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冬至夜應該吃啥,各地風俗.

冬至夜應該吃啥,各地風俗.

冬至,這壹天開始“進九”,正式步入嚴寒,我們必須得吃點好的補補身體。而且冬至是天地之氣,陰陽之氣轉換的關鍵性節點,在這壹天進補,會有平時三倍的效果。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這天,無論在哪裏,吃都是重中之重。不同地方的冬至食俗各有特色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幾個主要的食俗。

北方|餃子

北方人對餃子愛得過於深沈,畢竟他們壹年四季,無論什麽節氣都得吃餃子,無餃子,不過節。而且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可見冬至吃餃子這件事在他們心裏地位有多高,尤其是東北人,對餃子那叫壹個愛得深啊!?

真要說說冬至吃餃子的傳統,相傳還與我國醫學家張仲景有關,餃子就是他發明的,原名“嬌耳”,他曾用“驅寒嬌耳湯”救治了當時很多被饑寒凍壞了耳朵的貧苦百姓。後來,每逢冬至,大家模仿做著吃,也就有了吃餃子的習俗。餃子餡倒是沒多大講究,東北人愛吃酸菜餡的,山東人愛吃鮁魚餡、北京人喜歡茴香餡,還有人則最中意家常的韭菜雞蛋、香菇豬肉的,餃子麽,能難吃嗎!

冬至那天,壹家人齊上陣,各司所職,做餡、和面、搟皮、包餃子。那熱騰騰的餃子壹端上桌,過節的氣氛才算真有了!

南方|湯圓

在北方人蘸醋吃餃子時,南方人的舌尖正感受著湯圓的甜蜜暴擊。

在潮汕,當地人把湯圓稱為“冬節丸”,但它沒有餡。冬節丸以搓得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為好,這叫“父子公孫丸”,象征著歲暮之際壹家子圓圓滿滿。冬節丸壹般在天亮前煮熟,煮好紅糖湯,將丸子下鍋,煮熟後,先祭祖,再把全家老少叫起來食湯丸,俗稱:“湯丸唔食天唔光”。

湯圓到了臺州,又變了壹個名字:擂圓。黃豆炒熟磨成豆黃粉,加入紅糖、芝麻拌勻;糯米粉和水揉成粉團,摘成乒乓球大小,搓成圓球,輕輕壓扁入沸水煮熟,再在黃豆粉裏滾壹圈,這樣的動作在臺州方言裏叫“擂”。和擂圓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福州人的餈,不同的是滾的是白砂糖、熟黑芝麻粉、花生碎、熟黃豆粉的混合物,壹個個結結實實的,好不可愛。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應該是揚州人的冬至湯圓,壹個足足有半個拳頭那麽大,內餡大多是鮮肉薺菜,胃口小的兩個就能吃飽。

除了湯圓外,生活在江南水鄉的嘉興人,還會吃赤豆糯米飯,有驅避疫鬼,防災祛病的說法。

地方食俗:

1、寧夏銀川|頭腦

在冬至這壹天,銀川人也要喝羊湯,但他們給了它壹個特別的名字——“頭腦”,其實就是羊肉粉湯餃子。聽名字覺得瘆人,但聞到香味後,絕對忍不住食指大動。

冬至,老百姓叫鬼節,粉湯餃子做好後先盛壹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壹碗。冬至吃頭腦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壹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頭腦,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頭腦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壹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壹個好兆頭。

2、 山東滕州|羊肉湯

在冬至這壹天,北方人除了家家戶戶吃餃子外,在山東滕州還有喝羊湯的習俗。冬至這天被他們稱為“小年”,為了迎接這壹天,大家都會提前買好羊肉。

每到冬至人們就會吃羊肉喝羊湯,俗語說“三九補壹,冬”,溫補羊肉被視為冬天進補佳選。對於老百姓來說,吃羊肉是冬季進補禦寒的主要方法之壹。中、醫上講究“四季五補”,其中冬季“滋補”是時宜進補方法。冬至吃羊肉是為禦寒滋補。

3、東北 | 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壹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壹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壹個好兆頭。尤其是狗肉燉豆腐,東北八大燉之壹。冬至狗肉燉豆腐至今版本都不統壹,但是依舊把肉骨和豆腐搭配換成了狗肉,因為其他版本裏狗肉燉豆腐的重要地位無以言表。

4、北京 | 餛飩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 夏至 面”。 過去北京有冬至吃餛飩的說法,餛飩這類象征團圓的食物可謂是冬至餐桌上的首選。?早在南宋時,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後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說,冬至吃餛飩希望可以破除“混沌”變聰明。餛飩的營養價值還是比較高的呢,它最大的優點就是蛋白質種類齊全,有餡有皮,能起到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冬至吃餛飩在調制餡料的時候,要加入生姜,食鹽,味精等調料去調制。就會做出餛飩餡很香並且不油膩。

5、廣東|白切雞、酒煮羊肉、蘿蔔粄

“冬大過年”、“肥冬瘦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除了吃湯圓,廣東很多地區有自己獨特的冬至習俗。

比如廣州人要吃白切雞和燒鵝,壹家人其樂融融聚個餐;佛山人要蒸松糕,它有高升大發的好寓意;中山人會食“水欖”,橄欖狀的湯圓,裏面的餡料是蓮蓉或者綠豆沙的;梅州人則偏愛“酒煮羊肉”。

6、閩南|姜母鴨、搓丸、鬼糕?

廈門有俗語說:“壹年補透透,不如補冬”。對於閩南人來說,冬至不僅是他們舉家團圓,祭天祭祖的大日子,進補也是重中之重,姜母鴨便是首選。?

雖然閩三地(廈漳泉)都吃姜母鴨,但唯獨廈門人必須要在冬至這天吃姜母鴨補身。用麻油煸香老姜和番鴨,加入高粱酒和料酒燜煮。老姜除濕暖身,鴨肉滋而不膩,煮到幹香四溢,壹口鴨肉壹片姜,吃完全身蒸騰著熱氣!

雖然,我們離那個依賴節氣判斷時日的農耕時代已經很遠了,但保留在餐桌上的儀式感,卻還是像在壹個看不見的門沿上壹刀壹刀地,印刻出關乎土地,也關乎歲月的痕跡。冬至已至,日頭眼看要壹天天地亮起來了,壹頓豐盛的冬至飯,溫暖地開啟數九寒冬的第壹天。

  • 上一篇:儒家文化對中國古代服飾的影響?具體點!!!
  • 下一篇:廈門市酒類管理條例(2006年修訂)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