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采摘
鳳凰單叢茶的制作過程始於采摘鮮葉。新芽出芽時,壹般取2~5片葉。不能摘得太嫩,因為鮮葉太嫩,含有很多苦澀物質;不能過度采摘,鮮葉厚老,葉細胞老化,纖維素多。幹茶的外觀和味道很差。所以,把握芽葉生長到壹定成熟(嫩葉夾在中間),適時采摘。
采摘時間。有規定不要在強烈的陽光下采摘,不要在雨天采摘,不要在霧蒙蒙的茶中采摘。壹般下午采礦,晚上加工制茶。1下午4點選擇晴天。制作單極茶,鮮葉必須曬青,晴天采摘有利於曬青。下午采摘有利於鮮葉:下午4點以後,陽光的擴散性不強,可以避免燒焦鮮葉;適用於鮮葉輕微萎雕,適度蒸發水分,增強鮮葉有效成分。
采摘鮮葉的要求:手眼要快;輕采輕放;散堆、分類和分離;及時曬黑。所謂采光釋光,就是采摘時防止葉片破碎,避免芽葉損傷;防止采摘時葉子變紅,受手溫、傳熱影響。散堆,即鮮葉不能壓實,防止葉溫上升;鮮葉采摘後要分類分離。由於茶樹品種不同,采集的茶葉可分為黑葉、白葉、厚葉、薄葉、大葉、小葉,所以要分開放置茶籃,便於分類處理。采集的茶葉要及時曬幹。如果陽光強烈,或者當天大量采集不能立即曬幹的鮮葉,要及時攤薄,為曬幹程序做準備。
第二,曬太陽
采集到的綠葉被陽光曬得枯萎,稱為曬青。曬青的目的是釋放茶青中的部分水分和草香,增強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進茶青含量和香氣的變化,為後續的發酵制青過程創造條件。這是鳳凰單叢優秀品質形成的第壹步。在曬青過程中,壹定要根據各種茶葉的葉質,合理均勻的曬青茶葉。按照‘壹薄兩輕兩重壹分段’的原則操作。薄的時候,也就是曬的時候,要把葉子做薄,不要重疊,這樣茶葉受陽光照射後,水分蒸發壹致,葉溫壹致。二光,即葉片短、水分少的薄葉要輕曬;天氣幹燥,空氣濕度低,采摘下來的綠葉要輕曬。雙,即葉子嫩嫩的,水分多的葉子要重新曬幹;雨後采摘,重新曬曬濕度大的空氣。壹段,即莖長葉多的綠葉,要分段曬幹,即曬幹壹段時間後,放在陰涼處,讓其水分平衡後再曬幹。如果再曬,會造成水分失衡,形成幹茶後,香氣不高,苦澀。晾曬工具:壹、用竹竿編織的竹簾,茶農稱之為‘水簾’,直徑約1.20厘米,邊高4厘米,網孔直徑0.66厘米,用於攤放鮮葉。每水篩攤鮮葉0.5斤左右,攤得越薄越好。第二個烘幹工具有壹個高80~90 cm,寬80 cm左右的烘幹架,用來裝多層水簾。晾衣架要放在廠房外陽光充足的地方,攤薄的茶葉要放在水篩裏,放在晾衣架上,這樣可以曬到陽光,不要翻動。
制作鳳凰單叢茶鳳凰單叢的最佳時間是下午4點到5點,曬制時間的長短要根據茶葉的厚度、含水量、日照強度等因素來決定。在25℃左右的溫度下,鞣制時間約為65±05 ~ 20分鐘。在生產中,制茶專家憑借全面的經驗可以掌握曬傷的程度。曬傷程度要掌握:1。葉子失去了原有的鮮綠色光澤,變成了深綠色;2.綠葉基本貼在屏幕上,葉子軟軟的,已經失去彈性;3.茶青用水微香;4.茶青失水率約為10%~15%。曬過程中的註意事項有:1。不要在陽光強烈的時候曬幹,以免灼傷葉子;(2)避免陽光照射不足或過度。陽光不足時,茶葉含水量過高,少數葉子會變軟,大部分葉子處於緊張狀態,導致綠葉多,味苦;如果太陽曬得過幹,部分嫩葉會因失水過多而變紅、起皺,茶葉無法回到陽光下,導致葉子在幹燥時無法恢復張力,影響接下來的生化變化。
第三,晾曬
將曬青後的茶青連同水篩壹起移入室內晾衣架,放在陰涼通風處,使葉片散發熱氣,降低葉片溫度,平衡葉片中的水分,恢復葉片的張力,稱為曬青。隨著幹燥時間的增加,葉子會再次枯萎。要晾幹綠葉,就要攤薄,即綠葉的厚度壹般不高於3厘米。如果綠葉堆得太高,會使葉片溫度升高,發酵加快,出現吐香過早的現象。
第四,做綠色
做青是香氣形成的關鍵過程,關系到茶香的鮮度和滋味的濃淡。綠化分三個過程進行:摸綠、搖綠、靜置數次。在整個綠化過程中。要密切關註綠葉變綠、發酵留香、邊緣發紅的情況,結合當天的溫度、濕度、氣候,看茶葉是如何變綠的。這是壹個積累了相當豐富經驗的綜合判斷。很多制茶高手都是鐵棒磨針,非壹日之功。室溫20℃左右,相對濕度80%。摸葉的原理是:雙手從篩底托起葉片,上下搖動,使茶葉相互碰撞,起到揉搓葉緣細胞,產生發酵的作用。在多次摸青的過程中,綠葉的氣味逐漸從青草味→香清味→青花味→鳳凰單叢茶各品種特有的天然花香。摸綠原則:壹定要根據原料、品種、時間、曬傷程度、天氣情況靈活掌握。瘀傷的數量通常是五處。在每壹次觸摸綠色之後,通過站立,它將產生壹種綠色狀態。在整個綠化過程中,從感官判斷,壹般要把握手的力度先輕後重,次數由少到多,葉子先薄後厚的原則。
造青過程技術性很強,五個關鍵問題詳述如下:1。晚上綠的茶葉壹般是下午1點左右采摘的鮮葉,含水量相對均衡,有效物質多;夜間氣溫高,有利於茶葉復壯;二是晚上溫度低,方便泡茶。鳳凰人有壹個觀念,‘過夜’就是好茶。所以操作更細致。綜合這些因素,晚上泡茶更有利。2.在做青過程中,要考慮如何保證茶青碰青後不能按時轉青,用它做出來的幹茶壹定是有苦味的。茶葉轉青的原理是,在曬青過程中,葉片受陽光照射含水量消失快,而枝條含水量消失慢,造成葉片和枝條含水量不同。在觸青過程中,通過振動刺激,使枝葉中的水分循環,不斷補充到葉片細胞中,使枝葉中的水分協調平衡,茶葉變綠。通過水的相互流動,將枝葉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輸送到葉細胞中,同時還能減少苦味。所以在做青的過程中,壹定要解決水分的平衡,做到適時綠,在正常加工中,通過第三次摸青,壹定要做到綠。3.掌握做綠葉的時間,關系到成品茶的香氣。在制作品質上乘的綠葉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初香、慢香、無香的現象,而相應的幹茶香氣不高,不清不臭。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溫度的影響,導致了茶青的發酵。溫度越高,芳香物質分解越快,先形成香味,反之則慢。所以在綠化的過程中,壹定要結合溫度運行,控制綠葉的適時香味。在觸青和靜置的第三、第四階段,感官香氣的變化明顯加快,從淡淡的水香到淡淡的花香再到花香暴露。此時,它是相鄰的邊界點,以轉移到下壹個過程。隨著殺青、殺青、揉撚、烘幹的過程,品種的自然風味特征越來越明顯。4.綠葉的紅邊程度是判斷發酵的依據。原理是在接觸綠葉的過程中,茶葉受到壹定程度的損傷,使邊緣葉細胞在酶的活性下氧化,形成紅邊狀態。其發酵是否適度,直接影響茶葉的品質。在摸綠的過程中,如果紅邊不夠,就要搖綠,給點力度擦刃邊;如果紅邊太多,就要降低搖晃強度,控制氧化。5.在發酵過程中,要有壹定的適宜溫度,20℃左右,這是制作好茶的最佳溫度。如果溫度低,就要延長搖動時間。反之,溫度過高,應將綠葉堆松,攤薄,以降低葉溫,控制葉發酵。如果北風幹燥,室內濕度低,會影響綠葉。此時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保持壹定的濕度,控制綠葉中水分的迅速消失。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茶產業的進步。如今,壹些鳳凰茶農利用現代化的空調設備,確保制青過程中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精心加工各種風味的單叢名茶。
在加工過程中,做青(搖青)分為兩個階段:第壹階段是綠葉的返青階段,即第壹次和第二次摸綠葉的間隔為1.5 ~ 2小時,綠葉的返青主要在這個過程中解決。操作時要均勻,輕觸,松散,攤薄。綠葉曬幹後,水分消失,形成柔軟狀態。挫傷嚴重的話,會使葉脈和細胞破碎受損,影響水分循環和補充,形成水分失衡,不利於返老還童。綠葉的發酵階段是第二階段。第三摸與第三摸間隔2 ~ 2.5小時,過程以發酵、吐香、紅邊現象為主。壹般情況下,綠葉第三次沾綠就會吐出香味。如果沒有香味,溫度低,發酵慢。應采取措施提高溫度,加快發酵和吐香。另外,綠葉從第三次觸摸開始出現微微的紅邊。第四次和第五次碰傷後,雙手緊緊握住屏沿,用力回轉,使葉尖轉圈,在屏面上上下跳動,使葉片相互碰撞,葉片相互摩擦。這叫抖綠。五次觸青後,發酵程度已達紅邊,葉形勺形,香氣清亮,即觸青,抖青適度。
第五,固定
固定,也稱為油炸。殺青的目的是抑制高溫對綠葉的酶促氧化,控制茶葉的色、香、味的形成。殺青法:人工殺青,用直徑72~76 cm的平鍋或斜鍋,鍋溫控制在200℃左右。綠葉扔進鍋裏,發出均勻的響聲。每盆葉投入量為1.5 ~ 2公斤。通過翻拌均勻,先翻炒使其青味揮發,再轉為悶炒,防止水分蒸發過多。翻炒至葉色逐漸變為淡綠色、略黃,葉面完全失去光澤;沒有青臭味,氣味變得略帶花香(品種香),即固酶適中。目前,機械殺青已在鳳凰茶區廣泛應用。制茶者不用打開殺青壺的門去聞壺附近的氣味就能判斷殺青的合適時間。殺青過程中的註意事項如下:(1)黑葉和白葉要分開殺青。根據綠葉形狀、嫩莖、葉片粗細、含水量的不同,對掌握時間和火候的要求也要不同。(2)火溫要適當控制,溫度要前高後低,防止綠葉燒焦。翻炒時間不宜過長,防止失水過多,幹裂斷葉。火的溫度不能太低,煨的時間不能太長,防止葉子氧化發紅。酶固定度適中的葉子比較柔軟,容易絞成條狀。
第六,扭轉
揉撚的目的是使茶條成型,外形美觀;葉細胞破碎,茶葉內含物滲出並附著在葉表面。經過生化作用,茶葉色澤油潤,滋味醇厚,湯色明亮,耐沖泡。揉撚過程的掌握要點如下:(1)綠葉出鍋後,要用濕氣稍微浸濕,然後再用溫水揉撚,這樣葉子比較柔軟,容易卷曲成條狀。(2)揉捏的力度要先輕後重,壓力要逐漸加大,揉捏茶汁要適度,不要太用力。
七、烘焙
鳳凰單叢茶的烘焙方法可分為初烘、攤涼、復烘三個階段。其目的是蒸發葉片中多余的水分,促進葉片內含物的加熱和香氣形成,提高品質並固定品質以便貯藏。初烤:第壹次將揉撚葉放入烤籠中,火溫控制在130~140℃,烤5~10分鐘,中間攪拌兩次。及時攪拌均勻,攤鋪厚度不得高於1 cm。烤到6000就可以攤涼了。攤涼:1-2小時,攤涼厚度不宜高於6 cm,宜等到新焙的茶葉徹底涼透,莖葉水分分布均勻。復烤:對初烤後的煙葉進行第二次復烤。火溫應控制在100℃左右,攤鋪厚度不宜高於6 cm。幹燥至八成後,可以將葉子烘烤,攤涼。最後進行第三次烘幹,火溫控制在70-80℃,壹般需要2-6小時才能完全烘幹。鳳凰單叢茶不能壹次曬幹。幹燥是茶葉品質的關鍵環節之壹。在烘焙過程中,壹定要註意根據茶葉的變化來調節溫度。初烤火溫度要高壹些,二烤火溫度要低壹些,烤籠要蓋好,避免香氣流失。在烘焙過程中,及時攪拌,堅持薄烘,多次幹燥,促進茶葉色、香、味的綜合優勢。
八、存儲
茶葉曬幹後要及時攤放存放,防止吸潮發臭。在儲存過程中,包裝應無其他氣味和防潮效果,裝載後應置於幹燥處。鳳凰茶農產品為提高人們的儲存方法是用內襯塑料袋的白布袋,或者用大鐵鋅桶或不銹鋼桶儲存,可以起到避光防潮的作用。用於銷售和包裝的產品用雙層紙包裝成長為立方半斤裝和兩件裝。廣東人和很多海外華人都熟悉這種世俗的傳統產品,親切地稱之為‘枕頭袋’。看茶農包裝這種“枕袋”單叢就像在看工藝造型。他們不需要模具,而是用壹雙手,熟練而迅速地折出壹個棱角分明的‘枕頭袋’,看起來就像從模具裏出來壹樣整齊。這種包裝產品雖然樸實無華,但是很多國外的茶商或者賣家真的沒有辦法完成這種包裝形式,需要配木制模具才能壹般的整齊。如今,鳳凰人在保留傳統包裝的同時,又開發了壹系列避光、防潮、無異味的新包裝,包括禮品用罐頭、鋁薄膜袋、小氣泡袋(當然單叢茶葉易碎,小氣泡袋不適合)等等。它在市場上廣泛銷售。(3)如果造型不結實、不直,要重新煎、重新揉第二遍,增強造型的緊結性。(4)在揉撚過程中,防止葉片溫度上升,防止水密。揉好的茶葉要及時松散、攤薄、烘焙,防止茶葉繼續氧化,導致成品茶口感不涼,湯色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