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直達的公路,沒有太多觀光景點,如何讓壹個曾經的貧困村,擁有新生命?」
走在貴州團結村的鄉間小路上,休耕團隊思考著各種可能性。
團結村的山
半山腰的天然平臺
團結村,這個在幾年前還是貴州山中的貧困村落,環抱在野生靜謐的自然環境之中。它沒有太多人文脈絡繼承,但它有大山,有河流,還保留了原始自然的氣息。
當這幾個從上海來的建築師第壹次爬上位於半山腰上的平臺時,眼前的風景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到平臺的邊緣,大自然的存在變得好強烈。大山全方位環繞著妳,鳥啼聲、蟲鳴聲、風的聲音忽然向妳襲來。眼前只有山,妳在看山的時候,山也在看妳。」
他們想在建築的空間中,留下此時此刻的感受,傳達給更多來到村子裏的人。
雲端的遊客中心
石坡上的木屋酒店
半年的時間裏,在業主和建築師的***同努力下,團結村建起了豐富的農旅基地,包含了休耕設計的10棟小木屋,還有餐廳、酒吧、及遊客中心。
以前村裏的年輕人跑到城裏去打工;現在,城裏的人跑到村子裏來吃飯、喝茶、體驗農活。
村裏不僅有了更多的就業崗位,種出來的農產品有專人幫忙售賣,家家戶戶收入翻番的同時,每年年底還能拿到額外的分紅。
俯瞰團結村
城裏人甚至會專門花上壹下午的時間待在村裏的展廳,專門研究這個村落的 歷史 :
壹個曾經極度貧困的村子,到底是如何壹步步重獲新生的?
沈洪良(右 )及業主現場工作人員到訪村民家中
2017年10月,休耕團隊第壹次來到團結村。
在村裏的老人看來,這些從上海來的年輕人:吃不慣辣椒,聽不懂方言,還會蓋漂亮的房子,是「洋氣」的城裏人。
他們給自己團隊的定位卻是壹定要「接地氣」,必須思考如何在不同的背景之下,和這個村落找到***同語言,抓取平衡。
休耕的設計師:從左到右分別為沈洪良、蔡玉盈、陳宣儒
作為建築師,他們的職業人生也經歷過壹次重新組合。
10年前,他們都在磯崎新的上海工作室工作。磯崎新是日本新陳代謝主義的代表人物,設計了壹系列日本標誌性的文化類建築。老先生位於上海的工作室,也秉持著壹貫的嚴謹、快節奏工作方式。
在大師工作室就職的那幾年,密集而高強度的工作讓他們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也打下了對整個建築領域了解的基礎,漸漸有了想走自己的路的決斷。
休耕建築位於烏魯木齊路的工作室
2017年春天,他們決定壹起開設工作室——取名為「休耕」。
他們租下了上海法租界弄堂裏壹個八九十平的小院子,試圖在這裏找回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感,盡量把工作的節奏放慢。
上海烏魯木齊路的日常
沈洪良說,他很喜歡小院周圍的生活環境:
「只要走出弄堂,就能看到在梧桐樹下乘涼的上海大媽,也能偶遇在街拍的網紅小姐姐;剛剛路過壹家油條燒餅店,轉眼又看到壹家裝修精致復古的咖啡館。形形色色的人在這裏匯聚!」
他喜歡從這些煙火氣中,尋找設計的靈感。
休耕團隊作品——奇異而安靜的建築
江西仙女湖蘑菇樹屋(左)和種子樹屋(右)
在建築設計上,他們也秉持著和生活相同的理念:「所謂休耕,不是讓土地荒蕪,而是讓疲憊的土地休 養生 息,恢復養分和肥力。」
他們強調建築要留有呼吸的空間,設計的過程要不斷反思設計的力量如何才是恰到好處:「有時候光鮮不如內斂粗獷的空間合適;有時候看似奇異的建築同樣也可以安靜地與環境***生。」
團結村的建築群就是壹次將建築融於自然、消隱於自然的溫和嘗試。
團結村懸崖峭壁上的水渠
團結村位於大山腹部,山高巖陡,因為土地蓄不住水而種不出水稻。村民只能天天將耐旱的苞米碾碎,蒸熟了當主食吃。
後來,吃團結村百家飯長大的村支書——黃大發用了36年時間,帶領村民在絕壁上用靠鋼釬、鐵錘、鋤頭硬生生鑿出了壹條9.4公裏的「天渠」。
修這段水渠的時候,黃大發已經58歲了
仍帶頭吊著繩子在懸崖上測量
繞過三重大山、穿過三道絕壁、三道險崖的「天渠」,最終將幾公裏外的螺絲河河水引進了村子。團結村因此拔掉了「缺水」的窮根。
黃大發被譽為「當代愚公」。村民們也將這條水渠命名為「大發渠」。
被譽為「當代愚公」的村支書黃大發
現在仍然生活在這裏,守著這條他願意用命換來的水渠
當年參與過修渠的壹個村民說,當清澈的渠水嘩啦啦流進幹旱已久的坡地時。黃大發悄悄躲在壹個角落,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
來參與現場施工的村民
可種出糧食還不夠,要讓年輕人願意回到村子裏,還得有經濟收入,有工作崗位。
於是,受到委托從上海來到了貴州的休耕團隊,就成了第2批「開墾」這片土地的人。
對他們而言,團結村是壹個特殊的項目。這裏不僅有感人至深的水渠故事,還有很多需要依靠他們的建築改善生活的村民。在這裏,建築承擔的不再僅僅是空間的功能,還有 社會 責任。
巖石陡坡
施工的困難也顯而易見:木屋的基地選在半山腰上,山路陡峭,所有的建材都需要靠人力搬運上山。他們只能盡量就地取材,縮小玻璃等材料的尺寸,盡量減少運輸成本。
而鄉村建設的施工天天都有「驚喜」,設計圖紙經常需要根據現場的情況重新調整。再加上工期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休耕團隊在距離現場最近的縣城農家樂住了下來。
只是這個「最近的」農家樂到工地,還是得開近40分鐘的繞山路才能到達。前前後後經歷了超過3個月的駐場,他們盡可能控制住每壹個設計變動。
村裏的石墻
在建築形式上,團結村並沒有可供傳承的經典建築形式。以前的老房子就是用當地最多的毛石、木材搭建而成。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村裏就陸陸續續出現了造價低、建設周期快的混泥土框架房。以前的石頭房變得越來越少。
施工過程圖
休耕團隊決定沿用毛石、木材等當地傳統建築材料,從材質上讓這個村的 歷史 得到延續:
「希望幾十年之後,我們建築仍然是壹個特別的存在:或許功能已經改變,但還能以博物館的姿態活著,承載村裏的壹點記憶。」
2018年9月,木屋酒店、貴州大發天渠遊客中心、山間餐廳和酒吧相繼完工。
為了盡量減少建築對環境的影響,木屋酒店全部采用挑高的鋼結構平臺作為基座。同時,挑空設計也能減少當地潮濕多霧的氣候對居住空間的影響。
木屋酒店
每棟木屋的平均面積40-50 大小不等。為了配合快速的施工周期,建築外形選取的都是最簡單的幾何形態。
木屋外墻采用的深色系的淬火木搭建。這種材質經得起風吹日曬等多變的天氣,帶有質感的暗色也自然地和原始樣貌的場地融合。
每棟木屋之間相距不遠,但彼此之間的觀景視野卻經過充分的考量,可以確保各自望向大山而又不會相互打擾。
陽臺采用內置的形式,方便觀景的同時又有足夠的私密性。
山間餐廳和酒吧
餐廳、酒吧同樣依照地勢而建,底部是架空結構,做成有高低落差的單層建築。
低處的餐廳向前挑出,讓視線範圍盡可能地擁抱山景;高處的酒吧通過壹個樓梯連接,在流線中制造出空間的明暗轉換。
在設計餐廳時候,休耕團隊想把山景引進室內的同時,增加壹點空間的表情,讓建築能夠回應場地光線、氣候變化的瞬間。
他們采用落地條型百葉,窗戶可以全部開啟,將無邊的綠意盡收眼底;也可以閉合,讓陽光透過百葉窗灑進室內,在不同時間段、不同的天氣時擁有不同的光影效果。
坐在餐廳,能看見的除了自然山景、毛石景觀、還能看到可供親子采摘的農田、摸魚的小溪。妳在看山下的人的同時,山下的人也把餐廳、酒吧當成風景。
大發天渠遊客中心
除了木屋酒店和餐廳酒吧,還有以村內水渠的名字命名的遊客中心——大發天渠遊客中心。
作為村內面積最大的公***建築,遊客中心承擔起了遊客接待、運營辦公、鄉村展廳、村民休閑 娛樂 廣場的作用。
遊客中心同樣依山勢而建,采用階梯型屋面減少建築對環境的壓迫感,還和山中的梯田風景形成了呼應。
越往低處走,建築的跨度越大;形成了上窄下寬的建築形態。
接待空間
辦公區
展廳
整個遊客中心總面積為3280 。內部空間除了運營辦公區、遊客接待區,還專門留出壹部分空間作為展廳。
村子的 歷史 面貌、村支書帶領村民用36年開鑿水渠的故事、農業 旅遊 公司的扶貧進程······都被寫進了展廳的史冊裏。
階梯屋面
階梯形的屋面是壹個廣場也是壹個舞臺。作為全村的新社區中心:這裏既能在這裏看山看水,也能舉行節日表演,或是平時用於散步、聊天。
整個建築外墻是清壹色的暗色石材,是附近傳統民居院落常見的毛石,與原生村落的建築元素形成呼應。
暗色容易與環境融為壹體,很難拍出「網紅大片」。可比起網紅打卡,他們更在意的還是:「建築的使用者是否感到舒服?是不是和環境相融合?以及建築能否激活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對故土的記憶?」
事實也確實如此,重生之後的團結村,源源不斷地吸引著周遭城區的遊客。
城裏人若是詢問村民村子裏哪裏好玩,他們能自然而然地說出那句:「去屋頂上坐坐吧!」
房子建完後,村子的故事其實才剛開始!
和普通扶貧項目不同的是,團結村除了大刀闊斧的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外,還以「授人以漁」的原則踐行著後續的扶貧機制。
遊客中心辦公區
村民不僅在前期加入施工隊取得勞動報酬,後續酒店、餐廳、酒吧、遊客中心的運營也能夠給年輕人們提供長期的就業崗位。
不少之前在遵義、貴陽等地工作的年輕人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經過系統的培訓之後上崗就業。
對於從事傳統農業勞動的村民們,業主成立了專業的農業公司指導,種植有機蔬菜、蟹田稻、菜籽油、中華蜂和黔北黑豬。
以「豬蜂稻油」作為樂耕甜品牌下四大主力農產品統壹拿到城裏的門店售賣。村民可以以自己的土地或是勞動入股,年底還能獲得酒店等 旅遊 項目的額外分紅。
來自團結村的新消息源源不絕:今天屋頂的廣場要舉辦音樂節;再過幾天又有文藝市集要在村裏舉辦等等活動,社區充滿了活力。
年輕人回來了,家家戶戶的收入都翻了好幾番,村子裏也變得越來越熱鬧。就連直達團結村的高速公路也會在明年春天通車。
到時候,相信距離這個小村子更遠地方的人,也會來到團結村,坐在屋頂的小廣場,看看雲霧彌漫,聽聽鳥啼和風吟,感受被大山層層包裹帶來的安全感!
感謝休耕建築接受采訪並提供素材
攝影:Laurian Ghinitoiu、田方方、樂耕甜、ZJJZ
部分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項目地址:貴州遵義播州區團結村
業主:貴州大發 旅遊 發展有限公司
主創及設計團隊:曹振宇、陳宣儒、沈洪良、蔡玉盈
轉自公眾號“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