原素的不斷地消長,人的壹生從嬰兒、少年、中年,以至老年、死亡,這是壹個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

應該承認,這種觀點是不悖科學的。

當然,儒家內對於性命的看法也是有分歧的。

如孟子說:“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認為性乃所受於天,故存心養性乃所以事天。

夭壽皆命,對之不存疑慮,惟修身以立命。

立命即肯定自己的性命。

荀子對於命的態度,則講制而用之。

他說:“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荀子·天論》),主張制裁天命而利用之。

命雖然是有的,但人不應止於待命,而當設法控制它,利用它。

這是荀子獨有的思想。

《易傳》中也頗講命。

《象傳》雲:“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系辭傳》雲,“樂天知命故不憂。”《說卦傳》雲,“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後來的學者即把這些觀點看作是儒家對於性命的壹貫心傳,並把易學惟崇為闡述性命至理、天人合壹的理論。

儒家的這些性命學說,許多觀念都為道教養生學所吸收,尤其荀子人定勝天的“戡天”思想和《周易》的理論體系,對道教養生學的影響更加深刻廣泛。

墨家對道教氣功養生學的影響,主要是它的五行學說與人為的變化觀。

我國古代的五行說,初期是樸素的唯物主義。

認為水、火、金、木、土是構成整個世界的五種最基本的物質。

到了戰國時期,這種思想為唯心主義所剽竊,產生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五行派。

他們把五行排列成相生相勝的系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之,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

這就是所謂“常生常勝”。

鄒衍的這種循環、凝固的“五行常勝說”,對於我國科學的發展起到了壹定的阻礙作用。

後期墨家打破了這種學理,在五行相生相勝的舊說上,提出了“五行毋常勝”的新主張。

《墨子·經下》說,“五行毋常勝,說在宜。”《經說下》解釋說:“五○金、水、土、木、火、離。

然火爍金,火多也。

金靡炭,金多也。

金之府水,火離木。

若識麋與魚之數,唯所利。”在這段文句中,既駁五行相勝之說,亦斥五行相生之言。

譚戒甫先生解釋說:“金、水、土、木、火五者,皆彼此相附麗,並非相生,故曰金水土木火離。

何以故?以水聚藏於金而火附麗於木耳。”正如同“麋之所利,於山之林;魚之所利,在川之水。

故林盛而麋赴焉,水大而魚藏焉。

若能識別此道,則水非生於金而木非生火,可以恍然悟矣。”

至於相勝,也不是凝固不變的。

相反,因其質與量的多少,因其種種機運,而發生變化。

如金與火的關系,金少火多,則能把金熔銷;反之金多火少,則能把火熄滅。

王充《論衡·命義篇》雲:“譬猶水火相更也,水盛勝火,火盛勝水,遇其主而用也。”也認為五行相勝是隨著矛盾雙方質與量的變化而變化,並沒有壹套僵化的發展程序。

墨家的這種辯證的五行學說,不僅批判了鄒衍等人對五行的神秘思想和形而上學觀,也為後來的道教辯證地探索自然與科學,開辟了壹條道路。

在道教內,無論是漢唐之際的外丹派,還是宋元時期的內丹派,他們都吸收了墨家的這種辨證的思想。

如《周易參同契》中關於五行的論述,即與墨家壹脈相承。

書中說:“丹砂木精,得金乃並,金水合處,木火為侶。”這是以墨家五行附麗說立論。

在此基礎上,《周易參同契》進壹步提出了“五行錯王”的學說。

書中說:“五行錯王。

相據以生,火性銷金,金伐木榮。”元俞琰解釋說:“金生水,木生水,此常道之順五行也。

今以丹法言之。

則木與火為侶,火反生木;金與水合處,水反生金。

故曰五行錯王,相據以生也。”(《周易參同契發揮》卷中)。

也就是說,五行的變化既有壹般規律,即“常道”;亦有特殊規律,即“錯王”。

而修煉丹道的關鍵,正是在於掌握運用五行變化的特殊規律。

這種特殊規律又被叫作“五行顛倒術”。

張伯端《悟真篇》說:“震龍汞自出離鄉,兌虎鉛生在坎方,二物總由兒產母,五行全要入中央。”宋翁葆光解釋說:“汞為震,龍屬木,木生火,木為火母,火為木子,此常道之順也。

及乎朱砂屬火,火為離,汞自砂中出,卻是火返能生木,故曰兒產母也。

太白真人歌曰:‘五行顛倒術,龍從火裏生’……鉛為兌,虎屬金,金生水,金為水母,水為金子,此常道之順也。

及乎黑鉛屬水,水為坎,銀自鉛中生,卻是水返能生金,故曰兒產母也。

太白真人歌曰:‘五行不順生,虎向水中生。

’”(《 *** 真人悟真篇註疏》卷4)。

所謂“五行順兮,常道有生有滅;五行逆兮,丹體常靈常在”,正是高度地概括了內丹修煉壹個基本原則。

從《周易參同契》的“五行錯王說”,到《悟真篇》的“五行顛倒術”,其思想的源頭都是墨家的五行毋常勝說。

墨家講變化。

《墨子·經上》說:“化,征易也。”《經說上》解釋說:“化,若蛙為鶉。”變化的形態是多樣的。

《經上》說:“為、存、亡、易、蕩、治、化。”《經說上》解釋說:“為,亭合,存也;病,亡也;買、鬻,易也,霄、盡,蕩也;順、長,治也;蛙、屈,化也。”認為這些變化並非皆出於自然,如亭臺之存,疾病之愈,買賣交易,消盡的蕩除,順長之修治,都是人的作為;即使是蛙屈壹類的變化,也是人們能夠觀察了解的。

墨家這種強調人為的變化觀是很可貴的,因為它看到了人在改造自然中的重大作用。

後來的道教養生家吸收發揮了這種進步的變化觀,並在探究自然與生命的漫長路途中實踐著。

在自然科學技術上,先秦兩漢時期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因在“天垂象,見吉兇”的天人合壹思想籠罩下,我國歷代都非常重視天文的觀測;朝廷中有專司天文觀測的欽天監,正史也設有《天文誌》專記其事,因此中國的天象紀錄可說是人類的寶藏,而且這種記錄可以上溯到殷商時代。

這些珍貴的記錄,包括歷史上最早的壹次哈雷慧星紀錄和最早的琴座流星雨紀錄。

戰國時的《甘石星經》和《石申星經》,各記有500-800多個恒星,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恒星分布圖。

在宇宙理論上,有“蓋天說”,“渾天說”等。

東漢科學家張衡在《渾天儀圖註》、《靈憲》中,總結了當時天文學成就,闡敘了“渾天說”宇宙論,並創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轉動的渾天儀。

在地理方面,戰國問世的《禹貢》載有中國各地土壤的特征,並首分天下為九州。

各地產品的性質,河川的流向都有記載。

《山海經》的《山經》中記載了礦物89種,產地309處,並以硬度、顏色、光澤、狀態來識別。

此外還記載了礦床學的***生現象,如鐵與文石,白金與鐵,這比希臘喬非史蒂斯(公元前371-公元前286)的《石頭記》要早200年,且較豐富。

在地殼變化和地震學方面,《詩經》明言了“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竹書紀年》記載了公元前1831年泰山的壹次地震,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記載。

至東漢張衡時,更發明了候風地動地動儀,可測地震方位及強度,為世界地震儀之始。

在化學方面,煉丹術的起源可能也很早。

因為《戰國策》及《韓非子·說林上篇》已有方士向楚王獻不死藥的記載。

另從《考工記》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合金成分的研究。

生物學方面,《詩經》上記有植物名稱100多種,動物名稱200種。

漢代綴輯而成的《爾雅》,則註釋了《詩經》中草木蟲魚鳥獸之名。

在《周禮·地官》中,把動物與植物正式分開,各為毛羽介鱗裸、皂膏核莢叢五類,可見先人的分析是頗精細的。

在農學方面,《尚書·禹貢》列舉了當時九州各類型的土壤及其主要農作物。

《管子·地員篇》更是講解土壤的壹篇專文。

《呂氏春秋》中的《上衣》、《任地》、《辨土》、《審時》四篇專講農業,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農學論著。

據《漢書·藝文誌》著錄,西漢時已有《汜勝之農書》等九種農學著作。

東漢時崔實的《四季月令》,也是現存較早的壹部農學名著。

在醫藥方面,《山海經》己明確提到130多種藥,包括動物、植物和礦物,並提到簡單的用法,如食、浴、佩帶、塗抹等。

所治療的疾病包括30多種。

以後醫學逐漸經驗化,與巫分家,並且還有了分科。

如《周禮·天官》即分醫官為食醫、疾醫、瘍醫、獸醫,並提出壹套醫政制度。

由《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可知,戰國時秦已設有太醫令,後世也多從之。

中國獨特的針灸術起源也很早。

針法的前身為砭石療法,《說文解字》說:“砭,以石刺病也。”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發現了不少的骨針、竹針。

到了周代由於青銅技術的發達,更進步到了用金屬針。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多種周代編寫的醫書,其中《足臂十壹脈灸經》、《陰陽十壹脈經》所載內容,說明春秋戰國時針灸療法己相當普遍,醫療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河北省滿城縣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隨葬金針,甘肅武威出土的漢代醫簡,都是其時醫學發達的明證。

正是在這些實踐的基礎上,產生了幾部千古不朽的醫學著作,如《黃帝內經》、《黃帝八十壹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

這些經典文獻的誕生,標誌著中國醫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

其次,在衛生保健上,夏商以來對衛生就有了講究,養成了洗臉洗手洗澡等習慣,如甲骨文中即有浴字,象人用水在盆裏洗澡。

另外甲骨文中還發現有灑掃和在室內除蟲掃灰的資料(圖為黃帝像)。

體育運動方面,古人很早就知道跳舞可以舒筋壯骨。

後來在這個基礎上更發展出體操和物理治療,當時稱為導引。

《黃帝內經》中提到了導引、守神等下法,《素問·異法方宜論》中說:“中央者,其地平以濕……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又說:“呼 *** 氣,獨立守神,肌肉若壹。”這些都是指保健方面的方法。

《莊子》中有彭祖“熊經鳥伸”法、坐忘、心齋、守壹等內養功法,《淮南子》中提到的導引式有熊經、鳥伸、鳧浴、猿攫、鴟視、虎顧六種。

至東漢時,《政論》中把導引、行氣和治理國家聯系起來,強調平時的保養修持。

荀悅《申鑒·俗嫌篇》中,談到了氣功治病和意守臍下的重要性,“若天導引蓄氣,歷藏內視,過則失中,可以治痰。”“鄰臍二寸謂之關。

關者,所以關藏呼吸之氣,以稟授四氣也。

故長氣者以關息,氣短者其息稍升,其脈稍促,其神稍越,至於以肩息而氣舒;其神稍專,至於以關息而氣衍矣。

故道者常致氣於關,是謂要術。”己開始提到“氣沈丹田”的問題。

大思想家王充著《養性書》16篇,充分肯定了氣功的科學價值,並且堅持煉功,“養氣自守,適食則酒,閉明塞聰,愛精自保,適輔服藥引導,庶翼性命可延”。

(《論衡·自紀篇》)名醫張仲景《金匱要略》說,“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明確指出氣功治病具有特殊的功效。

外科專家華陀根據《呂氏春秋·季春紀》所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的理論,在前人導引術式的基礎上,整編了壹套“五禽戲”。

並且“提出了導引強身的理論,”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

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後漢書·方技傳》)

出土文物也證明我國氣功在秦漢時期已達到相當的水平。

現存最早且完整地描述氣法運煉的,要數戰國初年制作的《行氣玉佩銘》。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西漢導引圖》***有畫象40余幅,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且多數為下層普通人們,可見導引運動在秦漢時已普及到社會的下層。

另有《卻谷食氣篇》,亦為先秦的珍貴氣功文獻。

社會上已出現了壹大批功夫高深的實踐者。

如戰國時的王喬、赤松子、彭祖,漢代的張良、裴元仁、封君達,範幼沖、王真、皇化、葛越、越廣信等,皆為顯名於世的氣功家。

由於他們顯現奇絕的技能和超人的功夫,而被世人神化。

道教的成立。

本身即包含著方士煉養家的成份,自然先秦兩漢時的這些著名人物都被納入道教的體系,成為道教氣功養生史上的重要人物。

以上所說,是道教氣功養生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由於秦漢統治階級的提倡,求仙長生的風氣盛行,氣功養生學說已廣泛影響了社會的各個階層,從而出現了許多氣功家和專門著作,這就構成了道教氣功養生學形成的社會條件。

諸子百家的蜂起,神仙學說的勃興,黃老之道的鋪張,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道教氣功養生學形成的條件。

正是在這些歷史背景下,孕育、產生、形成了道教氣功養生學這種獨特的氣功養生體系。

  • 上一篇:在傳統籃球下
  • 下一篇:歷史上流傳下來的詩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