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前兩個月,國民經濟多指標回升繼續“回血”

前兩個月,國民經濟多指標回升繼續“回血”

前兩個月,國民經濟穩步恢復,許多主要指標與去年相比已經從火災中恢復。3月15日,國家統計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盡管受到疫情反復等不確定因素的幹擾,但總體就業率呈現穩定回升態勢。受疫情影響,雖然線下傳統接觸消費的緊張程度仍然有限,但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速超過30%。升級趨勢也反饋到作為國民經濟“加速器”的投資端,高科技、民生短板領域依然是重要的資金流向。“第壹季度,經濟可能會出現同比增長,甚至大幅反彈。”劉愛華表示,從指標本身的表現以及指標之間的協調性來看,去年以來整體經濟保持了持續穩定的回升態勢。

城鎮新增就業65438+48萬人。

穩定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日前發布的2021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今年城鎮新增就業11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

根據2月份公布的數據,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已達1.48萬人。其中,1月份和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4%和5.5%。本地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7%,外地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2%。31大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全國企業職工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46.3小時。16-24歲人口和25-59歲人口的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3.1%和5%。與去年65438+2月的數據相比,25-59歲人口的失業率上升了0.3個百分點。

"頭兩個月的失業率比預期的要高壹些。"浙商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李超指出,冬季小規模疫情復發導致的局部封鎖對就業有壹定的副作用;“就地過年”可能會放大春節的季節效應,返鄉人員減少會削弱農村“蓄水池”的作用,增加摩擦性失業人數。去年臨時性減稅降費政策的退出,使得企業的用工意願邊際下降。

劉愛華指出,今年新畢業的大學生達到909萬人,但我們仍然有條件保持就業的總體穩定。比如,經濟持續穩定復蘇將帶動就業需求擴大,有利於就業形勢穩定;穩定就業政策持續發力;服務業將恢復發展。近年來,我國第三產業就業占總就業的近壹半,服務業成為吸納就業的主要渠道;同時,靈活就業的潛力很大。

此外,劉愛華也承認,在就業壓力存在的同時,就業市場的壹些結構性矛盾也在近期出現,主要表現在勞動力市場的錯配。“在我們的調查中,壹些企業反映招工難,壹些技能人才和技術工人難招也是客觀存在的。這表明經濟復蘇過程中的不平衡,壹些重點群體的就業壓力仍然存在,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矛盾在復蘇過程中已經開始出現。”

網上零售額增長超過30%

在“雙循環”的發展格局下,擴大內需成為每年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今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737億元,同比增長33.8%,比2019年1-2月增長6.4%,兩年平均增長3.2%。

與傳統的註重挖掘內需潛力相比,今年更加註重創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發展新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和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從前兩個月的數據來看,消費端的升級趨勢日益顯著。據統計,大部分商品銷售增長良好,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前兩個月,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中,18商品大類同比增速全部超過10%;通信設備和體育娛樂產品同比增速分別為53.1%和45.6%,兩年平均增速均為18.2%。

同期,網上零售繼續增加。全國網上零售額1758.7億元,同比增長32.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4412億元,增長30.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0.7%。從環比看,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1增長0.56%。“在網絡零售額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背景下,實體店逐漸恢復增長。”劉愛華說。

劉愛華表示,今年前兩個月,消費市場呈現三個特點:升級類商品增速較高,網絡零售保持較快增長,但餐飲消費仍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從消費類型來看,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前兩個月國內線下消費也出現強勁復蘇。但由於零星爆發,餐飲數據完全恢復尚需時日。據統計,前兩個月,餐飲收入7085億元,同比增長68.9%,兩年平均下降2%;商品零售額626565438+億元,增長30.7%,兩年平均增長3.8%。

“就地過年是今年的新鮮事。今年很多地方都提倡就地過年,出臺了很多優惠措施鼓勵員工就地過年。”劉愛華說,從監測結果來看,“當場過年”對本市娛樂業的影響很大。比如電影的高票房收入,對城市消費、網購、快遞行業也有帶動和促進作用。

高科技投資加速

"目前,消費和投資仍處於恢復性增長過程中."劉愛華說。據統計,今年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5236億元,同比增長35%;較2019 1-2月增長3.5%,兩年平均增速為1.7%。分行業看,第壹、二、三產業投資額度分別為1037億元、1219億元和3200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61.3%、341%和34.6%。

今年前兩個月,國內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快速增長,增速分別達到11%和8.8%,健康領域投資增速達到20.3%。劉愛華表示,補短板、強弱項、增後勁的投入總體加快。

第三產業(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6.6%。其中,水利管理、公共設施管理、道路運輸和鐵路運輸的投資增速也分別達到47.2%、42.3%、30.7%和52.9%。“從這些數據來看,投資呈現恢復性增長,更好地發揮了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劉愛華說。

值得壹提的是,前兩個月的投資數據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6183億元,同比增長36.4%。高科技投資和民生領域的短期投資仍然是民間資本的主要流向。

據統計,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50.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50.3%和49.8%。高技術制造業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99.5%和66.6%;在高技術服務業中,電子商務服務業和R&D及設計服務業的投資分別增長88.4%和85.3%。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48%,其中衛生和教育領域投資分別增長63%和53%。

劉愛華指出,投資領域緩慢復蘇的是制造業投資,兩年來平均下降了3.4%。“受企業投資能力和投資信心恢復等諸多因素影響,雖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防控壓力依然存在,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制造業投資恢復仍需壹段時間。”

民生銀行(港股01988)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靖雯表示,考慮到去年四季度以來制造業產能利用率攀升至78%的歷史高點,企業有擴大資本支出尤其是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的需求,工業企業利潤穩步回升,央行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預計後續制造業投資增速將保持反彈勢頭。

本文源於今日北京商報。

  • 上一篇:1到2的歷史公式。
  • 下一篇:包裝插畫設計圖片——插畫如何與包裝設計相結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