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有雲:“才德全盡謂之聖人。”縱觀中華浩瀚文明史,仙聖輩出,盡展風流。音樂、繪畫、文學、書法、醫藥、茶藝、兵法,神跡處處,仙氣漫漫。五千年華夏文化,滋潤神州大地,澤被舉世蒼生。古代仙聖之傳奇與斐然成就,輝映傳統哲思與道德精神,教化人心,啟迪後代。
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
張機,字仲景,東漢末年名醫,於公元210年左右寫成《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這部巨著是中醫史上第壹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確立了六經辯證論治的原則,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受到歷代醫家、國外醫學界的推崇,被稱作“眾方之宗、群方之祖”。
此書在後世分作《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清代醫家張誌聰有言:“不明四書者不可以為儒,不明本論(《傷寒論》)者不可以為醫。”據不完全統計,自晉代至今,整理、註釋、研究《傷寒雜病論》的中外學者逾千家。此書及其所列方劑對朝鮮、日本、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國的醫學發展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推動作用。日本醫學會“最高功勛獎”得主大冢敬節曾說:“《傷寒論》是世界最高的論述治療學的古典醫著。”
張仲景在元朝和明朝以後被奉為“醫聖”,甚至有廟為其供奉香火。上世紀的“文革”期間,在河南南陽,張仲景的塑像被搗毀、墓亭和石碑被砸爛。張仲景紀念館裏的展覽品被洗劫壹空。
(微信搜索 新正述傳統文化 公眾號 看更多好文)
張仲景勤求古訓?醫術高超
張仲景年少時即欽佩扁鵲的醫術,因而酷愛醫學。他10歲那年拜同郡醫生張伯祖為師,壹直刻苦學習,不畏艱辛。張仲景“勤求古訓”,仔細研讀古代醫書,當時人們稱贊他“其識用精微過其師”。他還“博采眾方”,廣泛搜集古今方藥,對民間的多種治療方法都加以研究,積累了大量資料。在診病和學習時,他每每“考校以求驗”,壹絲不茍。
張仲景為人謙虛謹慎,他在《傷寒論》的序文裏說:“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西晉醫學家在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序中,記載了張仲景為“建安七子”之壹王粲(字仲宣)看病的軼事。
王仲宣二十多歲時,壹天張仲景見到他,對他說:“妳患病了,到了四十歲,眉毛就會脫落,再過半年,就會死去。現在服五石湯,可免此難。”王粲聽聞此言感到不快,沒有吃藥。過了三天,張仲景又見到王粲,問他可否服藥。王粲稱已經吃了。張仲景看出他並未用藥,說:“妳為何輕視自己的生命呢?”王粲沒有作聲。二十年後,他的眉毛果然慢慢地脫落,壹百八十天後就死去了。
張仲景竟然可以預見二十年後的疾病和發作細節,連時間也掐算得精準無誤。不僅如此,他還能夠提供消除病患的妙方。只可惜,患者不聽他的診斷,最終結局應驗了醫聖所言句句屬實,令後人嘆服之至。中國傳統醫學絕妙非凡,蘊含天人合壹、陰陽五行、神通功能等諸多玄機,現代西醫望塵莫及。
《傷寒論》序言警醒世人
張仲景留下的,除了診病的原理和方劑,還有人生的重要哲理。
《傷寒論》原序裏寫:“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
這壹段的大意是,大自然分布著五行之氣,以此運轉化生萬物。人體稟承著五行之常氣,才有五臟的生理功能。經、絡、府、俞,陰陽交會貫通,玄妙、隱晦、幽深、奧秘,變化難以窮盡,假如不是才學高超、見識精妙的人,怎麽能探求到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
張仲景還說:“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
張仲景確實是聖人,他在論述醫方時,也闡明了做人的道理。他指出,當時社會上的讀書人都不重視醫藥,也不精心研究醫方醫術,反而爭著追求榮華權勢,仰望權勢豪門,把名利當作唯壹重要的東西,結果外表雖然華貴,而身體內裏衰敗。
皮都不存在了,毛將依附在哪裏呢?這個問題,恰好適用於今天的社會。在無神論和鬥爭哲學的作用下,人們拋棄了傳統道德、祖先的遺訓及文化技術精華,奔忙在舍本逐末的危險道路上。
壹千九百年前,壹部《傷寒論》開辟了中國及亞洲醫學的新局面,拯救蒼生無數。今天,在張仲景的故鄉,歷經朝代更替,又經過文革浩劫,傳統中醫的精髓已漸失傳。現代社會的國人被無神論灌輸後大多不相信神力、神通,認為順應天道五行的中醫不合時宜。不僅如此,許多醫師和藥品制造商連救世濟人的基本原則也丟掉了,庸醫、假藥泛濫,甚至毒疫苗被註入人體,害命沒商量。人若無德,仁心、仁術、良藥也難尋。
身為華夏子民,我們應當珍惜得天獨厚的文化遺產。從為人處世,到治理天下,社會各個領域、各個階層都可以從傳統價值觀中獲益無窮。抱樸求真,謙卑自省,這樣的人生定會豐滿、快樂,這樣的社會也將繁榮、昌盛,遠離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