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馮侖:董事長應該把握三件最重要的事情。

馮侖:董事長應該把握三件最重要的事情。

董事長是公司的首腦,是公司團隊的核心。我是中國最資深的導演之壹。這個職位我只擔任了20年,但沒有擔任過總經理這樣的職位。在《公司法》頒布之前,我擔任董事長,直到現在我仍然擔任這個職務,所以我對這個角色有壹些觀察和體會。

按照公司法,總經理可以管很多事,那麽董事長該怎麽做?做很少或什麽都不做,只簽妳的名字?壹般來說,董事長不願意這樣做,他不放心;但是如果每件事都管理得很具體,總經理無事可做,那也不行。所以董事長和總經理之間是有權力邊界的。既然這兩個角色是在治理結構中規定的,那麽它們之間必然有區別,同時也有趨同。

法律再怎麽規定,文字再怎麽寫清楚,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文字來處理人。有些事情要靠默契。就像和兩個人壹起生活。妳能寫出所有的規定,並按照這些規定生活嗎?但相對而言,有協議界定權力範圍總比沒有協議好。

我認為主席要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是?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算別人算不到的賬,做別人不做的事?其他的事情可以由總經理來做。

王石與柳傳誌的不同風格

王石強調公司利益大於個人利益,所以他不會成為股東;在某個階段,柳傳誌把自己變成了股東。他認為,如果壹個企業沒有所有者,它的發展就無法持續。

什麽叫往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看?在MBA課堂上,這叫戰略決策,就是做什麽,怎麽做,在哪裏做,和誰做,做多少。

對於戰略決策,兩位主席有兩個特別不同的發展方向:

王石強調,公司利益大於個人利益,萬科公司的長遠利益大於王石。這個概念很明確,我們都看到了這樣的好處。但萬科的大股東是華潤,華潤是國企。如果華潤是壹個永久穩定的存在,對於萬科的長遠利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華潤是壹個不斷變化的存在,可能會影響萬科的長遠利益。從這個角度來說,萬科將股份置於壹個更穩定、更理性的股東控制之下是有利的。

我們如何做到這壹點?在這個問題上,柳傳誌的做法與王石不同。王石壹直相信自己的邏輯,所以他不成為股東,也不希望手下的人成為股東。但柳傳誌幾乎在壹個階段,做了壹件與王石截然不同的事情。他自己成了股東,他認為這是對公司負責。柳傳誌壹直說,企業要有所有者。他說,如果企業沒有所有者,它們的發展就無法持續。

企業沒有大師是不可能持續發展的,那麽沒有大師意味著什麽?無所有者有兩層意思:壹是在跨國公司的背景下,CEO實際上是淩駕於股東之上的,相當於內部人控制,公司等於沒有所有者。柳傳誌說,他們買下IBM的PC業務後,CEO其實已經沒有主人了。他只負責短期業績,不負責長期利益。還有壹個意思是,可能會有壹個像國企壹樣的虛擬財產所有者,實際上就是最後沒有所有者。柳傳誌將其轉化為自己與泛海集團的關系,泛海進入聯想使柳傳誌成為公司的重要股東。

柳傳誌手下的兩個將軍:郭為先做了公司的小股東,然後他去做財務。聯想把他在神州數碼的股份全部賣給了他,郭為成了老大;楊最近增持股份,成為聯想集團的個人大股東。

所以在柳傳誌的邏輯裏,企業有主人的意義就是成為股東,而這個股東最好定義為個人,這樣企業才會有主人。這是柳傳誌的安排,也是董事長的工作。董事長要對企業的長遠規劃做出安排。柳傳誌就是這個邏輯。王石認為,創始人和他手下的人是否是股東不成問題。他認為,只要有壹個好的管理者團隊,有壹個正確的價值觀和商業模式,企業就會持續健康成長,不管誰是股東。

這是兩位董事長因為觀點不同,對自己下面的人和股東層面的人做出的不同安排。這是目前中國最高董事長思考問題的兩個邏輯方向,但這兩個邏輯方向都有壹個共同點,那就是作為董事長,妳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算別人算不清的賬,做別人不做的事。

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無非就是這三樣東西:經驗、邏輯、直覺。通常很容易看清楚,但是很難看清楚,看透,看透。

那麽,如何判斷看不見的地方呢?

第壹,看未來發展趨勢,趨勢是由背後的規律決定的。另壹個是看機遇,看風險,看人才。妳先看到,妳先做,最後大家才會覺得妳有先見之明。妳先看到這些東西,妳就是領導;妳先看不到就是跟隨者;如果妳看錯了或者看錯了,妳就是壹個失敗者。韓非子說?聰明人在萌芽前就看到了,而傻瓜在成功後才看到?聰明人在開始前就明白了,而傻子在壹切結束後依然迷茫。

這就需要領導者在大量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中尋找、篩選和判斷。每天面對海量信息,他們需要方法,需要思考,需要學習。妳要多去體驗,多去觀察,多去跑,這樣妳看到的才是最直接的東西,有助於獲得第壹手資料。

比如我們想在美國做房地產。10年跑了50趟紐約;我們想做臺灣省市場,不到5年我去了30次臺灣省。只是不停的跑,不停的感受,不要放下各種常規的,非常規的方法去深入了解這些地方。每次出差都會換住處,幾乎住過紐約所有有特色的酒店。同樣的旅遊費用怎麽花,是壹門學問。住酒店和住幾十家酒店會有很不壹樣的人生體驗。所以現在我們也在做酒店的時候,我能從消費體驗的角度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東西。

現在,很多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麽有些導演,比如王石,天天在外面瞎逛?我說王石在工作。爬山時看到的高度和別人不壹樣,不同高度看到的世界也不壹樣。他周遊世界,拓展思維空間,他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他去哈佛學習商業倫理。當我在紐約與他討論商業倫理時,我發現他是對的。他要想把萬科打造成壹個國際尊重的企業,就要有國際化的視野和商業道德,把萬科帶到更高、更廣、更好的層面。

第二,根據邏輯分析能力做出判斷。董事長應該具備壹些專業的邏輯能力,比如經濟學、法學、社會學。這些基本的邏輯判斷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需要通過邏輯來整理大量的信息,最終從中發現壹些規律性的東西,從而判斷未來的走勢。我們在臺灣省投資,需要對兩岸關系做出判斷。我讀博士的時候,博士論文是專門研究臺灣省的。在我眼裏,未來兩岸關系的走向和發展趨勢會有別人沒有註意到的地方。

第三,要完全依靠感知,就像女人的直覺壹樣,要能把很多直覺和信息、經驗、情感交織在壹起。剛才提到的兩個因素越豐富,感知的能力就越強。現在房地產政策和宏觀經濟政策出臺了,我會做壹些判斷和決定,很多也和觀感有關。改革30年來,我們的政策壹直搖擺不定,有進有退。經歷過的事情我都積累了,現在能感受到壹些信號可能意味著什麽。

相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因為沒有過往經驗,也沒有機會專門研究這些東西,所以他們可能並沒有意識到媒體發出的壹個信息。比如我對中國政策的大周期和小周期有我的經驗和看法,政策什麽時候會向左傾斜,什麽時候會向右傾斜,幾年後會有變化,這些都會幫助我在每個階段做出正確的決定。

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無非就是這三樣東西:經驗、邏輯、直覺。通常很容易看出來,但是很難理解,很難看透,很難看透。很多事情往往需要從反面去看。所謂年輕人信假,老年人疑真。這其實就是真相。目前互聯網世界最大的拆解能力就是把所有偶像扔到地上,還原真相。傳統媒體是壹維媒體,就是我說妳聽,精英掌控話語權,可以欺騙包裝;現在互聯網是扁平化、多維化的傳播。每個人既是媒體,又是受眾,還是傳播者,比如微博。所以紙包不住火,偽裝終將被撕掉。

  • 上一篇:關於食物的介紹聯想寫作文
  • 下一篇:制表品牌與藝術大師的聯手創作,不只是壹塊表而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