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這壹天,中國人民歡度。雖然各地風俗不同,但喜悅之情依然蕩漾在每個人的心中。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大約在臘月二十開始。臘月二十過後,家家戶戶開始準備年貨,孩子們陸續放假。開心的和朋友壹起玩,大人也忙,完全是壹年的繁華熱鬧。
時間過得真快!壹眨眼就快黑了。媽媽的廚藝是我們家最好的,所以我們必須品嘗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面對壹桌美食,我們全家圍坐在餐桌旁,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真的感受到了“人生比蜜還甜”的滋味!
除夕夜,壹群孩子,手裏拿著鞭炮,在大人的帶領下放鞭炮。當它們在空中爆炸時,七色的花朵像彩虹壹樣出現。它也像仙女散花,給人幸福,太美了!放完鞭炮,我會和父母壹起去參加春節晚會。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非常熱鬧。
第二天,天還沒亮,媽媽就催我快點起床。我起床了,爺爺奶奶和父母也起床了。媽媽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在盤子裏,我們笑著吃包子。很快,天壹亮,大多數人就穿上新衣服,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和我的父母已經穿上了新衣服。爸爸長得更帥,媽媽變得更年輕更漂亮!“劈、叭、叭”,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壹。我和父母去給親戚拜年。我們步行去了祖母家。我父親看到她,就跪下來給她磕頭,可是她阻止了他!“好,妳說妳敲什麽頭!過來吃點瓜子,抽根煙!”“不不,我不抽煙!”。參觀完奶奶家,我們去阿姨家和叔叔家拜年!很快我們終於慶祝完了新年!
轉眼間,大年初八,春節結束,大家又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上學了。新的壹年開始了,人們朝著新的生活和新的目標前進。
寫節日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已經等了很久了。妳是不是壹邊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壹邊在餐桌上吃著湯圓?
在我們家鄉,每年元宵節都會燃放煙花爆竹,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父母來到街上看燈籠。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成了“人行道”。壹眼望去,看不到人群的盡頭。
說到元宵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的人會想到賞燈。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早上的遊行更受人們的重視。
清晨五點,水鏡廣場聚集了大量的人群。老人、孩子和其他各種各樣的人都在隊伍中微笑。打著鼓,劃著旱船,跳著秧歌,每個人都渴望表達自己的喜悅。遊行隊伍穿過大街小巷,路邊觀看的人們摩肩接踵。調皮的孩子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帶著“刺”扔到人群裏,吐著舌頭跑開了,只留下媽媽無奈的苦笑、抱歉的道歉和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跳上跳下,長龍在人山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驚天動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節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豐盛的午宴。宴會通常在中午12點開始,成千上萬的鞭炮爆炸。當城市的地面被節日的紅色覆蓋時,人們開始吃東西。湯圓當然是必不可少的——每當元宵節的時候,奶奶做的湯圓最讓我懷念——奶奶沒有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小球。但這絲毫不影響它的味道:煮熟端上桌,壹人面前的壹碗湯,加上白糖和炒芝麻,不亞於姜代言的“三泉嶺湯圓”。
吃完餃子後,我們去廣場看煙花。我看到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顏六色的煙花。開放的煙花像五顏六色的球,像雪花,像流星拖著彩帶,使漆黑的夜空看起來像白天,使元宵節之夜異常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月亮漸漸西沈,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但是看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星星壹樣閃閃發光。這真是“燈紅酒綠,只因為春天”。
我相信,隨著祖國的日益發展,未來的元宵節會更好,更精彩!
這是我家鄉的元宵節!
清明節,我和媽媽、哥哥等人去了渣子洞、白公館。
首先,我們來到了松林坡。據導遊阿姨說,松林坡是羅世文叔叔和車耀先叔叔的墓,他們葬在壹起。這是為什麽呢?這是因為黨內反動派把羅世文和車耀先的屍骨放在了壹起。解放後,解放軍叔叔們不知道誰是車耀先的骨頭,誰是羅世文的,就把他們埋在壹起了。聽了導遊阿姨的介紹,我和弟弟拿了壹些漂亮的花放在她們的墳頭上。大人們甚至稱贊我們。
然後,我們來到了白公館,導遊阿姨說:“白公館以前是軍閥白居易的別墅。從1938開始,被黨的特務機關花30塊錢買下,作為秘密監獄使用。臥室和書房被變成了地牢或牢房,餐廳變成了辦公室,客廳變成了地下……”我和弟弟沖進去看。在這裏,我們也看到了最年輕的烈士。他叫蘿蔔頭,真名叫宋振中。因為從小在監獄裏長大,營養不良,腦袋大,身體小,所以叫蘿蔔頭。他犧牲時只有9歲,卻在敵人的監獄裏被囚禁了8年。他從小在敵人的監獄裏長大,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麽樣子。但是他知道了誰是壞人,誰是好人。
最後,我們到達了渣滓洞,壹個黨反動派囚禁和屠殺黨員和進步人士的集中營。渣子洞原是人工采煤的小煤礦,所以以煤少渣多而得名。由於地勢隱蔽,被黨的特務機關改造成了秘密監獄。在這裏,我們看到壞人用來審問革命烈士的各種刑具。特別是有壹種刑具叫虎凳,讓殉道者坐在凳子上直直的,然後在腳下墊上磚頭。墊上幾塊磚,烈士還能堅持,但是墊太多,有的烈士暈倒,有的烈士甚至死去。在這種情況下,烈士們沒有屈服,仍在戰鬥。我們在女子監獄的第二個房間裏看到了壹些鐵器。這些東西是在人渣洞改造的時候發現的。他們是大屠殺前準備越獄的工具。
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了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珍惜它,努力學習。
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壹個古老習俗。這壹天,家家戶戶掛鈴鐺,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百病遊,戴香囊。
端午節起源於戰國時期。當時有壹個楚國人,名叫屈原。他是楚王身邊的壹個官員,是壹個忠臣。昏君楚聽信奸臣,流放屈原。屈原在流放中,聽說楚國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深受其害。五月初五,他來到汨羅江邊,抱著壹塊石頭跳進了汨羅江。出國的人聽說屈原跳江了,都很難過。他們含著眼淚劃著船去打撈屈原,把粽子扔到河裏餵魚,希望魚不會傷害屈原的健康。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由來。
龍舟賽是楚人不願意讓自己的賢者屈原死去的結果,所以很多人劃船趕去救。他們趕到洞庭湖,但沒有發現任何蹤跡,因為這是龍舟比賽的起源。之後,他們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而百姓不忍心被魚蝦吃掉,就把米飯等食物做成粽子扔進河裏,保護屈原的全身。
孩子們必須掛香包。孩子們在端午節佩戴香囊,不僅有辟邪驅邪的意思,還有用頭點綴的風格。香囊內含朱砂、雄黃、香藥,用絹布包裹,香氣四溢,再用五色絲線系成壹條繩,做成壹串形狀各異,各種精致,引人註目。
還有端午節掛艾葉、菖蒲的習慣: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用菖蒲、艾葉、石榴花、大蒜、龍船花做成人形,叫艾人。在大廳懸掛艾葉,剪成老虎形狀或剪成老虎的絲帶,貼上艾葉,婦女們競相佩戴以驅邪。用菖蒲作劍,插在門楣上,有驅鬼的神奇功效。
端午節有很多活動,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要好好繼承!
第五章:寫壹篇關於節日的作文七月,暑假開始了!烈日照耀著我們,照進我們的心裏,溫暖著我們的心。這烈日吸引了牛郎織女,七夕就要到了!
在七夕,牛郎織女壹年只能見壹次面,七夕也只有壹個。七夕的晚上,很多人都在織毛衣,慶祝這個美麗的七夕。鄉下人也爬上梯子,許下自己的願望。壹切都很美好。這時,我仿佛看到鳥兒排成壹排,組成壹座橋:鵲橋。我還看到鵲橋兩邊的牛郎和織女。他們的眼裏充滿了幸福,臉上寫滿了憧憬和期待。漸漸地,兩人走上鵲橋,在橋中央相遇。鳥兒嘰嘰喳喳,好像在祝福牛郎織女,樹上的蟬兒也不停地鳴叫,好像在推遲天亮。牛郎織女仿佛長了翅膀,在天空中墜入愛河,讓人陶醉,沈浸在壹個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家。
不幸的是,沒有人能阻止早晨。離開的那壹刻,牛郎緊緊握住織女的手,想留住這美好的東西,卻沒有辦法。感人的時刻來了。鳥兒似乎很珍惜這壹切,知了似乎在哭泣,連上帝都被感動了。大家都想挽回!最激動人心的是牛郎織女不肯放手,寧願攜手消失。
我也從這個美麗的夢中醒來,只看到星星在天空閃爍。心裏也在祝福牛郎織女,期待七夕再來。下次,我壹定把牛郎織女留在夢裏,讓他們永遠不分離,幸福地生活。希望他們能下凡,和我壹起生活。雖然這壹切都不可能,但我還是有這樣壹個夢想。
描寫節日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與春節、端午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它起源於唐代,當時以賞月為中心,在清明時期成為“民間節日”。
在中秋節的晚上,我們壹家人會聚在壹起賞月,吃月餅,看電視上的中秋晚會。去年中秋節,我們壹家人聚在壹起有說有笑,很開心。在這個月圓之夜,我們分享了美味的月餅,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節和土地崇拜的必要祭品。那天的月亮不像往年的中秋節那麽明亮。不過,也挺好看的。月亮有時看起來像壹個害羞的女孩。風哥誇了她幾句,躲在雲朵後面,罩上壹層細紗,更顯嬌艷。有時候像個調皮的孩子,露臉偷看我們放假!多麽有趣
每到中秋節,我總會想起小時候的壹些事。那時,媽媽經常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成語故事。我聽了很多遍,還是聽不膩。只要是關於月亮的故事,我都覺得新奇。我希望有壹天我能飛到天上,飛到月亮上和嫦娥壹起玩,壹起看星星。長大後就沒那麽美妙了。我只是覺得小時候很好玩很搞笑。
中秋節僅次於春節、元宵節和中秋節。當它是壹個“滿月”的時候,人們會從天上的圓月想到人類的團聚。因此,中秋節在古代也被稱為“團圓節”和“中秋節”。人們渴望團圓,團圓是中國人的人生理想。宋代詩人蘇軾《水調歌頭》中的詩句“祝人長命百歲,千裏之外* * *是美好的祝願。中秋節非常重視親情的培養和表達,對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非常喜歡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