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升溫。
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轉換發展動力。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建立人人創業服務平臺。
點評:“雙創”已經成為2015最火的詞,國家對它的支持和引導力度明顯在加深。那麽,未來五年,在資源積累、政府政策紅利和創業的沃土下,如何“識英雄”將成為創業企業“躍龍門”的關鍵機遇。
2.推廣新的孵化模式。鼓勵發展創意、眾包、公共支持和眾籌空間。發展天使、創業和產業投資,深化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
點評:眾創空間突然進入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競爭就會導致淘汰。面對大浪淘沙的必然趨勢,是時候讓所有的“小業主”壹展身手了。
3.打造創新型龍頭企業和區域創新中心。
強化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形成壹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龍頭企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依托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壹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形成壹批帶動力強的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完善企業R&D加計扣除政策,擴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範圍,促進設備更新和新技術應用。
點評:上海率先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現已初見成效。未來五年,在國家的推動下,同類型的創新中心會逐漸誕生,我們拭目以待。
未來五年我們會重點發展哪些行業?
1.壯大重點新興產業。
支持節能環保、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發揮產業政策引導和促進競爭功能,更好發揮國家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培育壹批戰略性產業。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構建新型制造體系,推動新壹代信息通信技術、高端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機械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高性能醫療器械等發展壯大。
點評:顯然,新興產業和高科技是“香餑餑”。
4.文化、旅遊、服務業也是重點。
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放寬市場準入,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大力發展旅遊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重點文化企業和創意。
文化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
點評:在第三產業的發展中,文化產業正在迅速崛起。但是,在推動文化繁榮的同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也應該成為企業新的考題。
5.推進下壹代互聯網布局
實施”
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共享經濟,促進互聯網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推動產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創新,支持基於互聯網的各類創新。
點評:互聯網和工業園區的結合並不是什麽新鮮事。比如,JD.COM剛剛與河北廊坊簽約建設全國最大的電子商務產業園,騰訊眾創空間正在大規模布局全國。我們看到很多互聯網巨頭都在將發展的手伸向產業園區。
4.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引導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推進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加強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建立從實驗研究到中試生產全過程的科技創新融資模式,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和產業化。
未來五年重點發展哪些領域?
1.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發揮城市群的輻射帶動作用,優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發展,形成東北、中原、長江中遊、成渝、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壹批中心城市,強化區域服務功能。
點評:未來企業投資發展的地域維度將會捉襟見肘。京津冀過去壹直是投資發展的主戰場,未來這種情況將會改變。長三角、珠三角來了。那麽未來五年有哪些中心城市被劃入發展“大餅”中,大家可以提前猜壹猜!
2.推進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中部崛起,加大國家支持力度,加快市場化改革。支持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加大對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生態嚴重退化等困難地區的支持力度。
點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規劃再提,可見政府促發展的決心。這些領域明顯的* * *就是人才匱乏,尤其是創新創業人才。推動“雙創”發展將成為新的聯系點。
3.
逐年減少建設用地增量。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高端高效發展,防控“城市病”,逐年減少建設用地增量。推進重點發展區域,提高產業和人口集中度。重點生態功能區實行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整合設立壹批國家公園。
未來五年,改革與妳有關。
1.創新機制改革
加快形成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產權制度、投融資制度、分配制度和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壹步轉變政府職能,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2.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優化經營模式、增強盈利能力行動。限制政府幹預企業決策,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和規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完善公平競爭的政策和制度,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激發企業家精神,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和創新收益。
3.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全國統壹市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現代金融體系,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公平規範、征管高效的稅收制度。完善優先使用創新產品和綠色產品的政府采購政策。
4.形成新的對外開放體系。支持企業擴大對外投資,推動設備、技術、標準和服務走出國門,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物流鏈,建設壹批大宗商品海外生產基地,培育壹批跨國企業。積極搭建產能和裝備制造國際合作金融服務平臺。
5.提高自貿區建設質量。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方式便利化制度,完善服務貿易促進體系,全面實施單壹窗口和通關壹體化。提高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質量,在更大範圍內推廣復制。(轉載於:前瞻產業研究院,15園區專業規劃機構。)