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養老方式有哪些

養老方式有哪些

1、居家養老

居家養老方面,目前我國市場還相對空白。據艾瑞研究院信息,目前居家養老有三種模式:家人和保姆模式、中介模式、專業居家護理模式。

第壹種,家人和保姆模式。

隨著1979年之後出生的獨身子女壹代的父母的老去,“4-2-1”的家庭結構的轉變,加上背井離鄉工作和996潮流的盛行,目前為止養老的主力軍——子女單獨承擔老年人居家養老的模式是不現實的。

但大部分保姆來自農村地區,年紀偏大,其本身就面臨著贍養年邁父輩和撫養孫輩的重責,因此離開崗位的可能性很高。加上保姆臟累且社會地位低,下壹代不願意從事這樣的工作,這可能會導致保姆新生代斷層。

第二種,中介模式。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不少護工公司,主要通過中介模式向老年人提供居家護工。特別是和中國目前發達的互聯網平臺潮流結合,通過網上平臺提供護工信息,節約成本。

但是由於我國對護工服務標準和服務商提供責任沒有明確界定,作為中介商的護工公司不僅難以掌控護理人員的素質和質量,尤其是互聯網平臺模式,發生任何事故,更加難以界定責任和問責。

第三種,專業居家護理模式。

即提供公司培養的專業護理人員。相較於前兩種模式,護理的專業度得以保障,適當會提供護士和康復師。針對手術後康復期以及需要適當生活輔助的健康或者半自理老年人。

但成本較高,人才培養和獲得具有壹定難度。同時不適用於需要24小時照料陪護的老年人。

2、社區養老

社區作為老年人大部分時間在此度過的主要根據地,能在老年人熟悉的環境中鑲嵌“養+醫+護”壹體的養老服務,宣傳健康教育和疫病預防等教育工作的同時,方便銜接居家護理,無障礙設施改造,緊急救援和轉診以及滿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等服務。

這些服務將主要由開發商采購,和政府的壹些補貼,開發商通過依托社區提供更好的養老服務銜接,拿物業費轉化成壹部分居民養老的費用。然而雖然不少開放商已經提出了相關的新概念,目前提供的服務仍較為基礎,社區養老的模式仍在摸索階段。

3、機構養老

養老機構主要分為地產模式,護理院和養老服務機構三大模式。

地產模式中養老地產醫護養的服務鑲嵌弱,具有很強的地產屬性,高端養老社區主要針對高凈值老年人群,即“高知,高幹,高管”,這也意味著能夠承受的人群有限,加上重資產性,導致開發商很難快速擴張,基本聚焦壹線城市,因為大部分地區沒有足夠的富裕人群去填補如此胖大的醫療和社區服務。

護理院主要針對需要長期護理的老年人,利潤較薄,極度依賴政策,因此民營占比極小。目前養老服務機構中醫療收入占比較小,但可以預計未來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將會成為主要趨勢。總體來說,養老服務目前容易陷入專業能力不足,定位不清晰,而導致的尷尬境地,提供的服務和市場需求非常不匹配,在未來將會發生非常巨大的變革。

02

獨居是老年人的主流居住形態

據貝殼研究院發布調研數據顯示,隨著家庭結構趨於小型化和核心化,老年人與子女同住的比例逐漸下降,65.5%的老年人選擇獨立居住,僅26.8%的老年人當前居住狀態是與子女同住,甚至在80歲及以上高齡群體中,老年人獨立居住比例達48%。

難道養兒真的不能防老?到老了還不是得自己住、還是得靠自己?

事實上,老年人高獨居比例的表面原因是其認為自身身體好,喜歡自由,更根本的原因則是養老觀念的變化。在經歷了住房條件的改善和健康狀況的提升,他們不再僅僅滿足於生存型、基本保障型居住需求,開始逐步追求自由、品質的老年生活。

03

“養兒防老”的時代已過去

“養兒防老,積谷防饑”,在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大家理所當然想著多生幾個孩子來照顧自己老去的生活,這也是我們祖祖輩輩最普遍的養老觀念。

但以60後70後為代表的初代新老年人,親歷了新中國建立後曲折的歷史進程:成長階段教育的缺失,全面改革開放、經濟觀念的轉變,獨生子女政策,智能手機全面觸網......

從“我老了,我沒用,國家養老,養兒防老”到“年齡只是個數字,獨立自主,積極準備”;

從“由家人***同決策,基本沒有自我空間”到“自己說了算,壹定要自我獨立空間”;

從“生活以家庭為主的傳統家庭觀念”到“需要時會照顧父母和子女的開放觀念和獨立關系”;

初代新老年人不斷擁抱新變化,“養兒防老”的觀念在慢慢淡化......

  • 上一篇:職業學校工作報告範文推薦
  • 下一篇:農學是什麽專業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