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生物基因是否會因環境而改變。
基因是生物體細胞核中染色體上的DNA片段,控制著生物體的特征。基因也是上壹代留給後代的遺傳物質。
轉基因技術是通過人工的科技方法改變壹個生物的基因,使其基因發生變化,性狀也隨之發生變化,從而達到改良品種的目的。
可以說,任何生物的所有狀態都與基因有關。所以,要了解生物學,首先要了解基因。基因可以通過人工技術改變。除此之外,生物基因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嗎?
先說最簡單的。
壹,
在同壹個地方把土挖出來,選擇30顆飽滿且大致相同的綠豆和兩個壹模壹樣的花盆。然後種綠豆,每天灌溉等量的水,把盆A放在向陽處,盆B放在陰涼處;
第二,
在同壹個地方把土挖出來,選擇30顆飽滿且大致相同的綠豆和兩個壹模壹樣的花盆。接下來種綠豆,把C盆和D盆都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每天用大量水澆灌C盆,用少量水澆灌D盆;
第三,
把不同地方的土挖出來,選擇30顆飽滿且大致相同的綠豆和兩個壹模壹樣的花盆。然後種綠豆,每天灌溉等量的水,把E和F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
第四,
選擇30顆飽滿且大致相同的綠豆和兩個相同的花盆。然後用土種綠豆盆H,用水種綠豆盆I,每天澆等量的水,都是在陽光充足的地方;
長大後發現每個盆地的情況都不壹樣。所以我們初步認為生物基因會因環境而改變。
後來,我們發現了壹些例子。
以人類為例,人體內的基因會因為環境而改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許多已知或未知的因素影響著我們體內數萬億個細胞的代謝。這些有害因素可能作用於體細胞的DNA,導致DNA的破壞,相應基因的功能發生異常變化,影響生命的安全和健康。當然,細胞中有相當完善的機制來修復這些損傷。但是,當DNA的損傷程度超過修復機制的修復能力時,就會在細胞層面出現問題,從少量細胞發展到臨床上可能表現為疾病並被檢測出來的階段,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完全可以借助基因檢測技術在早期發現壹些疾病,這將大大減少醫療費用和患者的痛苦。
其他生物也是這樣嗎?
許多實驗表明這是真的。
對許多擬南芥物種的遺傳研究表明,環境因素對物種遺傳多樣性和基因組有很大影響。除了實驗室裏科學家的“最愛”,還有很多野生擬南芥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們的生長速度、葉色、分枝方式都不壹樣。在最新的研究中,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Detlef Weigel領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從美洲、非洲、亞洲和其他極地和亞熱帶地區收集了19種擬南芥,並將其基因序列(約1.2億堿基對)與實驗室使用的擬南芥進行了比較,從而確定了相關的遺傳差異。
結果令人驚訝:他們基因差異的廣度遠遠超過了所謂的“改良基因組”。研究人員發現,平均每180個堿基對中有壹個是可變的。同時,研究表明,在實驗室中使用的擬南芥基因組中,約有4%要麽與野生物種差異很大,要麽根本不存在於野生物種中。此外,大約十分之壹的野生擬南芥基因是有缺陷的,不能執行正常功能。
新的研究結論給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新的基本問題。魏格爾說,“也許不存在壹個物種的所謂基因組。到目前為止,對單個DNA序列的了解還不能讓科學家完全了解壹個物種的遺傳潛力。”此外,擬南芥基因組的可塑性也令人驚訝。雖然擬南芥基因組中的基因數量與人類和壹些作物相當,但其整個基因組的大小還不到後兩者的十二分之壹。同時,擬南芥基因組中幾乎沒有重復序列和不相關的“垃圾”序列。
進壹步的研究表明,與擬南芥和外界環境相互作用(如對病原體和感染的抗性)相關的基因比其他功能基因更加多變。Weigel認為,這種遺傳特征反映了擬南芥對當地生活環境的適應性,正是這些易變的基因使擬南芥能夠耐受幹燥和潮濕、熱和寒冷,並調整自己的生長季節。
還有壹個關於動物基因和環境的例子。
美國國家科學院非常重視轉基因動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要求該委員會的專家組列出與動物生物技術相關的熱點科學問題。在2002年8月12日發表的報告中,該委員會將轉基因動物對自然生態系統環境的影響置於所有熱點問題之首。
壹家美國公司(馬薩諸塞州ABFW)生產了壹種轉基因鮭魚。這種魚生長速度非常快,是普通三文魚的三倍。壹些科學家和環境組織表達了對這種魚的強烈關註。他們認為,轉基因魚在與野生三文魚的生存競爭中將占據優勢,並可能給環境中的其他動物帶來壹些有害基因。然而,該公司聲稱已經收集了報告所關註的熱點問題的壹系列信息。“我們準備投放市場的只是無法繁殖的雌性三文魚,不存在這樣的環境問題。”
這個案例雖然沒有直接解釋環境導致基因的變化,但是轉基因會對環境造成危害的觀點間接說出了確切的答案。
也就是說,生物基因會因環境而改變。
基因與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基因作用的表達離不開內外環境的影響,在壹群具有特定基因的個體中,表現出該基因性狀的個體所占的百分比稱為外顯率;在具有特定基因並表達該性狀的個體中,該性狀的表達程度稱為表達程度。外顯率和表現力都受到內外環境的影響。
內環境是指生物體的性別、年齡和背景基因型。
外部環境:
①溫度。溫度敏感突變體只能在某些溫度下表現出突變體特征,對於壹般的突變體,溫度對基因也有不同的影響。比如第壹個實驗,ab兩盆綠豆的性狀不同,我們大部分都有溫度影響;
2營養。兔脂肪的黃色取決於基因Y的純合狀態和食物中葉黃素的存在。如果食物不含葉黃素,那麽yy純合子的脂肪就不是黃色的。Y基因的功能顯然與葉黃素的同化有關。進化就細胞內DNA的含量而言,生物含量越低,生物含量越高。從基因的數量和種類來說,壹般來說,越低等的生物越少,越高的生物越少。DNA含量和基因數量的增加與生理功能的逐漸完善密切相關。
等壹下。
基因原本是壹個抽象的符號,後來證明是在染色體上占據壹定位置的遺傳功能單位。這個調查和探索可以說明生物基因會因環境而改變。
另外給妳壹個參考,希望能幫到妳。
生物燃料大有可為_生物論文
妳認為美國過於依賴進口石油嗎?有些人認為使用生物燃料的時機已經成熟:
●早在今年5月,聖路易斯的公交車乘客就可以乘坐以柴油和豆油為動力的公交車。
由於去年玉米產量較高,以玉米為原料的乙醇生產行業打算今年使乙醇產量達到創紀錄水平。
●以及埃德加·萊特利創造的方法。油價的反復上漲讓這位賓夕法尼亞州的農民非常不安,他開始用壹種非常受歡迎的新爐子燃料玉米來給房子供暖。
雖然使用谷物作為燃料並不是什麽新鮮事——魯道夫·迪塞爾在壹個世紀前就使用花生油作為燃料來驅動汽車——但這個想法突然變得非常實用。石油價格越來越高,但食品價格卻如此之低,以至於政治家和許多管理者都在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可完全燃料化、可再生的生物燃料在歐洲已經被廣泛使用。它可以緩解美國的石油供應,並有助於保持美國農業經濟的穩定。
光明的前景
生物燃料聞起來都不臭。用戶反映,以大豆為原料燃燒生物柴油的廢氣味道有點像薯條。專家表示,即使食品價格上漲,如果美國為了遏制全球變暖而優先發展生物燃料,神霧燃料可能會有光明的前景。
自從20世紀70年代人們開始使用汽油混合燃料以來,玉米種植者壹直在敦促人們使用更多的乙醇作為汽油燃料。除了用作牲畜飼料和出口,生產生物燃料現在已經成為玉米的第三大用途。
去年乙醇生產行業以玉米為原料共生產乙醇6543.8+06億加侖,且生產規模仍在擴大。伊利諾伊州的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Archer-Daniels-Midland)生產的乙醇約占美國總產量的壹半,該公司打算將其乙醇產能再擴大20%。
今年最令人驚訝的是生物柴油的問世。實驗結果表明,大豆油和柴油的混合燃料與普通柴油壹樣好(特別冷的天氣除外),而且比普通柴油清潔得多。但是標準的混合燃料——80%的柴油和20%的大豆油——太貴了。根據國家生物柴油委員會的數據,部分由於大豆的低價格,生物柴油的價格從每加侖4美元下降到65,438美元+0.25美元到2.25美元。這個價格和普通柴油差不多,足以讓很多人考慮使用生物柴油。
政府補貼
政府補貼也促進了生物燃料的發展。去年6月,165438+10月,美國農業部決定在未來兩年內每年花費1.5億美元補貼乙醇生產商,以增加乙醇和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的使用。至少有五個州正在考慮稅收激勵措施,以進壹步鼓勵生物柴油的使用。
在上述政策的鼓勵下,生物柴油的產量急劇增加,從1999年的50萬加侖增加到2000年的500萬加侖。據估計,僅美國農業部鼓勵事故的政策就可以使生物柴油產量再增加3650萬加侖。
這些數字仍然比不上560億加侖柴油的年產量。然而,生物燃料生產的倡導者說,如果石油工業像布什政府幾天前宣布的那樣,在2006年前被迫改用低硫柴油,豆油可能成為生物燃料使用的主要潤滑劑。事實上,潤滑劑為谷物提供了另壹個有希望的市場。研究人員已經從谷物中開發出壹種同樣便宜且更環保的替代品,取代石油產品作為半掛車掛鉤、軌道和鏈鋸的潤滑劑。
這類項目將有助於為美國長期低迷的農業註入資金。根據可再生燃料協會的數據,僅乙醇生產壹項每年就可以為農民增加45億美元的收入。
2,
轉基因食品的利弊
關鍵詞:食品:目前,美國組織遺傳作物,作物轉基因技術。
(1)轉基因食品的概念、原理。
稍微有點科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記錄生物繁殖遺傳信息的最基本單位。通過改變基因可以改變生物體的部分或全部特征。
轉基因食品就是把動植物的基因移動,改變,創造出具有新特性的食品類型。比如,利用生物技術將壹些動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上,通過改造生物的遺傳組織,使其能夠擁有原物種所沒有的特性。這些轉變都可以按照人類需要的目標來完成。舉這個例子來說明:人們可以利用鮮魚的基因來幫助番茄、草莓等普通植物抵禦寒冷;通過將壹些細菌基因插入玉米和大豆植物,它們可以更好地抵禦害蟲。用這些轉基因生物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②轉基因食品的發展。
根據糧農組織的數據,1997年全球轉基因作物播種面積約為11萬公頃,1998年上升到近3000萬公頃,預計到1999年底將達到4000萬公頃,平均增幅超過10%。
美國是轉基因技術最多的國家。自20世紀90年代初基因轉化技術實際投入農業生產以來,美國農產品年產量中55%的大豆、45%的棉花和40%的玉米已逐步轉化為基因轉化。目前,大約有20種轉基因作物的種子被允許在美國種植,包括玉米、大豆、油菜籽、土豆和棉花。預計從1999到2004年,美國轉基因農產品和食品的市場規模將從40億美元擴大到200億美元,2019年將達到750億美元。有專家預測,21世紀初,很可能美國的每壹種食物都會含有壹定量的轉基因成分。其他國家,如阿根廷和加拿大,也在迅速發展轉基因農業。
中國的轉基因研究也取得了很大進展,在基因藥物、轉基因作物、作物基因圖譜、新品種等方面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然而,很少有作物真正進入商業生產。就農作物而言,只有抗蟲棉、矮牽牛、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茄和延遲成熟番茄。③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的利弊及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到目前為止,轉基因食品在投放市場之前並沒有經過長期的安全性評估,人類長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存疑,科學界對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壹無所知。
-正面陳述:
自美國第壹批轉基因番茄上市以來,全球已有超過2億人食用了數千種轉基因食品,五年多來未發生壹起食品安全事件。中國有很多進口的轉基因大豆。據估計,大約壹半的大豆色拉油含有轉基因成分,目前沒有任何問題。
基因技術的突破,使科學家能夠以傳統育種專家難以想象的方式改良作物,其優勢顯而易見。首先,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在壹個品種中加入另壹個基因,會改變該品種的特性,使其具有原品種所沒有的因素,從而增強抗病、抗雜草或抗蟲害的能力,從而減少農藥和除草劑的用量,降低種植成本。第二,可以提高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經過基因改良後,壹種作物可以更容易適應環境,更有效地抵禦各種災害,並使其產量更高。第三,轉基因技術可以大大縮短開發農作物的時間。使用傳統育種方法,培育壹個新品種需要七八年,而基因工程技術可以培育出壹個全新的農作物品種,時間可以縮短壹半。因此,壹些專家認為,再過幾年,轉基因技術將改變世界。
轉基因技術可以根據人們的需要賦予農作物新的特性。比如農作物可以自己釋放農藥,農作物可以在旱地或者鹽堿地上生長,或者可以生產出更有營養的食物。科學家們還利用轉基因技術開發能夠生產抗病疫苗和食品的作物。農業地圖。
-負面聲明:
在1999的轉基因土豆事件中,英國壹位研究人員發表的壹項實驗結果稱,用轉基因土豆餵養老鼠,會導致器官生長異常、體重下降和免疫系統破壞。這壹實驗結果立即引起轟動,導致世界範圍內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質疑。
1999年5月,英國權威科學雜誌(Nature)刊登了康奈爾大學副教授約翰。羅西的壹篇論文震驚了世界。論文稱,研究人員將抗蟲轉基因玉米——Bt基因玉米的花粉撒在菊苣的葉子上,然後讓蝴蝶幼蟲吃掉這些葉子。4天後,44%的幼蟲死亡,存活的幼蟲較小,無精打采。而另壹組幼蟲吃了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蔬菜葉子,死亡率並不高,也沒有發育遲緩。基於此,論文得出結論:轉BT基因玉米花粉含有毒素。
人們懷疑轉基因作物和用它們制成的轉基因食品是否也對人體有害。比如,具有抗蟲性和自動除草功能的轉基因作物與傳統農藥的作用機理有什麽不同,會不會將有毒物質“傳遞”到消費者的有機系統中?還有,壹種轉基因食品可以抵抗細菌入侵,那麽它會不會使我們身體內外的細菌發生變異,使它們對所有抗生素產生免疫?目前這些問題都無法解釋清楚。而且,英國研究人員近日在實驗室證實,食用轉基因土豆10天後,小鼠的腎臟、脾臟和消化道都有損傷。這加深了人們的恐懼。中國科學院《科學報》近日發表的壹篇文章將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可能”的危害概括為三點:部分毒素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部分轉基因作物可引起過敏反應,轉基因產品的營養成分發生變化,使人們的營養結構失衡。
-現狀:
世界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經濟合作組織等國際權威組織均表示,人工移植外源基因可能會對生物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也就是說,我們還沒有足夠的科學手段來評估轉基因生物和食品的風險。
國際消費者聯合會(其成員包括115個國家的250個消費者組織)表示,“目前,沒有壹個政府或聯合國組織會宣稱轉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