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軟著陸後,國內開始出現需求不足的矛盾。在此背景下,雖然央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但實際央行的貨幣政策已經逐漸寬松。1996年5月至1999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7次下調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由6996年4月的10.98%降至1999年的2.25%,同期為1。同時,國務院決定從1999 11恢復征收儲蓄存款利息個人所得稅,相當於對儲戶的第八次降息。按照20%的利息稅稅率計算,居民從1年期存款中獲得的利率僅為1。
首先,我們的利率政策能走多遠
真正意義上的第八次降息發生在2002年2月:1年期存款利率由2.25%降至1.98%,1年期貸款利率由5.85%降至5.3l%%,準備金存款利率由2.07%降至1.89%。20天、3個月、6個月和1年期再融資利率分別從3.24%下調至2.7%,從3.5l%%下調至2.97%,從3.69%下調至3.15%,從3.78%下調至3.24%。由此可以將5月1996以來的貨幣政策視為降息周期。
第八次降息是在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的背景下做出的。根據胍?機械囊痕跡?順說帝[6]秦晚上暈倒?妳是不是迷上團了?鹽是什麽?範>膠囊?康撓去魯?哎?⒅ с?推帽擋木?殺荊Xi?⒄ ? m?保證?哎?石碌曬黑?刀鋒?哎?剩飯?溝?寫?哎?多好的燉肉啊。?怨恨?托德。妳懶嗎?烤赫克托?嘿α?/P & gt;
但央行第八次降息政策對分流儲蓄、刺激投資的作用仍然有限。央行從2002年2月21下調存貸款利率及其利差後,3月金融機構存款同比增速降至僅14.2%,而貸款同比增速升至13.5%,同比增速差從2月的4.4%驟然降至3月的0.7%。但此後,金融機構存貸款同比增速差迅速回升,在4%左右波動,而不是維持在遠低於2002年2月的水平。這充分說明,第八次降息使得商業銀行難以實現資金從儲蓄向投資的轉化。
事實上,從1996 5月開始的降息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宏觀經濟對利率下降的反應緩慢而無力。可以斷言,如果中國利率在當前水平之上繼續降息,遲早會出現流動性陷阱。因此,存貸款利率進壹步下調的空間非常有限,利率政策基本已經走到盡頭。
就目前的利率水平而言,不得不說央行的貨幣政策已經非常寬松了。雖然中國貨幣當局壹直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但實際上,央行自8次降息以來,壹直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然而,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占全部企業的90%以上,占工業產值的60%,占實際利稅的40%,占就業人數的75%,占新增就業機會的90%,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此外,自2001年9月以來,我國間歇性出現通貨緊縮,特別是2002年3月以後,物價水平壹直處於下降狀態。既然這些現象都不是高利率造成的,那麽是央行貨幣發行量不足造成的嗎?
第二,對中央銀行貨幣供應量的適當性進行調查
貨幣供給是內生的還是外生的,理論界壹直爭論不休。所謂貨幣供給外部性,是指當代世界各國都建立了貨幣發行專有權的中央銀行制度。中央銀行不僅是信貸貨幣的發行者,也是貨幣供應量的調控者。同時,貨幣供應量的變化並不完全受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控制,還受客觀經濟過程的影響,即受經濟社會中其他經濟主體的貨幣收付行為的影響,所以貨幣供應量也是壹個內生變量。
首先,就貨幣供應量而言,央行的貨幣供應量似乎沒有問題。根據2002年8月份的統計,M2廣義貨幣余額為17.3萬億元,同比增長15.5%,增幅比上年末高1.1個百分點,是2065年8月份以來增幅最高的壹年,M2狹義貨幣余額為1。流通中現金M0余額654.38+0.57萬元,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年末提高2.2個百分點。顯然,廣義貨幣增長穩定在13-15%的穩定區間,說明我國貨幣供給指數是外生的。
既然貨幣供應充足,通過金融中介把錢輸送到企業,為什麽中小企業資金普遍緊張?是不是大中型企業掌握的錢太多了?事實上,中央銀行很難保持M2貨幣發行的適度穩定增長。但由於我國外匯儲備不斷上升,借助央行維持匯率水平的沖銷操作,可以通過增加外匯占款的形式實現貨幣供給的預期目標。在此基礎上,有學者認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原因在於,雖然我國貨幣供應量連年增加,但央行貨幣供應量中用於海外升值的外匯儲備資產持續增長,國內信貸用於支持政府支出的部分快速增加,銀行貸款中有壹部分被不良資產抵消。觀察央行從1998到2001的貨幣供應量,發現在國外使用的資產總額增長了93.4%,而在國內使用的資產僅增長了59.6%,從絕對量上看,2001.58302億元的廣義貨幣供應量中有26442億元。
然而,上述將中小企業資金短缺歸因於中國央行外匯占款快速增加,因此貨幣供應總量實際上較少用於國內信貸的分析是有問題的。如果從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來看貨幣基礎,應該是:
基礎貨幣=?國外凈資產+對政府債權+對商業銀行債權+對其他金融機構債權+其他票據-政府存款+其他凈項目
貨幣供應量=基礎貨幣×貨幣乘數
貨幣供應量既取決於基礎貨幣的數量,也取決於貨幣乘數,貨幣乘數是兩者的乘積。國外凈資產是基礎貨幣的壹部分,通過央行的沖銷行為轉化為人民幣,通過銀行的貸款行為轉化為貨幣供給。與其他形式的項目並無不同,如對政府的債權、對商業銀行的債權、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債權等有價證券,但其他項目不需要由中央銀行兌換成本幣。企業是否缺資金,不能脫離基礎貨幣及其構成孤立考慮,只能從貨幣供給總量及其構成角度考慮。因此,得出央行外匯占款過多是我國中小企業普遍感受到資金短缺的結論是有失偏頗的。
基於上述邏輯,對中小企業貸款難的考察是借助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進行的。在貨幣當局不允許商業銀行資金進入股市的前提下,作為壹個理性的商業銀行,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它會首先選擇為企業提供貸款,然後它會選擇購買國債,最後它會選擇增加在央行的儲備,因為商業銀行在這三項的投資回報率依次遞減。問題是,在銀行不完全了解企業信用的情況下,企業的道德風險很大,他們對企業的貸款預期收益率會相當低,可能低於國債利率,甚至低於央行準備金利率。這樣,商業銀行就會把剩余的資金用於國債和超額準備金。壹旦成為央行的準備金,這部分資金就失去了創造存款的功能。同時,與商業銀行貸款相比,銀行資金用於從央行購買國債,也增加了對經濟的緊縮效應。所以中小企業資金短缺是因為銀行惜貸,商業銀行把很大壹部分資金用於國債或者央行準備金。
事實上,如果商業銀行惜貸的程度得到緩解,在貨幣基礎不變、貨幣乘數擴大的情況下,我國的貨幣供應量會進壹步提高。由於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即使中央銀行能夠準確控制貨幣基礎,也不可能實現對貨幣乘數的完全控制。從這個意義上說,央行貨幣供應的整個過程應該被視為內生的。
三、靈活多樣的短期貨幣政策和長期金融結構改革
靈活多樣的短期貨幣政策
1.降低準備金利率。
當前,要加強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僅僅依靠央行降息是不夠的,必須實施靈活的貨幣政策。在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是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然而,國家經貿委對部分城市1688家企業的調查顯示,88%的企業認為信貸資金供應“緊張”或“非常緊張”。看來,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應該成為當前貨幣政策制定的壹個重要方面。
2002年8月,央行《關於進壹步加強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信貸支持的指導意見》要求商業銀行在堅持信貸原則的前提下,加大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積極為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盡可能滿足這些中小企業合理的流動性需求。其實這個指導意見只能是壹個權益的衡量。商業銀行惜貸是基於自身利潤最大化的考慮,是比較向企業提供貸款的風險和收益的結果。如果不按經濟規律辦事,強迫商業銀行給實際不符合貸款條件的中小企業貸款,壹旦未來出現風險,貸款難以收回,就很難說這個指導意見給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帶來了多少壞賬。
因此,中央銀行的最佳選擇應該不是通過行政命令,而是通過市場手段來引導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由於2002年2月第八次降息後幾個月,存貸款同比增速差徘徊在4%左右,商業銀行有大量閑置資金,無法放貸。他們唯壹的選擇是增加央行的超額準備金和國債。
存款準備金政策是三大傳統貨幣政策工具之壹。壹般來說,當經濟過熱,金融機構放貸傾向增加,未來資金無力償還導致的貸款風險也上升時,央行會提高準備金利率,甚至提高準備金率,給經濟降溫;相反,央行會考慮降低準備金利率甚至準備金率來刺激銀行的放貸行為。目前我國央行法定準備金率為6%,但除此之外,商業銀行還有4-6%的超額準備金,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有10%到12%存放在央行的準備金賬戶中用於計息,並沒有用於向企業提供貸款。2002年2月,央行將存款準備金利率從19年6月的2.07%下調至1.89%,但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率仍在4%以上。因此,央行降低準備金利率大有可為。事實上,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央行並不支付準備金利息,因此銀行在降低準備金利率時也有可能參考各國。(見表格)
2.逐步減少國債回購。
除了超額準備金之外,由於銀行經營的壓力和金融市場投資品種的單壹,商業銀行在國債上花費了大量的資金。截至2002年5月底,金融機構持有9367億元國債?不包括政府向商業銀行發行的2700億元特別國債,比上年末增加6543.8+002.2億元,增長6543.8+02.2%;占國債市場總量的56.7%,較去年末上升3.3個百分點;占其總資本利用率的5.5%,較去年底上升0.3個百分點。其中,商業銀行持有的國債829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36億元,增長12.7%;占國債市場總量的50.2%,較去年末上升3.1個百分點;占其總資產的6.3%,較去年底上升0.4個百分點。這表明,目前,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已經成為國債市場最重要的投資者,同時持有大量國債且比例不斷擴大。
目前,國債已被世界各國央行廣泛用作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工具,通過出售國債來實現信貸的擴張或收縮,從而達到調節貨幣供應量的目的。公開市場操作主要通過債券回購進行。所謂“回購”是指交易的壹方?賣方正在向另壹方出售債券?與買方同時,買賣雙方約定在未來某壹指定日期,以雙方約定的價格從賣方回購同等金額的同品種債券。其中,所謂正回購是指作為債券賣方的壹級交易商回購,而逆回購是指作為債券買方的壹級交易商回購。因為回購意味著減少央行的債券資產存量,回購意味著央行在緊縮貨幣;相反,央行還可以通過逆回購來擴張貨幣。
目前,由於考慮到我國外貿順差導致外匯儲備上升導致貨幣增長過快,以及商業銀行持有國債的利率風險,央行在2002年6月25日至6月15日連續進行了16次正回購,已將低債券收益率調整到合理位置。目前沒有必要引導其增加。從中國經濟的宏觀角度來看,3月份以來中國出現了通貨緊縮,但沒有通脹壓力。因此,有增加貨幣供應量的空間,以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短缺,這實際上是貨幣政策應對財政政策應逐步弱化的壹種配合。基於這個邏輯,即使央行不能進行逆回購,正回購行為也應該逐漸淡出。同時,這也有助於商業銀行調整資產結構,減持國債,鼓勵企業貸款。
壹旦準備金利率繼續下調,購買國債的收益大幅減少,商業銀行出於利潤最大化的選擇,就會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顯然,與央行通過行政命令強制商業銀行向企業提供貸款相比,實施上述貨幣政策給商業銀行帶來的經營風險更小。但是,這種對策仍然只是短期策略。因為壹旦商業銀行將資金貸給了所有預期貸款回報較高的客戶,而不再有優質客戶,其選擇可能是將資金用於庫存,絕不貸給預期貸款回報為負的客戶。因此,從長遠來看,我們需要調整現有的金融結構。
長期金融結構改革
1.建立壹大批中小金融機構,增加資本和股份。
受資金約束的限制,中小金融機構無法向大型企業提供貸款。在發放每筆貸款之前,他們可能會對自己的貸款對象——中小企業進行深入細致的考察。對於大型商業銀行來說,既可以為大型企業提供貸款,也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然而,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道德風險更難考察。即使中小企業實際上有投資回報率高的低風險項目,在大型商業銀行看來,他們期望的真實貸款回報率更低?因為他們對企業不還貸款的可能性賦予了相對較大的權重。其次,商業銀行每筆貸款的交易成本相差不大,而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遠小於大企業,所以單位貸款的交易成本很高。舉個例子,如果壹個大企業壹次借1億元,壹個小企業借1次250萬元,那麽銀行借給小企業1億元的交易成本是大企業的40倍左右。
因此,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的長遠之計是建立更多的中小金融機構。建立中小金融機構的壹個途徑是加快民營金融機構的建立,另壹個途徑是拆分效率低下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拆分的目的有兩個,壹是增加中小金融機構的數量,二是解決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就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現有規模而言,整體上市難度很大。將它們拆分成規模較小的地區性銀行,將有助於通過股權結構的改變,從根本上改變它們的銀行治理結構。第三個思路是對中小銀行增資擴股。2001 165438+10月28日,世界銀行下屬國際金融公司與南京市商業銀行簽署協議,以2700萬美元收購該行1.5%股權。2002年,杭州市商業銀行“今年內可完成引入民間資本的計劃,屆時民間資本占比將超過50%”,而金融股將降至30%左右。這些對於擴大中小銀行資本,緩解中小銀行貸款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相比央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再貸款,風險會更低。
2.實現商業銀行管理體系的扁平化。
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實行五級管理體制,管理鏈條過長,信息傳遞不暢,基層銀行只是儲蓄銀行,而沒有貸款功能,所以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神經末梢”實際上已經被切斷。所以,只有在銀行的組織架構上下功夫,組織架構扁平化,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貸款問題。例如,總行和壹級分行應承擔更多的管理職能,並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將二級分行變為基本核算單位,承擔收支銀行的管理職能,將分行發展成為區域性業務和產品集散地。
3.降低企業融資的附加成本,建立完整的企業信用評級體系。
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金融體系不發達,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少,是我國中小企業貸款難的重要原因。但另壹方面,貸款擔保體系不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過高。企業貸款不僅需要支付銀行利率,還要支付資產評估費、抵押登記費、公證費,以及擔保機構收取的擔保費、咨詢費。比如1貸款100-100萬元,企業壹般要支付2.5-6 ‰的資產評估費,0.1-1 ‰的抵押登記費,0.2-0.3%的公證費。另外,貸款擔保公司壹般收取65438+貸款金額的0.4-3.5%作為擔保費,外加0.3%的咨詢費,讓企業不堪重負。
目前,我國雖已有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但擔保範圍較窄,不僅體現在被擔保企業數量上,還體現在擔保種類上,僅限於個人消費信貸、企業貼現和銀行承兌匯票。民營企業農地資產投資貸款擔保微乎其微,流動資金貸款擔保不足65,438+00%,尚未實現市場化運作。減輕中小企業額外的融資負擔,最關鍵的是建立更多市場化的信用擔保公司,通過相互競爭降低擔保公司的收費價格,從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雖然在國外已經有了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的例子,但將國債投入擔保公司仍然不是最佳策略,因為這遲早會導致“問題擔保”,不僅不利於擔保公司在競爭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還可能變相導致銀企二次“債轉股”。
此外,我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體系有待完善。由於過去中小企業沒有完善的信用評級,面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銀行止步不前。同樣的道理,對於消費者來說,由於過去我國沒有相應的信用體系,銀行和消費者在放貸過程中都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確定個人的信用程度,增加了貸款人的融資成本。
4.完善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擴大利率浮動區間,實現利率市場化。
為了防範金融風險,央行禁止銀行資金進入股市。首先必須看到,央行的這種做法是值得肯定的。盡管中國證監會監管嚴格,但中國股市仍存在諸多問題。股票基本不分紅,使得中國股市長期投資的價值較低,只具有投機的價值。但是,隨著中國股市的健康發展,允許銀行資金進入股市應該被人民銀行再次提上日程。事實上,由於我國金融產品品種單壹,資本市場不活躍,商業銀行資產單壹,投資渠道狹窄,不利於商業銀行改變經營業績,降低不良資產比例。
與資本市場不同,貨幣市場主要為資金需求者提供短期融資場所。主要由商業票據市場、銀行間拆放市場、國庫券市場和短期外匯市場組成。其中,商業票據市場對中小企業融資更具有現實意義,因為票據融資方式適應了中小企業流動性強、金額小、周期短、頻率高的特點,降低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目前,商業銀行更傾向於向大客戶放貸,而票據業務具有便利中小企業融資的天然優勢。因此,票據業務的廣泛發展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了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抑制。目前,為加大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央行加大了再貸款力度,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但另壹方面,出於金融安全的考慮,加強了對商業銀行票據業務的限制,削弱了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的積極性,導致票據業務大幅萎縮。因此,當務之急不是加強對金融機構票據業務的監管,而是改革銀行承兌匯票發行比例控制的規定,改為按照票據發行金額與存款差額的壹定比例進行控制的制度。同時,要改變中小金融機構和國有商業銀行在票據業務準入上受到歧視的困境,最終促進中小企業融資和經濟發展。
其次,我國利率市場化的目標遠未實現。目前國內唯壹市場化的利率是銀行間拆放市場。據統計,截至2002年7月,全國同業拆放中心成員已發展到660家,四大國有銀行、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大部分城市商業銀行都是該中心的成員,對銀行間的頭寸調劑發揮了重要作用。需要註意的是,應進壹步降低同行業拆解市場的準入資格,允許更多的中小金融機構加入,特別是在國內壹些經濟相對發達的省區,最終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
同時,應進壹步擴大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最終實現利率市場化。這樣,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可以在權衡自身風險和收益的基礎上,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貸款,從而緩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金瓶頸。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有高收益項目的中小企業無法獲得銀行貸款,願意向銀行支付10%的利率,而中小銀行有權將貸款利率從央行規定的5.31%上調至10%,那麽中小銀行就可能在銀行間拆放市場從資金寬松的大銀行獲得更多資金,貸給更多企業;同時,大銀行也因為沒有好的投資項目而解決了資金閑置的問題,最終造成了中小銀行和大型商業銀行雙贏的結果。
小銀行可能不是沒有大問題。
是把大銀行拆分成小銀行,還是大量成立中小銀行,就能解決銀行惜貸的問題,中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會順暢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體系主要由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12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組成。按照壹般邏輯,容易出現惜貸的應該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其他銀行應該是相對惜貸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借助上圖,我們可以得到我國各商業銀行貸存比的整體排序。存貸比最高的銀行有哪些?股份制商業銀行11,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次之,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業銀行最少,最後壹家是農村商業銀行,明顯存在惜貸問題。
按照常理,城市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都是小型的商業金融機構,應該和中小企業有更強的親和力,很容易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惜貸矛盾應該不嚴重,但事實恰恰相反。同時,雖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存貸比從2002年1月到7月呈逐月下降趨勢,但惜貸現象在所有商業銀行中並不是最嚴重的。
為什麽商業銀行會有今天上述以利潤最大化為核心的存貸比格局?這主要可以用商業銀行的歷史沿革、布局、業務類型、政策導向來解釋。如果將城市商業銀行與股份制商業銀行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城市商業銀行大多是由信用社轉型而來,存在部分甚至巨額壞賬,存在人員安置等歷史包袱,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成立之初可以說是有了明確的起點,從而增加了自身的擴張空間。其次,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受到地域的制約,所以經濟發達地區的商業銀行往往大於不發達地區的商業銀行,其效益也優於不發達地區的商業銀行;同時,股份制商業銀行可以自由選擇分行。如招商銀行、中信實業銀行等,盡量將分支機構設在經濟發達、信息暢通的優勢區域。因此,總體而言,股份制商業銀行更容易將資金運用到相應的優勢項目上。再次,在業務類型和品種創新上,城商行也相對遜色。股份制商業銀行通過提供“個人質押貸款”、“個人委托貸款”、“異地質押貸款”等方式吸引更多客戶。
通過類似的分析,不難發現為什麽農村商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也存在惜貸問題。但先天不足並不壹定意味著惜貸問題不能解決,因為在幾乎相同的起點上,農村信用社沒有類似的問題,這很可能是深層次的體制和結構問題造成的。因此,中央銀行必須重視當今中國中小金融機構嚴重惜貸的問題,並且在短期內,由於我國12股份制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在向中小企業貸款方面發揮了較高的效率,中央銀行應該通過再貸款等方式為其提供資金支持。
最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面臨經營風險和不良貸款,普遍加強統壹法人管理和貸款催收權,導致相當壹部分縣支行存貸比大幅下降。但由於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金融改革的成敗,因此無論是金融監管部門還是社會各界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目前國家信貸政策對他們貸款行為的各種鼓勵措施,使得他們在惜貸問題上並沒有走得很遠。然而,從2002年開始,我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存貸比壹路下滑。壹旦失去國家政策支持,惜貸問題會更加嚴重,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